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 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合金是一类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 A碳素钢 B黄铜 C硬铝 D水银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碳素钢是铁与碳的合金; B 黄铜是铜与锌还有少量的锡铅的合金;硬铝是铝与镁的合金。故选 D。 考点:合金的概念与常见的合金。 点评:了解一些常见合金,铁合金有生铁和钢,其中钢又分碳素钢和合金钢;铜合金有青铜、黄铜、白铜;铝合金有硬铝;还有镁合金、钛合金等。 在下列各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强碱性溶液中: Na 、 K 、 SO42-、 AlO2- B含有 0.1
2、mol L-1Fe3 的溶液中: K 、 Mg2 、 Cl-、 I- C无色透明溶液中: HCO3-、 Na 、 Cl-、 OH- D与铝反应生成 H2的溶液中: Na 、 Cu2 、 Cl-、 SO42-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强碱性溶液存在大量的 OH-,该组离子在碱性溶液中不反应,则一定能大量共存,故 A正确。 B、因 Fe3+与 I-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 B错误。 C、因 HCO3-、 OH-能结合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则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 C错误。 D、与铝反应生成 H2的溶液可能为酸或碱的溶液,若溶液为碱性,则 OH-能与Cu2+结合生成沉淀,则一定不能
3、大量共存,故 D错误。 故选 A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问题,明确离子的性质及离子之间的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FeCl2溶液中通入 Cl2: Fe2+ Cl2 Fe3+ 2Cl- B金属钠和水的反应: Na 2H2O H2 Na OH- C AlCl3溶液中加入氨水: Al3+ 3OH- Al(OH) 3 D少量的 NaHCO3溶液和 Ba(OH)2溶液混合 :HCO3- Ba2 OH- BaCO3H2O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离子反应要遵循电荷守恒, FeCl2溶液中通入 Cl2,亚铁离子被氧化为三价,即 2Fe2+Cl2
4、=2Fe3+2Cl-,故 A错误。 B、离子反应要遵循原子守恒,金属钠和水的反应为:2Na+2H2O=H2+2Na+2OH-,故 B错误。 C、 AlCl3溶液中加入氨水: Al3+3NH3 H2O=Al( OH) 3+3NH4+,故 C错误。 D、正确。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该题型是现在高考的热点。 ClO2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 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工业上 ClO2常用 NaClO3和 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其中 Na2SO3被氧化为 Na2SO4。在以上反应中
5、, NaClO3和 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1 B 21 C 12 D 23 答案: B 试题分析: NaClO3和 Na2SO3溶液混合并加 H2SO4酸化后反应过程中,氯元素化合价有 +5价降到 +4价,降低了 1价,硫元素化合价从 +4价升高到 +6价,升高了 2价,化合价升高数和化合价降低数相等,所以 NaClO3和 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1。 故选 B。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点评:本题目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守恒定律,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灵活运用。 将 10g由 Mg、 Zn、 Fe组成的混合物与 40mL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
6、下为 5.6L,则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 ) A 0.5mol B 0.25mol C 0.1mol D 0.125mol 答案: B 试题分析: Mg、 Zn、 Fe反应后均为二价即 1mol(任何一种金属也可以是混合物)可置换出氢气 1mol, 5.6L标况氢气为 5.6/22.4mol=0.25mol 则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0.25mol。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 点评:掌握相关金属与酸反应的计算技巧可快速解决此类问题。 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 “腐蚀液 ”,发生的反应为 2FeCl3 Cu2FeCl2 CuCl2。向盛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
7、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烧杯中有铜无铁 B烧杯中有铁无铜 C烧杯中铁、铜都有 D烧杯中铁、铜都无 答案: B 试题分析:向盛有 FeCl3溶液的烧杯内加入铁粉和铜粉,铁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铜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铁能与生成的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 A、加入铁和铜的混合物,铁首先与氯化铁反应,可能铁全部反应而铜有剩余,故 A正确。 B、加入铁和铜的混合物,铁首先与氯化铁反应,铜后参加反应,不会出现有铁无铜的情形,故 B错误。 C、若氯化铁的量少,加入的铁粉和铜粉可能剩余,故 C正确。 D、若氯化铁的量多,加入的铁粉和铜粉全部参加反应,不会有剩余,故 D正确
