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GDW 11720-2017 城市居民区10kV配电室噪声控制技术规范.pdf
《Q GDW 11720-2017 城市居民区10kV配电室噪声控制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 GDW 11720-2017 城市居民区10kV配电室噪声控制技术规范.pdf(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 ICS 29.240 Q/GDW 国 家 电 网 公 司 企 业 标 准 Q/GDW 11720 2017 城市居民区 10kV 配电室噪声控制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noise control of 10kV power distribution room in urban residential area 2018 - 04 - 13 发布 2018 - 04 - 13 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 发布 Q/GDW 11720 2017 I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体要求 .
2、 4 5 配电室噪声控制限值 . 4 6 配电室噪声控制措施 . 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环境噪声测量设备及方法 . 8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噪声后期控制措施参考方案 . 11 编制说明 .14 Q/GDW 11720 2017 II 前 言 为规范城市居民区 10kV配电室噪声控制工作,推进环境友好型配电网建设,指导 10kV配电室噪声控制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运维检修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侯劲松、杨春波、俞飞、尹元亚、陆巍、凌松、缪伟、吴少雷、葛明明、
3、葛锦锦、林其友、李涛、莫少伟、李根。 本标准首次发布。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国家电网公 司科技部。 Q/GDW 11720 2017 1城市居民区 10kV 配电室噪声控制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居民区 10kV 配电室(以下简称配电室)噪声控制的总体要求、配电室噪声控制限值和配电室噪声控制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城市居民区 10kV 配电室的噪声前期控制和后期控制。箱式变电站的噪声控制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
4、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6 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T 3241 2010 电声学 倍频程和分数倍频程滤波器 GB/T 3785 2010 声级计电声性能及测量方法 GB 12348 200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 15173 2010 电声学 声校准器 GB/T 15190 2014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 GB/T 18699.1 2002 声学 隔声罩的隔声性能测定 第 1部分 GB/T 50087 2013 工业企业噪声设计技术规范 GB 50463 2008 隔振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 3096 2008、 GB/T 3241 2010、
5、 GB/T 3785 2010、 GB 12348 2008、 GB/T 15173 2010、 GB/T 15190 2014、 GB/T 18699.1 2002、 GB/T 50087 2013、 GB 50463 20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市居民区 urban residential area 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 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3.2 噪声敏感建筑物 noise-sensitive buildings 医院、学
6、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Q/GDW 11720 2017 2 GB 3096 2008,定义 3.10 3.3 声环境功能区 noise environment function areas 按区域使用功能特点和环境质量要求,对城市规划区内不同声环境功能的区域进行划分。声环境功能区分为五种类型。 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 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3类声环境功
7、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 4a类和 4b类两种类型。 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 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GB 3096 2008,定义 4 3.4 声压级 sound pressure level pL 声压 p的平方与基准声压 p0的平方之比,取以 10为底的对数的 10倍,用分贝( dB)表示: HV代 表 硬 件 版 本硬 件 版 本
