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河北省保定祖冲之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河北省保定祖冲之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河北省保定祖冲之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河北省保定祖冲之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 (论语 )心得一书的扉页中写道: “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 ”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有 ( ) 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通读材料和题肢后,发现 的说法错误,因此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说颠倒了,如果说哲学是 “科学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那就意味着任何哲学都是对的,这缩小了哲学的外延。正确答案:是 A. 考点:哲学是什么 点评:如果不能准确判断出正确答案:,
2、最好是用排除法,利用所掌握的书本知识,依据材料,排除不能选的,剩下的就是正确的选项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浙江农民发现,脚下的土地不仅能生产农产品,还能生产田园风 光,生产农事文化,生产农家情趣。 “种这种那,不如综合开发 ”,观念一更新,农 民们在原有土地上创造出了更多 的财富。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 掌握系统优化方法有利于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改革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 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种这种那,不如综合开发 ”,表明掌握系统优化方法有利于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正确。农民自身观念更新,带来农业的变化,说明我
3、们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正确。农民观念的更新,不是改革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的变革不一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错误。正确答案:是 C。 考点:系统优化的方法,发 展的观点 点评:考生在做题时,一要看题肢的说法是否正确,二要看其是否和题意有关,要能判断出说法不正确的,需要考生准确掌握知识点,要能判断出和题意无关的,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材料分析能力。 物理学有一条 “熵定律 ”,该定律认为,开放的系统可以不断与外部交换能量和物质,从而有利于系统长期健康发展;反之,封闭系统则容易走向无序,导致原有结构的瓦解和制度的消亡。从哲学角度看, “熵定律 ”表明 ( ) A一事物与周围的任何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4、 B任何事物的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C联系是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D一事物失去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就失去了其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的主旨是说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事物失去和周围事物的联系,就失去了其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A的说法错误,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不能说一事务与周围 “任何 ”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中; B的说法也错误,有的事物的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如三个和尚没水吃; C的说法也错误,因为联系不仅有事物内部联系,也有事物之间的联系,正确答案:是 D。 考点:联系的含义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 运用知识的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5、考生必须把知识点深刻理解并准确记忆下来,二者不可以偏废,只有这样,才能判断出那些选项的说法错误。 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 ) 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通读材料和题肢后,确定 错误,因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所以 不对,
6、因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所以 不对,因此正确答案:是 B。 考点: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如果考生基础知识很熟,非常容易发现 的错误,即可确定正确答案:。 下列与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哲理相同的是 ( )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答案: B 试题分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强调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故B项与之相符。 A项的读书是强调间接经验的重要性, C项的 “问 ”,也是强调的间接经验, D项强调的认识的过程,其中的 “遥
7、”“久 ”强调的是认识的反复性,因此只有 B 项的 “近山 ” “近水 ”阐述了亲身实践的重要性,与题干反映哲理一致。 考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点评:本题为引言类选择题,考查考生对引言的理解分析与比较能力。此类题目要求考生首先能准确理解诗句的意思,需要考生具备一定 的文学素养。本题有一定难度。 从上世纪 90年代的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到十七大强调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再到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国强民更富 ”。回答 【小题 1】党对我国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问题的探讨历程表明 ( ) A真理会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B客观事物是复杂的、
