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江西南昌八一、洪都、麻丘中学高二10月联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江西南昌八一、洪都、麻丘中学高二10月联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江西南昌八一、洪都、麻丘中学高二10月联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江西南昌八一、洪都、麻丘中学高二 10月联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或质子所带电量数值相等的电量 B电场线是假想的,它们一定不会相交 C元电荷就是点电荷 D电场线越密,电场强度越大;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答案: C 试题分析:元电荷是表示最小的电荷量,而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 e,或者是 e的整数倍,而电子或质子所带电荷量在数值与元电荷的数值相等,所以A选项正确;电场线是人们引入形象描述电场的线,在电场中的任意一点的场强方向只有一个方向,所以任意两条电场线不能相交,所以 B 选项正确;元电荷不是点电荷,所以 C选项
2、错误;根据电场的特点 D选项正确,注意本题是选择错误的选项,所以只选 C选项。 考点:元电荷 电场线的特点 传感器是自动控制设备中不可缺少的元件,已经渗透到宇宙开发、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乃至家庭生活等多种领域。下图所示为三种电容式传感器 .在以下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图甲是测定液面高度 h的传感器,液面高度 h发生变化时,通过改变两极板之间的的距离 d而引起了电容 C的变化 B图乙是测定压力 F的传感器,压力 F发生变化时,通过改变两极板之间的的距离 d而引起了电容 C的变化 C图丙是测定角度 的传感器,角度 发生变化时,通过改变两极板之间的正对面积 S而引起了电容 C的变化 D三个图都是通过改
3、变两极板之间的正对面积 S而引起电容 C的变化 答案: BC 试题分析:由平行板电容器 判断电容 C的变化。图甲中液面高度 h发生变化时通过改变两极板的正对面积而引起了电容 C 的变化,所以 A选项错误;图乙压力 F发生变化时,通过改变两极板之间的距离 d而引起了电容 C 的变化,所以 B选项正确;图丙角度 发生变化时通过改变两极板之间的正对面积 S而引起了电容 C的变化,所以 C选项正确;综上所述, D选项错误。 考点:影响电容器的因素 传感器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 E的直流电源(内阻不计)连接,下极板接地,电路 a、 b之间接有一灵敏电流表。一带电油滴位于容器中的 P点且恰好处
4、于平衡状态。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上移动,则 A带电油滴将沿竖直方向向上加速运动 B P点的电势将降低 C带电油滴的电势能将减少 D电流表中将有从 a到 b的电流 答案: BD 试题分析:由平 行板电容器 判断电容 C的变化,由 知,当电容器两板间电压不变,判断 Q的变化,确定电容器的充放电电流,根据 分析板间场强的变化,判断电场力变化,确定油滴运动情况,由 U=Ed分析 P点与下极板间电势差如何变化,即能分析 P点电势的变化和油滴电势能的变化。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由于电容器两板间电压不变,根据 得知板间场强减小,油滴所受的电场力减小,则油滴将向下运动故 A错
5、误;极板间场强 E减小,而 P点与下极板间的距离不变,则由公式U=Ed分析可知, P点与下极板间电势差将减小,而 P点的电势高于下极 板的电势,则知 P点的电势将降低,故 B选项正确;由带电油滴原来处于平衡状态可知,油滴带负电, P点的电势降低,由 知油滴的电势能将增加,故 C错误;由平行板电容器 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上移动,电容C减小,由 ,当电容器两板间电压不变, Q减小,有从 a到 b的放电电流,故 D选项正确。 考点:电势 电势能 电容 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且 AB=BC,电场中的 A、 B、 C三点的场强分别为 EA、 EB、 EC ,电势分别为 、 、 ,
6、 AB、 BC间的电势差分别为 UAB、 UBC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有 A. B.EA EB EC C.UAB UBC D.UAB =UBC 答案: AC 试题分析:由电场线的特点知:电场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电势的高低看电场线的指向,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一定降低, A、 B、 C三点处在一根电场线上,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故 A B C,故 A正确;由电场线的密集程度可看出电场强度大小关系为 EC EB EA,故 B正确;电场线密集的地方电势降落较快,故 UBC UAB,故 C正确 D错误。此类问题要在平时注重对电场线与场强、等势面与场强和电场线的