8、。 故选 B。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要注意根据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确定反应的先后顺序。 除去镁粉中的少量铝粉,可选用 ( ) A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水 D盐酸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D选项由于镁粉、铝粉均能与硫酸、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 A、 D错误。 C、镁粉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铝粉能与氢氧 化钠溶液反应、反应时能把杂质除去,而且原物质也保留,符合除杂原则,故 B正确。 C、镁粉能与热水反应,铝粉不能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故 C错误。 考点:物质的除杂
9、问题,镁铝的性质。 点评:本题考查除杂,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 用水鉴别 NaHCO3和 Na2CO3固体; 用观察法区别 Na2O 和 Na2O2; 用稀盐酸鉴别 NaAlO2和 AlCl3溶液; 用稀盐酸鉴别NaHCO3和 Na2CO3溶液(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Na2CO3的溶解度大于 NaHCO3,取等量的水,溶解的多的固体就是 Na2CO3。 Na2O 是白色固体, Na2O2是淡黄色固体,观察可区分。 NaAlO2与 HCl可反应生成沉淀 Al(OH)3, AlCl3不与
10、 HCl反应。可区分。 NaHCO3和 HCl反应速率比 Na2CO3与 HCl反应速率快,可区分。 故选 C。 考点:物质的性质差异。 点评:掌握不同物质的性质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 有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粉末 10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 11 2L(标况) H2,则该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的是 ( ) A Fe, Zn B Al, Cu C Al, Mg D Al, Fe 答案: A 试题分析:首先判断金属能否与酸反应,然后从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考虑根据化学方程式,可得出如下金属与氢气的质量关系: Mg-H2: 12-1 Al-H2: 9-1 Fe-H2: 28-1 Zn-H2
11、: 32.5-1;利用平均值法: A 金属的数值混合物金属的数值金属 B的数值。 标准状况下 11.2LH2 质量为 1g,需金属的质量:铁: 28g;锌: 32.5g;铝: 9g;镁: 12g;铜:不反应; 根据平均值原理可知该混合物必须含有铝, A组合不含铝,故选 A。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熟记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掌握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原理和方法,采用平均值法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将钠、镁、铝各 0.3mol分别放入足量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 ) A 1 2 3 B 6 3 2 C 3 1 1 D 1
12、1 1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金属与酸反应的实质可知,金属失去的电子数等于 H得到的电子数,由电子守恒可计算生成氢气的体积之比,由金属与酸反应的实质可知,盐酸足量,金属完全反应,金属失去的电子数等于 H得到的电子数, Na失去的电子数为 0.3mol, Mg失去的电子数为 0.3mol2=0.6mol, Al失去的电子数为 0.3mol3=0.9mol, 则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 0.3mol: 0.6mol: 0.9mol=1: 2: 3,故选 A 考点: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金属与酸的反应进行计算,明确电子守恒是快速解答本题的关键。 Fe和 Fe2O3的混合物
13、,加入 200mL 5mol L-1的盐酸,恰好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 KSCN 溶液,未见血红色,则所得溶液中 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假设反应后溶液体积仍为 200mL): ( ) A 2.5mol L-1 B l mol L-1 C 2mol L-1 D 5mol L-1 答案: A 试题分析:其中加入 KSCN 溶液,未见血红色说明溶液中只含有 Fe2+不含有Fe3+溶质全部为 FeCl2, 盐酸的物质的量为 0.2x5=1mol根据 Cl元素守恒可知含有 0.5mol FeCl2 则 FeCl2浓度为 0.5/0.2=2.5mol L-1,故选 A 考点:铁和铁的化合物的性质,化
14、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 点评:若用守恒法来考虑和计算的话,不但思路清楚,而且解题简单。 向 MgSO4和 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溶液。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上述反应的是 (横坐标表示加入 NaOH溶液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 ) ( ) 答案: D 试题分析:因横坐标表示加入 NaOH溶液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则向 MgSO4和 Al2( SO4) 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溶液,发生Mg2+2OH-Mg( OH) 2、 Al3+3OH-Al( OH) 3,则沉淀的质量一直在增大,直到最大,然后发生 Al( OH) 3+OH-AlO
