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三 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有关专家建议,除经常通风外,定期对空调散热片和滤网进行清洗已是 。 这些 的事情还没有得到解决,你让我怎么能够安心睡觉呢? 他时刻关注天气情况,希望来场台风,而台风带来的降水能解决漂流缺水的 。 A迫在眉睫当务之急燃眉之急 B当务之急燃眉之急迫在眉睫 C燃眉之急迫在眉睫当务之急 D当务之急迫在眉睫燃眉之急 答案: D 这三个成语的区别是: “迫在眉睫 ”形容事情紧迫, “燃眉之急 ”指紧迫的事情。 “迫在眉睫 ”的作用相当于不及物动词,多用作谓语,定语; “燃眉之急
2、 ”的作用相当于名词,我多用作 “救 ”“解 ”“解救 ”“解除 ”一类动词的宾语。 “当务之急 ”是当前应该做的事情中最急需办的事。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中国梦的文化维度是文明进步,文化繁荣。 。 , ; , ; ,满足民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它的提升需要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包容各种文化思潮的交流交 融碰撞 传承优秀璀璨的中国文化 文明程度是国家的软实力 还需要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吸纳一切体现人类先进文化的发展成果 也需要贴近群众生活的文化形态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要求
3、考生在注意语言表达的整体性、连贯性原则以外,还要多角度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对语句排序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 2分析选项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 3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干扰项。该类试题几个选项在语句的数量或内容上基本相同,只是顺序不同,或者语句的语调点不同,选择时,找准选项的相异点,以此为突破口,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4通读语段,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 就本题而言,要注意 “需要、还需要、也需要 ”的词语照应关系,以及横线上的标点的提示作用。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马年 “春晚 ”节目中,由开心麻花团队精心打造的喜剧小品扶不扶,以生活气息浓郁、喜剧效果明显 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喜爱是毋庸置疑的。 B近日,中央电视台举行的 “文明天下行 ”大型投票活动,高票选出了 “随车扔垃圾 ”这一行车行为,成为民众最反感的不文明行为。 C澳大利亚搜寻马航 MH370航班联合协调中心公布了最新搜索情况 ,“蓝鳍金枪鱼 ”自主水下航行器已经开始执行其第二次海底搜索任务。 D自 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 3月 21日定为 “世界诗歌日 ”以来,为世界各地人们举办诗歌活动提供了一个契机,推动了诗歌运动的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
5、析: A项杂糅,应去掉 “是毋庸置疑的 ”。 B项偷换主语, “投票活动 ”成了“成为民众最反感的不文明行为 ”的主语,可在 “成为 ”前加上 “它 ”。 D项滥用介词,主语缺失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 宗白华 诗哲泰戈尔曾说过: “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比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更值得宝贵的?中国文化使人民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他们已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不是科学权力的秘密,而是表现方法的秘密。这是极其伟大的一种天赋。 ” 他的这几句话里,包含着极精神的观察与意见,值得我们细加
6、思 考。 先谈 “中国人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 ”。东西方古代哲人,都曾仰观俯察探求宇宙的秘密。但希腊及西洋近代哲人倾向于拿逻辑的推理、数学的演绎、物理学的考察去把握宇宙间质力推移的规律,一方面满足理智了解的需要,一方面导引西洋人去控制物力,发明机械,造福民生。西洋思想最后所获得的是科学权力的秘密。中国古代哲人却是拿着 “默而识之 ”的观照态度,去体验宇宙间生生不已的节奏。即泰戈尔所谓旋律的秘密。论语上载:子曰: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四时的运行,生育万物,对我们展示着天地创造性的旋律的秘 密。一切在此中生长流动,具有节奏与和谐。老子也从他高超严冷的眼里观照着世界
