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福建省福州八县(市)协作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卷.doc
《2011年福建省福州八县(市)协作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福建省福州八县(市)协作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年福建省福州八县(市)协作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卷 选择题 妈祖信俗是我国首个信俗类世界级遗产。千百年来,出于祈福消灾、寻根谒祖的妈祖信俗为百姓所崇拜传承至今,这种 “寻根渴祖 ”与中国古代哪一种政治制度有关(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郡县制 答案: B 古代希腊和罗马对世界文明留下的最宝贵的文化地产( ) 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度 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 雅典的奥运精神 罗马古城的建筑风格 A B C D 答案: A 在近代西方国家机器的运行机制不断演变的进程中,英国 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 “普遍法规 ”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1887-
2、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 84 5%。美国在 18851889 年间,总统否决议案达 324项。这些现象最能说明( ) A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控权 B议会始终是国家的决策中 C政府权力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 D议会是国家最高的立法机构 答案: C 1872年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再版序言中写到: “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导致 “纲领有些地方已经过时 ”的根本原因是( ) A工人运动的发展 B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 C纲领有些地方是错误的 D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答案: D 全球通史写道: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
3、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这里所说的 “第二次革命 ”的直接目的是( ) A退出第次世界大战 B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巩固苏维埃政权 答案: C 如果准备出一期有关 20世纪 70年代国际关系的班刊,下列可以选择的主题是( ) A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 B由亚洲到欧洲 冷战重心的转移 C由紧张到缓和 中苏美系新走向 D论欧盟的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答案: A 罗马法学说汇纂中记录这样一个案例: 一人把洗衣人告上法庭,要求他赔偿自己被老鼠咬破的衣服的损失。原告说: “按照约定
4、,衣服洗好后你应该妥善保管,事先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你应使用鼠夹和鼠药来预防鼠害,可是在你的店里甚 至连一只猫都没有 ”。最后法官判定洗衣人要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这一案例体现了罗马法的原则是( ) 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公平、公正 C谨慎履行契约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 C 以下内容摘自某论著的目录: “议会之母 ”、 “驴象之争 ”、 “一票共和 ”、 “国家干预 ”、 “迥异于东方的法律制度 ”。据此判断该论著的名称可能是 ( ) A东西方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B近代西方政治制度透视 C现代西方经济制度考量 D两方国家政治制度论析 答案: D 1882 年,日本政要伊藤博文赴欧
5、考察各国宪政,对某国某部宪法大为赞赏。回国后,他以此部宪法为蓝本,组织起草井主持制定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借为 “蓝本 ”的应是( ) A英国的权利法案 B美国的 1787年宪法 C德国的 1871年宪法 D法国的 1875年宪法 答案: C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咀来,各国人民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下列对以下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分别颁布于 1875年、 1689年、 1954年 B由国民议会、议会、全国人大制定 C分别体现了三权分立、 “议会至上 ”、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 D标志着共和制在法最终确立、君主立宪制在英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6、在中国建立 答案: D 俄国革命家托洛获基指出: “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 取得了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的阵线 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鼓舞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A B C D 答案: D 某授课外历史兴趣小组利用双休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收集了下列四幅历史图片,请你为其拟订一个恰当的研究主题( )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变化过程 C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D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 答案: D 20世纪 80年代束,邓小平提出 “
7、韬光养晦 ”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务中“决不当头 ”,处理国家关系时 “有所作为 ”,这一战略提出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苏联渐趋解体 B两极格局濒于瓦解 C世界多极化正在形成 D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答案: D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诗人在此表达了( ) A爱国思乡 B离愁别绪 C一国一边 D弃家离世 答案: A 中国古代某地发生洪灾,内阁大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情境最有可能出现于(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答案:
8、D 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 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 (边长 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 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 1.7公里)的都城建制。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 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 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出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 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建域制度 答案: C 电视剧主题曲汉武帝: “你 燃烧自己,温暖大地,任自己化为灰烬 ”,以现代公民的理性精神判断,上述歌词( ) A抒发了人类的英雄情怀 B展现了自身的政治抱负 C讴歌了乐于献身的 精神 D皇
9、位表述上的价值错位 答案: D 有一位美国历史学家曾经描述一幅荒谬绝伦的景象: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发动了一场对美国成功的军事袭击。这场袭击不仅迫使美国允许其可卡因贸易合法化,而且还让美国掏了一笔巨额的战争赔款。当然上述情景仅仅是想象而已,然而这种类似想象却在十九世纪的中国确确实实发生过,为 “确确实实 ”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A 下列选张历史照片反映的是 1896年赴欧考察的李鸿章,与赋闲在家的德国前首相俾斯麦会谈的情景。对此背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甲午战争以后,李鸿章出访德国购置军火,并拜访俾斯麦,学 习强国之
10、道 B李鸿章签署辛丑条约后,为用人所不容,暂避欧洲,游历诸国 C甲午战败后,李鸿章游历欧洲,为中国的戊戌变法寻找帮助 D李鸿章为了推动德国参与俄国领导的干涉还辽,亲自拜访俾斯麦 答案: A 马克思认为 “太平天国是世界上第一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 ”。蒋介石却认为 “往者,洪杨诸先生,崛起东南,以抗满清,虽志业未究而遽尔败亡 在历史上是以留一重大纪念焉。 ”上述两人对于太平天国的评价( ) A符合革命史观,角度相同 B符合现代史观,立场相同 C符合全球史观,其有客观性 D符合文明史现,具有客观性 答案: D “ 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与此次 拳民运动 中见之。在山东直隶两省之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福建省 福州 协作 校高二 下学 期期 联考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