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秋期河南省南阳市一中复习班高三年级第二次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doc
《2011-2012学年秋期河南省南阳市一中复习班高三年级第二次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秋期河南省南阳市一中复习班高三年级第二次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秋期河南省南阳市一中复习班高三年级第二次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 “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 ”, “秦制之得亦明矣 ”。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答案: C 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 “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 ”上述材料 A肯
2、定了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 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 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 D体 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 答案: A 这里因为 1935年召开的一次会议而名垂青史,被誉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起点 ”。 “这里 ”指的是 A江西瑞金 B陕西延安 C贵州遵义 D甘肃会宁 答案: C 下表为 1937、 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 年份 占工厂 总数比例 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 占工人总数比例 1937年 16% 4.4% 7.3% 1942年 58% 78% 49% 上述所示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抗日战争的影响 B. 抗
3、日根据地扩大 C. 国际援助的增多 D. 民营工业的发展 答案: D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此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发展成熟,主要表现在 A开始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根据中国社会性质提出了正确的民主革命纲领 C反 “围剿 ”失利后,排除 “左倾 ”错误的干扰开始长征 D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的关系 答案: D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首创性体现为 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B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 D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 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 D 欧文在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革命或走
4、向理想的社会中指出: “这一变革将把世界上那种旧的、不合适的、以及散播无知、贫穷、个人竞争、内讧和民族战争的丑恶制度连根铲除并彻底消灭。将以合乎理想的社会制度来代替它 ” 材料中的思想出现的主要客观原因 来源 :学科网 ZXXK A资本主义的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B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启蒙 答案: A 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 30万份。传单写道: “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 生 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 死 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 ”这一潮流促成了 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5、B “九二共识 ”的达成 C “和平统一 ”口号的提出 D海峡两岸 “三通 ”的开展 答案: A “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 ”为此,新中国政府 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 B 2010年 8月,台湾领导人马英九认为: “(解决两岸 关系)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足够长的历史阶段,让双方进行深度的交流,双方真正找出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之路。 ”马英久这一主张的实质应
6、该是 A在维持两岸现状的前提下,谋求两岸和平发展 B积极开展两岸对话,谋求国家统一 C拒绝两岸统一,坚持 “台独 ”立场 D反对台湾独立,促进国家统一 答案: A 握手是一种常见的社交礼仪,据说来源于古代交战双方放下手中武器,相互释 放善意的举动。国家元首之间的握手则往往象征着合作、和解、和平。下列握手打破了中国整个外交的僵局,对亚太和世界和 平与安全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答案: A 下列是 2010年我国开展的一些重大外交活动,其中属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 交活动的是 A海地地震后,中国警察赴海地维和 B胡锦涛出席在日本横滨举行的 APEC领导人会议 C胡锦涛出席在韩国首尔举行的 G20峰会
7、D参加 “和平使命 -2010”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联合反恐军演 答案: A 1961年,为寻求稳定和平的发展道路,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运动 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 转化 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答案: B 某论文的中心词主要有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不结盟运动的举起 ”和 “苏联解体 ”。这些论文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的是 A美国霸权地位的崩溃 B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C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开成 答案: B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 A五四运动是中国的
8、 “文艺复兴 ” B五四运动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 C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答案: D 该图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 A “民国荣光,锦乡河山普照 ” B “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 ” C “共赴国难 ” D “将革命进行到底 ” 答案: B 法国某史学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革命 一场革命也不再被认为必须是一种充满暴力,宏大场面或悲壮性质的骚动、冲突,它常常是静静的、历时长久的。 ”以下历史事件中不符合这 种 “革命 ”定义的是 辛亥革命 B. 文艺复兴 C. 工业革命 D. 邓小平改革 答案: A 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河南省 南阳市 一中 复习 三年级 第二次 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