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福建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福建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福建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福建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是虚数单位,复数 , 若 的虚部为 ,则 等于( ) A 2 B -2 C 1 D -1 答案: A 试题分析:因为, ,其虚部为 4,所以,故选 A. 考点:复数的概念,复数的运算 . 已知平面向量 a , b= ,定义函数 ( )求函数 的值域; ( )若函数 图象上的两点 、 的横坐标分别为 和 , 为坐标原点,求 的面积 答案:( ) ( ) . 试题分析:( )根据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公式,利用三角公式化简得到,可得函数 的值域为 ( )通过确定,可考虑通过利用余弦定理确定三角形形状、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确定三
2、角形形状等,计算三角形面积 . 试题:解:( )依题意得 1分 3分 所以函数 的值域为 5分 ( )方法一 由( )知, , , 6分 从而 . 7分 , 9分 根据余弦定理得 . , 10分 的面积为 . 13分 方法二 同方法一得: . 7分 则 . 8分 . 10分 所以 , 的面积为 . 13分 方法三 同方法一得: . 7分 直线 的方程为 ,即 . 8分 点 到直线 的距离为 . 10分 又因为 , 11分 所以 的面积为 . 13分 考点: 1、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2、三角函数辅助角公式, 3、三角形面积 . 某校高三 2班有 48名学生进行了一场投篮测试,其中男生 28人,
3、女生 20人为了了解其投篮成绩,甲、乙两人分别对全班的学生进行编号( 148 号),并以不同的方法进行数据抽样,其中一人用的是系统抽样,另一人用的是分层抽样若此次投篮考试的成绩大于或等于 80分视为优秀,小于 80分视为不优秀,以下是甲、乙两人分别抽取的样本数据: ( )从甲抽取的样本数据中任取两名同学的投篮成绩,记 “抽到投篮成绩优秀 ”的人数为 X,求 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 )请你根据乙抽取的样本数据完成下列 22列联表,判断是否有 95%以上的把握认为投篮成绩和性别有关? ( )判断甲、乙各用何种抽样方法,并根据( )的结论判断哪种抽样方法更优?说明理由 . 下面的临界值表供参考:
4、 0.15 0.10 0.05 0.010 0.005 0.001 2.072 2.706 3.841 6.635 7.879 10.828 (参考公式: ,其中 ) 答案:( ) 的分布列为 ( ) 列联表: 优秀 非优秀 合计 男 来源 :学+科 +网Z+X+X+K 6 1 7 女 1 4 5 合计 7 5 12 有 95%以上的把握认为投篮成绩与性别有关 ( )甲用的是系统抽样,乙用的是分层抽样投篮成绩与性别有关,并且从样本数据能看出投篮成绩与性别有明显差异,因此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比系统抽样方法更优 试题分析:( )由 “抽到投篮成绩优秀 ”的人数为 X,其所有可能取值为 计算可得相应概率
5、,得到 的分布列为 计算得到数学期望 ( )由乙抽取的样本数据,得到 列联表,应用 “卡方公式 ”计算 “卡方 ”并与临界值表对照,得出结论 . ( )对照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的定义确定抽样方法,由( )的结论,并且从样本数据能看出投篮成绩与性别有明显差异,得到结论 . 试题:( )由甲抽取的样本数据可知,投篮成绩优秀的有 7人,投篮成绩不优秀的有 5人 X的所有可能取值为 1分 所以 , , 4分 故 的分布列为 5分 6分 ( )设投篮成绩与性别无关,由乙抽取的样本数据,得 列联表如下: 优秀 相关试题 2013届福建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理科数学试卷(带)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
6、市龙岗区横岗街道深峰路 3号启航商务大厦5楼 邮编:518000 2004-2016 21世纪教育网 粤 ICP备 09188801号 粤教信息(2013)2号 工作时间 : AM9:00-PM6:00 服务电话 : 4006379991 对于函数 与 和区间 D,如果存在 ,使 ,则称 是函数 与 在区间 D上的 “友好点 ”现给出两个函数: , ; , ; , ; , , 则在区间 上的存在唯一 “友好点 ”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对于 ,所以,存在唯一“友好点 ” ; 对于 , ,不符合 ; 对于 , = , ,函数 在( 0,+)上是单调减函数,当 时, ,所
7、以,存在 ,使成立,但 “友好点 ”不唯一; 对于 令 得令 ,得 所以, 时,函数取得极大值,且为最大值,最大值为 ,所以,存在存在唯一 “友好点 ” ;故在区间 上的存在唯一 “友好点 ”的是 ,选 D. 考点:新定义问题,配方法、导数法求函数的值域 . 对于任意给定的实数 ,直线 与双曲线 ,最多有一个交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题意,直线 与双曲线 , 的一条渐近线重合或平行,渐近线方程为 ,即 ,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选 D. 考点: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已知点 是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边 AB的中点为 D,若,其中 ,则点 一定在( )
8、A AB边所在的直线上 B BC 边所在的直线上 C AC 边所在的直线上 D 的内部 答案: C 试题分析:因为,点 是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边 AB的中点为 D,且, 所以, 共线且有公共点 ,所以 C在 AC 边所在的直线上,选 C. 考点:共线向量,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设 则 中奇数的个数为( ) A 2 B 3 C 4 D 5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 可知: 均为二项式系数, 依次是 因为, , 所以 中奇数只有 a0, a8两个,故选 A. 考点:组合数公式 ,二项式系数 已知等比数列 的公比 ,且 成等差数列,则 的前 8项和为( ) A 127 B 255 C 511 D 1
9、023 答案: B 试题分析:因为,等比数列 的公比 ,且 成等差数列,所以, ,即 ,故 的前 8项和为 =255,选 B. 考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 已知命题 “直线 与平面 有公共点 ”是真命题,那么下列命题: 直线 上的点都在平面 内; 直线 上有些点不在平面 内; 平面 内任意一条直线都不与直线 平行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3 B 2 C 1 D 0 答案: D 试题分析:因为,命题 “直线 与平面 有公共点 ”是真命题,即包括了两种情况, 一是直线 与平面 有一个公共点 -相交; 二是,直线 与平面 有无数多公共点 -直线在平面内 . 所以, 直线 上的点都在平面 内,
10、是假命题; 直线 上有些点不在平面内,是假命题; 平面 内任意一条直线都不与直线 平行,是假命题 . 故选 D. 考点:直线与平面 已知函数 ,则 “ ”是 “函数 在 上为增函数 ”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A 试题分析:当 时, ,其在 上是增函数;反之,函数,在 上为增函数,不一定有 ,如, 时,函数 在上为增函数, 在 上为增函数。故选 A. 考点:充要条件的概念,导数的应用, “对号函数 ”的性质 . 根据某市环境保护局公布 2007-2012这六年每年的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绘制折线图如图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这六年的每
11、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中位数是(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折线图及平均数计算公式,计算平均数为:( 320+320+300+340+310) 6=315, 故选 C. 考点:折线统计图,中位数 . 要得到函数 的图象,只须将 的图象上的所有的点( ) A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 B向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 C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 D向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平移规则 “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所以,要得到函数 的图象,只须将 的图象上的所有的点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选 C. 考点:正切函数图象的变换 填空题 数列 是由集合 ,且 , 中所有的数从小到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福建 福州市 高中 毕业班 质量 检查 理科 数学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