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贵州省铜仁一中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卷.doc
《2011届贵州省铜仁一中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贵州省铜仁一中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卷.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届贵州省铜仁一中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卷 选择题 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其发明过程与宗教发展有直接关系的是( )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 答案: C 近代史上,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军事、经济侵略,披着宗教外衣的文化侵略者打着 “传播基督教福音 ”的旗号对中国大肆侵略。与此无关的是( ) A天津条约 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D 一位学者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有一个规律,就是:大事件出现大变革,小事件出现小变革,没有事件没变革。以下不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B甲午中日战争 戊戌变法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清末 “新政 ” D第一次世界大战
2、新文化运动 答案: D 史学家费正清在 “中国和日本 ”一章这样写道: “在广东,小规模的革命党起义虽遭镇压,可是在汉口, 1911年 10月 10日,革命者的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 ”这场 “兵变 ”带来的结果不包括( ) A清朝政府垮台 B封建 制度结束 C中华民国成立 D中国历史巨变 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题时注意题干中 “1911年 10月 10日 ”,据此可知这场 “兵变 ”是指武昌起义,标志着辛亥革命的爆发。但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也没有实现近代化,。故选 B项。 毛泽东指出: “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
3、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 ”这种 “姿态 ”主要是指( ) A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 B无产阶级领导革命 C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特点 D受十月革命的影响 答案: C 20实际 20年代,国民党提出 “耕者有其田 ”“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实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由国家经营管理之, ”“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动法,以改良工人生活。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国民党的民生主义体现了扶助农工的政策 B国民党开始关注法律手段维护劳工权益 C国民党主张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由国家经营 D国共两党关于民生问题的主张是一致的 答案: D “它是义
4、和团的反抗侵略运动的继续, ”“比二十六年前的义和团暴动对于民众解放的斗争有更大的希望和更远的前途。 ”这是对下列哪一事件的高度评价( ) A五四运动 B五卅运动 C国民会议运动 D北伐战争 答案: B 全面抗战爆发前,日本对华北地区进行侵略、渗透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进犯察哈尔地区 B占领平津地区 C推行治安强化运动 D卢沟桥事件全面侵华 答案: A 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题干限制项是 “全面抗战爆发前 ”“ 华北地区 ”, B发生在 1937年 7月底, C是抗战相持阶段,日军在沦陷区的统治政策 ,卢沟桥事件全面侵华则是发生在 1937年,均与题干要求的时间不符,而进犯察哈尔
5、地区发生于 1933,是在全面抗战爆发前,故 A项正确。 抗战时期,中共既注意团结各阶级抗日,又注意农民的生活改善,能全面体现中共这一思想举措的是( ) A按 “三三制 ”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B实行 “两减双交 ”的土地政策 C开展大规模的生产运动 D精兵简政和大生产运动 答案: B 毛泽东曾指出 “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是团结的破坏者,是抗日失败的负责者,是内战的祸胎,必须立即废止,及由各党派和 无党派的代表组成联合政府,发布一个民主的施政纲领,然后召开国民代表大会。 ”这段讲话的背景是( ) A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B抗日战争即将胜利 C国共两党谈判时期 D人民解放战争结束 答案: B 在抗日战争
6、相持阶段,由于日本的疯狂扫荡,抗日根据地的面积逐渐缩小,游击区面积扩大。抗日根据地变为游击区说明( ) A日本侵华加剧,抗日力量削弱 B抗日力量发展壮大 C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转变 D日本在沦陷区的统治加强 答案: C 20世纪 50年代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 “勤俭节约,无私奉献 ”成为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被许多学者誉为 “五十年代现象 ”。与此现象没有关联的是( ) A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 B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C经济落后,物资匮乏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答案: D 大清大皇帝见于即日降谕各督抚大吏, “以凡有民情甘出口 无论单身,或愿携家眷,一并赴通商各口,下法国船只,毫无禁阻。 ”这
7、位 “降谕 ”的大清皇帝是( ) A同治帝 B道光帝 C咸丰帝 D光绪帝 答案: C 1844年,美国获取 “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 ”这一特权的借口是( ) A巡查贸易 B保护侨民 C保护教堂 D补充给养 答案: A 秦汉时,越南的象牙、犀牛、珍珠等不断输入中国,中国的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也在越南推广,这说明( ) A中国与越南的生活习惯的差别 B中越两地生产力水平的差异 C中国统治者对奢侈品的需求 D中华文化 圈的形成 答案: B 中国古代帝王的典型形象是: “一手捧着儒家经典,宣传教化;一手高举法家利剑,厉行专制。 ”这种帝王的典型始于( )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答
8、案: B “西汉的州郡只是督(监)察单位,刺史权位不如郡守。但东汉州郡大增,刺史统割属部,位同方伯。 ”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两汉时期都重视监察制度 B两汉时期的监察职能未能发挥 C东汉时期刺史权位低于郡守 D东汉刺史逐渐失去监察作用 答案: D 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 “文而不晦 ”“俗而不俚 ”“明白如话 ”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 ) 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 B以文人雅士抒情写志为主流 C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色 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 答案: A 下列典籍中,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很高价值的是( ) A禹贡地域图 B水经注 C水经 D两都赋 答案: B 赋税制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贵州省 铜仁 中高 四次 月考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