8、变化着的,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C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小题 2】从认识论角度看 ( ) 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A 【小题 1】试题分析:材料的主旨是说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真理也要随之向前发展。即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 A中的 “不断 ”两字说法不正确,比如太阳是恒星,不管在哪颗星球上看,太阳都是恒星,所以 A不选; B说的是认识具有反复性; D的说法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没有
9、反映题意,正确答案:是 C。 考点: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真理 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考生容易判断 AD不选,但是对于 C,有的考生会误选,因为 C的说法本身很正确。这提示我们要仔细分析材料,体会材料所体现的哲理。 【小题 1】试题分析:关于实践, 的说法错误,因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不选的原因是它属于唯物论的范畴,而不是认识论,正确答案:是A。 考点:实践的含义和特点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情况,学习哲学,一定要分范畴来记忆知识点,题目问的是认识论,就绝对不能答唯物论或辩证法。 汉字成千上万,在书法创作中需要重心平稳、比例得当、点划呼应,才能使
10、人看了产 生美感。这说明 ( ) A必须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B 做工作要立足局部,统筹全局 C应当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和处理问题 D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通读材料和题肢后,首先确定 B是错误的,因为做工作要立足 “整体 ”,统筹全局, D和材料没有关系; AC 的说法都正确, 也似乎和材料都有关系,仔细研读体会材料,书法创作不仅是要把字写出来,而且还要 “看了使人产生美感 ”,这就不是部分简单相加的问题,而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答案:是 A。 C的说法虽没错,但不能准确体现材料主旨,正确答案:是 A。 考点:系统优化的方法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在 AC
11、 选项间,很多考生会犹豫不决,因为材料中的 “点划呼应 ”等也是联系,但是仔细的体会材料的意思,就会发现,书法创作不仅仅是要注意局部之间的联系,更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有这样一道数学题: 90 90 90 90 90 =59。它告诉我们,一项工作做到 90已经很不错了,但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 “很不错 ”的 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 59分 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它启示我们 ( ) 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 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质变 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要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统率作用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数学题的意思是
12、指在一项流水作业中,每一个环节都完成 90%,经过一系列过程后, “很不错 ”的 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 59分。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量变质变规律,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生质变,度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材料不是强调如何实现事物的质变,也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因此 两项排除,正确答案:是 A。 考点: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点评:本题难就难在很多 同学不理解这个数学题,这样就无所适从,很容易错选。这时就要从材料的字里行间寻找提示,就算考生不理解数学题的寓意,但是从 “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 ”中也应该判断出这是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宋代徐玑在黄碧中说, “水清知酒好,山瘦识民贫 ”。其中,
13、所呈现的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告诉我们 ( ) 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事物联系是多样化的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自在事物是自然界本来就存在的事物,人为事物是人的实践的产物。A的说法本身错误,我们只能说任何事物都或多或少 的和周围事物相联系,但不能说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B的说法也不合题意,因为这里的酒、山瘦,都是人实践的产物,所以,水与酒、山与民的联系是人为事物的联系,而不是自在事物的联系, C和材料没有关系。正确答案:是 D。 考点:联系的客观性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生要想把哲学题做好,就必须具
14、备快速、准确的从材料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的能力。本题只有理解 “水清知酒好,山瘦识民贫 ”的意思,才能领会其中的哲理,才能选出正确答案:。 北极熊瘦了!科学家说,由于污染增多在,污染物 进入进入北极熊体内使其体型缩小;全球气候变暖,海洋冰面减少,北极熊要花费更多的能量猎食,这样就限制了它的生长。下列选项中与 “北极熊减肥 ”现象所蕴涵哲理相一致的是 ( ) 水集鱼聚,木茂鸟集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上律天时,下袭水土 物我一体,心物一体 答案: A 试题分析: 北极熊减肥 现象体现的是根据气候变化,主动作出调整,以适应环境,求得生存。体现了联系的有条件性。 符合。 体现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5、 体现的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正 确答案:是 A。 考点:联系的特征、矛盾特殊性、意识的作用。 点评:本题旨在通过典型素材,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另外选项中呈现的民谚俗语都是大家熟悉的,有些教材中有体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积累。 考古学好比望远镜,可以让我们远望人类的起点和整个历史,考古遗物则如同显微镜,可以让我们透视具体的历史事件。这意味着 ( ) 没有对个体的透视整体就难以把握 没有对整体的理解个体就无法认识 没有实践就没有认识的来源 没有认识指导实践就不能深入 答案: C 试题分析:考古遗物能够让人们透视具体的历史事件,从而远望人类
