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佛山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佛山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佛山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佛山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 “田忌赛马 ”、 “郑人买履 ”“刻舟求 剑 ”、 “揠苗助长 ”等。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智慧 A产生于人们的正确思考 B产生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头脑 C源于自发的世界观 D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答案: D 试题分析:哲学产生于我们的社会实践。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这些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就产生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故 ABC 项错误。本题选 D项。 考点:哲学的产生 点评:本题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内容比较简单,只需学生回忆书本知识,识
2、记哲学的产生就可做好本题。无需经过复杂的思考,在高考中不是重点。 伴随神九飞船安全返回的还有玉米、辣椒、茄子、番茄、刀豆等种子。航天育种,是指利用空间环境中宇宙辐射、微重力和弱地磁场等多种因素,诱使农业生物遗传变异,再通过严格的地面选育,获得优良农作物品种的过程。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 为真理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过程,是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上升并不是循环过程。认识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和限制。故 项错误。题中的意思是真理是理论
3、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本题选 C项。 考点:真理、认识的反复性。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涉及到了多个知识点,需要考生有一定的分析归纳能力,考生要利用逻辑思维,一点一点的进行分析判断,需要对知识的进行整合。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本题难度适中。 “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就像登山运动员登山一样,每登高一步,就接近顶峰一步。与登山不同的是,人们永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顶峰。 ”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A它揭示了真理的客观性 B它揭示了真理是无限发展的 C它否认了人的认识能力 D它否认了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真理是无限发展的,对真理的认识
4、是永无止境的,所以人们永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顶峰。它并没有否认人的认识能力。并没有否认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故 CD项错误。本题选 B项。 A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真理是无限发展的 点评:本 题属于判断型选择题。做判断型选择题首先要认真审查题干,准确把握题干提供的信息;其次要全面审视题肢,了解题肢的具体含义,把握题肢概念之间的细微差别,这是作对此类题目的关键;最后把题肢和题干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决定选项的取舍。 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 A一概而论 B千虑一得 C百感交集 D三人成虎 答案: B 试题分析:认识的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
5、在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的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千虑一得说明了认识运动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故 ACD项错误。本题选 B项。 考点: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 点评:本题分析对四个成语所蕴含的哲理是作对本题的关键。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题型。 “春江水暖鸭先知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体现的哲理有 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看 事物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的形式是多样 的 事物联系可以主观臆造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事物联系是客观的,不可以主观臆造。故 项错误。 “春江水暖鸭先知 ”体现联系观,一切事物都与周
6、围其他事物联系着,事物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本题选 A项。 考点:联系观。 点评:本题只要把握准事物联系是客观的,不可以主观臆造。运用排除法就可作对本题。难度适中。 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区别在于: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B联系的结果是否具有客观性 C前者是内在的,后者是表面的 D是否有人的实践参与 答案: D 试题分析: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区别在于是否有人的实践参与。自在事物的联系没有人的实践参与。人为事物的联系有人的实践参与。二者是客观的。故 ABC项错误。本题选 D项。 考点: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区别 点评:本题是学生运用教材基础知识解答
7、问题,只需回忆书本知识,是课本基础知识的再现。比较简单,可用直选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熟记基础知识很关键。本题难度较小。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就是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蕴涵的哲理是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人与自然始终是对立的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人与自然可以和谐相处并不是对立的。故 项错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说明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尊重
8、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本题选 A项。 考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蕴涵的哲理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把握能力,考生要准确的把握材料信息,就要准确的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本题又是四选三的题型,只要排除了一项,答案:就已经出来了。 我国目前兴建的四大工程 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将会继续加强地区经济之间的联系,推动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段材料说明 A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 B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C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 D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事物
9、的联系 答案: B 试题分析: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说明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是可以改变的。但人们不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事物的联系。故 CD项错误。我国目前兴建的四大工程就是人们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本题选 B项。 A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准确理解事物的联系虽是客观的,但人 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从而锁定正确答案:。本题难度适中。 美国的金门大桥是 “4
10、+4”八车道模式,由于上下班车流在不同时段出现两个半边分布不均的现象,桥上经常发生堵车问题。一个年轻人建议把原来 “4+4”车道模式按照上下班的车流不同,改为 “6+2”或 “2+6”模式。整个桥面的车道仍是八车道,但堵车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个金点子为当地政府节约了再造一座大桥的上亿资金。故事告诉我们 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现有资源比开发资源更重要 整体和 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整体与部分密不可分,部分功能时常大于整体功能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
11、决定作用。故 项错误。题中 “车道模式按照上下班的车流不同,改为 “6+2”或 “2+6”模式。整个桥面的车道仍是八车道,但堵车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说明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现有资源比开发资源更重要。本题选 A项。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系统优化法。 点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之一,我们应学会从试题中提取有效信息和核心信息,对其进行分析整合,得到正确的答案:。本题难度适中。 入世以来,我国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贸易大国,但也付出了昂贵的门票,经历了成长的烦恼。这体现的哲理是 A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B真理是具体的有
12、条件的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答案: C 试题分析: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国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贸易大国说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的。但也付出 了昂贵的门票,经历了成长的烦恼。说明了事物发展是曲折性的。故 ABD项错误。本题选 C项。 考点: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点评:本题为理解型选择题,可以采用释理法解题,就是依据材料提供的事例,对接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题干与题肢之间体现的事理相一致的就选。要特别注意挖掘材料中隐含的意思,对材料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本题难度适中。 心理学家提出 “一万小时定律 ”,大意是: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除了他们
