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假设国际编号为 “3463”的小行星 “高锟星 ”为均匀的球体,其质量为地球质量的 1/k,半径为地球半径的 1/q,则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 ) A B kq CD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物体在行星表面所受重力约等于行星对它的万有引力,有: mg ,解得: g ,所以 “高锟星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比为: q2,故选项 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问题,属于中档题。 如图所示,楔形木块 abc固定在水平面上,粗糙斜面 ab和光滑斜面 bc与
2、水平面的夹角相同,顶角 b处安装一定滑轮,质量分别为 M、 m(M m)的滑块,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定滑轮连接,轻绳与斜面平行,两滑块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做匀加速运动,若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在两滑块沿斜面运动的过程中 ( ) A两滑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 m的机械能可能减小 C重力对 M做的功大于 M动能的增加 D两滑块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损失等于 M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答案: CD 试题分析:由于斜面 ab粗糙,当两滑块做匀加速运动时, M与斜面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力,因此两滑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故选项 A 错误;由于 M m,且斜面 ab和 bc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因此当两滑块由静止
3、释放后沿斜面运动时,必定是 M下滑, m上滑,因此对 m,除质量做功外,还有绳子的拉力做正功,因此 m的机械能一定增加,故选项 B错误;作为多项选择题,至此已经可知只可能选项 C、 D正确;对 M,重力做正功,滑动摩擦力和绳子的拉力都在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可知重力对 M做的功一定大于 M动能的增加,故选项 C正确;对系统,只有 重力、绳中张力和 M与斜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做功,由于绳不可伸长,且绳上的张力处处相等,因此绳对 M做的负功与对 m做的正功之和一定等于零,因此根据功能关系可知两滑块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损失一定等于 M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故选项 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机械能守恒条件及
4、功能关系的应用问题,属于中档题。 如图甲所示,物块 A和足够长的木板 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用水平力 F作用在物块 A上, A、 B一起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 F随时间 t不断增加,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设物块 A所受摩擦力为 fA,加速度为 aA,木板 B的速度为vB,加速度 为 aB,下列能正确表示 fA、 aA、 vB、 aB经较长时间的关系图象的是 ( ) 答案: BD 试题分析:开始时, A、 B相对静止,对整体 aA aB , A、 B之间是静摩擦力, fA mAaA , vB aBt ,由于 F与时间成正比关系,因此 vB与 t应成二次函数关系,故选项 C错误,当 fA增大到一定程
5、度,A、 B开始相对滑动,对 A, aA -g,与 t应成一次函数关系,且有负纵截距,故选项 B正确;对 B, aB ,与 t无关,为定值,故选项 D正确; fA mAg,与 t无关,为定值,故选项 A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物体的受力分析、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和对摩擦力种类的判断、整体法与隔离法的灵活运用,以及对图象的理解与应用等问题,属于中档题。 在某条宽度为 300m的河道中,河水的流速与离河岸的关系如图甲所示,若船在静水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渡河时保持船头始终与河岸垂直,则 ( ) A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 B船渡河所用时间为 100s C船在前半程和后半程做匀变速运
6、动 D船在行驶过程中,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BCD 试题分析:由于水流的速度随离河岸的距离变化而变化,因此船在渡河时合速度方向在不断变化,其轨迹为曲线,故选项 A错误;船渡河的时间由垂直于河岸方向的速度决定,又因船在渡河时,船头始终与河岸垂直,所以渡河时间由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决定,为: t s 100s,故选项 B正确;由图甲中图线斜率可知,船在前半程和后半程的加速度分别不变,因此船在前半程和后半程做匀变速运动,故选项 C正确;根据勾股定理可知,船在渡河过程中的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故选项 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问题,属于中档题。 目前我国已经成功发射北斗导
7、航卫星十六颗,计划到 2020年,将建成由 35颗卫星组网而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关于卫星网中的地球同步静止卫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运行角速度相同 B环绕地球运行可以不在同一条轨道上 C运行速度大小相等,且都大于 7.9km/s D向心加速度大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 答案: AD 试题分析:所有地球同步卫星都必须满足 “四定 ”,即:一定的周期 (地球自转周期 )或角速度,一定的轨道平面 赤道平面,一定的高度 (轨道半径一定 ),一定的运行速率,故选项 A正确;选项 B错误;由于第一宇宙速度为 7.9km/s,它是所有地球卫星运行的最大速率,且只有贴近地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
8、动的卫星的速率才为 7.9km/s,因此所有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行速率都小于 7.9km/s,故选项 C错误;根据 a r2可知,所有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故选项 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地球同步卫星的特征和万有引力定律以及描述圆周运动参量间的关系的应用问题,属于中档题。 半圆柱体 P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一挡板 MN,其延长线总是过半圆柱体的轴心 O,但挡板与半圆柱体不接 触,在 P和 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 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若用外力使MN绕 O点缓慢地逆时针转动,在 Q到达最高位置前,发现 P始终保
