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重庆市万州二中2011届高三秋季开学测试历史卷.doc
《2010年重庆市万州二中2011届高三秋季开学测试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重庆市万州二中2011届高三秋季开学测试历史卷.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重庆市万州二中 2011届高三秋季开学测试历史卷 选择题 越王勾践曾规定: “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 ”秦国则规定: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中国古代政府推行早婚、拆户的人口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繁殖人口 B发展生产 C增加赋税 D巩固统治 答案: D 东汉杰出的唯物思想家王充认为精神依存于形体, “人死不为鬼 ”;南朝杰出的思想家范缜认为 “形体存在,精神存在,形体死亡,精神消失 ”。两人在思想方面的共同之处是 A都从理论上冲击了儒家的正统思想 B都是针对佛教盛行提出的 C都极力反对愚民的封建神学 D都从理论上猛烈抨击了佛教 答案: C “求
2、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州布火浣,蜀地锦织成 ,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 ”此诗描绘的是 A战国贸易 B西汉贸易 C唐朝贸易 D南宋贸易 答案: C 班超投笔从戎,立功西域,为封为定远侯。他在西域的主要活动有 派甘英出使大秦 出使大宛、大月氏 任西域都护,管理西域 大败北匈奴,使其政权瓦解 A B C D 答案: B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A寺院经济占主导地位 B北方经济发展较多 C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D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答案: C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乃至有 “江南之为国盛矣 ”的赞叹。该时期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
3、因素不包括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答案: D 2008 年残奥会会徽的图形部分是由红、蓝、绿三色构成的 “之 ”字形。红色,寓意着太阳;深蓝色寓意着蓝天;绿色,寓意着大地。 3种颜色的 3个笔划综合起来成为一个运动的人形,即为 “天地人 ”。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天人合一 ”的思想。下列中国古代思想家探讨过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主张 “天人感应 ”的是 A墨子 B韩非子 C荀子 D董仲舒 答案: D 一位历史研究者想要编写昭君出塞一书,涉及长安民俗生活的情景,他可以利用的素材是 A.吃葡萄、喝肉羹 B.盖棉被、穿绸衣 C.放鞭炮
4、、听说书 C.抽烟卷、烤甘薯 答案: A 两汉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从外国流入中国的物品以奢侈品为主,这最能说明的是 A汉代社会经济发达、重视经济交流 B中国受自然条件限制缺乏某些产品 C汉朝统治者奢侈腐化 D汉朝在对外贸易中不以经济为目的 答案: D 下列文物出土于黄河流域的是 A嵌错赏功宴乐铜壶 B曾侯乙编钟 C秦始皇陵兵马俑 D东汉说唱俑 答案: C 下列是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生活变化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南方的主食是稻米,兼食粟和麦,北方盛行面食 三国以后,饮茶之风开始盛行 南方士大夫盛行宽衣博带,北方盛行胡服 南方流行穿屐和芒 郑 狈蕉嘈舜 /p A B C D 答案:
5、 A 魏晋南北朝时,农耕生产方式向北方边地扩展,由此得到开发的地区是 关中地区 河套地区 河西走廊 辽东地区 A B C D 答案: B 下列各项能反映北方游牧民族生产和生活的作品是 齐民要术 敕勒歌 木兰辞 桃花源诗 A B C D 答案: C “夫治国犹如栽树,木根不摇,则树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这反映了唐太宗 A民贵君轻的思想 B农业为本的思想 C君治为本的思想 D “存百姓 ”的思想 答案: D 武则天陵墓前有著名的无字碑,若要书写她当政期间的政绩,不包括 A创立 “自荐 ”求官制度 B发展科举,首创殿试制度 C完善三省六部制 D任用庶人,抑制门阀士族 答案: C 关
6、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打破了门第限制 B削弱了皇权 C有利于选拔人才 D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答案: B 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期,有一位读书人决定参加科举考试以求取功名,有人给他提供如下建议: 进士科录取率较低,但只要背熟四书五经就有希望录取; 如果武艺超群,通晓兵法可以报考武举科。根据所学知识判断 A 说法正确, 说法不正确 B 说法不正确, 说法正确 C 说法都正确 D 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 B 春节是中国各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了这个节日。但当时的历法是靠 “观象授时 ”,是否准确,尚难确定。试问,这一节日最终确定与下列哪一古代历法相关 A十
7、二气历 B太初历 C大衍历 D授时历 答案: B 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 “有极关重要者四事 ”: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是指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 B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始皇 ”为 “制六合 ”而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设三公九卿加强皇权 B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颁布细密严苛的律法 D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答案: B 成语 “不登大雅之堂 ”中的 “大雅 ”源自于某朝宫廷乐曲。该朝应是 A商朝 B西周 C东
8、周 D西汉 答案: B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 221年 第二次发生于 1911年 第三次发生在 1949年 ” 第一次的“革命 ”主要是指 A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B焚书坑儒,实行思想专制 C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D制定了一整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答案: A 汉朝空前强大,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主题的是 A “汉委奴国王 ”金印 B白马寺 C昭君出塞 D甘英出使大秦 答案: C 在我国的一本古代典籍中,阐述了一项天文学方面的重要思考: “当日之冲(日冲:古代天文
9、学概念,指的是太阳、地球与月亮等其他星体成一条直线的现象),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暗虚,在星则星微,遇月则食(月食)。 ”提出这一说法的是 A甘德与石申 B张衡 C僧一行 D祖冲之 答案: B 范缜在神灭论中说: “浮图(指佛教)害政,桑门(指僧侣)蠹俗。 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而不恤亲戚,不怜穷匮。 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继。致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货殚于土木(指寺庙)。 ”由此可以看出范缜反对佛教是因为 佛教增加了社会负担 佛教造成社会战乱分裂 佛教破坏了家庭亲情关系 佛教妨碍了政府行政活动 A B C D 答案: B 祈盼 “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 ”是我国劳动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重庆市 万州 2011 届高三 秋季 开学 测试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