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卷(辽宁).doc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卷(辽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卷(辽宁).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卷(辽宁) 其他 将第 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 1)冉氏以是颇患苦狗。( 2分) ( 2)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 4分) 答案:( 1)冉氏因此很厌恶这条狗。 ( 2)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它(的原因),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填空。( 4分,每小题 1分) 【小题 1】杜甫旅夜书怀中的 “ ,月涌大江流 ”,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 【小题 2】苏轼在赤壁赋中的 “哀吾生之须臾, ”的诗句,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浩叹。 【小题 3】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三幕话剧 ,采用图卷式结构,塑造了王利发
2、、常四爷、松二爷等鲜活的文学形象。 【小题 4】法国作家 创作的人间喜剧展开了 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的画卷,被称为法国社会的 “百科全书 ”。 答案: 【小题 1】星垂平野阔 【小题 2】羡长江之无穷 【小题 3】茶馆 【小题 4】巴尔扎克 将第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 “/”断句。( 4分) 故 曰 勇 于 私 斗 而 怯 于 公 战 又 奚 独 怪 于 狗 而 烹 之 嘻 过 矣 ! 答案:故曰 /勇 于私斗而怯于公战 /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 /嘻 /过矣!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摄 制( sh)执 拗 ( ni) 染 色体( rn)长歌 当
3、哭( dng) B 疾 病( j) 吮 吸( yn) 露 马脚( lu) 遂 心如意( su) C 辑 录( j) 恪 守( k) 干 细胞( gn)数见不 鲜 ( xin) D 血 液( xu)脑 髓 ( su)文 绉 绉( zhu)睚 眦 必报( z) 答案: C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玛丽安在路边的碎石堆里偶然发现了几个形状奇特的化石牙齿,兴奋异常,却始终认不出那是属于什么动物的。 B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们要关注一些行业战线过长、生产力过剩、造成新的资源配置不合理。 C 1977年 12月 10日,中国积聚了 10年之久的 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这在历史上是规模空前的。
4、D早上出门的时候,他看到建筑工地的挖掘机、装卸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正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挖土。 答案: C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精粹矍烁再所不惜人情世故 B部署好像金碧辉煌细水常流 C梳妆赋 与人才辈出破涕为笑 D坐落针砭山清水秀各行其是 答案: D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儒学是儒家的学说,有孔子所创立。 薪尽火传 ,经过漫长的岁月,儒学得以延续和发展。 B今天看来,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论断是错误的,然而在古代,亚里士多德有很高的声望,他所说的话不应 无可置疑 。 C这真是 大人不见小人 怪,我犯了这点儿小错误,经理没有批评我,你倒挑起我的毛病来了。 D王懿荣与 “龙骨 ”
5、第一次相遇,就 刮目相看 ,从中发现了甲骨文,并成为把甲骨文考订为商代文字的第一人。 答案: A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方永刚既是 “知者 ”, 是一个 “行者 ”。他通过脚踏实地地 党的创新理论,使得党的创新理论的威力通过传播者知行统一的人格魅力更好地 出来。 A也躬身体现 B更躬行发挥 C更躬身体现 D也躬行发挥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21 题。 炉火 臧克家 金风换成了北风,秋去冬来了。冬天刚刚冒了个头,落了一场初雪,我满庭斗艳争娇的芳菲,顿然失色,鲜红的老来娇,还有各色的傲霜菊花,一夜全白了头。两棵丁香,叶子簌簌辞柯了,像一声声年华消失的
