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广东中山镇区五校联考高一下学期中段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广东中山镇区五校联考高一下学期中段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广东中山镇区五校联考高一下学期中段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广东中山镇区五校联考高一下学期中段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 ) A管 弦 ( xn) 绮 丽( y) 诡 奇( gu)叱 咤 风云( ch) B脖 颈 ( jng)木 讷 ( n) 渲 染( xun) 撵 出( nin) C数 轴 ( zu)骨 骼 ( lu) 栖 居( q) 剔 除( t) D油 腻 ( n)搭 讪 ( shn) 誊 写( tng)手 镯 ( zhu)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咤 zh绮 q弦 xian B脖颈 gng 渲染 xun C 数轴 zhu 骨骼 g。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
2、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A级。 点评:正确认读形声字,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据形定音。据形定音的前提是搞清楚形声字形旁和声旁结合的方式,从而确定其声旁的位置。二是注意不读声旁的形声字。由于古今语音的变化和汉字写法的变化,在现代汉语中已有 70的形声字不能根据其声旁确定其读音。三是注意同一声旁而读音不同的形声字。有些形声字的声旁相同,而读音不完全相同,这些形声字往往是最容易区分考生能否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字。 选出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2分 ) ( ) A前几年的广州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尘土飞扬,拥挤嘈杂的城市, 曾几何时 ,亚运会后的广州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B日本政府在
3、有关福岛核泄漏问题上表现出来的 危言危行 ,引发了全世界对核安全问题的担忧和反思。 C他考试的时候总是粗心大意,没有认真审题,看漏要求,这种 目无全牛 的习惯真让人头疼。 D刘翔出场了,体育馆内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振聋发聩 ,经久不衰。 答案: A 试题分析:危言危行,指正直的言行目无全牛,指技艺纯熟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级。 点评:首先要弄清成语的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现代汉语中大部分的成语的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并不一致,它们的意义并非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往往是通过引申或用本义作比喻而产生的整体意义。其
4、次要注意成语中某些字的古义,了解成语的出处有助于对成语的理解。成语主要来自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名句和口头俗语。如果不追其本源,简单的照现代意义去理解,就会弄错成语的含义,以致误用成语 选出没有语病,表意明白的一项 (2分 ) ( ) A面对高中繁重的学业,使很多同学感到不适应 。我们现在所缺乏的,一是正确的方法,二是坚定的信念。 B我仿佛又看到故乡那有着鬈曲飘拂长须的老榕树和时时出现在梦中的潺潺溪水流声。 C作为开国领导人,周总理大公无私,为新中国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句话是周总理一生的真实写照。 D庄子逍遥游中的 “有所待 ”,指的就是有所凭借、有所约束、不自由之
5、谓。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面对 使,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 B、看到老榕树和溪水流声,搭配不当; D.指的就是 之谓,句式杂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级 。 点评:一般是依照考纲要求,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六种病句分类专题训练。多年的高考指导与实践证明,只有在学生完全清楚六种病句类型的情况下,善抓 “语言形式 ”(特征性语句或标志性词语 ),才能树立学生做题的自觉意识,增强解题的操作性,从而获得理想的复习效果。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 )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等
6、公开场合,经常引用诗文来为自己的讲话做注脚:在谈自己的工作态度时他说: ;在概括今后工作时他说: ;在谈宏观经济政策走向的问题时他说: ;在谈到两岸合作问题时他说: ;在回答记者 “什么是快乐 ”问题时他说: 。他在各类讲话中对诗文的灵活运用,充分体现了中国领导人熟练运用本民族的传统智慧应对处理各类事务的能力,也为他所引用的诗歌赋予了时代新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 ” “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做本题,要做到两方面的
7、结合,一是诗歌的内容,二是材料所给的具体语境。注意把握诗意和语境中关键词语的结合点。自己工作态度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今后工作 而今迈步从头越;政策走向 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两岸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一方面要理解所给句子的意思,一方面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即上下文。有时也要考虑句式特点与表现的情感。 现代文阅读 高等教育 强和弟弟都接到了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强用借来的钱 送走了弟弟,就随本家哥去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打工。 那城市很美,强的眼睛就不够用了。本家哥说,不赖吧?强说,不赖。本家哥说
8、,不赖是不赖,可总归不是自个儿的家,人家瞧不起咱。强说自个儿瞧起自个儿就行。 强和本家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家缝补篷布。强很能干,做的活精细,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给拾起来留作备用。 那夜暴风雨骤起,强从床上爬起来,冲到雨帘中。本家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戆蛋。 在露天仓垛里,强察看了一垛又一垛,加固被掀动的篷布。待老板驾车赶过来,他已成了个水人儿。老板见所储物资丝毫无损,当场要给他加薪,他就说不啦,我只是看我修补的篷布牢不牢。 老板见他如此诚实,就想把另一个公司交给他,让他当经理。强说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老板说我看你行 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 强就当了经理。 公司刚开张,需要招聘几个