7、的旋律,他说: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活泼的庄子也说他 “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 ”,他把他的精神生命体合于自然的旋律。荀子歌颂着天地的节奏: “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而生,各得其养而成。 ” 中国古代哲人找到了宇宙旋律的秘密,并且把这获得的至宝,渗透进我们的现实生活,使我们生活在礼与乐里,创造着社会的秩序与和谐。我们又把这旋律装饰到我们日用器皿上,使形下之器启示着形上之道(即生命的 旋律)。中国古代艺术特色表现在日用器皿的各种图案花纹里,而中国最光荣的绘画艺术,也还是从商周铜器图案、汉代砖瓦花纹里脱胎出来的呢! 再谈 “中国人喜
8、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 ”。在新石器时代,我们制作了玉质的日用器皿,后来把它们作为我们政治上、社会上及精神人格上美丽的象征物。在青铜器时代我们竭尽当时的艺术技能把日用器皿,如烹饪的鼎、饮酒的角等等,制精制美,使它们成了天地境界的象征。我们赋予最现实的器具以崇高的意义,优美的形式,使它们成了天地境界的象征。我们赋予最现实的器具以崇高的意义、优美的 形式,使它们不仅仅是我们役使的工具,而且可以同我们对语,同我们情思往还。 但我们也曾得到过科学权力的秘密。火药同指南针这两项发明到了西洋人手里,成就了他们控制世界的权力 陆上霸权与海上霸权,中国自己倒成了这霸权的牺牲品。 我们发明
9、火药,却用它来制造奇巧美丽的烟火,使人们在新年里享受平民式的欢乐。我们发明指南针,并不曾向海上获取霸权,却让风水先生勘定我们庙堂、居宅及坟墓的万位与走向,使我们生活中顶重要的 “住 ”,能够选择优美适宜的自然环境。 中华民族很早发现了宇宙旋律及生命节奏的秘密,以和平的音乐的心境爱护现实,美化现实,却轻视了科学征服自然的权力,使我们不能摆脱贫弱的地位,在生存竞争剧烈的时代,受人欺侮,我们的灵魂粗野了,卑鄙了,怯懦了,也现实得不近情理了。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正面临着极大的问题。 (选自艺境, 1946年,有删节) 【小题 1】关于 “中国人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10、( 3分) A中国古代哲人找到的 “事物的旋律的秘密 ”不是科学权力的秘密,而是表现方法的秘密。 B发现宇宙秘密的能力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被泰戈尔认为是中国人的一种极其伟大的天赋。 C中国古代哲人把找到的宇宙旋律的秘密渗透进现实生活,创造着社会的秩序与和谐。 D中国古代哲人仰观俯察宇宙秘密的目的,并不像西方哲人那样想获得 “科学权力的秘密 ”。 【小题 2】下列各项不能体现 “中国人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 ”的一项是( 3分) A新石器时代制作了玉质器皿,后来我们把它们作为政治、社会和精神人格上美丽的象征物。 B我们将崇高意义与优美形式赋予现实的器具,使它们已不再仅仅是被
11、役使的工具。 C我们没有用火药和指南针来获取霸权,而用来享受新年的平民式的欢乐和适宜的自 然环境。 D四时运行和万物生育,展示着天地创造性的旋律的秘密,中国人本能地找到了这种秘密。 【小题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西方哲人探求宇宙万物的目的是了解与控制,因此他们根本就体会不到探求过程中的真谛与乐趣。 B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体现在 “中国文化使人民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 ”。 C庄子把他的精神生命体合于自然的旋律,而荀子歌颂天地的节奏,他们对宇宙旋律的体验大相径庭。 D在重视科学征服自然的权力的同时,我们更应坚持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否则,我们便
12、不能摆脱贫弱的地位。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B 【小题 1】 试题分析: “发现宇宙秘密的能力是中国人所独有的 ”不符合文意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属于对 “中国人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 ”的阐述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A项 “因此他们根本就体会不到其中的真谛与乐趣 ”属无中生有; C项 “他们对宇宙旋律的体验大相径庭 ”与原文不符; D“更应坚持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 ”并不是我们 “摆脱贫弱的地位 ”的途径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
