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安徽省定远二中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安徽省定远二中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安徽省定远二中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安徽省定远二中高二下学期 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董仲舒说: “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谶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这表明董仲舒 ( ) 宣扬 “天人感应 ”学说 主张实施 “大一统 ”思想 要求君主施行仁政 认为君主的地位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董仲舒认为:国家如果出现要败亡的迹象,上天会先降下灾祸作为警告,如果还不知道反省,上天又会降下怪异的事情警告,如果还不知道天下有变,国家的灭亡就来临了,这是上天想通过仁爱的君主制止祸乱的发生。材料用
2、“天降灾异 ”来警醒实行暴政的统治者,既体现了要求仁政的思想,同时也宣扬了 “ 天人感应 ”这一唯心主义学说,排除 ;材料未体现 “ 大一统 ”思想, 也可排除。故选 A。 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董仲舒的新儒学 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内挂有双猫图。 1986年,邓小平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这句话被摘登在时代周刊上,成为世界人民知晓的名言。 “白猫黑猫 ”论所反映的思想核心是 ( ) A独立自主 B实事求是 C团结一致 D戒骄戒躁 答案: B 试题分析: “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意思是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政策和体制才是真的好政策
3、和好体制。体现的是实事求是的思想。故选 B。ACD项错误,材料均未体现。 考点: 20世纪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 2009年 11月 3日温家宝总理在中科院建院 60周年纪念讲话中提出 “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 ”。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是 ( ) A “南优 2号 ”选育成功 B “东方红一号 ”卫星发射成功 C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D “载人航天 ”取得重大成果 答案: D 试题分析: “南优 2号 ”选育成功是 1973年; “东方红一号 ”卫星发射成功是 1970年;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是在 1964 年。因此 ABC 三项都是在改革开放之前。“载人航天 ”重大
4、成果是 2003年以来取得的。故选 D。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化 新中国的科技 “双百 ”方针是提倡在文艺、科研领域 ,有 ( ) 独立思考的自由 辩论的自由 创作和批评的自由 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双百方针主要是说在文学上要百花齐放,在学术上要百家争鸣。在在文艺、科研领域,有独立思考的自由、辩论的自由、创作和批评的自由、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等,因此 都正确,故选 A。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化 “双百 ”方针 下列关于战国 “百家争鸣 ”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 “双百 ”方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都处
5、在社会性质开始或刚刚变化时 B都提倡自由争论 C在当时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D都指有一百多家学派互相争辩 答案: D 试题分析: “百家 ”是泛指众多的学术流派,不是指具体有一百多家。因此 D项明显错误,故选 D。战国的百家争鸣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而新中国的百家争鸣则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因此 A正确;百家争鸣都提倡自由争论,发表意见,有着宽松的环境;因此 B项正确; C项正确,思想的自由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化 “双百 ”方针 下图是 1970年英国发行的 D系列 1英镑纸币上的图案。牛顿身后是一根开花的苹
6、果树枝,身边的桌上是他手制的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纸币背面左半部分的主要图案,是各种椭圆形的天体运行轨道。钞票上纪念牛顿的贡献除反射式望远镜外还有 ( ) A机械运动三大定律 B万有引力定律 C微积分 D发现冥王星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 “牛顿身后是一根开花的苹果树枝 ”“各种椭圆形的天体运行轨道 ”可联想到万有引力定律。故选 B。 A项图片无法体现; C项说的是数学上的成就,也未涉及; D项是说的根据牛顿力学定律推算的结果,并非牛顿发现的。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经典力学 下图是 19世纪法国画家杜米勒的代表作三等车厢,它反映了劳苦大众的疾苦之情。该作品属于 ( ) A古典主义 B浪漫
7、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属容易题。解题关键是注意作品反映的主旨 “劳苦大众的疾苦 ”, 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制度普遍建立,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现实主义文学兴起,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三等车厢就是其典型 的代表。故选 C。 A项是描绘宫廷生活等内容的作品; B项关注的是未来; D项则反映的是二战后人们的精神的空虚迷茫状况。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据汉书 食货志载: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领国而雄诸侯。 ”其中所说的 “本
8、 ”是指 ( ) A法家思想 B农耕经济 C中央集权 D轻罪重罚 答案: B 试题分析:商鞅变法时提倡 “重农抑商 ”,提出农为本,商为末。因此这里的本应是指农业。故选 B。 A项指的是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 C项是指的秦朝统一全国后建立的政治制度; D项说的是商鞅变法法律的特点。 ACD项均与材料无关。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商鞅变法 恩格斯说: “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 ”与恩格斯的话最吻合的改革应该是 ( ) A梭伦改革 B管仲改革 C商鞅变法 D孝文帝改
9、革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梭伦改革是雅典进行的一场民主化改革,本身并未有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B项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次改革,主要是生产关系的变化; C项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次变法,主要是生产关系领域的变化。 ABC三者均未有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综合四个选项,只有孝文帝改革前的 439年,鲜卑族统一黄河流域,符合恩格斯所说的 征服 。故选 D。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孝文帝改革 宋太祖赵匡胤剥夺了功臣宿将的兵权后,鼓励他们 “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 ”他主要是为了 ( ) A巩固专制统治 B奖赏功臣名宿 C鼓励土地兼并 D扩大地主队伍 答案: A 试题分析: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
10、胤剥夺了功臣宿将的兵权,主要是为了削弱将领的军权,加强对军队的控制,维护专制统治。故选 A。 B项明显错误,并非奖赏,实际上是削权;宋太祖的这一做法放任了土地兼并,但是并不能看的出来是鼓励土地兼并; D项错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培植了一大批新兴地主。 考点:北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杯酒释兵权 19 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 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 ”下列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 是 A日本的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 B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 C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地位、实力
11、有所上升 D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的阶级基础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从材料中诸侯对商人的态度可以看出 19世纪上半叶日本商人地位的提高,故选 C。 A项材料未体现;BD项明显错误,但商人仍属被统治阶级,并非封建统治基础。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明治维新的背景 明治政府实行的改革措施中,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有( ) 宣布 “四民平等 ”,平民有更多的自由 华族和士族只要不当官也可以经营工商业和农业 政府以公债补偿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族的俸禄 取消封建割据局面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明治维新期间推行一系列的措施进行改革,在政治上宣布 “四民平等