16、的起点和整个历史,说明了对个体的认识对整体的作用, 正确, 不符合题意;通过对考古遗物的考古实践活动认识历史,符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一哲理, 符合材料主旨, 不符合题干要求。正确答案:是 C。 考点: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点评:考生要能从材料中准确的把握其中所蕴含的哲理,这就需要我们能准确的提取材料中的关键词,如本题的 “整个 ”“远望 ”“透视 ”等,提示我们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生活在长江领域的中华鲟被誉为 “活化石 ”。 2009年 4月,我国研究所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实现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从联系的观点看,人工繁殖中华鲟的成功
17、说明 ( ) 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 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 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联系 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 A 答案: B 试题分析:人工繁殖中华鲟的成功说明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的、本质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故 正确。 错误,联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不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需要发挥主观能动,而非强调联系客观性的制约。正确答案:是 B。 考点:人们可以根据固有联系,创造新的联系 点评:考生在做题时要注意材料所要求的知识范围,如本题,材料已经明确说明,从 “联系的
18、观点 ”看,那就只 能在这个知识点范围内选择,超出这个范围的选项,就要排除掉。 “100-1 0”被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 1的错误导致 100的失败。 “100-1 0”蕴涵的哲理是 ( ) 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 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关系整体的成败。 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 A 答案: B 试题分析: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错误。 “100-1 0”这一定律意在强调部分对整体的影响,体现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
19、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故 符合题意, 的说法本身错误,可以说部分的功能之和有时大于整体的功能,但不能说部分的作用大于整体的作用。正确答案:是 B. 考点: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难就难在很多同学会从这个定律表面体现出来的内容(而不是定律中蕴含的哲理)来选择答案:。比如有同学从 “100-1 0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 1的错误导致 100的 失败。 ”这句话中会直接得出 A的结论,而事实上 A的说法本身却是错误的。这提示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有人依据玛雅太阳历提出 “2012 世界末日说 ”科学界多年的观测与研究表明:2012可能大规模爆发太阳
20、耀斑,会影响地球通讯系统,但不会导致地球文明毁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012世界末日说 ”对当代的科学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B“2012世界末日说 ”缺乏科学依据,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2012世界末日说 ”与太阳耀斑爆炸的内在关联,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 D科学界对太阳耀斑的爆发及其后果的预测,反映了联系的客观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的说法错误,因为错误的意识对科学研究不具有指导 “意义 ”, B的说法也错误,因为不管是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的说法也错误,世界末日说本来就是认为臆造的,和太阳耀斑之间没有内在关联,正确答案:是 D。 考点:联系的客观性 点
21、评:本题的 AC 选项误选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材料先说了 “世界末日说 ”,然后又说科学家预测有太阳耀斑,很多同学就会离开书本知识,以为是 “末日说 ”指导科学家预测的,或者认为两者之间有内在关联。这提示我们,分析材料的时候绝不能离开书本知识想当然。 伴随神九 飞船安全返回的还有玉米、辣椒、茄子、番茄、刀豆等种子。航天育种,是指利用空间环境中宇宙辐射、微重力和弱地磁场等多种因素,诱使农业生物遗传变异,再通过严格的地面选育,获得优良农作物品种的过程。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认识只有不断超越
22、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通读材料和题肢后,发现 的说法错误,因为真理是永无止境的向前发展的,而不是 “循环 ”; 真理只适合一定的时间与空间,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落后和超前它适合的时代都不能成为真理,所以 的说法也错误。正确答案:是 C。 考点: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基础记忆的准确程度,考生只有熟记考点,才能很快发现选项中的那些错误说法,把它排除掉,确定正确答案:。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采用高精度动力学模型和多种数据源融合的短弧段定规方法,实现了神舟九号飞行精准、对接精准。借助模型和数据源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河北省 保定 中学 高二上 学期 期中考试 政治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