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doc
《2011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选择题 在古代雅典, Astos一词是指那些仅在身体意义上属于这个城邦,但被排除在公民组织之外的自由民。下列人员可以归为 Astos的有 法庭陪审员 被放逐的执政官 首席将军的妻子 家庭奴隶 A B C D 答案: C 在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下列规定中,具有封建性特点的是 A万世一系的天皇总揽统治权 B天皇不得以诏令改变法律 C天皇是军队的统帅 D臣民在 “法律范围内 ”享有基本人权 答案: A 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大肆侵略扩张。这是因为 A制定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B国家优先
2、发展军事工业 C建立了带有强烈封建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 D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或无偿转让给特权资本家 答案: C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向了 “脱亚入欧 ”的道路,在经济方面既吸收了西方文明成果,又兼日本特色。与同一时期的西方经济相比,日本经济的特色是 A政府干预经济,大力扶植私人企业 B采用近代先进技术,积极发展工商业 C发展对外贸易,拓展国际市场 D发展近代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答案: A “天演 ”、 “物竞 ”、 “淘汰 ”、 “天择 ”等术语,渐成报纸文章的熟语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许多人用这些名词做自己或女儿的名字。原名胡洪 的胡适,也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中取 “适 ”字做了自己的表字和
3、笔名。这反映了 A “开眼看世界 ”成 为一股社会思潮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是文化主流 C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 D实行制度变革的意识开始萌发 答案: D 维新运动的兴起主要表现为 公车上书 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各地学堂、学会、书局、报馆的纷纷建立 康有为、梁启超 、谭嗣同等领袖人物的涌现 A B C D 答案: D 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打击了守旧势力的措施有 裁汰冗员 废除八股取士制度 设立农工商总局 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 A B C D 答案: D 之所以说戊戌变法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主要原因是 A变法有群众基础 B变法采用的是改良的形式 C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4、D表现了勇于献身的精神 答案: C 1897年,上海举办了中国国内的首次大型舞会。对此,上海各家报纸评论说: “西人光明磊落,脱略为怀,虽男女聚会跳舞,乐而不淫,与中国之烧香赛会,男女混杂,大有天壤之别。 ”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人们基本上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 B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 C西方舞会娱乐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 D开明人士已经能认同西 方生活方式 答案: D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 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 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实质上要求 A改 革社会风尚 B吸收世界文明 C发展近代交通 D主
5、张机器生产 答案: B 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 19世纪 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由此可见,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 B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 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 D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 答案: B 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A天皇不满自己的傀儡地位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形成并得到发展 C农民不堪忍受幕府的残酷剥削 D大名、武士不满将军的独裁统治 答案: B 1872年,东京 横滨铁路通车,这反映了日本明治政府采取的政
6、策是 A “文明开化 ”政策 B “殖产兴业 ”政策 C扶植私人资 本主义的政策 D强化军事改革的政策 答案: B 马丁 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这句话的含义是 A教会权力应高于世俗权力 B世 俗权力受教皇的委托 C教会权力只受上帝的制约 D世俗权力应高于教会的权力 答案: D 公元前 8世纪,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
7、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 B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 C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D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 .民主观念的影响 答案: C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张中最符合当时社会变革趋势的是 A “以人为本 ” B “以德治国 ” C “无为而治 ” D “以法治国 ” 答案: D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进行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A废除周天子 B成为霸主 C废除井田制 D富国强兵 答案: D 战国策 秦策一中: “(公元 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 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鞅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 ”文中 “说惠王
8、 ”之 “人 ”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 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 答案: A “商君虽死,秦法未败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变法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B变法顺应了 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历史潮流 C变法迎合了从诸侯割 据走向全国统一的必然趋势 D变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答案: B “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 (范仲淹字希文 )。 ”这首流行于北宋东京的歌谣反映了 A范仲淹等人推行的 “庆历新政 ”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B “庆历新政 ”取得了成功 C “庆历新政 ”推行期间,京城相当平静 D “庆历新政 ”得到了所有人的肯定 答案: A 假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福建省 福州市 下学 期期 联考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