15、2-+2H2O,沉淀的质量减少,但氢氧化镁不与碱反应,则最后沉淀的质量为一定值,显然只有 D符合, 故选 D 考点:镁铝化合物的性质。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图象的关系,明确图象中坐标及点、线、面的意义,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氢氧化铝能溶于碱,而氢氧化镁不能来解答。 科学家指出:多种海产品如虾、蟹、牡蛎等,体内含有 +5价的砷( As)元素,它对人体是无毒的,吃饭时不要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否则容易中毒,并给出了一个公式: “大量海鲜 +大量维生素 C = 砒霜( As2O3) ”。下面有关解释不正确的应该是( ) A维生素 C具有还原性 B青菜中含有维生素 C C维生素
16、 C能将 +5价砷还原成 As2O3 D砒霜中毒后可服用维生素 C解毒 答案: D 试题分析:人体中的 As元素为 +5价, As2O3中 As元素为 +3价,吃饭时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容易中毒的原因是生成 +3价 As,说明维生素 C具有还原性,与 +5价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3价 As。 A维生素 C具有还原性,与 +5价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3价 As。 B维生素 C具有还原性,与 +5价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3价 As,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容易中毒,说明青菜中含有维生素 C。 C人体中的 As元素为 +5价,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后生成 +3价 As,说明维生素 C具有
17、还原性, D. 砒霜中毒后不能用维生素 C解毒。故选 D。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注意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某同学将一块铝箔用砂纸仔细打磨 ,除去表面的保护膜,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 热至熔化,发现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而是好像有一层膜兜着。对该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兜着液体的这层膜是氧化铝 B该实验说明了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 C铝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表面形成氧化物保护膜 D铝的化学性质较稳定,即使加热到熔化也不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将铝箔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铝,又因三氧化
18、二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而三氧化二铝在铝的表面,所以加热铝箔的时候铝熔化了但是不会滴落故选: D 考点:铝的化学性质。 点评:本题结合实验考查了铝及氧化铝的性质,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春运期间,一些易燃、易爆、剧毒品、易腐蚀品等,严禁旅客带上车。现有: 浓硫酸 纯碱 水银 鞭炮 汽油 白磷等物质,其中,旅客可带上车的有 ( ) A B C D只有 答案: D 试题分析:浓硫酸属易腐蚀品;水银属剧毒品;鞭炮、汽油、白磷属易燃易爆物质。这些均属于严禁旅客带上车的物品。故选 D。 考点:化学安全知识。 点评:需考生了解常见的化学安全知识,了解常见的危险物品及危险图标。 分类是化学研究
19、 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依据分子组成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B依据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C依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D依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答案: A 试题分析:酸的分类: 1、根据分子电离出的氢离子数多少,可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2、根据是否含氧元素,可分为含氧酸、无氧酸。 A说法错误,故选 A。 B反应中有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也是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个依据。 B正确。 C依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
20、浊液,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 1nm,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nm与 100nm之间,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 100nm。 C正确。 D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D正确。 考点:物质的分类方法, 点评: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类依据和物质类别的概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铁可以和水蒸气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铁 B NH3、 CO2的水溶 液均能导电,所以 NH3、 CO2均是电解质 C蔗糖、酒精在液态和水溶液里均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 D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铁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所以 A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四川省 成都 中高 12 月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