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二语文必修五课后强化作业第9课说“木叶”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高二语文必修五课后强化作业第9课说“木叶”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二语文必修五课后强化作业第9课说“木叶”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 届高二语文必修五课后强化作业第 9 课说 “木叶 ”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 袅 袅 (nio) 得鱼忘 筌 (shun)疏 朗 (sh)翩 翩起舞 (pin) B 皎 皎 (jio)(su)褐 绿 (h)缠 绵 悱恻 (min) C 灼 灼 (shu)四处漂 泊 (b)触 及 (ch) 空气湿 润 (rn) D寒 砧 (zhn)冉 冉升起 (rn)凄 清 (q)笑声 爽 朗 (shun)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筌 ”读 qun; B.“”读 s; C.“灼 ”读 zhu。 这篇文章实际上是谈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为什么
2、把 “说 木叶 ”作为标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把标题定为 “说 木叶 ”,就可以把古诗中的意象 “木叶 ”作为论题,围绕它展开全文。 B作者先排除古代诗人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再探寻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蕴含有落叶的因素,最后从中得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并加以阐发。 C从现象谈到本质,从个别谈到一般,从具体谈到抽象,既深入浅出地阐发了理论,又易于为广大读者所接受。 D如果把题目定为 “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 ”,也无不可。因为作者考虑到读者是中学生,力求写得浅显易懂,深入浅出,所以采用这个标题。 答案: D 试题分析:作者写本文时并未想到它被收入课本,也不是专为中学生写的。 下列
3、对句子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 文章开头紧扣题目,说明 “木叶 ”的来历,以及对后代诗歌产生的影响。 B “如谢庄月赋说: 洞 庭始波,木叶微脱。 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 引用这些诗句,都是为了说明古代诗人特别喜欢使用 “木叶 ”一词,因此 “木叶 ”在古诗中很常见。 C “木叶 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 木 就是 树 , 木叶 就是 树叶 ,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 ” 设问开头,引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届高二 语文 必修 课后 强化 作业 木叶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