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做法与所要实现目的中,正确的是 A回收电子垃圾通过高温焚烧熔出金属,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绿色环保 B回收废弃塑料制成燃油替代汽、柴油,可减轻环境污染和节约化石能源 C采用天然石材装修家居,可减轻室内甲醛等有机物和放射性物质的污染 D将工业废水加压排放到地下深井,可实现自然过滤净化和避免水的污染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高温焚烧会造成环境污染,错误; B、废旧塑料回收可以起到节约和减少污染的作用,正确; C、天然石材造成资源浪费,错误; D、工业废水排入深井,污染水资源,错误。 考点:考查科学环保 已知,某温度下在 2
2、L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 A,发生以下化学反应: 2A(g) B(g)+C(g); H =-48.25 kJ mol-1反应过程中时间 t与 A 、 B浓度有下图所示关系,若测得第 15min时 c(B)=1.6 mol L-1,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此反应平衡常数为 3.2 B A的初始物质的量为 4 mol C反应到达平衡的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是 154.4kJ D如使反应最终 c(B)/c(A)=3,只能降低反应温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 c(B)=1.6 mol L-1, n(B)=3.2mol,看图可推知 n(A)=1.6mol,有三步法计算可知 2A(g) B(g)+C(
3、g) 开始 x 0 0 变化 x-1.6 3.2 3.2 平衡 1.6 3.2 3.2 可以计算出 x=8mol, B错误; K= =4, A错误;如使反应最终c(B)/c(A)=3,平衡向右移动,可以降低温度或者把 C分离出去, D错误;到达平衡生成 B3.2mol,放出的热量是 3.248.25=154.4kJ,正确 。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原理、计算 如图所示,若向盛有溶液 和溶液 的试管中,通入过量气体 X,最终 、 均有沉淀生成的是 选项 X 溶液 溶液 A Cl2 Na2SO3 Na2S B SO2 Na2SiO3 Ba(NO3)2 C NH3 AgNO3 AlCl3 D HCl C
4、uSO4 NaAlO2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氯气能把 Na2SO3氧化为 Na2SO4没有沉淀,把 Na2S氧化为 S沉淀,错误; B、 H2SO3酸性强于硅酸,可以和 Na2SiO3反应生成硅酸沉淀, H2SO3和 Ba(NO3)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BaSO4沉淀,正确; C、向 AgN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氨气得到银氨溶液,通入 AlCl3反应生成 Al(OH)3沉淀,错误; D、HCl和 CuSO4不反应,向 NaAlO2中通入过量的 HCl生成 AlCl3,错误。 考点: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可用于鉴别下列三种物质的一组试剂是 银氨溶液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氯化铁溶液 氢氧化钠
5、溶液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水杨醛和茉莉醛中都有醛基,可以和银氨溶液反应,香豆素中没有醛基,首先可以鉴别出香豆素,水杨醛中有酚羟基,可以和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鉴别出水杨醛,而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三者反应都能褪色,无法鉴别;和 NaOH溶液反应的有水杨醛和香豆素,现象不明显,所以选 A. 考点:考查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性质、鉴别 已知: 向盛有稀 H2SO4试管中加入 Fe粉, Fe粉完全溶解得浅绿色溶液; 向实验 浅绿色溶液中滴加 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并立即变为红褐色; 向实验 红褐色沉淀中滴加溶有淀粉的 HI 溶液,红褐色沉淀溶解 得蓝色溶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上述实
6、验中,共涉及四个氧化还原反应 B实验可证明还原性: H+ Fe2+ OH- I- C实验 可证明溶解度: Fe(OH)3 Fe(OH)2 D实验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Fe(OH)3+2I-+6H+=2Fe2+I2+6H2O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实验 中生成白色沉淀不是氧化还原反应,错误; B、 I-可以把Fe3+还原成 Fe2+,说明还原性 I-大于 Fe2+,错误; C、白色沉淀 Fe(OH)2还原性强,被氧化为 Fe(OH)3,不能判断溶解度的大小,错误; D、溶液颜色变蓝,说明 I-被氧化为 I2,正确。 考点: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
