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新马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新马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新马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新马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反映了西方先进交通工具对中国的影响。这种情形,最早在中国出现大致应该在什么时候 ( ) A 19世纪四五十年代 B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D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答案: C 试题分析: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从 19世纪 70年代开始死的,因此排除 AB项, C项正确,汽车诞生在 1885年,清末汽车传入我国,故选 C。 D项是错误的,当时早已经传入中国汽车。 考点:近代交通的发展 点评:近代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工业文明逐渐地发展,新式交通工具也在大量的进入中国,但
2、是在半殖民地的中国,新式交通业的发展只是在通商口岸发展的较快,并且大都是引进而不是中国自己生产。与此同时,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礼仪等社会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西方文明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 山东省常被世人称为 “齐鲁大地 ”,这一说法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 ( ) A商朝甲骨文记载 B西周分封制 C春秋战国诸侯国 D秦朝郡县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 “齐鲁大地 ”称谓来源于西周时期实行的分封制 ,因为齐国和鲁国是这一时期山东地区主要的封国 ,因此后人把山东地区统称为 “齐鲁之邦 ”。故选 B。A 项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并无分封; C 项在西周之后; D 项在秦朝开始实行。 考点:分封制 点评
3、:分封制是西周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西周灭商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用分封制,把自己的同姓亲族、姻亲、功臣等分封到各地为诸侯,从而打破了当地的血缘关系,扩大了周天子的统治区域,通过分封,形成了一个一个的诸侯国,如齐鲁等称谓就是以此而来。也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局面。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宗法制、礼乐制度和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等也需要 掌握。 商业是指专门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营利性事业。古往今来,商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古代史上唐、宋商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对比唐代长安城,北宋汴京在商业发展上有哪些不同( ) 宋代都城商业活动打破了坊市限制,形成了街市 取消了营业时间限制,出现了夜市 出现了专
4、门性的市场 政府重视,设立了专门的地方进行商业贸易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北宋商品经济发展已经突破了坊市的界限,形成了街市,同时也出现了夜市,打破了时间的限制,在城市的一些地方还出现了专门 性的市场。因此 正确,故选 A。 项错误,政府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商品经济的发展并非政府重视的结果。 考点: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北宋时期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农业上表现为农业的商品化程度高,经济作物的普遍种植;在城市,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出现了夜市和晓市,在农村也出现了草市,还出现了一些迎合市民需求的娱乐场所。 20世纪 70年代以来,中国积极融入世界,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5、 ( ) 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尼克松访华 乒乓外交 中美建交 中日签署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考查对重要历史时间的记忆能力,根据时间排序即可。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是在 1971年 10月;尼克松访华是在 1972年 2月;乒乓外交是在1971年 4月;中美建交是在 1979年;中日签署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是在 1972年 9月。故选 B。 考点:新中国的外交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新中国在 70年代的外交成就。新中国在 20世纪 70年代取得了一些列的外交的突破: 1971年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中国同美国关系正常化, 1979年建立了外交关系; 1
6、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等。中国逐渐是以大国的身份更加积极的参与国际事务。 明治政府实行的改革措施中,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有( ) 宣布 “四民平等 ”,平民有更多的自由 华族和士族只要不当官也可以经营工商业和农业 政府以公债补偿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族的俸禄 取消封建割据局面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明治维新期间推行一系列的措施进行改革,在政治上宣布 “四民平等 ”,平民有更多的自由;废藩置县,取消封建割据局面。在经济上政府以公债补偿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族的俸禄,华 族和士族只要不当官也可以经营工商业和农业。这些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因此 正确,故选 D。 考点:明治维新 点
7、评:此题考查的是日本在军事方面改革的内容。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日本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全方位学习西方,取得了重大成就。不仅摆脱了外国侵略的命运,而且进入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但是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也走向了扩张之路,给亚洲各国带来了灾难。 “反动的金融寡头政府,被英勇的巴黎人民推翻了。这个政府留下一片血迹,逃之夭夭, 人民的鲜血像在七月里那样流着 ” 这一材料反映的是巴黎人民 ( ) A攻占巴士底狱 B七月革命 C六月起义 D二月革命 答案: D 试题分析: 1848 年 2月推翻金融资产阶级 七月王朝 的统治 . 人民的鲜血像在 七月里那样流着 意指在二月革命中 ,巴黎人民就像 1
8、830 年发动的七月革命 一样 ,推翻了反动政府。故选 D。 A项是在 1789年;从材料 “人民的鲜血像在七月里那样流着 ”可知 B项是错误的; C项错误,六月起义 并非推翻的是金融资产阶级统治。 考点:二月革命 点评:法国二月革命是 1848年欧洲的革命浪潮的重要部分之一,法国人民面对奥尔良王朝的失政,成功推翻当 时的法国国王路易腓立,鼓励欧洲其他地区的革命运动,令十九世纪时由奥地利帝国首相梅特涅组织的机制受到进一步打击。 1921年 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 当这个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 “晓得今