8、号. (1) 式中:基准声压SV代 表 软 件 版 本软 件 版 本 号。 注 1: 如果应用 GB/T 3785 2010 规定的频率和时间计权或特定频带,则用适当的下标表示,例 如 LpA 表示 A 计权声压级。 注 2: 声压级是表示声场中某点位置处的压力波动的量,它除了会受到声源强弱的影响外,还会受到测点的位置、测点周围环境变化以及气象条件变化的影响。 GB/T 3785 2010,定义 3.2、 3.5 3.5 A 声级 A weight sound level 用 A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用 LA表示,单位为 dB(A)。 GB 3096 2008,定义 3.1 3.6 倍频带声压
9、级 sound pressure level in octave bands Q/GDW 11720 2017 3采用符合 GB/T 3241 2010规定的倍频程 滤波器所测量的频带声压级,其测量带宽和中心频率成正比。本标准采用的室内噪声频谱分析倍频带中心频率为 31.5Hz、 63Hz、 125Hz、 250Hz、 500Hz,其覆盖频率范围为 22Hz 707Hz。 GB 12348 2008,定义 3.10 3.7 隔声 sound insulation 利用隔声材料和隔声结构阻挡声能的传播,把声源产生的噪声限制在局部范围内,或在噪声的环境中隔离出相对安静的场所。 GB/T 50087
10、 2013,定义 2.0.10 3.8 隔声罩 enclosure 为保护环境而设计的一种把噪声 源(机器)包围起来的隔声装置。 GB/T 18699.1 2002,定义 3.2 3.9 吸声 sound absorption 声波通过某种介质或射到某介质表面时,声能减少或转换为其他能量的过程。 GB/T 50087 2013,定义 2.0.16 3.10 插入损失 insertion loss 在插入噪声控制设备前后,某一测点位置的声压级差。 GB/T 50087 2013,定义 2.0.18 3.11 隔振 vibration isolation 利用弹性支撑降低系统对外加激励起响应的能力
11、。在稳定状态时,隔振 用传递比的倒数表示。 GB/T 50087 2013,定义 2.0.17 3.12 隔振器 vibration isolator 使系统与稳态激励隔离的弹性支撑。 GB 50463 2008, 定义 2.1.7 3.13 配电室的厂界 boundary of power distribution room 配电室的厂界通常是指配电室的实际占地及其容纳配电站房设备的构筑物的边界,实际操作中也指配电室的围墙、混凝土构筑物、门窗等构筑物的边界。 Q/GDW 11720 2017 4 4 总体要求 4.1 城市居民区 10kV 配电室噪声控制应遵循环保达标、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的
12、原则。 4.2 城市居民区 10kV 配电室噪声控制包括噪声前期控制措施和后期控制措施。噪声前期控制针对的是配电室规划、设计、建设阶段,噪声后期控制针对的是配电室运维检修阶段。 4.3 10kV 配电室噪声前期控制措施包括站址选择、设备选型、设备布置、设备安装等内容。 4.4 10kV 配电室噪声后期控制措施包括隔声、消声、吸声、隔振降噪等方式。 4.5 对于新建的 10kV 配电室,宜采用噪声前期控制措施;对于已建成的 10kV 配电室,存在噪声级超过噪声控制限值的,应采用噪声后期控制措施。 4.6 城市居民区 10kV 配电室噪声控制应符合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和 环保、电力及其他相关地方或行
13、业标准及规范。 5 配电室噪声控制限值 5.1 配电室厂界噪声控制限值 配电室厂界噪声控制限值应符合表 1规定。 表 1 配电室厂界噪声控制限值 单位: dB(A) 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昼间 夜间 0 50 40 1 55 45 2 60 50 3 65 55 4 70 55 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昼间是指 06:00至 22:00之间的时段;夜间是指 22:00至 06:00之间的时段。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需要(如考虑时差、作 息习惯差异等)而对昼间、夜间的划分另有规定的,应按其规定执行。 5.2 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噪声控制限值 针对噪声敏感建筑物的环境声
14、测量,监测点一般设于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如需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监测时,应在门窗全打开状况下进行室内噪声测量,采用该敏感建筑物所在声环境功能区对应环境噪声控制限值低 10dB( A)的值作为评价依据。五类声环境功能区内,配电室附近的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噪声级应不超过表 2规定的控制限值。 表 2 声环境功能区内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噪声控制限值 单位: dB(A) 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昼间 夜间 0 50 40 1 55 45 2 60 50 Q/GDW 11720 2017 5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昼间 夜间 3 65 55 4 a 70 55 b 70 60 5.3 结构传声控制限值 当 10kV配电