9、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MN对 Q的弹力大小保持不变 B MN对 Q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C P、 Q间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D P所受桌面的作用力一直增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对 Q,受重力 mg、 MN的弹力 N1和 P的弹力 N2作用,其受力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可知三力必构成首尾相接的封闭三角形,且力矢量三角形与图中 OAB相似,在 MN绕 O点缓慢地逆时针转动的过程中角增大,因此 OB增大、 AB减小,所以 N2增大、 N1减小,故选项 A、 B、 C错误;对 P,受重力 Mg、 Q的弹力 N2和桌面的作用力 F作用,如下图,在MN绕 O点缓慢
10、地逆时针转动的过程中 角增大, N2 N2增大,根据余弦定理可知 F增大,故选项 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物体的受力分析、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以及整体法和隔离法的灵活运用、动态平衡的分析问 题,属于中档题。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个用相同材料制成的轮 P和 Q靠静摩擦传动,两轮的半径 R r 2 1,当主动轮 Q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 1时,在 Q轮边缘上放置的小木块恰能相对静止,若把小木块放在 P轮边缘上,改变 Q轮转动的角速度至 2时,小木块也恰能静止,则 ( ) A 1 2 B 1 2 C 1 2 D 1 22 答案: A 试题分析:两轮转动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当主动轮 Q 匀速转动的
11、角速度为 1时,小木块转动的线速度大小为 v r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有: Fn,由于小木块恰能相对静止,有: Fn mg,当主动轮 Q匀速转动的角速度变为 2时,有: mg , v r2,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2 ,即1 2,故选项 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匀速圆周运动两类基本传送装置的特征、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公式的应用问题,属于中档题。 两个质量分别为 m1、 m2的物体 A和 B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 2F和 F,则 A、 B之间弹力的大小为 (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物体 A、 B将以相同的加速度
12、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它们运动的加速度为 a, A、 B之间弹力的大小为 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整体有: a ,对物体 B有: a ,联立以上两式解得: N ,故选项 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与牛顿第二定律有关的具有相同运动状态的连接体问题,属于中档题。 如图所示,直线 a和曲线 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甲和乙的位置 -时间 (x-t)图线,由图可知 ( ) A在时刻 tl,甲车从后面追上乙车 B在时刻 t2,甲、乙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 tl到 t2这段时间内,乙车的速率先增加后减少 D在 tl到 t2这段时间内,乙车的速率一直比甲车的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 x-t
13、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因此汽车甲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乙运动速度先逐渐减小到零再反向,速度逐渐增大,故选项 C、 D错误;选项 B正确;且在 tl时刻之前汽车乙始终位于汽车甲的后面,故选项 A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对 x-t图象的理解与应用问题,属于中档题。 实验题 (9分 )在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 “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关系 ”的实验中。 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砝码盘和砝码质量的大小,使小车在砝码
14、盘和砝码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砝码盘和砝码,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砝码盘和砝码 ,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图乙是实验所打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标出了 5个计数点,在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 4个点未标出 (图中数据的单位是 cm),算出小车的加速度 a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某同学在 “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 ”时,通过给小车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的质量 M,得到小车的加速度 a与质量
15、M的数据,画出 a-1/M图线后,发现:当1/M较大时,图线发生弯曲,于是,该同学对实验方案进行了进一步地修正,避免了图线的末端发生弯曲的现象,那么,该同学的修正方案可能是 。 A改画 a与 的关系图线 B改画 a与 (M m)的关系图线 C改画 a与 的关系图线 D改画 a与 的关系图线 答案: B; 0.34; A 试题分析: 这一步在本实验中称作 “平衡摩擦力 ”步骤,即使小车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等于小车下滑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包括了车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故选项 B正确; 根据纸带上的数据可知,小车在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分别为: x1 3.85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江苏省 苏州市 第一 学期 期中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