2012-2013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工育蚕技术。下列各项中最能支持该观点的是 A甲骨文中出现象形字 “丝 ”和 “蚕 ” B诗经里对人工育蚕进行了描写 C钱山漾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含有家蚕丝的绢片 D山西夏县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半个茧壳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错误,甲骨文是商朝时期出现的成熟的文字, B项是描述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均和材料时间不符; C项正确,出现的含有蚕丝的绢片,是实物资料,反映了此时已经懂得了养蚕丝织的技术。 D项错误,无法从材料中得知是否是人工养殖的茧壳。 考点:
2、史学研究:史料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史料的相关内容。历史研究分第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如遗迹遗物等,史研究历史最有力的证据。二手史料如回忆录、后人的记载等,需要考据佐证,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史学研究的史料来对待,但是必须谨慎使用。 法属留尼旺岛是全球最早使用欧元的地方。维多利亚市长以 75欧分在市场上买了一公斤荔枝,完成了欧元正 式流通后的第一笔交易。这一事件最有可能发生于 A 1995年 1月 1日 B 1999年 1月 1日 C 2002年 1月 1日 D 2005年 1月 1日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欧元诞生的时间,欧元在 2
3、002年 1月 1日正式进入流通渠道。故选 C。 B项错误, 1999年 1月 1日,欧元在欧盟各成员国范围内正式发行; AD项都是迷惑项。 考点:欧元 点评:欧元是欧洲一体化的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 1999年 1月 1日,欧元在欧盟各成员国范围内正式发行,它是一种具有独立性和法定货币地位的超国家性质的货币,欧盟根据马斯特里赫条约规定,欧元于 2002年 1月 1日起正式流通。从此,欧洲的一体化由政治家的推动变成了民众自下而上的行为,极大地加强了欧洲内部的联合。 一位同学把区域性合作组织三种模式的特点归纳如下: 模式 1 关税、货币、市场和司法统一 模式 2 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 模
4、式 3 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 下列组织最能体现模式 3特点的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欧洲联盟 D上海合作组织 答案: A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欧盟对应模式一,北美自由贸易区对应模式二,因此 BC 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属于世界性的经济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属于区域性经济论坛,它的 APEC原则,正是模式三的体现。故选 A。 D项与表格的合作模式无关。 考点:区域集团化 点评:当今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属于这个或者那个区域集团的成员,区域集团遍布全球各地,主要有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等,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区域集团化趋势。除了掌握区域集团化外,
5、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也要掌握。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都是现 在经济发展的趋势。 某思想家提出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后梁启超将其概括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位思想家是 A黄宗羲 B王夫之 C顾炎武 D严复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提出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是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顾炎武,故选 C。 A项明确提出了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 B项主张反对宋明理学; D项是清末维新派的翻译家。 考点:明清进步思潮 点评:明清时期,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出现了一股要求个性发展、反对宋明理学,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主张发展工商业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思想。主要代表
6、人物有明代的李贽、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和清代戴震等。解他们反对宋明理学对人的束缚,主张个性的自由等,预示着中国文化即将向近代转型。 成功地塑造了 “智绝 ”“义绝 ”“奸绝 ”等人物形象、至今仍给读者以多方面启迪的我国古典文学作品是 A水浒传 B西游记 C聊斋志异 D三国演义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文学的一些基本的常识。在文学作品三国演 义中,诸葛亮成为了智慧的化身,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是忠义的代表,曹操则被塑造成了奸诈的形象。故选 D。 A项表现得较多的是封建社会的反抗与忠义的内容; B项是浪漫主义的作品,反映的是反抗封建束缚追求自由的内容; C项则是借鬼神的世界来讽刺世间善恶。 考
7、点:中国古代的文学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明清小说的相关内容。明清之际小说中有许多是反对封建思想、主张个性自由的,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文学上的影响。除了明清时期的文学成就与特点外,其他时期如春秋时期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的开端;楚辞是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汉赋辞藻华丽大气 ,注重铺陈;此外还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特点也需要掌握。 以下四幅书法作品中,属于 “书圣 ”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古代书圣指的是王羲之,他是行书的大家,他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故选 D。 A项是小篆; B项是楷书; C项是草书,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书法 点评: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我国艺术殿堂里的瑰
8、宝。借助于汉字布局的疏密得宜,书写出美感。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到自觉地艺术。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我国古代的大的书法家如王羲之、张旭、怀素等他们的成就也需要掌握。 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的评 价: “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 ”以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火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 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 造纸术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四大发明及其贡献。火药和火器的采用打碎的是封建骑士阶层的堡垒,为资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条件,因此 错误。印刷术的出现改
