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广东中山镇区五校联考高二下学期考试历史(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广东中山镇区五校联考高二下学期考试历史(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广东中山镇区五校联考高二下学期考试历史(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广东中山镇区五校联考高二下学期考试历史(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 2011广东佛山质检)春秋时期,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盟约的第一条是 “毋以妾为妻 ”,其目的是 ( ) A提倡一夫一妻 B维护母系家长的地位 C维护宗法制度 D规范诸侯们的婚姻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毋以妾为妻 ”含义是不能将妾室更改为正妻,这是为了确保嫡长子继承关系不被破坏达到维护宗法制度的目的,答案:选 C, A B两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 D是其所起的作用而非目的。 考点: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 点评:宗法制的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2、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所以确定一条切实可行的原则也就成为继承权利的关键,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原则在中国古代是主要原则,但各个不同王朝也因各自不同情形并未完全遵守这一原则。 (2011北京西城区模拟 )“当一个希腊人自豪地称自己是雅典人,他谈到的是那个既是他的家园又是他的国家的小城镇。那里不承认有什么最高的统治者,一切由集市上的人们说了算。 ”这段材料反映出雅典社会的情况是 ( ) 工商业比 较发达 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人人都能担任一切官职 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很高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内容说明古
3、希腊实行民主政治,雅典人为自己的公民身份而自豪,但并非人人都能担任一切官职, 说法错误, 材料中并未体现, 两项符合材料中 “那里不承认有什么最高的统治者,一切由集市上的人们说了算。 ”内容的特点,答案:选 B。 考点: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点评:古希腊民主政治具有很多特点,而人民主权体现在公民大会的最高权威方面,轮番而治体现在管理者的选举方面,由于其实行直接民主选举,因而与资产阶级的间接选举为主要特征的代议制有很大不同。 “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 ”苏格拉底的上述观点反映他 ( ) A批评直接民主
4、制度 B主张依法治国 C赞扬君主专制制度 D极力推崇民主政治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苏格拉底强调治国应该由专业政治家进行管理,如果采用直接民主政治就犹若雇佣一位蹩脚的舵手和建筑师,会给国家带来严重的灾难,答案:选 A, B C D三项与题意主旨不符。 考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点评:高考中涉及对古希腊民主政治内容的考查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古希腊的地理环境与民主政治形成的关系;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 希腊民主政治的内容; 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 希腊民主政治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古希腊民主政治局限性,本题的考查角度是 。 ( 2011浙江金华十
5、校模拟)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 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 ( ) A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 B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C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 D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答案: D 黑格尔说: “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有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 “部分人 ”是 ( ) A妇女 B外邦人 C公民 D奴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自由 ”政治性意味较强,在古希腊实行民主政治,但只有公民享有此权力,答案:选 C,
6、A B D三项在古希腊没有公民权。 考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实质 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准确地理解材料中雅典民主政治实质。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不包括妇女和儿童,更不可能包括为数众多的奴隶,是少数人的民主,是维护农奴主阶级利益的政体。 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 “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各族和能力上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 ”罗马帝国于是通过一系列司法实践,形成了 ( )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罗马帝国统
7、治时期同行的是万民法,答案:选 C, A B两项同行于共和国时期, D是法律的属性不是某部具体法律。 考点:罗马法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 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假设你是中国秦朝的丞相,当你与同时期的罗马元老院成员相遇时,在治国原则上的最大分歧是 ( ) A “秦法 ”与十二铜表法 B “郡县制 ”与 “元首制 ” C “皇权至上 ”与 “政事共商 ” D “三公九卿 ”与 “公民大会 ”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材料强调了秦代政治与古罗马元老院政治的不同,秦代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丞相自然主张 “皇权至上 ”,而古罗马元老院则实行元老平等共商政事,所以答案:选C, A B D三项与题意和史实不符。 考点:中西政体比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对于历史的比较分析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关注的重点,就比较问题本身而言,关键是比较项的选取问题,这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题目中已经确立了比较项,其二是自己寻找比较项,前者难度较低,后者难度较大,多出现在材料题中。 马 克思曾说: “(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与罗马法制不相符合。 ”对