9、天的苏联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 ”还有人吼道: “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 ” 西方人士却说: “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 A许多革命者感到 “痛惜 ”是因为新经济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B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市场发展经济,这让许多革命者感到感到无法理解 C西方人士认为,俄国这一招是痛击他们的,因为新经济政策采用了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 D新经济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让西方国家感到恐惧 答案: B 试题分析:这是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形象说法。新经济政策不是放弃社会主义,实行资本主义,也不是完全放弃市场经济体制,而是想着用发展资本主义的手段发展社会主义,
10、但是当时不被理解,故选 B。 A项错误,革命者感到痛惜是因为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被理解。 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并非国家垄断贸易,而是实行自由贸易; D项错误,斯大林体制重点发展重工业。 考点:新经济政策 点评:新经济政策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调节生产,在此基础上,苏俄的经济得到好转。此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的主要内容、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公元前 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 “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 ”。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 )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广大妇女不
11、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答案: D 试题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是一种直接民主制,雅典民主的局限主要是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和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雅典民主制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因此可以看出, D项更符合题意。 A、 B、 C三项未涉及到这一本质。 考点:雅典民主制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雅典民主制的本质。雅典民主制是少数人的民主,妇女、外邦人和奴隶等都没有民主权力。在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制发展到鼎盛时期,表现 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等。这一弊端依然存在。总的
12、来看,雅典的民主制推动了雅典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新兴地主阶级参与政权 B反对诸侯国之间的长期战争 C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D大量杰出的思想家同时产生 答案: C 试题分析: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政治上宗法制和分封制崩溃,经济上井田制瓦解,文化上学术下移。故选 C。 AB项错误,地主阶级参与政权和诸侯争霸只是政治方面的原因; D项是说的文化上的原因。 考点:百家争鸣 点评: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决定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动荡为各家提出自己的主张,发挥自己的才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各家
13、的思想和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规定: “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不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这一规定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 )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建国初外交方针的理解能力。据材料中 “审查 ”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并对其内容废除或修改等,可知属于新中国外交政策中 “另起炉灶 ”方面的含义, A项符合题意。 B项是说清退国民党残余; C项是说倒向苏联; D项与材料无关且明显错误。 考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点
14、评:新中国成立后,以独立自主作为基本的外交方针,积极发展外交事业,提出了三大政策,指导中国的外交行动。在 50年代取得了外交的巨大的突破。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里就有 17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在 50年代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了日内瓦国 际会议和万隆会议等,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开始发挥着积极地作用。 为争夺战后世界经济的主导权,英美两国于 1943年 7月分别发表了各自的战后方案,即美国的 “怀特计划 ”和英国的 “凯恩斯计划 ”。战后,英美两国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美国允诺给英国巨额贷款的诱惑下,英国被迫接受了美国的方案。这充分说明( ) A国家经济实力决定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B美
15、国与英国共同分享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 C纽约和伦敦成为世界经济的两大中心 D英国顾全大局,与美国结成货币联盟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战后世界经济形 势的认识。英国在美国允诺给予巨额贷款的诱压下妥协,表明了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夺得世界经济的领导权,故 A 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B 项错误; C 项内容不符合题干信息; D 项明显不符合事实。 考点:战后世界经济形势 点评:二战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的强国英国法国等受到严重的破坏,德国失败,欧洲的经济实力受到很大的削弱。与此同时美国因为两次世界大战大发横财,经济实力膨胀,在战后建立的经济格局
16、中美国居于了中心的地位。 北伐战争一年内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其原因不包括 ( ) A国共合作 B方针正确 C军阀力弱 D将士英勇 答案: C 试题分析:北伐战争一年内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速度进展迅速,并非军阀力量的弱小,而是国共合作提供了政治上保证;正确的方针和广大将士的英勇奋战也是重要的原因。因此 C项错误, ABD项正确。故选 C。 考点:北伐 点评:民革命军北伐,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于 1926年至 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因其战争过程由南向北进行,故又常简称为 “北伐 ”,或称 “北伐战争 ”。 1928年攻克北京,北洋军阀统治基本上被推翻,
