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广东省广州六中高三5月第三次模拟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广东省广州六中高三5月第三次模拟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广东省广州六中高三5月第三次模拟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广东省广州六中高三 5月第三次模拟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B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 C油脂的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和丙醇 D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含有羧基和羟基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糖类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官能团不完全相同,错误; B.水果的香味属于酯类化合物,正确; C.油脂的皂化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得到的是高级脂肪酸盐和丙三醇,错误; D.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所以含有的官能团当为羧基和氨基,错误。 考点:糖类的概念;酯类;的物理性质;油脂的水解特点;蛋白质的水解特点 下列实验的现象与
2、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固体变黑膨胀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B 常温下将 Al片放入浓硝酸中 无明显变化 Al与浓硝酸不反应 C 将一小块 Na放入无水乙醇中 产生气泡 Na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 D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粉末变红 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答案: AC 试题分析: A.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变黑因其脱水性,膨胀因其 C+ 2H2SO4 (浓 )=(加热) 2SO2+CO2 +2H2O ,其强氧化性生成的气体而膨胀,正确; B.铝在浓硝酸或浓硫酸中钝化,生成了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错误; C.在乙醇的结构中,只有羟基
3、上的氢原子才能被置换出来,正确; D.水蒸气与铁反应:3Fe + 4H2O( g) =(高温 ) Fe3O4 + 4H2,生成的产物为黑色,错误。 考点:浓硫酸的特殊性;铝的钝化特点;醇与钠的反应;水蒸气与铁的反应特点。 元素 R、 X、 T、 Z、 Q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 其中 R单质在暗处与 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 ZQ 答案: BD 试题分析: 审题 “R单质在暗处与 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 ”根据课本知识可知, R为 F, Q为 Br, T为 Cl, X为 S, Z为 Ar; A.非金属性,主族元素同周期从左到右逐渐增强, Ar是零族
4、,而 ClS,错误; B.F的电子数为 9,而 Br为 35,相差 26,正确; C.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也逐渐减弱,错误; D.非金属性 ClBr,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也是ClBr,正确。 考点:卤族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50 时,下列各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pH=4的醋酸中: c( H+) =4.0mol L-1 B饱和小苏打溶液中: c( Na+) = c( HCO3-) C饱和食盐水中: c( Na+) + c( H+) = c( Cl-) +c( OH-) D pH=12的纯碱溶液中: c( OH-
5、) =1.010-2mol L-1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计算得 c( H+) =10-4mol L-1,错误; B.NaHCO3=Na+ HCO3- ,由于 HCO3-的水解,所以 c( Na+) c( HCO3-),错误; C.溶液中存在 Na+、 H+、 Cl-、 OH-,由电荷守恒即可写出等式,正确; D.审题 “50 时 ”,水的离子积常数大于 10-14,所以计算所得的 pH=12的纯碱溶液 c( OH-)大于 1.010-2mol L-1,错误。 考点:水的离子积及其影响因素; PH值的计算;盐类的水解及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用 SO2漂白纸浆和草帽辫
6、 B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 C高温下用焦炭还原 SiO2制取粗硅 D用 Na2S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利用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正确; B.水垢的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而硫酸钙是微溶的,所以不能用硫酸除水垢,而应作盐酸或醋酸;错误; C.SiO2 + 2C =(高温) Si +2CO ;正确; D.CuS、 HgS均是难溶物,故正确。 考点: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水垢成分及清除的方法;硅的制备;除杂原理的应用。 下列叙述 和 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叙述 叙述 A NH4Cl为强酸弱碱盐 用加热法除去 NaCl中的 NH4Cl B Fe3+具有氧化性 用 KSC