9、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护和稳定帝国统治 B罗马是一个真正的现代意义的法治社会 C罗马地方有自主权,不受罗马法的约束 D罗马帝国是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强调罗马法在罗马帝国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当然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和稳定帝国统治,答案:选 A, B C D三项说 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考点:罗马法的影响 点评:罗马法的发展经历了复杂的过程。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再到民法大全,最终形成宏大的法律体系成为后世的宪法蓝本和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有力武器。但罗马法是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所以罗马法本身
10、的阶级属性也在不断变化。 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英国是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驱。这是因为英国 “光荣革命 ”后产生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 ( ) A第一部成文宪法 B多党制的议会 C总统制 D君主立宪政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英国 “光荣革命 ”之后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这成为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的先驱,答案:选 D, A B C三项与英国史实不符。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点评:英国立宪政体的建立是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光荣革命 ”后英国初步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此后英国责任内阁逐步形成,行政权完全归内阁,至此英国才完全确立君主立宪制。但这一过程却
11、给世界文明进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评论: “事实上, 17世纪在英国进行着两种革命。第一种是小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小贵族和资产阶级感兴趣的是赢得在社会上有地位所必需的公民自由和宗教自由。 ”这场 “政治革命 ”的实质是 ( ) A确立小贵族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B维护英国公民自由和宗教自由 C建立英国议会制度 D确立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第一种是小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小贵族和资产阶级感兴趣的是赢得在社会上有地位所必需的公民自由和宗教自由。 ”说明这场 “政治革命 ”的实质是确
12、立资产阶级 的统治地位,答案:选 A, B项与材料含义不符, C D两项出现早于 17世纪之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当时尚未展开。 考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点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是影响世界最为深远的三次大革命,尽管三次革命的形式有重大差别,但就去性质而言则是资产阶级革命,他们对推动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和启蒙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高考对其的关注主要侧重于其革命进程中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1649年 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 “国王是世袭,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 我愿拥 护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后于在场的任何人 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
13、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 ”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 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 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说明英国内战爆发后国王查理一世不愿接受议会制裁,依旧认为议会是其下属,但实际是此时议会已经与国王截然对立,传统议会制度瓦解,答案:选 B, A C D三项与题意主旨不符。 考点:英国的议会制 点评:英国的议会制由上议院即(贵族院)和下议院(平民院)组成,并且两院权力大小不等,设立之初上院掌握实权,下院必须受其控制,经过多次的议会改革之后,下院最终超过上院成为议会核心,直至今天议会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
14、还在继续。 1786年华盛顿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 ”在我看来,邦联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而在其名下的议会亦是徒有虚名,其政策措施多不被人们所关注、执行。 ”为此,他主张 ( ) A加强中央集权 B按三权分立建构政权 C两党交替执政 D按民主原则选举总统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 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在我看来,邦联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而在其名下的议会亦是徒有虚名,其政策措施多不被人们所关注、执行 ”表明华盛顿不满邦联体制而强调要加强中央集权,答案:选 A, B C D三项出现在 1787年宪法制定之后。 考点:美国民主政体的建立 点评: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起来了邦
15、联体制,这位美国民主政体的建立创造了必要前提。而邦联体制是松散的各州联合,中央政府处于软弱无力的地位,不能适应美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需要,所以它被以中央集权为特征的联邦体制所取代,制宪会议的成功召开顺利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1787年宪法的出台美国总统共和制政体基本建立起来,从后美国政体即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 (2011山东德州模拟 )美国 1787年宪法规定: “ 最高法院大法官共 9名,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除非犯罪,任职终身 ” 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 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实现三权分立 C防止高级司法人员流失 D鼓励法官忠于职守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
