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2015年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年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 3小题) (1)_ _ , _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2)沧浪之水清兮, ;沧浪之水浊兮, 。(楚辞 渔父) (3)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 。(李白蜀遭难 ) (4)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 ,(晏殊蝶恋花) (5)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苏轼赤壁赋) 答案: (1)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2)可以濯吾缨 可以濯吾足 (3)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4)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5)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各
2、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心扉 芳菲绯闻 蜚声中外 B雪茄佳宾 枷锁 汗流浃背 C赢利 嬴政 瀛洲 疲夫羸老 D枢纽 名姝梳洗 毁家纾难 答案: C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分析师说,这一结果与万科全年计划基本相符, 12月的销售情况甚至要好于预期,回拢一部分资金后,万科的现金流也比以前更稳健。 B 1959年,上海音乐学院的何占豪、陈钢以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越剧中的曲调,创作了小提琴谐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C顾文彬以严谨大器之风范,为人师表。家学渊源,他的三个儿子皆精绘事,通赏鉴,善音律,擅金石,其中尤以三子顾承为其依重。 D要恢复健康、有序的文化生态环境,需要创
3、作者们淡化评奖意识,要让 “艺术搏奖 ”变成 “艺术博览 ”,让文艺工作者在宽松的环境中观摩、创作。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十年来的经验还证明,美国在加沙问题上聪明过头地上下其手,并不能让巴基斯坦人 按照美国和以色列的愿意行事。 B鉴于各国对进口农产品的检测标准不一,我国出口企业除花大力气提高农产品质量外,还应努力开拓新的市场,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C在著名指挥家陈燮如丝丝入扣、激情四射的指挥下,上海交响乐团的演奏充满了内在张力和细腻感,让听众如痴如醉。 D红楼梦不是横空出世、绝无依傍的作品,它在文学传统上继承了金瓶梅,在精神上是时代文化潮流的体现。 答案:
4、 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距今 1500多年的北魏陶俑,不仅真实传递了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社会生活的丰富信息,同时也为研究古代先民审美情趣和习俗的变迁提供了第一手直观资料。 B在今年的颁奖礼上, “黑马 ”麦家和他的暗算犹如一块突然坠下的高空落石,搅乱了那潭茅盾文学奖在人们心目中一以贯之的写实主义的湖水。 C 20世纪中叶以来的中美俄关系史,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由权力政力为基本内容的三角关系转向合作共赢为基本内容的三边关系的特征。 D生物学家说,这种巨大淡水 鱼数目过去 10年间减少大约 20%以上,现在确切数目尚不清楚,可能濒临灭绝。 答案: A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
