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湖北省八市高三3月联考文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湖北省八市高三3月联考文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湖北省八市高三3月联考文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湖北省八市高三 3月联考文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若 , 是虚数单位,且 ,则 的值为 A 1 B 2 C 3 D 4 答案: D 试题分析:因为根据题意,由于 , 是虚数单位,且 ,根据复数相等的定义可知, a=1,b-2=1,b=3,故 a+b=4,选 D. 考点:复数的概念 点评:对于复数的等式问题,主要是利用复数相等的条件来解。属于基础题 已知函数 , ,则函数 的零点个数是 A 4 B 3 C 2 D 1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由于函数 ,那么可知函数的零点,即为 f(f(x)+1=0的解得个数,因为结合图像可知,满足f(f(x)=-1,则可知 f(x
2、)=-2,或者 f(x)= ,因此可知满组每个方程的解有 2个,则可知解有 4个,故选 A.。 考点:函数零点 点评:解决函数零点的问题,一般考查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来解答,属于中档题。 从 (其中 )所表示的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方程中任取一个,则此方程是焦点在 轴上的双曲线方程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于 m和 n的所有可能取值共有 33=9个,其中有两种不符合题意,故共有 7 种,可一一列举,从中数出能使方程是焦点在 x 轴上的双曲线的选法,即 m和 n都为正的选法数,最后由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即可的其概率 . 设( m, n)表示 m, n的取值组
3、合,则取值的所有情况有( -1, -1),( 2, -1),( 2, 2),( 2, 3),( 3, -1),( 3, 2),( 3, 3)共 7个,(注意( -1, 2),( -1, 3)不合题意)其中能使方程是焦点在 x 轴上的双曲线的有:( 2, 2),( 2, 3),( 3, 2),( 3, 3)共 4个, 此方程是焦点在 x轴上的双曲线方程的概率为 ,选 B. 考点:古典概型,双曲线的方程 点评:本题 考查了古典概型概率的求法,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列举法计数的技巧,准确计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莱因德纸草书( Rhind Papyrus)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数学著作之一,书中有
4、这样的一道题目:把 个面包分给 个人,使每人所得成等差数列,且使较大的三份之和的 是较小的两份之和,则最小的 份为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设五个人所分得的面包为 a-2d, a-d, a, a+d, a+2d,( d 0);则由五个人的面包和为 100,得 a的值;由较大的三份之和的 ,较小的两份之和,得 d的值;从而得最小的 1分 a-2d的值 五个人所分得的面包为 a-2d, a-d, a, a+d, a+2d,(其中 d 0) 则,( a-2d) +( a-d) +a+( a+d) +( a+2d) =5a=100, a=20; 由 ( a+a+d+a+2d) =a-2d
5、+a-d,得 3a+3d=7( 2a-3d); 24d=11a, d=55/6; 所以,最小的 1分为 a-2d=20- = ,选 A 考点:等差数列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模型的实际应用,解题时应巧设数列的中间项,从而容易得出结果 某中学高三年级从甲、乙两个班级各选出 7名学生参加 数学竞赛,他们取得的成绩(满分 100分)的茎叶图如右图,其中甲班学生成绩的平均分是 85,乙班学生成绩的中位数是 83,则 的值为 A B C D 168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茎叶图分别写出两组数据,由平均数公式求出 x, 83是乙班 7名学生成绩的中位数,所以 83应是 7个成绩从小到大排列后的中间位
6、置上的数,据此可求出 y 由茎叶图可得甲班 7名学生的成绩为: 79, 78, 80, 80+x, 85, 92, 96; 乙班 7名学生的成绩为: 76, 81, 81, 80+y, 91, 91, 96; 由 = 79+78+80+(80+x)+85+92+96=85,得: x=5, 因为乙班共有 7名学生,所以中位数应是 80+y=83,所以 y=3, 所以 x+y=8,故答案:为 B 考点:茎叶图 点评:求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关键是根据定义仔细分析另外茎叶图的茎是高位,叶是低位,这一点一定要注意,此题是基础题。 设 ,函数 的导函数是 ,且 是奇函数,则 的值为 A BC D答案: C 试
7、题分析:根据题意,由于函数 的导函数是 ,且 是奇函数,则可知 故选 C 考点:函数的奇偶性,导函数 点评:理解奇函 数在给定的 x=0处函数值为零,是解决试题的关键,基础题 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A矩形 B三角形 C直角梯形 D等腰梯形 答案: D 试题分析:不等式组 那么利用不等式表示的区域可知,得到的区域为等腰梯形,故选 D. 考点:二元一次不等式与区域 点评:本题考查二元一次不等式与区域的对应,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判断规则,并能作出正确的图形,作图时要注意边界的存在与否选择边界是实线还是虚线 平面向量 与 的夹角为 , , ,则 A B C 4 D 12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
8、据题意 ,平面向量 与 的夹角为 , , 则对于 ,故选B. 考点:向量的数量积 点评:根据向量的数量积性质,一个向量的模的平方就是其向量的平方,来求解,属于基础题 . 已知直线 ,若直线 ,则直线 的倾斜角为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由于直线垂直的时候,斜率之积为 -1,则可知 直线 ,若直线 ,说明直线 的倾斜角为 ,故选 D. 考点:直线的倾斜角 点评:理解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是大于等于零小于 180度,是解题的细节,易错点就是忽略范围,属于基础题。 已知命题 ,那么命题 为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直接写出 p即可 . “全
9、称命题 ”的否定一定是 “存在性命题 ”, 命题 p: x R, ,那么命题 p: x R, 故选 C 考点:全称命题 点评:命题的否定即命题的对立面 “全称量词 ”与 “存在量词 ”正好构成了意义相反的表述基本知识的考查 填空题 下表中数阵为 “森德拉姆素数筛 ”,其特点是每行每列都成等差数列,记第行第 列的数为 ,则: ( ) ; ( )表中数 共出现 次 答案:( ) ,( ) 试题分析:利用观察法及定义可知第 1行数组成的数列 A1j( j=1, 2,)是以 2为首项,公差为 1的等差数列,进一步分析得知第 j列数组成的数列 A1j( i=1,2,)是以 j+1为首项,公差为 j的等差
10、数列,同时分别求出通项公式,从而从而得知结果。 第 i行第 j列的数记为 Aij那么每一组 i与 j的解就是表中一个数 因为第一行数组成的数列 A1j( j=1, 2,)是以 2为首项,公差为 1的等差数列, 所以 =2+( j-1) 1=j+1, 所以第 j列数组成的数列 A1j( i=1, 2,)是以 j+1为首项,公差为 j的等差数列, 所以 令 =ij+1=2010,故可知 82,表中数 +1=82, =81= ,共出现了 5次。 考点:等差数列 点评:此题考查行列模型的等差数列的求法,运用所学的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来求解通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 已知实数 ,若执行如下左图所示
11、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 不小于 47的概率为 . 答案: 试题分析:设实数 x 0, 10, 经过第一次循环得到 x=2x+1, n=2 经过第二循环得到 x=2( 2x+1) +1, n=3 经过第三次循环得到 x=22( 2x+1) +1+1, n=3此时输出 x 输出 的值为 8x+7 令 8x+7 47得 x 5 由几何概型得到输出的 x不小于 47的概率为 P= ,故答案:为 考点:程序框图 点评:解决程序框图中的循环结构时,一般采用先根据框图的流程写出前几次循环的结果,根据结果找规律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的最大值为 . 答案: 试题分析:视图复原几何体是长方体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湖北省 八市高三 联考 文科 数学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