9、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便利了文化的传播,为欧洲的科学从中世纪漫长黑夜之后突飞猛进发展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物质条件。十六世纪 ,中国的罗盘传入欧洲 .这一技术很快用于航海业 ,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通过殖民掠夺 .大量财富被掠夺到欧洲 ,成为欧洲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之一 .。因此 正确; 项明显错误。故选 D。 考点:四大发明 点评:解答此题 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四大发明传播的情况和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指南针是最晚在宋代开始用于航海,在 12世纪的时候被阿拉伯人传到西欧,为地理大发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的发展和传播的情况也需要把握。 下
10、图为中国古代某项手工业工序示意图(局部)。与此相关的科技成就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火药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的图片可以看出这是在砍伐竹子在水池中浸泡以备造纸用。故选 A。 BD项明显和材料中图片无关; C项印刷术主要是制作成活字,材料也未体现。 考点:四大发明:造纸术 点评:因社会的需要,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原材料廉价易得,便于推广。造纸术的改进为人类提供了书写的材料,便利了文化知识的保存和传播,至今依然影响着人类的社会。与此相关的四大发明其他各项的具体情况和传播的情况以及对世界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康有为曾认为: “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
11、之变事,不可谓之变政。 ”上述材料反映了 A中西方差距在于武器和工业 B中国还需要政治制度的变革 C中国急需破除革命思想传播的障碍 D中国已找到挽救民族危亡的正确途径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康有为认为购买船械和设邮使,开矿务都是救国的低级阶段,只有进行制度领域里的变革,才能达到实现国家强盛的目标。故选 B。 A项错误,康有为认为东西方差距在于制度而不是仅仅在于器物; 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思想变革的内容; D项错误,实践表明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也不能救中国。 考点:维新变法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维新变法思想的基本内容。维新派主张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引进民主制度,在中国倡导
12、民权。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一方面希望通过改良可以实现富强,发展资本主义经 济,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革命保留清朝统治。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维新变法的背景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它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最为显著的一个例子是 A科举制的废除 B白话文的使用 C列宁装的普及 D新青年的出版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错误, 1905年张之洞上书废除了科举制,而新文化运动是在1915年开始的; 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中提倡白话文,在文学领域里产生了巨大的变革; C项是在建国后出现的现象; D项是新文
13、化运动开始的标志,不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考点:新文化运动 点评:文化运动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以西方的民主、科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指导思想。先进的知识法分子希望通过思想的解放,能够取得西方国家所未获得的理想的社会状态,改造中国的旧社会。但是在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伦理观念时,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1923年 3月,苏联向孙中山提供了 200万墨西哥银元的经济援助,并支援了武器,派遣了政治和军事顾问。孙中山指示: “按苏联模式组建军队,建立北伐桥头堡。 ”这表明当时 A孙中山已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者 B苏联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C苏联已
14、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苏联成为支持国民党的重要国际力量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明显错误,孙中山并未改变资产阶级的阶级性质; B项错误,三大政策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而不是苏联。苏联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C项错误,苏联完成工业化是在 20世纪 30年代。 D项正确,从材料可以看出,苏联对中国的国民革命运动起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考点:苏联对中国国民革命的支持 点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成为 了共产国际的重要的支部,受共产国际的指导。鉴于中国的国情,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反帝反封建,国共合作成为了必要。苏联在推动国共合作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给予了极大地帮助
15、。 ( 1924年 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孙中山所说的 “不同 ”办法是指 建立民国 扶助农工 平均地权 节制资本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 “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 ”可以看出这是说的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内容,结合材料所给的时间可以看出这是新三民主义的民主主义,因此内容是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内容,故选 D。 项是旧三民主义的内容; 项是三大政策的内容之一。 考点:新三民主义 点评:三民主义是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但是,三民主义并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内容,也没有给予民主民主权力,没有
