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铝与稀盐酸的反应 B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C灼热的木炭与 CO2反应 D Ba(OH)2 8H2O晶体与 NH4Cl晶体的反应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铝与稀盐酸的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是放热反应的; B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是放热反应的; C灼热的木炭与 CO2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 D Ba(OH)2 8H2O晶体与 NH4Cl晶体的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是吸热反应。 考点: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判断。 分子式为 C5
2、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 40种,在这 40种酯中由相同的碳原子的酸与相同碳原子的醇形成的酯有 A 4种 B 8种 C 12种 D 16种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子式为 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生成的酸和醇的碳原子个数在 14之间,由相同的碳原子的酸与相同碳原子的醇形成的酯有: 碳原子数目 羧酸 醇 酯数目 名称 种数 名称 种数 1 甲酸 1 甲醇 1 1 2 乙酸 1 乙醇 1 1 3 丙酸 1 丙醇 2 2 4 丁酸 2 丁醇 4 8 故共 12种 考点: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判断。 某原电池的电池反应为: Fe+2
3、Fe3+=3Fe2+,与此电池反应不符的原电池是 A铜片、铁片、 FeCl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B石墨、铁片、 Fe(NO3)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C铁片、锌片、 Fe2(SO4)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D铜片、铁片、 Fe(NO3)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答案: C 试题分析:某原电池的电池反应为: Fe+2Fe3+=3Fe2+, Fe为负极,做另一电极的金属性比 Fe弱,溶液中是电离出 Fe3+的盐。故 B不能组成该原电池,因为Zn比 Fe金属性强。 考点:原电池反应原理与其构成判断。 短周期元素 E的氯化物 ECln的熔点为 -78 ,沸点为 59 ;若 0 2molECln与足量的 AgNO3溶液
4、完全反应后可以得到 57 4g的 AgCl沉淀。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E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在 ECln中 E与 Cl之间形成共价键 C E的一种常见氧化物为 EO D 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A族 答案: C 试题分析:氯化物 ECln的熔点为 -78 ,沸点为 59 ,常温下为液态,熔沸点较低是分子;由 ECln+ nAgNO3=nAgCl+E(NO3)2, 0 2molECln得到 0 2n mol 即 57 4g的 AgCl沉淀, n=2, E不可能是金属,因为金属氯化物常温下都是固体,故 E 是非金属,只能是 SCl2。故 C 不正确, S 的氧化物为 SO2或 SO3。 考点:化学方程
5、式计算与短周期元素推断。 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SO2和 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 SO2(g)+NO2 (g) SO3(g)+NO(g) 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由图可得出的不正确结论是 A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反应物浓度: a点大于 b点 C反应在 c点达到平衡状态 D SO2的转化率: a点小于 b点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因为随反应进行反应物浓度减小,而正反应速率增大,说明体系温度升高,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正确; B 因为随反应进行反应物浓度减小,故反应物浓度: a点大于 b点,正确;C反应在 c点,反应
6、速率仍在变化,说明反应仍在进行,故未达到平衡状态,原说法不正确; D因为反应一直在向正向进行,故 SO2的转化率: a点小于 b点,正确。 考点:对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图像的。 CO(g)+H2O(g) H2(g)+CO2(g) H 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放出的热量也随之改变 B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D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答案: B 试题分 析: A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但不改变反应物和产物的能量,故反应放出的热量不改变,故原说法错误; B
7、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正确; 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使上述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逆向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减小,原说法错误; D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了,反应放出的热量大大减少,个原说法不正确。 考点:可逆反应放出的热量的认识。 下列微粒中 : 13Al3+, , , F-,其核外电子数相同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 Ne前的阴离子 N3-、 O2-、 F-和之后是阳离子 Na+、 Mg2+、 Al3+的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同理可以考虑 Ar前后的元素形成的离子。故 C正确。 考点: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 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
8、应的图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吸热反应是反应物的能量低于生成物的能量,故 A正确。 考点:吸热反应的图像表示方法。 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 C2H6分子中含共价键数为 7NA,则乙烷的体积为 22 4L B 58 5g氯化钠固体中含 NaCl分子数为 NA C 78g液态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数目为 3NA D 28gN2和 6gH2在高温高压铁触媒催化作用下,生成的 NH3分子数一定小于2NA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若 C2H6分子中含共价键数为 7NA,为 1mol,但没有说明是标准状况下,故乙烷的体积不一定为 22 4L,所以 A不正确; B NaCl是离子晶