6、感叹。 每到这个季节,十一月上旬,我生上了炉火,一直到明年四月初,将近半年的时光,我进入静多动少的生活。每到安炉子和撤火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有些感触,季候的变迁,情绪的转换,打下了很鲜明、很深刻的印记。 我的小四合院,每到冬季,至少要安六个炉子,日夜为它奔波,我的家人总是念咕说:安上暖气多省事,又干净。我也总是用我的 一套理由做档箭牌:安暖气花费太大呀,开地道安管子多麻烦呵,几吨煤将放在何处?还得有人夜里起来烧锅炉 我每年这样搪塞,一直搪塞了二十一年。其实,别的都是假的,我中心的一条是:我爱炉火! 我住北房,三明两暗。左右两间有两个炉子,而当中的会客厅,却冷冷清清,娇花多盆,加上两套沙发,余地供
7、回旋的就甚少了。客人来了,大衣也不脱,衣架子成了空摆设。到我家做客的朋友们都说我屋子的温度太低了。会客室里确实有点冷清,而我的写作间兼卧室却暖和和的。炉子,成为我亲密的朋友,几十年来,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它,有时爆裂,有时温 柔,它伴我寂寞,给我安慰和喜悦。窗外,北风呼号,雪花乱飘,这时,炉火正红,壶水正沸,恰巧一位风雪故人来,一进门,打打身上的雪花,进入了我的内室,沏上一杯龙井,泡沫喷香,相对倾谈,海阔天空。水壶咝咝作响,也好似参加了我们的叙谈,人间赏心乐事,有胜过如此的吗? 每晚,我必卧在床上的,对着孤灯,夜读至十时,或更迟些。炉火伴我,它以它的体温温暖着我,读到会心之处,忽然炉子里砰砰爆
8、了几声,像是为我欢呼。有时失眠了,辗转不能安枕,瞥看炉子里的红光一点,像只炯炯的明眸,我心安了,悠悠然,入了朦胧的境界。 暖气, 当然温暖,也干净,但是呵,它不能给我以光,它缺少性格与一种活力。我要光,我要性格,我要活力。 我想到七八岁上私塾的时候,冬天,带上个铜 “火箱 ”,里面放上几块烧得通红的条炭,用灰把它半掩住, “火箱 ”盖上全是蜂窝似的小孔,手摸上暖乎乎的,微微的火光从小孔里透露出来,给人以光辉,它不仅使人触感上感到温暖,而且透过视觉在心灵上感受到一种启示与希望的闪光。 , 有这种生活经验的人,会饶有情趣地回忆起隆冬深夜,置身在旷山大野中,几个同伴围在篝火旁边取暖的动人情景。火,以
9、他的巨大热量使人通体舒畅,它的火柱通天而起, 在黑暗中给人以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与向前冲击的勇气。在它的猛烈的燃烧中,迸出噼噼啪啪的爆炸,不像一声声鼓点吗? 炉火当然不是铜 “火箱 ”,也不是篝火,可是它们有着同样的性格:它们发热,它们发光,它们也能发出震撼人心的声响。几十年来我独持异议不安暖气,始终留恋着炉火,原因就在此。 1984年 11月 24日 【小题 1】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 “秋去冬来 ”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分) 【小题 2】文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用三个词语予以概括。( 3分) 【小题 3】第四、五自然段,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 “炉火 ”?请简要
10、赏析。( 5分) 【小题 4】文中写了 “炉火 ”,为什么还写 “火箱 ”“篝火 ”?请分析作者的写作用意。( 5分) 【小题 5】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不是 “怀旧 ”?为什么?( 4分) 答案: 【小题 1】起铺垫(或引出下文)的作用。( 2分)写 “秋去冬来 ”,自然引出下文的 “炉火 ”,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 “炉火 ”的意蕴预设了空间。( 2分) 【小题 2】感伤(感伤之情) 感动(温馨之情) 感奋(激昂之情)答对 1层给 1分,意思相近即可。 【小题 3】运用了对比手法、拟人手法、比喻手法。通过冷暖对比突 出了炉火带给人的温馨之感。文中 “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 ”
11、、炉火像 “明眸 ”等拟人、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炉火的喜爱之情,表现出炉火对作者的特殊意义。 【小题 4】这样写可以丰富 “炉火 ”的意蕴, “火箱 ”和 “篝火 ”不仅给人带来温暖,还给人以启示与希望、力量和勇气从而深化了主题,也使行文富于变化。 【小题 5】不是。文章有怀旧情感,但并非全文主旨。文章主旨是艺术地揭示了 “炉火 ” 带给人的温暖与活力、希望与勇气,表明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题。 法国社会学家埃吕尔承认技术应用 有负面作用,但他认为这只能通过技术来消除。埃吕尔说: “我们在尽力揭露技术发展招致麻烦的一面 我深信,所有这些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语文 辽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