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三高考前最后模拟文综历史卷.doc
《2011届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三高考前最后模拟文综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三高考前最后模拟文综历史卷.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届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三高考前最后模拟文综历史卷 选择题 观察下列图片,从图一到图三的变化主要说明了 A生产工具由石器到铁器演变 B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C战国时期铁农具广泛使用 D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答案: D 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势,发展中国家在自身发展的这一问题上,正在谋求 A发达国家有效的援助 B建立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 C联合自强 D弥合地区间的冲突和矛盾 答案: C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一次演说中说: “在 19 世纪,受赠土地便是获得机会。正如有人给了你们在德克萨斯州的众多祖先那么一小块土地,就是起家的本钱。在 21世纪,人们最指望得到的赠品,再也不
2、是土地,而是联邦政府的奖学金 ” 克林顿的这一论断说明了 A美国政府将会逐步增加奖学金 B信息时代对知识的依赖性逐步增强 C美国政府将严格控制土地资源 D政府的奖学金成为人们起家的本钱 答案: B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 C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 答案: C 下表是 1950年 1980 年主要年份城镇人口比重表 从上表中不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经过 30年的发展,中国的城镇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B我国农村人口仍占多
3、数 C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落后于世界水平 D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答案: D 下图所示有关新中国农业发展的相同之处是 A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重大变革 B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C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D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 答案: D 20世纪 30年代中国社会最重大的变化是 A广大工人农民建立了自己的革命政 B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权 矛盾 C阶级矛盾日益退为中国社会的次要矛盾 D工农红军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答案: C 以下是中共一大到七大党员人数统计表,该表直接反映出 A中国民主革命艰难发展的历程 B中国人民反封建求民主的斗争历程 C中国无产阶
4、级队伍不断壮大 D中国共产党曲折发展的历史 答案: D 在工业化浪潮冲击下,一些国家依靠政府力量调动资源推进工业化进程。以下企业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A 1794年瓦特与博尔顿创办蒸汽机制造公司 B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兴办江南制造总局 C 1882年洛克菲勒 标准石油托拉斯诞生 D 1895年清末状元张謇成立南通大生纱厂 答案: B 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 处的初衷应该是 A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建设国家 B实业救国、建设国家、富国强兵 C建设国家、实业救国、富国强兵 D实业救国、富国强兵、建设国家 答案: A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 “衣食 ”篇中提出, “以中西的服饰相较,
5、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 ”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 A西装必将风行全国 B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 C中西服饰各有特点 D列强侵略引起服饰变化 答案: B 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 “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 ”的传统观念,形成 “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 ”、 “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 ”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专制制度的衰落 C西方文明的影响 D抑商政策的松动 答案: A 综合题 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价值观念体系的重建仍然需要强调启蒙的精神;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正日益成为世界各个地区普遍追求的社会理念。启蒙与救亡的关系也是争论激
6、烈的一个学术问题。阅读材料一、二、三,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启蒙最根本的精神是启发公民认识个人的自由权利不容剥夺,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予以保障 ” ( 1)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哪些制度建设的原则?请列举 18世纪诞生的三个体现这些原则的重要法律文件。( 6分) 材料二: “时代的主题是压倒一切的力量, 1840年至 1945年的主题是救亡 ” ( 2) “救亡 ”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是 什么?举例说明这一时期 “救亡 ”的方式和重大历史事件。有学者认为: “五四 ”以后,启蒙和救亡是当时两大主题,但救亡压倒了启蒙,成了那个时代的主旋律,而启蒙则被大家遗忘掉了。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7
7、分) 材料:毛泽东在谈到辛亥革命时说: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 ( 3)结合史实说明毛泽东持有这样观点的历史依据。( 6分) 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变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内容, 材料三:交通发展见证了中国历史变迁 ( 4)据上述材料回答。( 4分) 图 1见证了 。( 1分) 图 2见证了 。( 1分) 图 3见证了 。( 1分) 图 4见证了 。( 1分) 材料四: 孙宝 在 1907年忘山庐日记中写道:夜诣味莼园,览电光影戏,观者蚁聚,俄顷灯熄,白布间快马人物,变动如生,极奇。能作水腾烟起,使人忘其为幻影。 武斌百年流行时尚 ( 5)材料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广东省 深圳 高级中学 三高 考前 最后 模拟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