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GDW 11652.21-2016 换流站设备验收规范第21部分:空调系统.pdf
《Q GDW 11652.21-2016 换流站设备验收规范第21部分:空调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 GDW 11652.21-2016 换流站设备验收规范第21部分:空调系统.pdf(3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换流站设备验收规范 第 21 部分:空调系统 Code of acceptance for equipments in HVDC converter station Part21:Air conditioning System 2017 - 10 -17 发布 2017 - 10 - 17 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 发 布ICS 29.240 Q/GDW 国 家 电 网 公 司 企 业 标 准 Q/GDW 11652.212016 Q/GDW 11652.212016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验收要求及流程 . 2 4
2、.1 验收对象 . 2 4.2 验收方法 . 2 4.3 可研初设审查条件和要求 . 2 4.4 到货验收条件和要求 . 2 4.5 隐蔽工程验收条件和要求 . 3 4.6 竣工(预)验收条件和要求 . 3 4.7 启动 验收条件和要求 . 3 5 验收工作记录 . 3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空调系统验收标准 . 4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空调系统验收工作记录 . 23 编制说明 . 29 Q/GDW 11652.212016 II 前 言 为规范换流站空调系统的验收工作,制定本部分。 换流站设备验收规范分为 23部分: 第 1部分:换流变压器 第 2部分:油浸式平波电抗器 第 3部分:干
3、式平波电抗器 第 4部分:换流阀 第 5部分:直流断路器 第 6部分:直流隔离开关 第 7部分:直流分压器 第 8部分:光电式电流互感器 第 9部分 :零磁通电流互感器 第 10部分: 直流避雷器 第 11部分:交直流滤波器 第 12部分:直流穿墙套管 第 13部分:直流控制保护系统 第 14部分:阀控系统 第 15部分:阀内水冷系统 第 16部分:阀外水冷系统 第 17部分:阀外风冷系统 第 18部分:站用交流电源系统 第 19部分:站用直流电源系统 第 20部分:消防系统 第 21部分:空调系统 第 22部分:辅助设施 第 23部分: 接地极 本部分为换流站设备验收规范标准的第 21部分。
4、 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运维检修部提出 并解释。 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谷永刚、甄利、曹植奇、左坤、常浩、付鲁川、苏平、冀肖彤、孙杨、张民、黄峻峰、万康鸿、苗俊杰、贾志辉、张志刚、赵晨、蔺庚立、焦宇峰、李鹏程、刘朝辉、付炜平、肖魁欧、赵智龙、赵俊蕾。 本部分首次发布。 本部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国网电网公司科技部。 Q/GDW 11652.212016 1 换流站设备验收规范 第 21 部分:空调系统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高压直流换流站空调系统包括阀厅空调(螺杆机组式空调)、主控楼和生活楼空调(
5、多联机式空调)的可研初设审查、到货验收、隐蔽工程验收、竣工(预)验收、启动验收这五个阶段验收工作的方式、内容和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换流站空调的验收工作,柔性直流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430.1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 (热泵 )机组 第 1部分 工业或商业用及类似用途的冷水 (热泵 )机组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22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 GB 50274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
6、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303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JB/T 4330 制冷和空调设备噪声的测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可研初设审查 examining feasibility study and primary design review 在可研初设阶段从设备安全运行、运检便利性方面对工程可研报告、初设文件、技术规范书等开展的审查。 3.2 到货验收 inspection of merchandise received 设备运送到现场后进行的验收。 3.3 隐蔽工程验收 inspection and approval of conceale