7、N 溶液可以鉴别 Fe3+ C 溶解度: CaCO3Ca(HCO3)2 溶解度: Na2CO3NaHCO3 D SiO2可与 HF 反应 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中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叙述 正确,叙述 正确,二者没有因果关系,不合题意; B. 叙述 正确,叙述 正确,二者没有因果关系,不合题意; C. 一般情况下,碳酸盐的正盐溶解度小于酸式盐,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是个例外,叙述 正确,叙述 错误,二者没有因果关系,不合题意; D.二氧化硅一般不和酸反应,却可以和氢氟酸反应,叙述 正确,因为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二氧化硅,所以氢氟酸不能用玻璃瓶中,而应用塑料瓶,叙述 正确,且有因果关系,合符
8、题意。 考点:盐的分类及物理和化学性质,三价铁离子氧化性和检验方法,二氧化硅的性质;氢氟酸的保存方法。 设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 8gO2含有 2nA个电子 B 1L0.1mol L-1的氨水中有 nA个 NH4+ C标准状况下, 22.4L盐酸含有 nA个 HCl分子 D 1molNa与足量氧气反应生成 Na2O 和 Na2O2的混合物,失去 nA个电子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8g 32g/mol16NA=4NA,错误; B.NH3 H2O 是弱电解质, 1L0.1mol L-1的氨水中有的 NH4+小于 nA个,错误; C.盐酸是液体, 22
9、.4L 不能用摩尔体积进行换算,同时 HCl是强电解质,盐酸中没有 HCl分子,错误; D.不管 Na最终生成的什么样的化合物, 1molNa失去 nA个电子,正确。 考点: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气体摩尔体的应用范围;强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的计算。 能在透明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Na+、 Al3+、 Cl-、 CO32- B H+、 Na+、 Fe2+、 MnO4- C K+、 Cu2+、 Cl-、 NO3- D K+、 NH4+、 OH-、 SO42-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Al3+与 CO32- 发生双水解而不能共存; B. Fe2+与 MnO4
10、-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 C.可以大量共存,正确; D. NH4+与 OH-反应生成弱电解质而不能共存,错误。 考点:离子共存情况;主要考查因双水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弱电解质等不共存情况 实验题 ( 16分)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 “铁与水蒸气 ”的反应的产物,进行了下列实验: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 “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 ”(石棉绒高温下不与水和铁反应) ( 1)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 2)写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验证固体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 限选实验仪器与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药
11、匙、滴管、酒精灯、试管夹;1mol/L CuSO4、 3mol/L H2SO4、 3mol/L HNO3、 30%H2O2、 0.01mol/L KMnO4、20%KSCN、蒸馏水。 在答题卡上按下表的格式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 1 取反应后干燥的固体 ag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1mol/L CuSO4溶液,充分振荡,经固液分离、洗涤后,再向固体中滴加足量的 ,振荡溶解,过滤后将滤液配成 250mL溶液,待用。 步骤 2 取少量步骤 1中滤液于试管中, 步骤 3 取少量步骤 1中滤液于试管中, 步骤 1中加入足量 1mol/L CuSO4溶液的作用是 。
12、 ( 4)固体产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的测定可采用下图的流程 其中步骤 是向溶液中加入锌粉至黄色刚好消失;步骤 用 0.010 mol/L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KMnO4溶液平均为 v mL。(已知 5Fe2 MnO4- 8H=5Fe3 Mn2 4H2O) 其中加入锌粉的目的是 _ _。 实验测得 ag样品中固体产物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 _ _(只列计算表达式 )。 答案: ( 1)将 C 处导气管末端浸入水槽中,加热 A 处圆底烧瓶,导管末端出现气泡,停止加热后导管末端出现一段水柱。( 2分) ( 2) 3Fe+4H2O( g) Fe3O4+4H2( 2分) ( 3) 实验步骤 预
13、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 1 3mol/L H2SO4( 2分) 步骤 2 滴加 1 2滴 20%KSCN( 2分) 溶液变红色,则固体产物含 +3价铁( 1分) 步骤 3 滴加 1 2滴 0.01mol/L KMnO4( 2分) 溶液紫色褪去,则固体产物含 +2价铁( 1分) 除去反应后固体中可能未反应完的铁粉,以免影响后续实验的结果分析。 ( 4)将 Fe3 还原为 Fe2 ( 2分)( 2分) 试题分析: (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有加热法和液压法,从本装置的情况看,应该选用加热法,注意操作要 C处将导管伸入水槽,并微热 A处圆底烧瓶,现象是导管末端出现气泡,停止加热后导管末端出现一段水柱,结论
14、是气密性良好,用操作现象结论的思维进程去答题。 ( 2)书写这个方程式要注意金属和水反应的特点,如常见的 Na、 Mg、 Al、 Fe等金属与水的反应。 ( 3)验证固体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 ,先要将固体溶解,但考虑到可能有铁单质剩余,会和三价铁离子反应,所以要先除去铁单质,选用的试剂是硫酸铜溶液,然然,剩余的固体则应用稀硫酸溶解(因为硝酸的氧化性会氧化二价铁),接着确定检验相应离子的试剂,三价铁离子用的是硫氰化钾溶液,而检验二价铁则从限选试剂中只能用高锰酸钾溶液,利用二价铁离子的还原性,答题时注意试剂的用量和叙述即可。 ( 4)弄清实验目的 “固体产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的测定 ”,所以由加入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广东省 广州 中高 第三次 模拟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