12、 ”,平民有更多的自由;废藩置县,取消封建割据局面。在经济上政府以公债补偿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族的俸禄,华族和士族只要不当官也可以经营工商业和农业。这些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因此 正确,故选 D。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明治维新 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 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下图是 1949年毛泽东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图片,毛泽东能够成为备受关注的时代周刊人物的原因主要是 ( ) A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引发中国社会巨变 B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 C开创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揭开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3、中国以新的形象出现在世界舞台 答案: A 试题分析:右图人物是毛泽东,毛泽东能够成为备受关注的时代周刊人物的主要原因是他对中国的历史具有重要影响,这一影响是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引发中国社会巨变。故选 A。 B项错误,抗战胜利并非中华民族走向了振兴,紧接着又进行了内战; C项说法正确,但是不是最主要的成就; D项是 1953年提出来的,与材料时间不符。 考点: 20世纪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的贡献 中国植树节定于 3月 12日, 3月 12日是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孙中山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他就任临时大总统不久,就在 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 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这体
14、现孙中山的 ( ) A民本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答案: D 试题分析:首先排除 A项,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中没有民本思想。其次, B项民族主义思想的初期是推翻清朝统治,后来又增加了反帝思想,不符合题意。C项是其思想的核心思想,主要是建立民国,也不符合题意。植树主要反映了孙中山关注民生。故选 D。 考点: 20世纪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三民主义 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 ( ) 张飞: “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侍二主之理! ” 曹操: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 李恢 (投降刘备时说 ): “
15、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 孔明: “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宋明儒学。儒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将儒家思想与封建君主专制牢固结合起来。 三项都反映了忠君思想,符合儒家的倡导。故选 B。 项曹操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大意是说:宁愿我对不起天下人,别教天下人负我,不符合儒家忠君爱国的思想主张。 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焚书 答耿中丞说: “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 愿学孔子 之说者
16、,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 ”李贽此话的含义主要是 ( ) A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 B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权利 C揭露道学家们的虚假面目 D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 答 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李贽的思想,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由 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 和 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 可知李贽强调了人的自我思考的重要性, B正确; A项错误,李贽并非主要目的是批判孔孟思想,而是反对人们把孔子的是非作为是非标准; C、 D在材料中并未涉及。 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李贽的思想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 “有个故事说,德行 /住在难攀登的高山 /由纯洁女神
17、们掩护 /凡人眼睛看不见 /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 /求知,智慧,向善 /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 ”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人最为契合的是 ( )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梭伦 D彼特拉克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本题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可以了解到作者论述 “德行 ”“知识 ”对每个人的重要性,结合所学古希腊的先哲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 “善 ”这个概念的认识,而善包括健康、财富、地位、荣誉以及正义、勇敢等美德。苏格拉底的思想与诗句最为契合,答案:选 B。 A项主张
18、认识万物的尺度,否定有善恶的标准; C项在民 主制改革中主张中庸的观点; D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苏格拉底的思想 有人说: “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 ”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 )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信仰得救;致良知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近代西方 “不禁人的本能 ”,就是弘扬人的本能,这是西方人文主义的精髓,启蒙思想、因信称义、信仰得救,都只不过是人文主义的某一表现形式而已,都涵盖在人文主义之下。古代中国 “禁人的本能 ”最
19、集中的体现就是 “存天理,灭人欲 ”,故选 C。而其它 ABD三项均不能体现出来。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人文主义;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批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 “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 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 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 ”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 )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三权分立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社会契约论是卢梭政
20、治观点的核心之一。他认为社会有一个公共意志,为了维护这个公共意志,大家都应遵守一定的社会契约。统治者如果违反民意,撕毁社会契约,人民就有权推翻他。材料中布拉德肖的言论体现了这一思想。故选 C。 A项错误,材料明确说明 “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 ”; 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分权的思想; D项错误,天赋人权认为权利是天赋予的,任何人都不能无条件的剥夺,与材料中心思想不符。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2010 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 “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 ”这种艺术形式是 (
21、) A绘画艺术 B戏剧表演 C篆刻艺术 D书法艺术 答案: C 试题分析:歌曲讲的汉字的笔画,材料中 “横、竖、画、撇、勾、点 ”等是汉字的基本笔画,故描述的艺术形式应是建立在汉字基础上的书法艺术。故选 D。ABC三项都无此特征,均与材料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和文学艺术 书法艺术 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元杂剧更是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后人评价曰: “文而不晦,俗而不俚 明白如话 ”。由此可见其艺术风格是( ) A以自然本色为主流 B民主思想闪现其间 C浪漫主义色彩浓厚 D豪迈奔放婉丽飘逸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评价是说元杂剧的语言特点通俗易懂 ,像白话文一样,以自然本色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安徽省 定远 中高 学期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