16、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强调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参议院同意,然后能够终生任职,这是为了实现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答案:选 B, A C D三项是其重要作用但不是其主要目的所在。 考点:美国的政体特点 点评:美国的政权模式是 “三权分立 ”,在政治结构中实行的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它们共同体现了美国宪法的思想原则:即 “分权制衡 ”原则,当然这一原则秉承了资产阶级反封建防独裁的思想理念。 下表为 1854年美国国会议案表决情况,该表主要反映了 ( ) 造成议案 党派 非赢利志愿协会公司( 10项) 公立学校 社会改革(监狱改革、收容所改革等) 反对蓄奴制 商业公司 共和党 7
17、1% 68% 66% 82% 77% 民主党 37% 47% 41% 10% 39% A两党势均力敌 B两党在奴隶制问题上矛盾尖锐 C共和党在选举中占全面优势 D两党分歧日趋缩小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表格数据中可以看出共和党在议案方面占有优势地位,尤其是在奴隶制问题上共和党于民主党分歧最大,矛盾尖锐,答案:选 B, A D 两项表述错误,与表格反映的史实不符,C项表格数据无法体现。 考点:美国政党政治 点评:政党政治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突出特点,资产阶级政党通过选举不仅控制了议会而且实际上也掌控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政 权,无论是君主立宪政体下的责任内阁
18、制还是民主共和下的总统体制,国家领导人均是政党的领袖。 ( 2011山东淄博模拟)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有的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还有人预言它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 70多年之久。其主要原因是 ( ) A法国不断地对外扩张 B实行铁血政策的结果 C它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D责任制内阁的高效运转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于 1785年颁布,他确立法国实行共和政体,这部宪法推动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在法国的展开法国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保守势力,法国共和政体最终胜利,答案:选 C, A B D三项
19、不符合史实。 考点: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点评:法国共和政体的建立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此后法国国内各种政治势力围绕政体模式的选择进行了长期争论,但最终以总统共和制胜出,其确立的标志是法国 1875年宪法,此后法国政体没有再次发生更迭。高考对其的关注主要侧重于其革命进程中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2011广东清远模拟 )下列关于欧美政治发展史的介绍,正确 的是 ( ) 英国是现代政治制度的起源 法国最终确立共和制度从根本上得益于其工业革命的完成 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建立后,各州都必须无条件地与中央保持一致 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后,德国专制主义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
20、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联邦政府建立后,地方各州依然拥有自治权,只要不违背宪法,地方政府可以行使自主权, 说法错误, 表述正确符合史实,答案:选 B。 考点: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的发展 点评:本题属 组合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试将同一类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的选择题,解答此类型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大体可以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即可;否定筛选法即是排除法。 ( 2010广东茂名一模) “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
21、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由皇帝任命。 ”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 ) A军国主义色彩 B专制主义色彩 C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德国皇帝掌握实权,地位高于议会,在德国君主立宪政体 “君主为实,立宪为虚 ”, 德国政体专制主义色彩浓厚,答案:选 B, A C D三项与题意主旨不符。 考点: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 点评: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是在完成德国统一的基础上才建立起来的,由于德国统一是通过王朝战争的模式实现的,因此德意志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反映在政
22、体建构上便是德国皇帝并不是 “虚君 ”而是真正手握大权的皇帝。 (2011山东东营模拟 )俗话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从人类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是 ( ) A有利于希腊民主传统的形成 B有利于希腊航海事业的发展 C有利于希腊向海外扩张 D导致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希 腊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重要条件,这符合材料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题意中的真实含义,答案:选 A, B C D三项均是其环境产生的重要影响,但与A相比则显次要。 考点: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条件 点评:解答此题的
23、关键在于理解文明产生的原因,根据政治学原理可知,一种文明形式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所以平时学习中应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 “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 ”下列各项能体现这一特 点的有 ( ) 三省六部制 宋朝在中央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在地方设置通判 明朝的内阁 清朝的军机处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 ”说明中国古代皇帝用增设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广东 中山 镇区五校 联考 下学 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