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
《2011年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年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 古书说: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从下面的几幅青铜器皿图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用于 A农具和酒器 B礼器和兵器 C礼器和农具 D兵器和农具 答案: B 中国人民基本上解决温饱问题的重要前提是 A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 B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C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 D社会福利的不断增加 答案: A 中国通史(吕思勉著) “衣食 ”篇中提出, “以中西的服饰相比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 ”表明作者的观点是 A对传统服饰情有独钟 B认为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 C中西服饰各有特点,无法合壁
2、D传统服饰更适宜穿着 答案: B 20世纪初,人们把信天主教称作 “吃洋教 ”; 30年代,租界市民被外国巡捕踢了一脚,自嘲为 “吃了一记洋火腿 ”;抗战时期的重庆有 “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的民谚;其他还有 “吃闭门羹 ”、 “吃香 ”、等等。这些与 “吃 ”有关的大众语汇本质上反映了 A中 国人向来注重字词的精练和语法的准确 B “吃 ”在中国是一个非常流行和时髦的词汇 C中西饮食文化处于不断的交融与冲突之中 D “吃 ”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 答案: D 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 “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
3、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答案: C 1980年设置的四个经济特区,哪个是 1842年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A珠海 B深圳 C汕头 D厦门 答案: D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 “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答案: D 下面的趋势图中,最足以显示 “文革 ”期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是答案: C 1980年福建省国有企业 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 “请给我们 松绑 ”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
4、 “松绑 ”风吹向全国。这里的 “松绑 ”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 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C 毛泽东曾评价说: “谈起近代工业,我们不能忘了两个人,一个是搞轻工业的张謇,一个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 ”以下民族企业系张謇创办的是 A保兴面粉厂 B启新洋灰公司 C继昌隆缫丝厂 D大生纱厂 答案: D 新中国成立以后,张弼士创办的 “张裕葡萄酿酒公司 ”成为国有大型企业。2005年张裕集团完成销售收入 30.8亿元,实现利税 8.2亿元,同比增长 25和36,市场占有率约 20,稳居国内葡萄酒行业第一品牌的地位。这
5、一成就的取得从根本上得益于 A先进科学的管理 B参与国际经济竞争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职工的创新奉献精神 答案: C 第二次工业革命得以迅速地广泛开展,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 B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密切结合 C垄断组织的产生 D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答案: D 19世纪末 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中国在西方列强建立的国际关系体系中扮演了半殖民地的角色,社会转型极其缓慢,有关缓慢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海外留学生大量介绍西方思想文化 封建顽固势力阻挠社会变革 近代工业举步维艰 遭受侵略、主权不断丧失 A B C D 答案: C 文绣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
6、子。 1931年由于不堪忍受溥仪的凌辱,要求法院出面调解,并于同年 10 月 22 日正式与溥仪解除婚约。这件事情震动社会,被称为中国千年未有的奇事。这件事情充分说明了当时社会 A清王朝已经彻底没落了 B中国女性逐渐摒弃了落后的封建观念 C法院的权力已经高于皇权 D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的制度已经确立 答案: B 中国古代农耕方式演变的趋势是 A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 刀耕火种 铁犁牛耕 C铁犁牛耕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D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 刀耕火种 答案: A 明朝后期,太湖地区出现大量 “以机为田,以梭为耒 ”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 “尽逐丝绸之利 ”,松江地区男女
7、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 1000多座。综合分析这些现象,可以直接说明的结论是 A地区性社会分工扩大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答案: A 从西周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到战国商鞅 “废井田,开阡陌 ”直接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 B封建王权的强化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封建制度的建立 答案: C 某地农民在每月特定的日子到中心集镇赶集,这种交易的风俗与古代的什么商贸形式有渊源关系 A夜市 B草市 C都会 D会馆 答案: C 下面是某同学所编剧本中的一段文字: “一位外国商人慕名来到北宋都城汴京,发现宋朝实行隔离监管的坊市制度,夜市百货杂陈,热闹非凡
8、,每月还有定时一聚的庙会,他情不自禁地购买了许多丝绸服装。 ”你认为这段文字中应该修改之处是 A宋朝实行隔离监管的坊市制度 B夜市百货杂陈,热闹非凡 C每月有定时一聚的庙会 D购买了许多丝绸服装 答案: A 图所示装置由东汉太守杜诗创造,实现了供风形式的革命性变化,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这种装置当时主要应用于 A灌溉 B制瓷 C冶铁 D纺织 答案: C 清朝后期 “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 ”; “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 ”。这些记载反映出当时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海禁 C富国强兵 D保护森林和渔业资源 答案: B 下列各项不以 “抑商 ”为初
9、衷的是 A “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明太祖) B “申禁人民不得出海与外国互市 ”(明太祖) C “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清雍正帝) D “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 ”(清雍正帝) 答案: B 1493年,哥伦布完成第一次远航以后,带回了他在新大陆采集的 “印第安人文明之花 ”的玉米、甘薯和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并广泛种植,极大地缓解了饥荒对旧大陆人类生存的威胁。据此理解正确的是 A哥伦布是彻底解决亚欧大陆饥荒问题的有功之臣 B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美洲和欧洲的经济 联系 C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 D新航路的开辟证实了地圆学说 答案: B 19世纪下半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年内 蒙古 赤峰 中高 一下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