17、 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改旗易帜。至此,国民革命军北伐完成,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民间文学艺术形式,春节时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希望。 1988年底,山东临沂市九曲乡农民褚延泽承包的 72亩田喜获丰收,被授予 “全国售粮大户 ”的光荣称号。他高高兴兴地贴出一副春联: “吃陈粮烧陈柴承包政策好,迎新春迈大步科技威力大 ”,横批是 “展翅高飞 ”。这副对联本质上反映了( ) A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生产关系只有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C农业合作化运动给农民带来了新的希望 D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给农民带来实惠 答案: B 试题分析:
18、 1988 年农业的丰收反映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说明 B项正确。农村经济体制开始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 A项是在 1958年, C项是在 1953-1956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期间, D项 1992年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 因此 ACD均错误。 考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点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家庭联产承包制是在 保障土地公有的前提下,把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的积极性。土地的所有权并未发生变化。除此之外,农村还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农民生活逐渐富裕起来。今年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农民大量的进城务工,增加了收入。 1588年
19、,在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以后,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殖民国家,从而确立了殖民霸权。 答案:错 试题分析:说 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是正确的,但是英国成为世界的殖民霸主是在 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之后。 考点:早期殖民扩张 点评:航路开辟后,主导新航路开辟的国家就进行了殖民扩张活动,最早的为葡萄牙和西班牙,但是这两个国家在 17世纪前衰落了下去。 17世纪为荷兰掌握了海上航行的霸权, 18世纪后英国战胜法国掌握了殖民的霸主。在殖民扩张的过程中,大量的财富运进欧洲,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 东汉开始出现的纸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答案:错 试题分析:东汉蔡伦是改进了造纸术,纸张在西汉时
20、期就已经出现。 考点:四大发明:造纸术 点评:因社会的需要,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原材料廉价易得,便于推广。造纸术的改进为人类提供了书写的材料,便利了文化知识的保存和传播,至今依然影响着人类的社会。与此相关的四大发明其他 各项的具体情况和传播的情况以及对世界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梁启超将黄宗羲的 “保国 ”“保天下 ”思想,总结归纳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答案:错 试题分析: “保国 ”“保天下 ”的观点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提出来的,而不是黄宗羲。 考点:明清进步思潮 点评:明清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提出了反对宋明理学、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主张发展工商业、经世致用等思想主张,被称为进步思潮。与此
21、相关的知识点如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主要内容实质等也需要掌握。 下列漫画的寓意为 “德国是教皇的奶牛 ”,对其表述准确的是 ( ) A德国的养牛业发达 B德国是罗马教皇的牛奶供应国 C罗马教皇对德国的剥削 D表达了德国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图片反映的是在宗教改革前,罗马教皇对德国的剥削非常严重。故选 C。 AB项是断章取义的理解; D项错误,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应该从自身找,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主要的原因。 考点:宗教改革 点评:宗教改革是西欧 16世纪的继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主要有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和加尔
22、文宗教改革等。主张信仰得救,它打击了教皇的权威 ,建立了相对廉洁的教会,促进了人们的思想的解放,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宗教改革为后来的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下列那种报纸不是此时创办的(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民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报刊,时间是 1906年,主要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因此 D项不是此时创办的。故选 D项。中外纪闻、强学报和时务报都是维新变法时期为宣传变法思想而创办的。 考点:维新变法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维新变法与近代报刊发展的情况。维新派为了 进行变法运动,进行了广泛地宣传,办报是主要的手段之一
23、,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维新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实行议会政治。维新变法虽然失败,但是却起到了第一次思想启蒙的作用。 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被誉为 “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 ”,是因为书中提出的太阳中心说 ( ) A否定了圣经和上帝 B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C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地球的主人 D确立了人类新的正确的宇宙观 答案: B 试题分析:太阳中心说的创立,否定了教会的 “地球中心说 ”,动摇了中世纪天文学的基础,猛烈震撼了科学界,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并得到迅速的发展。故选 B。 A项错误,哥白尼并未否定教会和上帝的存在; C项错误,实际上教会的天文观正是地球中心说; 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 高级中学 下期 期末考试 历史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