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4.1走进原子核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年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4.1走进原子核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4.1走进原子核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年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 3-5 4.1走进原子核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关于质子与中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C卢瑟福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 D卢瑟福发现了中子,并预言了质子的存在 答案: ABC 试题分析:原子核内存在质子和中子,中子和质子统称为核子,卢瑟福只发现了质子,以后又预言了中子的存在 考点:原子核 质子 中子 点评:原子核的组成属于化学中就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所以比较易懂,此题关键是人物的问题,卢瑟福在原子物理这部分属于活跃人物,他的 散射实验也是非常著名的,应该归纳总结记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康普
2、顿发现了电子 B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贝克勒尔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 D伦琴发现了 X射线 答案: BD 试题分析:电子是汤姆生发现的,故 A项不正确; 卢瑟福根据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 B项正确; 贝克勒尔发现了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但铀不是他发现的,故 C 项不正确; 伦琴发现了 X射线,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故 D项正确 考点:物理学史 点评:物理学史属于必考知识,在高中阶段有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需要大家总结归纳记忆,在光学和原子物理方面就人物更多了,需要学生多看书,积累。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 ( ) A原子不可再分 B原子的核式结构 C原
3、子核还可再分 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按照人们认识的发展过程,自汤姆生发现电子和原子是中性的这一事实,认为原子应由电子和带正电的部分组成 ,即原子还有结构,故 A项错 . 卢瑟福由 粒子散射的现象 ,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并为人们接受,即B项亦不对 . 天然放射现象(贝克勒尔最早发现)表明原子核并非绝对稳定,也可以变化,即核还有结构,即 C项正确 . 原子核中发现中子、质子是在人工转变条件下发现的,故 D项也不正确 . 考点:天然放射现象 核式结构 原子组成 点评:天然放射现象包括 衰变, 衰变同时伴随着有光子释放出来,是一种自发进行的,具有一定的半衰期。衰变是原子
4、核内部发生的反应,只是本质也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当它放出一个 粒子后,其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测得 粒 子和反冲核轨道半径之比为 44 1,如图所示,则( ) A 粒子与反冲核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原来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为 90 C反冲核的核电荷数为 88 D 粒子和反冲核的速度之比为 1 88 答案: ABC 试题分析:粒子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遵守动量守恒,由于初始总动量为零,则末动量也为零 ,即 粒子和反冲核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由于释放的 粒子和反冲核均在垂直于磁场的平面内且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圆周运动 . 由 Bqv= 得 R
5、= , 若原来放射性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Z, 则对于 粒子有 R1= 对反冲核 R2= 由于 P1=P2,得 R1 R2=44 1, 得 Z=90. 它们的速度大小与质量成反比, D项错误,上述选项正确的为 A、 B、 C 考点:洛伦兹力 匀速圆周运动 动量守恒 点评:放射性物质在释放新核时会产生类似反冲问题,而动量守恒的典型模型就是碰撞、爆炸、反冲。所以在这部分问题时核子内部的作用力会远大于外力,会结合到动量守恒定律的问题。 氢有三种同位素,分别是氕 、氘 、氚 ,则( ) A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B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C它们的核子数相等 D它们的中子数相等 答案: AB 试题分析:氕、氘、氚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粤教版 高中物理 选修 4.1 走进 原子核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