5、话。(只填序号)( 3分) 会徽图案形似汉字 “世 ”,并与数字 “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在广义上又可代表包含了 “你、我、他 ”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 “理解、沟通、欢聚、合作 ”的理念。 上海世博会会徽是通过全球征集、专家评审而产生的。 会徽图案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表现了家庭的和睦。 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 ,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 答案:( 3分)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分) 暗香如故 一年前看
6、到暗恋桃花源这几个字,如同闻到了桃花的暗香,眼前闪过了芳草鲜美、落荚缤纷的桃花源,心想应该会相遇(甲)的吧。现实的结果还是错失,错过了冬季,又错过了夏季,最后还是应验了剧中那句台词:即使我们没有在上海相遇,我们也会在十年后的香港相遇,即使我们没有在十年后的香港相遇,我们也会在四十年后的台湾相遇,总之,我们会相遇(乙)的。那是开幕第一场戏中江滨柳对心爱的云之凡的台词。 在上海 深秋的夜晚看一场在上海的夜晚离别的戏,几乎是在相同的地点,不同的是时间:在 60年前的夜上海,在梧桐和灯光下的秋千架旁,是一对正在告别的恋人。因为青春,因为对爱的坚信, 离别仿佛是构思一场诗意的戏剧 ,思念、等候、围巾、情
7、书,每一个元素都是为了更好地体验爱的纯荧,那是他们拥有的爱,即使在一个动荡的年代,即使分离就在此刻的夜,在一个大时代里,两个小人物心里的爱还是完整的。然而命运并不是他们曾经预演的戏剧,命运让他们分离了 40年,从青春年少到了 甲 、 乙 的晚年,他们最终是在台北相见了,不再是秋千架旁,而是江滨柳的病床 边,真的是隔了八千里路云和月,千金纵买相如赋,默默此情谁诉,只能不甘地问一声:这些年来,你想过我吗? 然而暗恋桃花源并不是这样单一线索的剧情,这只是戏中的 “暗恋 ”部分,与之对应的另一部分是 “桃花源 ”。 “桃花源 ”讲述的是武陵人老陶和妻子过着贫乏的日手,妻手移情别恋,希望他远走高飞,他无
8、奈离家,按妻子的要求到上游去捕鱼。无意中进入了桃花源。桃花源中怡然的生活,温暖的人性让他重新对生活充满美好的期待,他决定回去寻妻,但他看见真实的一幕是:想象的美好早已在现实中千疮百孔。她的家并不是如愿以偿的桃花源,而是弥散 着琐碎而凌乱的矛盾。她的确是和曾经所爱的人在一起,却连对爱的想象和信念也失去了。也许他们从来就和爱无缘,只是一种相互的需要。 剧情的结构方式如同可以拆卸的积木: “暗恋 ”和 “桃花源 ”是两个互不相干的剧组,他们都与剧场签订了当晚彩排的合约,双方争执不下,谁也不肯相让。先是你一场,我一场,彼此打断,后来是分割舞台, “暗恋 ”和 “桃花源 ”同时在剧场中彩排,对接的台词,
9、反讽的效果,成就了一出古今交错悲喜交加的舞台魅影。 “暗恋 ”的时间背景是现代的,人物的情感是理想的,古典的;唯美中透着爱的诗意,忧伤中蕴涵着温暖和隽永, “桃花源 ”的时间背景是古代的,人物的情感却是现实的,现代的,杂乱中显示着爱的碎裂,喧闹中渗透着悲凉和无奈。 一个神思恍惚的红衣女子,她既不属于 “暗恋 ”,也不属于 “桃花源 ”,她穿越在这两个剧中,也穿越在不同的时代,寻找着她的生命中依依不舍的人,刘子骥。这样的两个剧,三个层面的情节,相互交错,相互间离相互消解,产生强大的张力, 暗恋桃花源的策划水晶女士说: ”诗意的人生,抑或失意的人生,常常不过是同一段人生透过不同角度的解读而已。 ”
10、而我想, “暗恋 ”的情结, “桃花源 ”的故事可以是一个人一生中不同阶段的故 事,也可以是不同人的人生中经历的故事。驳杂的剧情就是斑驳的人世间芸芸众生的写实。 在年复一年的春风里,桃花盛开着,沉醉着,然后飘落 爱如飘落枝头的花瓣, 零落在现实的泥泞里,粉色的,娇美的花瓣慢慢地憔悴、枯萎,被碾作尘土,唯有暗香如故,丝丝缕缕随风飘散着,在虚无和现实之间,在澄明的月光下,在恋花者的心里。 【小题 1】分析第 自然段中两处加点的 “相遇 ”的不同含义。( 4分) 相遇(甲): 相遇(乙): 【小题 2】在第 段甲、乙处填入最恰当的文字,描绘人到暮年的外表形象。要求甲、乙处所填文字各不超过 5个,且结
