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
《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 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技术改进所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 A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 B丰富了当时农作物资源 C增加了古代人口的数量 D提高了农产品的亩产量 答案: D 清末状元张謇被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他 ( ) 把救亡图存作为时代的使命 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 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 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前提 A B C D 答案: A 对下图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图片反映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B农民积极拥护走农业合作化道路 C农民由于分配到属于自己的土地而喜笑颜开 D农民积极拥护党的政策 答案:
2、C 十年建设时期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是 ( ) A三大改造 B中共八大 C一五计划 D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 B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适应国际竞争需要 C提高社会生产能力 D改善社会投资环境 答案: A 中共十四大后, “下海创市场 ”成为人们日常话题的重要内容,这与中共十四大什么内容直接相关?( ) A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 B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决定设立深圳、珠海、厦门为经济特区 答案: C 既是 14个沿海开放城市,又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这个城市应该是 A
3、广州 B上海 C深圳 D天津 答案: D 中国的新面貌: 1984年 4月 30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拿着可口可乐,面带微笑。照片配文是 “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会看到什么? ”该照片在这里体现了 中国正在对外开放 假冒伪劣迫使国人购买外国货 经济全球化的迹象 美国对中国的开放持赞赏态度 A B C D 答案: B 宣传画形象而又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面是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宣传画,按照时代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 A B C D 答案: C 下列各项组合中,正确的一组是 ( ) A上海 中国第一个电报机房 B广州 中国第一个电报机房 C天津 中国第一条
4、有线电报线 D无线电报 20世纪初在民间普遍使用 答案: A 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 ) A定军山 B歌女红牡丹 C渔光曲 D风云儿女 答案: B 1958年,我国研制成的第一台电力机车是 ( ) A “O”号 B韶山号 C解放号 D东方红号 答案: B 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的客观进步作用 ( ) A加剧了中国社会的落后 B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D导致了中国新的阶级力量产生 答案: C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未能充分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 A未能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B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地位低 C资金少,技术力量弱 D近代社会形态的制约 答案:
5、D 西周时 “一人 (踏 )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 “一夫挟五口,有田百亩 ”。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器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 答案: B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 ) A统治者的重视 B工匠积极性高 C中央集权的作用 D市场需求 答案: C 古书说: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从下面几件青铜器图片中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是 ( ) A农具和酒器 B礼器和兵器 C礼器和酒器 D兵器和农具 答案: B 圆形方孔钱在我国一直使用到清朝,它最早出现于 ( )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答案:
6、 A “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 田制不立 不抑兼并 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 ”以致 “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 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 的景象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土地兼并这一千百年来的问题在宋代基本解决 B宋代统治者通过实施土地兼并解决了唐末五代农业的不景气状况 C土地兼并顺应了宋代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了宋代的长治久安 D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答案: D 殖民主义者臭名昭著的黑奴贸易长达 ( ) A二百年 B三百年 C四百年 D五百年 答案: C 先后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家是 ( ) A英美法德 B英法美德 C英德美法 D英德法美 答案
7、: B 下图是荷兰五大城市人口在 16到 18世纪的变化曲线图。导致 1700年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五大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荷兰 ( ) A开始进行工业革命 B海外殖民地的增加 C丧失了海上殖民霸权的地位 D海外贸易快速发展 答案: C 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艰难而曲折,其中,陷入绝境的是在 (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十年内战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D 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中哪一项对中国的危害最大( ) A五口通商 B割香港岛 C赔款 2100万银元 D协定关税 答案: D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粮食人均不足 400千克,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要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途径是 (
8、) A开垦荒地,搞好国土开发和整治 B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 C加强生物技术科研,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答案: C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有五气,是生五味 口之于味也。辛酸甘苦,经年绝一无恙。独食盐,禁戒旬日,则缚鸡胜匹,倦怠恹然。岂非 “天一生水 ”,而此味为生人生气之源哉 日海之中,五服而外,为蔬为谷,皆有寂灭之乡,而斥卤则巧生以待。 摘自宋应星天工开物 作成 材料 二:吕祖谦日: “汉兴,除山泽之禁,到武帝时,孔仅、桑弘羊祖管仲之法,盐始禁榷。至昭帝之世,召贤良文学论民疾苦,请罢盐铁,又桑弘羊反复论难,所以盐榷不能废,元帝虽
9、暂罢之,卒以用度不足复建。自此之后,虽盐法有宽有急,然禁榷与古今相为终始,以此知天下利源不可开,一开不可复塞,其作俑于管仲,计近功浅效,夺民利以开盐禁,自此天下之盐皆入禁榷矣。 ” 摘自邱浚大学衍义补卷 28 材料三: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食盐的管理,保障食盐加碘工作的有效实施,保护公民的身体健康,制定本办法。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食盐专营办法 (1996年 5月 ) 请回答 (1)根据材料解释 “盐榷 ”的含义。从材料一、二可以得到怎样的不同认识 (4 分 ) (2)据宋代庆元条法事类卷二十八榷货门 榷货总数记载: “诸称禁物者榷物同,称榷货者谓盐、矾、茶、乳香、酒、曲、铜、铅、锡 ” 在古代为什
10、么将这些生活必需品列入 “榷货 ”之中 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古代的榷货制度。 (4 分 ) (3)依据材料分析,古代的盐榷制度与今天的食盐专营有何本质区别 (2 分 ) (4)据称, 2010年 1月,由国内 28家盐企签署意见的全国部分大中型制盐企业对盐业体制 改革的建议已于 2009年 12月上报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这意味着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在即,千百年来的食盐专营的体制或将终止。消息传出,赞贬均存,你是支持还是反对,请说出理由。 (4 分 ) 答案: (1) 食盐由国家专营。 盐榷制度不仅仪是由于材料一所说的 “独食盐,禁戒旬日,则缚鸡胜匹,倦怠恹然 ”。材料:认为是政府 “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吉林省 长春 十一 中高 一下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