16、深入的发动群众起来革命,致使革命运动没有得到群众的支持最终失败。 1924年,国民党一大,改组了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明确提 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制定了三大政策,国共合作。 2012年 11月,中共十八大召开,大会修改后的党章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可以追溯到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45年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故选 B。 A项是在 1935年,毛泽东作为了我们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C项是在 1956年,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D项是在 1978年,做出
17、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考点:中共历史上的几次重要的代表会议 点评: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后几次重要的会议要把握:二大确立了民主革命纲领;三大通过了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八大做出了我国主要矛盾的论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方针;十二大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认识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十四大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十五大依法治国思想;十六大三个代表作为我党指导思想;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指导思想。 下图是人民日报对我国成 功发射第一颗氢弹的新闻报道。对这一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发生于 “文化大
18、革命 ”时期 B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C属于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D反映了 “科教兴国 ”战略实施的成功 答案: A 试题分析: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是在 1967 年,是在文革之中,因此 A 项正确。故选 A。 1958年 :中国 首座 原子 反应堆回旋加速器运转,中共进入原子能时代;C 项错误,空间技术的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是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D 项错误,科教兴国是 20世纪 90年代提出来的战略。 考点:新中国的科技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新中国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科技领域里的发展。建国以后,把加强我国的国防,打破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威胁,作为我们科技工
19、作的主要工作来抓。在艰苦的环境下,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也改善了我国的安全环境。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科技领域里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 “国际政治合作的基石是敦巴顿橡树园关于一个永久性的联合国的建议书。然而,只有我们今天面临的棘手的经济问题找到解决办法时,才能建立起友好的和建设性的国际关系。 ”上述材料应出自美国总统向国会提交的 A欧 洲联盟条约 B布雷顿森林协定 C马歇尔计划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 “只有我们今天面临的棘手的经济问题找到解决办法时,才能建立起友好的和建设性的国际关系 ”可以看出这是要建立国际经济组织,已解决经济中面临的问题。故选 B。
20、 A项是有关区域集团化的条约; C项是美国向欧洲援助的计划,主要是美欧关系; D项是有关国际贸易方面的组织。 考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问题,即三大支柱的影响。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三大支柱是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以出资额的多少决定在组织中的地位,虽然发达国家掌握了支配权,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下图是 20世纪 30年代美国某一重大改革中的宣传画(图中文字为: Work Pays America)。它反映了政府 A大规模直接救济 B确保企业的公平竞争 C减耕减产补贴农业 D兴办基础
21、公共工程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副宣传画反映的是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以工代赈的内容,通过兴办一些工程,给予工作的机会,代替直接的救济。故选 D。 A项错误,与材料信息相反; 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企业公平竞争方面的内容; C项说的是农业方面的措施,主要是销毁过剩的农产品,恢复农产品的价格。 考点:罗斯福新政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罗斯福在新政过程中关于社会救济方面的措施,通过兴办一些公共工程,既有效地缓解失业的问题,同时又为以后的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罗斯福新政核心是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是罗斯福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1935年,罗斯福签署了
22、社会保险法,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了救济金和养老金。这一法令 调整了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干预了社会财富分配 巩固了新政的前期成就 缓和了社会矛盾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社会保险法主要关注的是失业者和老年人,与工厂主与工人之间的关系无关,因此 项错误,排除 ABC 三项。该法案的通过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也巩固了新政前期的一些成就。因此 正确,故选 D。 考点:罗斯福新政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罗斯福在新政过程中关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措施。罗斯福新政是罗斯福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核心是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在新政中,
23、率先建立和恢复银行信贷体系,恢复人们对银行的信心,从而为其他各项工作的进行奠定了基础。调整工业生产,调节农业生产,建立社会保障措施等一系列的措施的实行恢复了经济的运行。 历史学科要求一份证据说一份话。下表中关于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推论与史实不符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秦国 “以牛田 ” 秦国已普遍采用了牛耕技术 B 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 政府重视农业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C 四民月令在汉代成书 农业经验的总结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D 东汉出现了一牛挽犁 该技术有利于牛耕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项错误,秦国出现了 “以牛田 ”,只是说明了秦国已经出现了牛耕的技术,但是牛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浙江省 嘉兴市 一下 学期 期末 检测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