13、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实用类文本阅读( 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后面的题目。 一钵了却谁的浮生 闫荣霞 李叔同 “二十文章惊海内 ”,会做诗、会填词、会书法、会作画、会篆刻,又会音乐、会演戏 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是他不会的? 鲁迅、郭沫若也以得他一幅字为无上荣耀。他作的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 我毕业的时候还在唱;这样的歌就是诗了,他的诗又怎能不好: “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连他给友人夏 D尊的画随便题两句话,都好得不行的: “屋老。一树梅花小。住个诗人,添个新诗料。爱清闲,爱天然;城外西湖,湖上有青山
14、。 ”(为题小梅花屋图 ) 可是一入佛门,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就完全置之度外了。叶圣陶谈弘一晚年书法: “就全幅看,好比一位温良谦恭的君子,不亢不卑,和颜悦色,在那里从容论道。 毫不矜才使气,功夫在笔墨之外,所以越看越有味。 ”就像一道虹敛去七彩,白气藏身天地间,非为字变,实则人变。当了和尚, 字也有了一颗为僧为佛的心,自然是 “刊落锋颖,一味恬静 ”。 就如他这个人。初始华丽,剃须裹腰在舞台上扮茶花女,如今却是面容清癯,眉目疏淡,一个过午不食、行脚度世的老和尚。就像烟花 “啪 ”地炸开,整个天地都为之增了色彩。眼看着亮了,更亮了,大了,更大了,圆了,又更圆,然后暗了,
15、又更暗 整个人生就这样由绚丽归于平淡。 环顾当年,人们对大才子李叔同出家动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大师的弟子、著名美术家丰子恺则提出独到的见解,他说: “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 。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 人生 就是这样一个三层楼。而弘一法师,就是一层一层走上去的。 ”丰子恺的 “人生三层楼 ”的说法,切合实际,振聋发聩,一扫世俗们对李叔同出家因由的所有推测之说。 庄子讲天地有大道,却是一定要做到 “无己 ”,成为 “至人 ”,才能得之。世事不再关注,生死不再思虑,贫富得失不是挂在心尖上的事,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游于
16、宇内。 可是,要想得到大道的快乐,却要能熬得过刳骨剔肉的痛苦。剃度后,与他有过刻骨爱恋的日籍夫人伤心欲绝地携了幼子千里迢迢赶到灵隐寺,他铁石心肠,竟然连庙门都没有让他 们进,妻子无奈离去,只是对着关闭的大门悲伤地责问道: “慈悲对世人,为何独伤我? ” 他用刳骨剔肉的痛苦,置换了真正的自由。一切他都舍得,只为追求心中那一点萤火。 我们对于追求自由的人一向是敬仰的。自身是燕雀,怎不羡鸿鹄?林语堂说:“他曾经属于我们的时代,却终于抛弃了这个时代,跳到红尘之外去了。 ”张爱玲说: “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 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 赵朴初评他是: “无尽奇珍
17、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其实他才不要当什么奇珍和明月,他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心罢了。所以他出 家也不是为当律宗第十一代世祖,更不为能和虚云、太虚、印光并称 “民国四大高僧 ”。弃家毁业不为此,大彻大悟不消说。那些虚名,他是不要的。真实的他, 63 个流年,在俗 39 年,在佛 24年,恪遵戒律,清苦自守,传经授禅,普度众生,却自号 “二一老人 ”:一事无成人渐老,一钱不值何消说。 1942 年 10 月 13 日,弘一写下 “悲欣交集 ”四字。三天后,沐浴更衣,安详圆寂。“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一钵了却他的浮生,他的粗钵里盛满自由。 【注】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弘一大
18、师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作为中 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在他艺术发展如日中天时,他毅然摒弃了世俗,中年出家后成为南山律宗一代祖师,被誉为 “民国四大高僧 ”。 【小题 1】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A “一钵了却谁的浮生 ”这个题目新颖别致,一方面与李叔同的身份、性格紧密相连,另一方面也有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的作用。 B作者将弘一人生的转变比作烟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前半生的绚丽与后半生的平淡,以二者强烈的对比,表达 了作者对其人生轨迹转变的深深的忧伤。