7、d work 对施工过程中本工序会被下一工序所覆盖,在随后的验收中不易查看其质量时开展的验收。 Q/GDW 11652.212016 2 3.4 竣工(预)验收 completion acceptance or pre-acceptance 施工单位完成三级自验收及监理初检后,对设备进行的全面验收。 3.5 启动验收 start-up acceptance 在完成竣工(预)验收并确认缺陷全部消除后,设备正式投入运行前 的验收。 4 验收要求及流程 4.1 验收对象 制造厂家提供的设备应符合技术条件(规范、标准、标书、应标文件等对应条款)和反事故技术措施要求,通过型式试验。 4.2 验收方法 4
8、.2.1 综述 验收方法包括资料检查、旁站见证、现场检查和现场抽检。 4.2.2 资料检查 资料检查包括满足换流站投产要求的所有资料。设备安装、试验数据应满足相关规程规范要求,安装调试前后数值应有比对,保持一致性,应无明显变化。 4.2.3 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包括现场设备外观和功能的检查。 4.2.4 旁站见证 旁站见证包括 关键工艺、关键工序、关键部位和重点试验 的见证。 4.2.5 现场抽检 现场抽检应明确抽查 内容、抽检方法及抽检比例,对数据存在疑问或频繁出现问题的设备应结合现场需要进行复检。 4.3 可研初设审查条件和要求 可研初设审查主要审查工程可研报告、初设文件、设备技术规范书等内
9、容,包括: a) 核查设备技术参数、结构形式、组附件选型、土建设计; b) 设备设计应落实相关反措及运维要求; c) 可研初设审查时按照附录 A 中表 A.1 要求执行。 4.4 到货验收条件和要求 到货验收主要对包装、技术资料、外观和运输过程记录等内容进行验收,包括: Q/GDW 11652.212016 3 a) 核对到货设备、清单与合同三者一致性; b) 检查设备包装及外观正常; c) 核查空调系统组附件合格证和出厂试验报告 齐全; d) 到货验收按照附录 A 中表 A.2 要求执行。 4.5 隐蔽工程验收条件和要求 隐蔽工程验收主要对设备基础、地脚螺栓等隐蔽过程内容进行验收,包括: a
10、) 防腐及绝热施工应随工验收; b) 风管、水管及电缆敷设等安装于封闭的部位或埋设于结构内或直接埋地工程应随工验收; c) 管道清洗后进行测压试验及保压记录,通风管道应进行漏光试验; d) 接地装置应做接地电阻试验; e) 隐蔽工程验收按照附录 A 中表 A.3 要求执行。 4.6 竣工(预)验收条件和要求 竣工预验收应在组附件分项试验已完成和设备总装完成之后进行,包括: a) 设备配置型号、数量及安装位置正确; b) 技术 资料、图纸齐全; c) 安装工艺、功能符合要求; d) 室内外主机、管路的布置及功能符合要求; e) 控制系统和后台监控系统功能齐全、运行正常; f) 标识清晰、正确;
11、g) 竣工(预)验收按照附录 A 中表 A.4 要求执行。 4.7 启动验收条件和要求 竣工验收合格,设备具备带电条件,包括: a) 设备功能满足要求; b) 设备运行状况正常,无异常振动与声响,噪声不超过标准; c) 确保设备彻底不留缺陷; d) 启动验收按照附录 A 中表 A.5 要求执行。 5 验收工作记录 验收工作记录要求如下: a) 可研初设审查发现问题时,提出整改意见,填入 “可研初设评审记录 ”,参见附录 B 中表 B.1; b) 到货验收发现质量问题时,填入 “到货验收记录 ”,参见附录 B 的表 B.2; c) 隐蔽工程验收发现质量问题时,提出整改意见,填入 “隐蔽工程验收记
12、录 ”,参见附录 B 的表B.3; d) 竣工(预)验收现质量问题时,提出整改意见,填入 “竣工(预)验收记录 ”,参见附录 B 的表 B.4; e) 启动验收发现质量问题时应及时督促整改; f) 对工程遗留问题,填写 “工程遗留问题记录 ”,参见附录 B 的表 B.5; g) 发现重大问题时,填写 “重大问题反馈联系单 ”,参见附录 B 的表 B.6。 Q/GDW 11652.212016 4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空调系统验收标准 空调系统验收标准见表 A.1表 A.6。 表 A.1 空调系统可研初设审查验收表 空调系统 主要信息 换流站名称 设计单位 验收单位 验收日期 序号 验收
13、 项目 验收内容及标准 检查方式 验收结论 (是否合格) 验收问题说明 一、螺杆机组空调参数选型 验收人签字: 1 设计、选型与参数 空调系统相关保护不应发闭锁直流命令 资料检查 是否 双极阀厅空调独立配置 是否 阀厅内应保持微正压状态,正压值宜保持在5Pa-10Pa,当大量使用新风时,正压 值不应超过50Pa。 是否 空调调节范围应使阀厅温度保持在 10到 50之间,湿度保持在 25%到 75%之间 。 是否 每极阀厅空调机组设置 100%备用,故障时可以自动投入。 是否 阀厅空调系统具备轮换使用功能,宜实现自动切换,机组运行时间可任意设定。 是否 螺杆机、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循环水泵应能分
