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河北省南宫中学高一5月月考历史卷.doc
《2011年河北省南宫中学高一5月月考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河北省南宫中学高一5月月考历史卷.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年河北省南宫中学高一 5月月考历史卷 选择题 “1993年 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后,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至此,长期以来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这一材料表明我国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B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C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D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 答案: B 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 “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 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 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境况 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 “男耕女织 ”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
2、点之一 A B C D 答案: A 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等地设立第一批经济特区。其 “特殊性 ”的实质是 A实行特殊的经济发展政策 B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 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采用特殊的经济管理办法 答案: C 某班自习课上,同学们围绕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展开了讨论,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A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B农业合作化运动扩大了农民对土地的支配权 C人民公社化运动符合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自主经营 答案: D 农业兴,基础牢;农村稳,天下安;农民富,国家昌。吸取历史经验,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新思路,对解决 “三农问题 ”有着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政策的主要特点是 A重视农业生产的投资,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力 B主要致力于改革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C强调发展农村乡镇企业 D重视工业反哺农业,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 答案: B 农村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重大改革的变化表现在 土地所有制 经营管理方法 生产经营的权利 产品的分配原则 A B C D 答案: D 邓小平说: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后变的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从材料可以看
4、出我国新时期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主要有 闭关自守导致中国长期落后 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和客观要求 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A B C D 答案: D 图反映的是中国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出现图中 C点到D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政策的调整 B苏联的大力援助 C生产技术的提高 D人民生产积极性的高涨 答案: A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 ”,诗中所反映的是 20世纪 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 “左 ”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答案: C 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
5、了 1870 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答案: A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 (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 )。华资企业增长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现代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B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C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D为中国革命向新民主主义转变奠定基础 答案: D 国语 晋语中说: “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这反映的是 A官府垄断工商业 B工商业者受官僚剥削 C工商业者不属于庶人,属于官僚 D工商业者不劳而获 答案: A 体现江西景德镇制造业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史实是 A官办手工业工场 B民间小手工作坊 C分散的雇工集中起来的民营劳动组合 D
6、“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 答案: D 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 “一品官,二品贾。 ”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 “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 ”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 A汉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唐朝商品经济发展 C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 D商人地位不断提高 答案: D 黄河清在 “洋 ”族词的兴衰中说: “洋人 ”“洋务 ”“洋布 ”“洋行 ”“洋楼 ”“洋炉 ”等 “洋 ”族词日益增多, l9 世纪中期至 20世纪上半期,是它的鼎盛时期 有400多个。 ”“洋 ”族词在 19世纪中期至 20世纪上半期达到鼎盛的原因有 列强侵略的加剧 西方文化的渗透 崇洋风气日盛 政府的大力倡导 A B
7、C D 答案: B “我数千年历史之蚕桑事业,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胜利后之压迫榨取也 !吾民何辜,罹此浩劫 ”,文中所言 “压迫榨取 ”主要来自于 A日本侵略者 B封建地主阶级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答案: D 自 1902年起,荣氏兄弟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 l903年独资经营后更名为茂新面粉厂。 l905年设立振 新纱厂, l915年创建申新纺织厂。 1917年 3月起荣氏兄弟又先后在上海、无锡、汉口创设申新二至九厂。从中可看出中国民族工业的特点有 “一战 ”期间发展迅速 官僚资本控制民族工业 行业多集中于面粉、纺织等轻工业领域 集巾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A B
8、 C D 答案: C 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派诗人刘大白 的卖布谣这样写道: “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 ”这反映了 中国自然经济的彻底瓦解 作者提倡用国货 五四前后,知识分子对现实的强烈关注 作者反对西方机器生产 A B C D 答案: C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 “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 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这表明西方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使中国社会传统的生活开始改变 使中国传统的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9、大幅度提高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 A B C D 答案: B 阅读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下表数据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 D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长 答案: B 某中学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清时期的 “闭关锁国 ”政策时,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清朝时开放广州一处同外国通商,说明并不是真正 “闭关锁国 ” B “闭关锁国 ”这一政策产生的根源在于统治者盲目自大、不思进取 C明清时期的 “闭关锁国 ”政策成为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D “闭关锁国 ”虽然妨碍了自身发展,但同时也削弱了西方
10、资本主义力量 答案: C 战同时期,秦国 “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 ”,其实质是 A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B从法律上肯定了土地私有制 C提高了劳动者的身份地位 D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答案: B 古代中国社会 “凡民有四,一曰士,二农,三曰工,四曰商 ”。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 “士商相混 ”的现象。这说明 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D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答案: C 明代张居正说: “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 ”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11、 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答案: A 位于河北唐山的启新洋灰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水泥工业。 l934年前最高产量曾达 27万吨,此后产量显著下降。 1937年恢复到 l6 万吨, 1948年又跌至 l3 万吨,并被征军用。 1934年后该公司经营每况愈下的外部原因有 资金少、技术弱、产品竞争差 官僚资本压制和国民政府内战政策 日本的经济掠夺 美国的经济侵略 A B C D 答案: D 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就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进行讨论,其中观点不准确的是 A西方列强侵略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阻碍 B民族工业自诞生之日就受三座
12、大山的压迫 C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历史进程中贡献巨大 D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 答案: B 1948年 4月东北日报刊文指出: “华北工业中心之天津,原有各业大小工厂五千家,去年经常保持全部开工的仅及百分之一,局部经常开工的占百分之四,有百分之四十的工厂已陷停顿,其余百分之五十五均陷于半停工状态 ”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国民政府的搜刮 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 多年战争的破坏 A B C D 答案: B 明代闽部疏载: “凡福之绸丝 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 ”材料反映
13、明代福建 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B商品经济活跃 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答案: B 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的著名晋商,该家族 “以商贾兴,以官宦显 ”,继而大兴土木。这一现象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是 A官商结合导致官场腐败 B奢侈之风污染社会风气 C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D商业垄断阻碍社会进步 答案: C 据苏州府风俗考记载,明朝苏州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中反映出当时苏州的情况有 工匠技术水平高 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 存在失业现象 实行计时工资 A B C D 答案:
14、A 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农产品商品化 B清朝前期城市繁华 C明朝中后期东南沿海兴起了许多工商业城市 D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答案: D 诗句 “玉腕竹弓弹吉贝 (棉花 ),石灰 (1ao)叶送槟榔。泉南风物良不恶,只欠龙津稻子香。 ”(福建泉州诗人林风泉南风俗 )其创作不可能早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 A “赛里斯国 (即中国 )林中产丝,驰名宇内。丝生于树上,取出、湿之以水,理之成丝。后织成锦绣文绮,贩运至罗马。 ”(普林尼自然史 ) 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的表层或深层信息是 A古罗马和中国已有丝绸贸易 B丝绸之路为两国贸易创造有利条件
15、C古罗马很了解中国盛产丝绸 D古罗马已熟知中国丝绸的制造工艺 答案: D 下面是某人观察汉画像砖牛耕图后的感悟,正确的是 A汉代农用动力发生根本变化 B汉代耕犁更有利于调节耕作深度 C汉代精耕细作技术有了提高 D中国传统步犁形状基本定型 答案: C 与下列图片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一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 “石器锄耕 ”的耕作方式 图二所反映的土地制度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图三反映了我国战国时期在耕作方式上已使用铁犁牛耕 A 的说法正确, 说法不正确 B 说法正确, 的说法不正确 C 的说法都正确 D 的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 C 汉代,农耕生产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牛耕逐渐普及全国 曲柄锄和大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河北省 南宫 中学 月考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