19、 C “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一句,以高傲的张爱玲的谦卑,体现出了李叔同的大家风范。 D弘一在写下 “悲欣交集 ”四字后圆寂,表明他认为自己的人生既有喜的一面,也有悲的一面,是留有遗憾的,对自己的抉择隐隐流露出悔意。 E全文不仅在写李叔同的才华 天才般的才华,更在写他坚定舍弃,对真正自由的追求。在当今物质至上、利益为先的商品时代,李叔同的这种追求,是照鉴我们灵魂的一面镜子。 【小题 2】从文章内容看,弘一进入佛门前后的人生轨迹有哪些不同?世人对他 是如何评价的?( 6分) 【小题 3】作者在文中直接引用了李叔同作的送别和他的诗,又大量地引用了名家的言论,请简要分析这些引用
20、的作用。 (6分 ) 【小题 4】李叔同 “二十文章惊海内 ”,可谓是传奇般的天才,在艺术事业如日中天之时毅然毁家弃业,皈依佛门,以一钵了却浮生。你如何理解他的人生抉择?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案:【小题 1】 EA 【小题 2】入佛门前:才华横溢并且外露;交际甚广,生活清闲雅致。入佛门后:与世隔绝,无己无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自由。( 4分) 世人评价:有人羡慕其对自由的追求,有人不解 他如何做得如此决绝,有人认为他成了万众景仰的奇珍、明月。(言之有理即可)( 2分) 【小题 3】 引用李叔同作的送别和他的诗,直接表现李叔同的过人才华和其思想精神; 引用丰子恺、叶圣陶、林语堂
21、、张爱玲等人的评价,表现了众人对他追求自由的高度敬仰,更加突出李叔同才学和品性的不同凡响; 这些引用印证了作者的观点,丰富了文章内涵,增加文章的知识性,使传记具有真实感人的力量。( 6分) 【小题 4】我认为,李叔同之所以做出如此抉择,是因为人应该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和崇高独立的人格。他博学精艺,初始华丽,已经达到很高的精神境界;后来的出家,正如丰子恺所言,是出于对人生追求的自然渐进,是一种人格的完满和升华。( 2分)他之所以刳骨剔肉,抛妻别子,是因为他知道需求越少,得到的自由就会越多。只有舍弃尘世的一切牵挂,才能获得心灵的真正自由。( 2分)他大彻大悟,不求虚名,清苦自守,只是为了自己的心
22、,为了传经受禅,普度众生。( 2分)李叔同以一钵了却浮生,粗钵里盛满自由,通过宗教生活找到了他人生境界的圆满,灵魂的归 宿。( 2分)(言之有理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答 E给 3分,答 A给 2分,答 B C D不给分。 B项 “表达了作者 深深的忧伤 ”错误; C项 “高傲的张爱玲 ”不确切; D项 “是留有遗憾的,对自己的抉择隐隐流露出悔意 ”错误。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题目问的是 “人生轨迹 ”,然而文章中并无人生经历相关的叙述,因此,我们只能理解为 “人生状态 ”或表现之类。参照文章内容,将相关内容分类
23、概括。关于世人的评价,最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文中引用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点: 1、可使所表达的语言简洁凝练 ;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 2、对说理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 3、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 4、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 5、引用,对说理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 6、丰富文章内容 增加佐证力度 7、提高文章的文采 在答题时要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 分析
24、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类探究题一般可顺着文章的思路和观点来作答,比较容易得分。如果另出新意,不是不可以,但在考场上,要考虑时间因素。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学类文本阅读( 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25分) 莲池老人 贾大山 庙后街,是县城里最清静、最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寺院,山门殿宇早坍塌了,留得几处石碑,几棵松树,树顶上蟠着几枝墨绿,气象苍古。寺院西南两面是个池塘,清清的水面上,有鸭,有鹅,有荷;池塘南岸的一块石 头上,常有一位老人抱膝而坐,也像是这里的一个景物。寺院虽破,里面却有一座钟楼。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山西省 太原 中高 10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