15、室排放的噪声通过建筑物结构传播至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时,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等效声级的总声级不得超过表 3规定的控制限值。 表 3 结构传声总声级控制限值 单位: dB(A) 环境功能区类别 A 类房间 B 类房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0 40 30 40 30 1 40 30 45 35 2、 3、 4 45 35 50 40 注 1: A类房间是指以睡眠为主要目的、需要保证夜间安静的房间,包括住宅卧室、医院病房、宾馆客房等。 注 2: B类房间是指主要在昼间使用,需要保证思考与精神集中、正常讲话不被干扰的房间,包括学校教室、会议室、办公室、住宅中卧室以外的其他房间等。 当 10kV配电室排
16、放的噪声通过建筑物结构传播至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时,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倍频带声级不得超过表 4规定的控制限值。 表 4 结构传声倍频带声级控制限值 单位: dB 环境功能区类别 时段 房间类型 各倍频程带声压级控制限值 31.5 63 125 250 500 0 昼间 A、 B 类房间 76 59 48 39 34 夜间 A、 B 类房间 69 51 39 30 24 1 昼间 A 类房间 76 59 48 39 34 B 类房间 79 63 52 44 38 夜间 A 类房间 69 51 39 30 24 B 类房间 72 55 43 35 29 2、 3、 4 昼间 A 类房间 79 63
17、52 44 38 B 类房间 82 67 56 49 43 夜间 A 类房间 72 55 43 35 29 B 类房间 76 59 48 39 34 表 2(续) Q/GDW 11720 2017 6 5.4 环境噪声测量设备及方法 环境噪声测量设备及方法,应按 GB 3096 2008和 GB 12348 2008中的相关规定,见附录 A。 6 配电室噪声控制措施 6.1 噪声前期控制措施 6.1.1 站址选择 站址选择的要求如下: a) 对配电室的站址选择,供电单位应在居住区住宅规划设计阶段提前介入,在建筑物规划设计阶段提前管控,建立与城市规划部门及开发单位的沟通机制,提前管控配电室选址;
18、 b) 配电室的站址选择应符合所在区域总体城乡规划和工业布局的要求,站址不宜选择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 c) 配电室的站址选择,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势 作为屏障,且配电室位于地上时,与居民区门窗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 12m; d) 配电室不得建设在噪声敏感建筑物的正下方和正上方,且不应与居民区相贴邻,配电变压器基础应与建筑物基础隔离; e) 配电室无法避让噪声敏感建筑物时,应与 GB12348 2008 中规定的 A、 B 类房间保留足够的距离,或采取隔振降噪措施确保 A、 B 类房间满足噪声控制要求。 6.1.2 设备选型 设备选型的要求如下: a) 配电室噪声应首先从声源上进行控制,宜采用低
19、噪声设备; b) 配电室设计中设备选型应满足设备出厂试验噪声指标要求; c) 配电变压器投运后,应经过不少于一个月时间的试运 行,在负载率为 40%及以上时,噪声指标仍合格。 6.1.3 设备布置 设备布置的要求如下: a) 在满足设备运行要求的前提下,设备宜相对集中,如对配电室周边环境仍有明显影响时,应采取隔声等控制措施; b) 振动强烈的设备,不宜设置在楼板或平台上,当必需布置在楼板或平台上时,应采取降噪措施和防振缓冲措施; c) 设备布置时,应考虑与其配用的噪声控制专用设备的安装和维修所需的空间,包括隔声门窗、声屏障等。 6.1.4 设备安装 设备安装的要求如下: a) 对于变压器类的电
20、力设备,在运行时会产生振动,引起结构噪声并向外传递,当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时需安装弹性隔振 器; b) 为保障隔声指数,弹性隔振器的选用原则为:其隔离的最低振动频率应大于变压器与隔振器系统固有频率的 3 5 倍。 6.2 噪声后期控制措施 6.2.1 隔声 Q/GDW 11720 2017 7隔声控制措施的要求如下: a) 隔声适用于可将噪声控制在局部空间范围内的场合; b) 可在城市居民区配电室的外围建筑墙壁内侧、门窗等处采取隔声围护的结构型式,降低配电室内部主要噪声源的辐射水平; c) 对于配电室内独立的强噪声源,可按插入损失、操作、维修及通风冷却的要求,采用相应型式的隔声罩; d) 隔声设
21、计时,必须防止孔洞与缝隙的漏声。对于构件的拼装节点、电缆孔、管道的通过部位等声通道,应作密封 处理设计,密封材料不能采用易燃易爆物; e) 隔声控制措施的实施方案参见附录 B。 6.2.2 消声 消声控制措施的要求如下: a) 消声适用于需保持通风的降噪场合; b) 消声构件的插入损失,应根据消声控制目标确定; c) 消声构件引起的压力损失必须控制在设备正常运行许可的范围内。消声构件产生的气流再生噪声与被治理声源的残余噪声叠加后,对环境的影响不得超过该环境允许的噪声控制限值; d) 消声构件应坚固耐用,满足相应的防潮、防火、防腐蚀、耐高温、耐油污等要求; e) 消声控制措施的实施方案参见附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1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DW 11720 2017 城市 居民区 10 kV 配电 噪声控制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