9、体,氯化钠固体中不含 NaCl分子,故说法不正确; C 7苯分子中含碳碳介于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之间,不含碳碳双键,故说法错误; D合成氨是可逆反应,故 28gN2和 6gH2在高温高压铁触媒催化作用下,生成的 NH3分子数一定小于 2NA,正确。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 意大利罗马大学的 Fulvio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气态 N4分子,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 1mol N-N吸收 167kJ热量,生成 1 mol NN放出 942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 N4转变成 N2将放出 882kJ热量 B 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10、C N4与 N2互为同分异构体 D N4是由极性键组成的分子 答案: A 试题分析: B N4属于一种新型的单质,不是化合物, B错; C N4与 N2互为同素异形体,不是同分异构体, C错; D N4是由非极性键组成的分子,不是极性键组成的分子, D错。 A中,因 N4=2N2, 1mol N4转变成 N2将放出的热量为 2942kJ-6187kJ=942kJ,故正确。 考点:气态 N4分子特征及与 N2的关系。 下列关于化石燃料及其加工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二者都是不可再生资源 B石油分馏和煤干馏都是物理变化,前者可得到汽油、煤油等,后者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
11、水和焦炉气 C石油裂化主要是为了提高轻质油的产量,尤其是汽油的产量 D煤的液化指的是把煤加热到熔点以上使其变成液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资源,沼气是可再生资源,原说法不正确; B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煤干馏是化学变化,前者可得到汽油、煤油等,后者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故原说法错误; C石油裂化主要是为了提高轻质油的产量,尤其是汽油的产量,正确; D煤的液化指煤经化学加工转化为液体燃料(包括烃类及醇类燃料)的过程,原说法不正确。 考点:关于化石燃料及其加工说法正误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熔化干冰和熔化 NaCl晶体所克服的作
12、用力相同 B氢键比分子间作用力强,所以它属于化学键 C 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D冰的密度比水小,这是由于冰中存在氢键所致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熔化干冰所克服的作用力是范德华力,熔化 NaCl晶体所克服的作用力离子键。二者不相同; B氢键比范德华力强,但它们都属于分子间作用力, B错; C 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 HO 键能大所致,是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分子间氢键无关; D冰的密度比水小,这是由于冰中存在氢键所致,氢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不能密堆积有关,正确。 考点:微粒间作用力类型和形成特征。 海带中含碘元素。从海带中提取碘有如下步骤 : 在滤液中
13、通人足量 Cl2; 将海带焙烧成灰后加水搅拌; 加 CCl4振荡; 用分液漏斗加夜; 过滤。合理的操作顺序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海带中提取碘有如下步骤 : 将海带焙烧成灰后加水搅拌; 过滤; 在滤液中通人足量 Cl2; 加 CCl4振荡; 用分液漏斗加夜。故 B正确。 考点: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步骤。 某实验小组学生用 50mL0 50mol/L的盐酸与 50mL0 55mol/L的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反应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条件下实验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 B若改用 60ml0 50mol/L盐酸跟 50ml0 5
14、5mol/L的 NaOH溶液进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相等 C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 D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如图装置的保温效果并不好,实验过程中有热量损失; B若改用 60ml0 50mol/L盐酸跟 50ml0 55mol/L的 NaOH溶液进行反应,反应物计量增加,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增多,故原说法不正确; C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为成分混合反应,正确; D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保温作用,不是为了固定小烧杯,原说法错误。 考点:中和热测定实验的评价。 同学对 “CO2是共价化合物和 NH4Cl是离子化合物 ”有
15、下列四点感悟,其中不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 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键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 NH4Cl 来看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共价键 (NH4+中 ),不含金属元素,故 AC说法正确, D说法不正确;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含有离子键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考点: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成键类型。 实验题 控制变量法是研究化学变化规律的重要思想方法。请仔细观察下表中 50ml稀盐酸和 1g碳酸钙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碳酸钙状态 c(HCl)/mol L-1 溶液温度 /oC 碳酸钙消失时间 /s 反应前
16、 反应后 1 粒状 0 5 20 39 400 2 粉末 0 5 20 40 60 3 粒状 0 6 20 41 280 4 粒状 0 8 20 40 200 5 粉末 0 8 20 40 30 6 粒状 1 0 20 40 120 7 粒状 1 0 30 50 40 8 粒状 1 2 20 40 90 9 粒状 1 2 25 45 40 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 1)本反应属于 _反应 (填 “吸热 ”或 “放热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 2)实验 6和 7表明, 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_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 _(填实验序号 )。 ( 3)根据实验 1、 3、 4、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河南省 周口市 一下 学期 期末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