14、别独立手动就地启停。 是否 应具备制冷及制热功能,阀厅空调还应有除湿功能。 是否 电源电压应为 380V-3相 -50Hz 是 否 1) 阀控及其他控制保护等屏柜上部不应有空调管道、空调进出风口; 2) 阀控室内的通风管道禁止设计在阀控屏柜顶部。 是否 当供电电压在 7%偏差范围内,设备应正常启动、运行。 是否 阀厅空调与室内的火灾报警设备连锁,火灾报警时自动关闭通风降温设备及有关防火阀门。 是否 保温和隔声材料须为防火材料,且需满足 NFPA及国内有关规范及法例的要求。 是否 应具有防冻措施,满足环境温度的要求。 是否 Q/GDW 11652.212016 5 表 A.1(续) 序号 项目
15、验收内容及标 准 检查方 式 验收结论 (是否合格) 验收问题说明 2 冷水机 组 阀厅空调螺杆机每极配置 2 台,每个系统都可以独立的进行操作,以便于维修,当一个管路系统进行维修时不会影响另一系统的正常运作。 资料检查 是否 空调机组制冷量根据计算满足保持阀厅温湿度要求 是否 冷水机组必须配备相关保护,在各种异常或者故障时不至机组受损(应包括但不局限于:冷媒低(高)压、冷冻水温过低、冷冻水量过少、供电异常等)。 是否 机组的所有主要部件、配附件均需经过防锈处理包括不同金属的隔离以防产生电 化锈鉵。 是否 螺杆机可依负荷量分阶段加载减载,压缩机应该能卸载启动,采用双螺杆压缩机。 是否 3 循环
16、水 泵 水泵必须为不含石棉物质的产品 资料检查 是否 水泵应标明旋转方向 是否 水泵进口要求配置闸阀、过滤器,出口配置逆止阀及闸阀,材质要求为铸钢。 是否 4 空气处理机组 进入阀厅的空气应至少设置两道即初效与中效(或高效)过滤网 资料检查 是否 外壳的组合设计应为可拆卸的并附设检修门及手柄以方便风机和盘管的检修 是否 检修门 尺寸应能使过滤袋正常从检修门出入 是否 风机及电动机应安装在低碳钢槽制底座上,底座须有导轨装置以及调校电动机的位置。 是否 机组必须为不含石棉物质产品 是否 空调机组所采用的风机运行时所产生噪音应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是否 冬季气温电加热器应为管式电加热器,空调机组电加热段
17、的加热量满足阀厅室温要求。 是否 空调机组送风、回风及新风口处需设置电动风量调节阀 是否 5 配电 电源室应配置两路 380V 交流电源至空调配电柜,两路 380V 交流电 源不取自同一段母线。 资料检 查 是否 6 自动控制及监控 应有手动、自动控制转换开关,以便对空调系统各设备分别进行手动控制。 资料检查 是否 Q/GDW 11652.212016 6 表 A.1(续) 序号 项目 验收内容及标准 检查方式 验收结论 (是否合格) 验收问题说明 6 自动控制及监控 空调监控系统应具有但不限于如下报警功能: 1) 当压缩机、冷凝风机、送风机、回风机等电流过载,电压缺相,油温过高时,应自动停机
18、并显示故障内容及报警; 2)过滤器前后压差超限报警并显示内容;电加热器超温报警并显示内容; 3) 送风机、回风机气 流开关故障报警并显示内容; 4)阀厅温度及相对湿度超限报警并显示内容。 资料检查 是否 1)能对阀厅的所有空调设备及系统进行集中监视控制,具备将报告及状态数据传送至工作站终端存档的功能; 2)若系统为分布智能系统,在通信网络失效的情况下,各控制器可以独立正常运作。 是否 应具备将空调设备运行状态及系统重要参数传送到换流站监控系统的功能 是否 7 其它附件的技术要求 闭式系统管路应在系统最高处及所有可能积聚空气的高点设置排气阀,在管路最低点应设置排水管及排水阀。 资料检查 是否 较
19、大金属结构零件均应可靠短路接地 是否 二、多联机式空调参数选型验收 验收人签字: 8 设计、选型与参数 控制楼内控制室、极控制保护设备室、通信设备室等应设置全年性集中式空调系统,其容量宜按设计冷负荷和风量的 2 100%(或 3 50%)。 资料检查 是否 空调系统应具备制冷及制热功能 是否 空调制冷剂要求使用 R410A 冷媒或其他环保冷媒 是否 1) 阀控及其他控制保护等屏柜上部不应 有空调管道、空调进出风口; 2) 阀控室内的通风管道禁止设计在阀控屏柜顶部。 是否 当供电电压在 7%偏差范围内,设备应正常启动、运行。 是否 冷媒管道的管径、管材和管道配件等应按产品技术要求选用,且其主要配
20、件应有生产厂配套供应。 是否 多联机空调系统产生的噪声传播至使用房间、周围环境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要求 是否 二次设备室需安装空调。开关室室内因气候或地理位置原因湿度较大的,应安装除湿装置。 是否 Q/GDW 11652.212016 7 表 A.1(续) 序号 项目 验收内容及标准 检查方式 验收结论 (是否合格) 验收问题说明 8 设计、选型与参数 严寒地区宜采用电暖器采暖控制室温 资料检查 是否 9 室内机 1)当室内机采用风管式时,空调房间的送风方式宜采用侧送下回或上送上回,送风气流宜贴附; 2)当有吊顶可利用时,可采用散流器上送; 3)房间确定送风方式和送风口时,应注意冬夏季温度梯度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DW 11652.21 2016 换流 设备 验收 规范 21 部分 空调 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