13、的天赋外,还要做足够数量的 “练习 ”。如莫扎特用了十年创作出了惊世作品;曹雪芹历经十年写出了宏篇巨著红楼梦。 “一万小时定律 ”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B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C事物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D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人为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题中 “如莫扎特用了十年创作出了惊世作品;曹雪芹历经十年写出了宏篇巨著红楼梦。 ”说明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故 ACD项错误。本题选 B项。 考点: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材料型的选择题,如果
14、考生不理解材料,那就不知道该如何选起,所以考生一定要先弄懂材料的意思,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出对应的选项。此类题型是高考经常考查的题型。本题难度适中。 “言今日难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 ”对这句话理解对的是 它揭示了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笔直的 它揭示了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 它不懂得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它看不到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故 项错误。 “言今日难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 ”揭示了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不懂得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看不到新事物发展的前
15、途是光明的。本题选 B项。 考点: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点评:解答诗词名言引文类题目的关键是双向理解与把握。对诗词名言的理解与把握应结合语文知识,借助诗词欣赏和文言文阅读,努力提高对古诗词、古文的鉴赏能力;此外还要对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原理熟练理解和把握。因此在复习备考时,要注重学科间的知识渗透 ,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以下说法与下边的漫画的哲学寓意相符的是 A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B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C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D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答案: C 试题分析: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
16、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漫画中 “匆匆落地的果子一定苦涩说明不经过量的积累,没有达到质变。寓意是要进行量的积累。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说明进行了量的积累细流变成大海。故 ABD项错 误。本题选 C项。 考点: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点评:本题是漫画考查题,漫画不仅要看画面意思,还要仔细的分析漫画中的字句,本题漫画上最重要的字就是 “匆匆落地的果子一定苦涩 ”。理解这句话就可做好本题。本题难度适中。 据统计,驾驶员酒后开车,其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为没有饮酒情况下的 16倍。道路安全法规定,饮酒后驾驶暂扣 1 3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200 500元罚款;醉酒后驾驶处 15
17、日以下拘留和暂扣 3 6个月驾驶证,并处500 2000元罚款。区分饮酒驾驶与醉酒驾驶关键是每 100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如下图所示: 鉴于饮酒后驾驶与醉酒后驾驶的处罚在限制人身自由方面有质的不同,对此,下列判断确的是 A每 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在 20 mg以上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 B每 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在 20 mg和 79 mg之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 C每 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在 20 mg以上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 D每 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在 20 mg和 79 mg之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
18、、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的根本的、显著的变化。所以题中每 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在 20 mg和 79 mg之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每 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在 20 mg以上的变动有量变也有质变。每 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在 20 mg和 79 mg之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故 ABC项错误。本题选 D项。 考点:量变与质变的区别。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把握量变与质变的区别。要求学生能结合书本知识联系实际 生活来解答题目,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通过太空科学实验,科学家发现并证实了暗能量对宇宙膨胀的加速作用,并以此测算出宇宙的实际年
19、龄,使人类在科学揭示宇宙和生命起源及演化奥秘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 进一步证明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说明物质世界是运动和静止相统一的 说明实践的发展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 说明追求终极真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太空科学实验是一种实践活动,通过太空科学实验,科学家发现并证实了暗能量对宇宙膨胀的加速作用,使人类在科学揭示 宇宙和生命起源及演化奥秘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说明实践的发展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进一步证明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故本题选 C项。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实践的发展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 点评:本题是
20、设问中带 “这 ”的选择题。这种题型在高考中经常考查,故需重视。解题的关键在于一定要搞清设问中的 “这 ”在材料中的 “指代性 ”,否则极有可能误选。本题难度适中。 孟子云: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这表明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意思是不违背农时,粮食就会吃不完。不用细密的渔网到池塘里捕鱼,那鱼鳖水产就会吃不完。砍伐林木按照一定的时节,那木材便用之不尽。说明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规律是客观的,可以被认识但不可以被改造的。故 B项
21、错误。本题选 D项。 AC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点评:哲学题经常考查名言警句、谚语、古诗等包含的哲学道理。也是高考经常考查的题型。做此类题,一是要 理解材料的寓意。二是要找准对应点也就是找准材料对应的哲学道理。本题难度适中。 下列现象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的 月亮绕地球转 新陈代谢 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 生物体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 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苹果落地 市场商品的价格时涨时落 水往低处流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2、。新陈代谢。生物体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是规律。而月亮绕地球转、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苹果落地、市场商品的价格时涨时落、水往低处流都是规律的现象。故本题选 D项。 考点:规律和规律现象的区别。 点评:此类考题,要求学生掌握规律和规律现象的区别,并需根据题肢判断出是规律还是规律现象。抓住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这是高考命题中经常出现 的一种方式,由于紧贴实际生活,学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题难度适中。 “嫦娥二号 ”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 2颗月球探测卫星, “嫦娥二号 ”的成功发
23、射, 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又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嫦娥二号 ”卫星成功发射需要对航天问题的认识,做到 “零失误 ”。能做到 “零失误 ”说明 A存在决定思维 B存在是思维的反映 C物质决定意识 D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 答案: D 试题分析:存在决定思维,思维是存在的反映。故 B项错误。由题中 “嫦娥二号 ”卫星成功发射需要对航天问题的认识,做到 “零失误 ”。能做到 “零失误 ”其中“认 识 ”一词可知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本题选 D项。 AC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用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来回答问题,还要求学生学会通过材料的分析得出结论,这也是高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广东省 佛山市 佛山 中高 学期 第一次 段考 政治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