9、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当业务员,就在报纸上做了广告。本家哥闻讯赶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干干。强说,你不行。本家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强说,不行,你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 。本家哥脸涨得紫红,骂道,你真没良心。强说,把自个儿的事干好才算有良心。 公司进了几个有文凭的年轻人,业务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过了些日子,那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知道了他的底细,心里就起毛说,就凭我们的学历,怎能窝在他手下?强知道了并不恼,说,我们既然在一块儿共事,就把事办好吧,我这个经理的帽谁都可以戴,可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上 那几个大学生面面相觑,就不吭声了。 一外商听说这个公司很有发展前途,想洽谈一项合作项目。强的助手
10、说,这可是条大鱼哪,咱得好好接待。强说,对头。 外商来了,是位外籍华人,还带着 翻译、秘书一行。 强用英语问,先生,会汉语吗? 那外商一愣,说,会的。强就说,我们用母语谈好吗? 外商就道了一声 “OK”。谈完了,强说,我们共进晚餐怎么样?外商迟疑地点了点头。 晚餐很简单,但有特色,所有的盘子都尽了,只剩下两个小笼包子,强对服务小姐说,请把这两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强说这话很自然,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外商。那外商站起来,抓住强的手紧紧握着,说, OK,明天我们就签合同! 事成之后,老板设宴款待外商,强和他的助手都去了。 席间,外商轻声问强,你受过什么教育?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 强
11、说,我家很穷,父母不识字。可他们对我和弟弟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后来我父亲去世。母亲辛辛苦苦地供我们上学。她说俺不指望你们高人一等,能做好自个儿的事就中 在一旁的老板眼里渗出亮亮的液体,他端起一杯酒,说,我提议敬她老人家一杯 你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 把母亲接来吧! (选自微型小说三百篇) 【小题 1】请简要分析 “强 ”这个人物形象。( 3分) 【小题 2】请简要分析 “外商 ”的心理变化。( 3分) 【小题 3】下列对本文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4分) ( ) A “强 ”出身于贫寒的乡 村人家,他朴实,却懂得自尊,毫不为港口城市的繁华、美丽所打动。 B “强 ”的母亲懂得什么是
12、最好的教育,她使自己的儿子具有了那种 “比文化高 ”的东西,因而得到了 “老板 ”的敬重。 C “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外商 ”的细节,对 “强 ”的作法起到了提顿、强调的作用,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气氛。 D作者巧妙地通过 “本家哥 ”与 “强 ”的对比,使 “强 ”这一形象的意义得到了升华。 E. 文章的题目,常可以对全文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高等教育 ”一语双关,提示着本文的主旨所在。 答案: 【小题 1】 “强 ”是一个靠自己的勤劳、智慧、人格走向成功的打工仔。 他疼爱弟弟,敬重母亲。 喜爱城市的美丽,却不自轻自贱。 他没认为缝篷布低贱,认真能干。 把公司当成自个儿的家,不图加薪,用
13、人不讲私情。 也不因为当了经理而轻狂,他知道自己文化不高,但更知道什么比文凭更重要。 他不崇洋媚外,在 “外商 ”面前不卑不亢,自然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自尊。 保持了中华民族勤俭的美德。 (答对 3点可给满分 ) 【小题 2】 “外商 ”带着翻译、秘书摆出一幅外国人的气派,是认为中国人崇洋媚外 (或自认为洋人的身份高级 )。 “强 ”提出 “共进晚餐 ”后他 的 “迟疑 ”,是担心那种大吃大喝、大手大脚的作风,对合作产生了犹豫。 “强 ”表现出的中国人的不卑不亢及勤俭美德征服了他,使他作出了合作的决定。 【小题 3】 C E 【小题 1】试题分析:分析人物形象,就是要从人物的语言动作行为等方面入
14、手。因此,要从小说中找出一些关于 “强 ”这一人物相关情节,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概括归纳。 【小题 2】试题分析:分析外商的心理变化,就要首先找出外商有哪些心理,这样才能看出其心理上的变化。外商先是摆出外国人的气派,后是有所怀疑,进而对合作产生了犹豫,最后是佩服,作出了合作的决定。 【小题 3】 试题分析: A错在 “毫不为港口城市的繁华、美丽所打动 ”; B错在“强的母亲懂得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 D错在 “巧用 对比,使 强 这一形象的意义得到了升华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形象及分析综合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 D级。 点评: 阅读鉴赏小说,一般有几个重要的内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
15、思想内容。而这些内容之间有时相辅相成的。作者的设计的故事情节都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文中人物的个性特征,而这些故事和人物性格最终都是为了揭示文章的思想主题。因此,鉴赏小说必须要弄清以上几方面的内容,从而在真正意义上看小说、读小说、懂 小说。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一篇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其中,人物的刻画是中心。不管是阅读,还是解读小说文本,胸中都要有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这几个因素。 零是数学史上的一大发明,其意义非同小可。首先,零代表 “无 ”,没有 “无 ”何来 “有 ”?因此零是一切数之基础。其次,没有零就没有
16、进位制,没有进位制就难以表示大数,数学就走不了多远。零的特点还表现在其运算功能上,任何数加减零,其值不变;任何数乘以零,得零;任何非零数除以零,得无限大 ;零除以零,得任何数。零的原型是什么?是 “一无所有 ”还是 “四大皆空 ”? 零和自然数以及带负号的自然数统称为整数。以零为中心,将所有的整数从左到右依次等距排列,然后用一根水平直线将它们连起来,这就是 “数轴 ”。每个整数对应于数轴上的一个点,这些点以等距离互相分开。你看!负数和正数分列左右如雁翅般排开,零据中央,颇有王者气象。 分数的引入解决了不能整除的困难,例如 13 1/3。分数当然也有原型,例如三人平分一个西瓜,每人得三分之一。
17、数轴上相邻两个整数之间可以插入无限多个分数以填充数轴上的空白,数学家一度认为这 下子总算把整个数轴填满了。换句话说,所有的数都已被发现了。其实不然?有些数就根本无法以整数或分数来表示,最著名的就是圆周率,分数只能表示其近似值而非准确值。人们将分数化为十进位小数以后,发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限位小数。便如 1/2=0.5;另一种是无限循环小数,例如1/3=0.33333 两者虽貌似不同,但都包含有限的信息,因为循环部分只是重复原有的,并不包含新的信息。圆周率则根本不同, 3.14159265358979323846既不循环,也无终结,所以包含着无限的信息。想想看!北京图书馆里浩如烟海的藏书 所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广东 中山 镇区五校 联考 一下 学期 中段 考试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