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doc
《2011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选择题 下列符合汉代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是 牛耕逐渐普及 铁制农具大量使用 关中地区灌溉渠道规划合理 均田制推行 A B C D 答案: B 下列是小明笔记本上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革命活动的总结,你认为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B共同指导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组建工作 C马克思主义是第一国际的指导思想 D马克思、恩格斯领导了第二国际的一切活动 答案: D 电视剧我的法兰西岁月中有这样一个镜头, “邓小平在一面墙前宣誓入团 ” 。这面墙上写着 “纪念 1871年 5月公社的牺牲者 ” 。这面墙是为了纪念 A法国大革命的革命者 B巴黎公
2、社的起义者 C普法战争中的法国战士 D法国第三共和国的建立者 答案: B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该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下列哪一国际工人组织起草的成立宣言 A正义者同盟 B共产主义者同盟 C国际工人协会 D共产国际 答案: B 马克思转变成为共产主义者的标志是 A在柏林大学学习 B担任莱茵报主编 C 1843年 ,马克思来到巴黎 D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答案: D 160多年前的那年 2月,英国伦敦瓦伦街一家并不起眼的印刷所,印刷了一本字数不多却震撼世界、影响人类的小册子 共产党宣言。那么其诞生的最基本的条件是 A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
3、发展 ,同时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 B以三大工人运动为标志,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C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D马克思、恩格斯参加革命实践,同工人保持密切联系 答案: A 从政治经济结构来看,德意志帝国 (18711919) 呈现的是 “经济巨人、政治跛子的半资本主义或者说半专制主义的社会形态 ”。以下能支撑这一观点的史实不包括 A德意志工业化进程加快 B皇帝拥有主宰议会、创制法律等权力 C德意志帝国,议会权力至高无上 D宰相对皇帝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 答案: C 关于美国两党制的论述 ,不正确的是 A华
4、盛顿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是民主党的一次胜利 B两党制是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C美国两党制正式确立于 19世纪后半叶 D 1860年,共和党人林肯当选第 16任总统成为美国内战爆发的导火线 答案: A 被后人称为 “美国宪法之父 ”的麦迪逊说: “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这番话的意图是 A美国根本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 B美国应该建立开明君主制国家 C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 D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量的限制 答 案: C 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
5、国工业革命的结果 是保皇派和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 一票优势赢得共和,说明民主共和违背了时代潮流 A B C D 答案: D (1787年 )6月 4日 ,富兰克林说 ,第一个被放在掌舵位置上的会是个好人 ,后继者怎么样 ,就只有天知道了 .(易中天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 )富兰克林所说的第一个 好人 是 A George Washington(17891797) B John Adams(17971801) C Ablraham Lincoln(186l1865) D Thomas Jefferson(18011809) 答案: A 美国 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 “缔结任何条约,
6、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 ”;未经国会同意, “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 ”; “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 ”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共和制 B联邦制 C分权制 D总统制 答案: B 某著作中写道:邦联建立不久,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它就像一个 “四肢指挥头脑的怪物 ”。华盛顿将它比喻为 “沙子扭成的绳子 ”。这些喻旨在讽刺美国 A中央政府软弱无力 B各州间互设关卡,商品流通不畅 C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D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答案: A 有人说二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短短八天之内,俄国变成了一个 自由 的国家。 ” 这里 “自
7、由 ”的含义 A二月革命使得俄国人获得了和平和面包 B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二月革命使得俄国退出一战 D二月革命标志着列宁主义诞生 答案: B 四月提纲中,列宁之所以提出了和平夺权的方式,原因是 A布尔什维克党已掌握了彼得格勒等大城市苏维埃的领导权 B临时政府继续进行战争,人民普遍不满 C工兵代表苏维埃掌握武装,临时政府反革命性尚未充分暴露 D布尔什维克党的威信降低 答案: C 有人曾把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某大国比喻为一艘满载军火的航船,船体锈蚀,方向不明,运转缓慢,在茫茫大海中濒临下沉,当时的 “船长 ”很不称职,缺乏应有的胆略和能力,仓促应对,危难关头, “船长 ”竟弃船而逃,使得
8、这个大国走向衰败。对此解释错误的是 A “满载军火 ”讽喻该大国大搞军备竞赛 B “方向不明 ”是由于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C “船长 ”弃船喻指他辞去最高领导人职务 D “船长 ”是该大国走向衰败的祸首根源 答案: D 下图是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总量柱状图,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有 美国的扶植 二战前法西斯专政建立 科技教育的发展 制定了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A B C D 答案: B 1974年,出任欧洲共同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 “在 九国 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由此可以看出欧共体成立的最初动因是 A加强内部联合抗衡苏联
9、B摆脱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局面 C削弱美国的霸权地位 D迫使美国改变对欧政策 答案: B 下列关于不结盟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 A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原则 B 1961年铁托、纳赛尔、尼赫鲁等人推动下召开第一次会议 C冲击了两极格局 D 1992年接纳中国作为新成员国 答案: D 英国约翰 W 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 ”,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 A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 答案: A 韩国一离婚调查机构公布 1950年代以
10、来 220万离婚个案咨询,发现有一段时期,妇女以丈夫生死不明为理由,提出离婚的特别多此时期应该是 A 20世纪5060 年代 B 20世纪 80年代 C 20世纪 90年代 D 2000年以来 答案: A 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 “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 ”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1961年柏林危机 B朝鲜战争 C 1964年越南战争 D古巴导弹危机 答案: D 1967年美国众议院共和党领袖福特在波士顿一次演说中讲道: “今天,美国在东南亚陷入了一场大
11、规模的地面战争,作战中伤亡的美国人已经超过 9 万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的伤亡则已超过 25万人。 ”下 列关于材料中这场 “大规模的地面战争 ”,表述错误的 A实现了美国维持独霸世界的野心 B是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C几年后,美军最终撤出越南 D是美国 “遏制共产主义 ”的组成部分 答案: A “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 ”。此观点说明了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不包括 A进行反共反苏的舆论宣传 B建立北约组织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加强经济援助 答案: B 在美苏的 “冷战 ”中,可喻之为苏联的 “马歇尔计划 ”的行动是 A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成立 “经互会 ”
12、 C组织 “华约 ” D杜鲁门主义 答案: B 普京谈到柏林墙时表示,人类历史上有过很多种阻挡工事和分界线,其中最有名的是中国的万里长城。 “她为什么能够屹立成百上千年?因为她保护了人民,而柏林墙却分离了人民。 ”下列对长城和柏林墙命运不同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都是美苏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产物 B中国的万里长城因是民族象征而闻名 C柏林墙因象征 “冷战 ”而令人痛恨 D普京比较两者的用意在于重视民心所向 答案: A 1917年 10月 25日 (公历 11月 7日 )清晨 ,当俄国人民醒来 ,惊讶地在街头读到了这样一则布告 :临时政 府已被推翻 .国家政权已经转到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机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河北省 正定 中学 一下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