7、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A用图 1 所示装置从 Fe(OH) 3胶体中过滤出 Fe(OH) 3胶粒 B用图 2 所示装置蒸发掉 CuCl2溶液中部分水制得 CuCl2 2H2O晶体 C用图 3 所示装置从 CH3OH与 C2H5OH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乙醇 D用图 4 所示装置从 C2H5OH与 C2H5OOCCH3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乙酸乙酯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胶体微粒可以透过滤纸,图 1不能达到分离的目的,错误; B、CuCl2溶液水解,加热促进水解,最后得不到晶体,错误; C、采用蒸馏可以分离出乙醇,正确; D、乙醇和乙酸乙酯互溶,采用分液漏斗达不到分离的目的,错误
8、。 考点:考查基本实验操作、物质的分离、盐的水解 下列所述实验、现象、反应方程式中,均正确的是 A 氧化铝与铁两粉末混合高温反应,火花四射 Al2O3+2Fe 2Al+Fe2O3 B 铁与水高温反应,生成无色气体和红色固体 2Fe+3H2O(g) Fe2O3+3H2 C 碳棒作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溶液蓝色变浅,阴极产生无色气体,阳极有红色固体附着 2Cu2+2H2O O2+2Cu+4H+ D 铝片与氯化铵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浑浊和无色气泡 2Al+6H2O =2Al(OH)3+3H2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铝和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错误; B、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错误; C、
9、电解硫酸铜阴极和阳极现象颠倒了,错误; D、氯化铵溶液水解显酸性,铝和氢离子反应促进水解,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电解原理 实验题 资料显示:在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粉可使煤(含 S)燃烧时产生的 SO2转化成固体 CaSO4 ,从而减少 SO2排放,该方法被称为钙基固硫。这一过程是通过以下两步反应实现的: CaCO3 CaO+CO2 2CaO+2SO2+O2 =2CaSO4 对此,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和药品对其可行性进行了模拟探究。 已知实验所用样品: -S粉与 CaCO3粉末的混合物 -CaSO4粉末 ( 1)实验一: 取样品 装入 A中。连续通入过量 O2,加热至 500 左右,充
10、分反应发现, B中红色消失、 C中出现大量白色浑浊。停止该步实验的正确操作是 。 取反应后 D中溶液滴加过量盐酸,无明显现象。由此得知实验一过程中: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要获得与以上实验事实相一致的结论,可替代 B中品红溶液的是 。 a.酚酞的 NH3 H2O溶液 b.酸性 KMnO4溶液 c.酚酞的 NaHCO3溶液 d.Br2的 CCl4溶液 ( 2)实验二: 取样品 装入 A中。连续通入过量 O2,并迅速加热升温,控制在 1000 左右,充分反应。发现 B中红色消失, C中出现白色浑浊。 取反应后 D中溶液滴加过量盐酸,出现大量无色气泡,反应的离子
11、方程式是 。 反应结束后 ,将 A中余下固体溶入水中,取其上层清液,滴加 BaCl2溶液,立即有白色沉淀出现。 由此得知实验二: A中发生的反应有 (填选 “ ”、 “ ”)。 ( 3)实验三:取样品 装入 A中。连续通入过量 O2,加热至 1200 左右,充分反应, B中红色消失,则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比较实验一、二、三可知,如用该方法固硫,可行的基本条件是 。 ( 4)在中学化学实验室里,装置 A通常只能选 为材料制作的玻璃管,但这种选择有一点不妥,其理由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是: 。 ( 5)实验所需 O2若改由空气提供,且对上述实验探究事实不产 生影响,应在A前添加一装有某药品的
12、装置。请将该药品和装置图示在图中的虚线框内。 答案: 撤掉喷灯,继续通入 O2至 A冷却 S +O2 SO2 2SO2+2H2O+O2+2Ba2+=2BaSO4+4H+ a、 b( 2) CO32-+2H+=CO2 +H2O (一)、(二) ( 3) 2CaSO4 2CaO+2SO2+O2 燃烧温度需 1000 左右 ( 4)石英 , SiO2+CaO CaSiO3( 2分) ( 5)图略(装置 +药品) 试题分析:( 1)实验一: 取 S粉与 CaCO3粉末的混合物高温灼烧,有 SO2产生, C中产生硫酸钡沉淀, D用来吸收过量的 SO2,停止实验时,为了避免倒吸,撤掉酒精喷灯以后,要持续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北京市 房山区 第二次 模拟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