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弹簧振子第一次被压缩 L后释放做自由振动,周期为 T1,第二次被压缩 2L后释放做自由振动,周期为 T2,则两次振动周期之比 T1 T2为 ( ) A 1 4 B 1 2 C 2 1 D 1 1 答案: D 试题分析:事实上,只要是自由振动,其振动的周期只由自身因素决定 ,对于弹簧振子而言,就是只由弹簧振子的质量 m和弹簧的劲度系数 k决定的,而与形变大小、也就是振幅无关。所以只要弹簧振子这个系统不变( m, k不变),周期就不会改变,所以正确答案:为 D。 考点:机械振动、周期 关于电磁波下列叙述正确的(
2、 ) A电磁波频率越高,越接近直线传播 B电磁波频率越高,越易沿地面传播 C电磁波在各种媒质中传播波长恒定 D只要有三颗同步卫星在赤道上空传递微波,就可把信号传遍全世界 答案: AD 试题分析:随着电磁波频率的增大,粒子性越来越明显,其传播形式跟光相似,沿直线传播, A正确 电磁波频率越高,波长就越短,绕过地面障碍物的本领就越差,且地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随频率的增高而增大, B错 . 电磁波在各种媒质中传播时,频率不变,但传播速度不等,波长不同, C错 由于同步通讯卫星相对于地面静止在赤道上空 3600千米高的地方用它来作微波中继站,只要有三颗这样的卫星,就可以把微波讯号传遍全世界, D正
3、确答案:为 AD 考点:电磁波的传播 如图所示,水下光源 S 向水面 A 点发射一束光线,折射光线分成 a、 b 两束,则( ) A a、 b两束光相比较, a光的波动性较强 B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以 a、 b光做实验, 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小于 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C若保持入射点 A位置不变,将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 则从水面上方观察, b光先消失 D在水中 a光的速度比 b光的速度小 答案: AC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 b光偏折更多, b光频率更高,则 a光的波动性更强, A项正确; 由 知, a光干涉条纹间距较大, B项错; 同种介质中,频率越高的光对应的传播速度越小, D项错; 因
4、b光的临界角较小,故顺时针旋转时 b光先于 a光发生全反射现象, C项正确 考点:光的本性、双缝干涉、全反射 下面四种现象中,哪些是光的衍射现象造成的 ( ) A通过游标卡尺观测两卡脚间狭缝中发光的日光灯管,会看到平行的彩色条纹 B不透光圆片后面的阴影中心出现一个亮斑 C太阳光照射下,架在空中的电线在地面上不会留下影子 D用点光源照射小圆孔,后面屏上会出现明暗相间的圆环 答案: ABD 试题分析: A、通过游标卡尺观测两卡脚间狭缝中发光的日光灯管,会看到平行的彩色条纹,是光的衍射故 A正确 B、不透光圆片后面阴影中心出现一个亮斑,即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故 B正确 C、太阳光照射下,架在空中的电
5、线在地面上不会留下影子,因为电线的直径要比光的波长大很多,根本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地面上不留下电线的影子是因为光源比较大,障碍物 比较小,在地面上形成伪本影区故 C错误 D、用点光源照射小圆孔,后面屏上会出现明暗相间的圆环,这是光的衍射故 D正确 考点:光的干涉;光的衍射 如图所示放在空气中折射率为 n的平行玻璃砖,表面 M和 N 平行, P, Q两个面相互平行且与 M, N 垂直。一束光射到 M 表面上(光束不与 M 平行),则 ( ) A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在 M表面发生全反射 B无论入射角多大,光在 M表面都不会发生全反射 C由于 M与 N 平行,光只要通过 M表面就不可能在 N
6、表面发生全反射 D光可能在表面 N 发生全反射 答案: BC 试题分析:如图所示,光射到表面 M的入射角为 i(i90)折射角为 r,则, ,( C为玻璃的临界角)。对于表面 N,因M N,故其入射角 i=r C。即光只要通过 M即不可能在表面 N 发生全反射。 若光通过 M先射到 MN 面再射到 P面,同样可以证明经 P面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射至 N 面时,由几何关系可以证明入射角 i=r,根据折射定律折射角 r=i,同样不可能发生全反射。故应选 B, C。 考点:全反射 一列简谐横波沿 x轴传播,某时刻 的图象如图所示,经过 的时间,这列波恰好第三次重复出现图示的波形根据以上信息,可以确定