7、关系的掌握,熟练理解常见电场线和等势面的分布规律。考点:电场强度 电场线的特点 电势 等势面的分布 如图所示, A、 B为两个带异种电荷的小球,分别被两根绝缘细绳系在木盒内的一竖直线上。静止时,木盒对地面的压力为 N,细绳对 B的拉力为 F,若将系 B的细绳断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细绳刚断开时,木盒对地面的压力仍为 N B细绳刚断开时,木盒对地面的压力为 N F C细绳刚断开时,木盒对地面的压力为 N-F D在 B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木盒对地面的 压力逐渐变大 答案: BD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细绳刚断开时, A、 B间的库仑力不变,细绳未断开时,对 A、 B和木盒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有:系统的
8、总重力,方向向下,地面的支持力 N,由系统平衡得 N G 木 GA GB,隔离 B分析受力,有 B的重力,方向向下,绳向下的拉力 F和库仑引力 F 库 ,则 B的平衡方程为 F 库 GB F。断开时,对 A与木箱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有 A与木箱重力,方向向下,地面的支持力 N、库仑引力 F 库 ,则 A与木盒整体的平衡方程为 N G 木 GA F 库 ,细绳刚剪短时库仑引力了不变,所以 N G 木 GA +GB F=N+F,所以 B正确, A、 C选项错误;在 B向上运动过程中 F 库 变大,木盒对地面的支持力逐渐变大,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木盒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变大,所以 D正确 考点: 物体平衡 异
9、种电荷相互吸引 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 如图所示,有一金属箔验电器,起初金属箔闭合,当带正电的棒靠近验电器上部的金属板时,金属箔张开。在这个状态下,用手指接触验电器的金属板,金属箔闭合。首先使手指离开金属板,金属箔的状态是否变化?然后使棒也远离验电器。图中 A D中正确的是哪幅图?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静电感应现象可知用手指接 触验电器的金属板,金属板带负电,金属箔闭合,首先使手指离开金属板,金属箔的指针不张开,因为此时金属板带负电,金属箔属于带电体的内部,处于静电平衡的带电导体所带电荷应带在导体的外表面上,所以此时金属箔片不张开,当棒也远离验电器,验电器带负电,金属箔片张开,所以只有 B选
10、项正确。 考点:静电感应现象的应用 一个电荷量为 210-6C的负电荷从电场中 A点移到 B点电场力要做功 210-6J,从 C点移到 D要克服电场力做功 810-6J,若已知 C点比 B点电势高 2V,且 A、 B、 C、 D四点在同一条电场线上,则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电势差的公式 ,得 ,则 ,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所以可以排除选项 A、 D;由 ,则 ,所以排除 D选项,只有 A选项正确。 考点:电势差 电势 在匀强电场中,将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的小球由静止释放,小球的运动轨迹为一直线,该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如图所示,则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 A最大值是
11、B最小值为 C唯一值是 D以上都不对 答案: B 试题分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小球所受合力沿直线,则电场力最小时与运动轨迹垂直,为 mgsin=qE , ,所以 B选项正确。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所受合力的方向必与运动方向平行。 考点:电场力 最值 A、 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个点,一带负电的微粒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一定初速度从 A点沿电场线运动到 B点,其速度 -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 .则这一电场可能是图乙中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 由 v-t图象可看出带负电的微粒从 A点沿电场线运动到 B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所以所受的电场力将逐渐减小,所以 A选项正确。 考点: v-t图象的意义 电场线的特点
12、如图所示, q1、 q2、 q3分别表示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电荷,已 知 q1与 q2之间的距离为 L1, q2与 q3之间的距离为 L2, L1 L2若 q2为正电荷,且每个电荷都处于平衡状态,关于 q1、 q3 的电性和 q1、 q2、 q3电荷量大小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q1、 q3都带负电, q1 q2 q3 B q1、 q3都带正电, q1 q2 q3 C q1、 q3都带负电, q1 q3 q2 D q1、 q3都带正电, q1 q3 q2 答案: C 试题分析:若 q2处于平衡状态由库仑定律 ,由可知 L1 L2,知 q1 q3,再由 q3平衡得 则 q1 q2,再由 q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江西南昌 八一 中学 10 联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