11、 构大致对称。( 3分) 【小题 3】阅读第 段文字,说说作者为什么说 “离别仿佛是构思一场诗意的戏剧 ”。( 4分) 【小题 4】根据你的理解,说说: (1)与传统戏剧相比,暗恋桃花源体现出哪些特色? (2)具有怎样的艺术表现效果?( 4分) (1)特色: (2)效果: 【小题 5】文章说 “诗意的人生,抑或失意的人生,常常不过是同一段人生透过不同角度的解读而已 ”,结合你读过的有关文学作品或其中的人物,谈谈你对此的看法或体会。(不少于 100字)( 5分) 答案: 【小题 1】相遇(甲): “我 ”(作者)看到暗恋桃花源一剧; 相 遇(乙):暗剧中主人公江滨柳和云之凡在离别后重聚。 【小题
12、 2】尘满面 鬓如霜 【小题 3】 青年人心中总有 “人生如戏 ”的浪漫遐想。( 1 分) 在恋人心目中,离别并不意味着失去爱情。( 1分)只要有对爱的坚信,离别反而能使爱情更纯美。( 2分) 【小题 4】 (1)舞台上面同时上演着不止一组的剧情,没有贯穿一致的主要人物和戏剧冲突。( 2分)(简单抄录 “两个剧,三个层面的情节 ”给 1分) (2)这种开放性的结构使得暗恋桃花源的内涵变得丰富而多元,有限的舞台变成了开阔的时空,具有无限阐释的可能性。( 3分) 【小题 5】( 5分)略。(观点明确给 1分,例子典型,言之成理给 2分,表达简明流畅给 2分) 【小题 1】略 【小题 2】略 【小题
13、 3】略 【小题 4】略 【小题 5】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共 12分) 当下有不少作品,在多年来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商业操作日益强固的情势下,丧失了文学所当有的目标,诸如 “欲望叙事 ”、 “身体写作 ”等等,作者很少发掘这些世俗生活后面的人性意义,不加针砭甚至不无欣赏地大量描写金钱欲望、权力欲望和生理性情欲,且在技巧上只为吸引众人眼球,而花样翻新,让人目迷五色。这引起许多真诚的文学者的不满和忧虑。作 家张炜曾指出:文学 “也许不在于技巧,而在于作品的灵魂 有的作品是有灵魂的,而有的作品里没有 ”。他所说的作品的 “灵魂 ”,也就是文学的精神。现在对于 “文学精神 ”,确实是应该
14、特别强调的。 文学精神究竟是什么呢?机智灵动或犀利明快或繁复华丽的语言与此相关,生动曲折、波澜起伏的情节结构安排与此相关,敏锐、细微的点滴生活感受与此相关,正确的立意与思想观点也与此相关,但这些都加在一起,也不等于文学精神。托尔斯泰在他的艺术论里说: “艺术是一种人类活动,其中一个人有意识地用某种外在标志把自己体验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而别人 被这种情感所感染,同时也体验到这种情感。艺术既不是形而上者所说的某种神秘的思想、美或上帝的体现,也不是生理美学者所言的人们借以消耗过剩精力的游戏,也不是美好事物的产品,总之,并不是享乐,而是为生命和追求个人及全人类幸福的道路中必需的一种交际手法,它把人类联结
15、在同样的情感中。 ”我们可以不同意托尔斯泰关于文学主要是情感的传达的说法,但是我们似乎不能不同意他说的真正的文学艺术不在于 “外在的标志 ”,不只是一般的情绪的表达,不是游戏和享乐,而是作家生命的投入和为了个人和全人类的幸福,从而把人类联结在“同样的情感中 ”的 活动,这同样的情感当然是指一种美好的情感。我们的鲁迅,立足于他所处的中国近现代社会和文化的种种不良环境中,在早年就提出 “能宣彼妙音,传其灵觉,以美善吾人之性情,崇大吾人之思理者 ”,为诗人之极致,提出文艺要表现和探索 “理想的人性 ”。他在五四时期,又指出文艺是 “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 ”。这 “灯火 ”,就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精神
16、的火焰,并且实际上还不限于对 “国民 ”而言,而与他当年高扬的欧洲诗人拜伦、雪莱的精神之火相接,是照见全人类走向自由解放之途的灯火。 为了使文学具有这种内在的精神,巨大的魅力,作家应当怀抱人道理想 ,投入自己的生命,以真诚的态度,真切地感受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的心灵,表现和探测其复杂状态,深入到他的精神世界尤其是情感世界中去,直抵人性的深处。这样,即使一部作品在语言和描写上有点芜杂的地方,小有瑕疵,也不足深怪,也可以称为优秀之作。那样的文学作品,必然会闪现人性的光辉,体现出人所固有的对自由解放的追求。只不过在表现方式上有的是正面表现的;有的是通过对丑恶、灰暗的人和现实的否定而折射出来的,因而作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浙江省 联谊 学校 联考 语文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