7、( ) A该列波的传播速度 B 时间内质元 P经过的路程 C 时刻的波形 D 时刻质元 P的速度方向 答案: ABC 试题分析:从图象可知波长 ,经过 时间,恰好第三次重复出现图示的波形,可知周期 ,从而确定波速 v=20m/s, 时间内质元P经过的路程 ,由于不知道波的传播方向, 时,质元P的振动方向不确定,但由于 =1.5T,可以确定该时刻的波形图故ABC正确 考点:机械波的传播规律 2008年在四川省发生了里氏 8.0级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产生的巨大能量以波的形式向远处传播,称为地震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地震波是由机械振动引起的机械波 B只要波源停止振
8、动,地震波的传播就会立即停止 C地震波既有横波,也有纵波 D地震波具有的能量,随着波的传播将愈来愈强 答案: BD 试题分析:地震波是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引起的,故 A 对;波源停止振动后,波要继续向前传播,不会立即停止,故 B错;地震波有横波成分,也有纵波成分,故 C对;地震波具有能量,随着传播将愈来愈弱,故 D错。 考点:波的传播、横波和纵波 取两个完全相同的长导线,用其中一根绕成如图 (a)所示的螺线管,当该螺线管中通以电流强度为 I 的电流时,测得螺线管内中部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若将另一根长导线对折后绕成如图 (b)所示的螺线管,并通以电流强度也为 I的电流时,则在螺线管内中部的磁
9、感应强度大小为 ( ) A 0.5B B B C 2B D 0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图( b)中,由于两根导线中的电流方向相反,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所以在 b中螺线管内中部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零, D正确故选 D 考点:磁感应强度 用长为 L的细 线把一个小球悬挂在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上,然后将小球偏离自然悬挂的位置拉到 A点,偏角 5,如图所示当小球从 A点无初速释放后,小球在斜面上往返振动的周期为 (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光滑斜面上时,小球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被斜面支持力所平衡,另一个沿着斜面的分力 G1=mgsin可分解成两个分力: F1=G1sin=mgsin
10、sin, F2=G1cos=mgsin cos 其中 F2的方向始终沿着悬线, F1的方向垂直悬线因此, F1就是使小球往返振动的回复力,即 F回 =F1=mgsin sin在小振幅的条件下 ( 5),同样满足关系 : ,则 . 可见,放在光滑斜面上的单摆,同样作简谐运动,与竖直悬挂的单摆相比较,相当于重力加速度变 g=gsin所以振动周期 T= 考点:简谐运动周期 波源振动的频率为 f0,有两个观察者相对介质静止,当波源在介质中运动时,波源的前方观察到介质振动的频率为 f1,波源后方观察到介质振动的频率为 f2,则三者的关系为( ) A f1=f2=f0 B f1=f2 f0 C f2 f0
11、 f1 D f1=f2 f0 答案: C 试题分析: f0由波源每秒钟所振动的次数决定,介质振动的频率由波源频率及波源相对介质是否移动来决定,波源运动时,在波源的正前方介质振动的频率高于波源振动的频率。 考点:振动频率 按照相对论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揭示了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其运动质量总要大于静止质量 B揭示了质量和能量的相互关系,说明质量变成了能量 C若火箭对地速度为 ,火箭 “追赶 ”光飞行时在火箭上的观察者测出的光速为D若火箭对地速度为 ,火箭 “迎着 ”光飞行时在火箭上的观察者测出的光速为答案: A 试题分析:由相对论质量公式可知,当物体的速度很大时,其运动时的质量明显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湖北省 黄冈 中学 高二下 学期 期中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