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 A 创 伤( chung) 提 防( t)刀 俎 ( z)百 舸 争流( g) B颓 圮 ( p) 忤 视( w)骨 髓 ( su)嘉言 懿 行( y) C 箕 踞( j) 濡 缕( r)青 荇 ( xng)浪 遏 飞舟( ) D青 苔 ( ti) 荆 棘( jng) 目( chn)忸 怩 不安( n)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提 d, “提 ”与 “提防 ”义相关的读,其它都读 t。 B、髓 su,该字只有一个读音,要强记。 D、苔 ti,指苔藓类读 ti,其它读 ti。
2、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寥廓斑阑河泮天伦叙乐 B踌躇竞然笙萧漫江碧透 C徵调戊守凌侮切齿抚心 D拜谒杀戮扼腕夜缒而出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阑 斓, “文 ”旁与 “花纹 ”有关。泮 畔; B、竞 竟,萧 箫; “箫 ”为一种乐器,所以是竹字头。 C、戊 戍,抚 拊。 “拊 ”为“捶打 ”之意,与 “切 ”相对。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四项中,诗歌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轻轻地 /我走了,正如我 /轻轻地来 B波光里的 /艳影,在我的 /心头荡漾 C她 /彷徨在 /这
3、寂寥的 /雨巷 D一个 /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答案: B 试题分析:应为 “波光里的 /艳影,在我的心头 /荡漾 ”。 考点:诗歌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 E。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词最初称为 “曲词 ”或 “曲子词 ”,是配音乐的。后来和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又有人把词称为 “诗余 ”,又因词的句子有常有短,所以又称它为 “长短句 ”。 B文学史上一般把 “五四 ”后写的诗歌称为现代诗歌,但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因用了古典诗歌的形式,所以属于古典诗歌。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也是
4、优秀的散文著作。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三千年的历史,全书共 130篇,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部分。 答案: B 试题分析: 现代诗,也叫 “白话诗 ”,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一般不拘泥格式和韵律。现代诗的发现可以追源到清末,当时,一些从西方引进的诗作已开始用白话进行翻译,但是这些作品量不是很大,所以鲜为人知。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 1953年 纪弦创立 “现代诗社 ”时确立。现代诗主要流派为新月派、九叶派、朦胧派。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 “五四 ”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
5、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2016届高一新生在军训中表现出色。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们 不以为然 ,仍然坚持刻苦训练,磨炼了自己的意志。 B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灵魂,茅盾就说他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 “开山诗人 ”又是 “末代诗人 ”,他以后的继承者只能 望其项背 了。 C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 无可非议 的。 D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 “泥土里 ”的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 栩栩如生 ,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
6、一张 “中国名片 ”。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此处应为 “不以为意 ”。 B、 “望其项背 ”只能与否定词连用。 D、栩栩如生:形容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多指人工制造的艺术品。此处应为 “绘声绘色 ”。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当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们的情感和价值观越来越多元的时候,鲁迅的名言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无疑让人产生许多感慨。 阅读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人人皆知,而如何增强和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是为人父母者需要面临的挑战。 长篇 小说蛙于 2011年获得第八届茅
7、盾文学奖,其作者是当今文坛颇具影响力的创作过红高粱等佳作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之手。 真善美是童话的底色,是人类代代相承的灵魂光芒,它能够使孩子养成尊重自然、爱护别人的精神和良好习惯。 答案: A 试题分析: B、语序不当,应为 “如何激发和增强孩子的阅读兴趣 ”。 C、句式杂糅,应去掉 “之手 ”。 D、 “养成尊重自然、爱护别人的精神 ”搭配不当。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4)题。 中国为何没有奥斯维辛 葛剑雄(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当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六十周年的时候,当全世界的目光集中到奥斯维辛的时候,当当年
8、殉难者的姓名一个个被镌刻在史册上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在日本军国主义肆虐的亚洲却没有类似的 “奥斯维辛 ”?是日本军国主义者没有犯下那样的罪行吗?是他们没有屠杀那么多无辜的亚洲人吗?是他们没有留下集中营吗?都不是。即使根据现有的相当不完整的记载,仅仅中国人民所承担的苦难、所蒙受的牺牲就不亚于整个 “奥斯维辛 ”。 当然,首先是日本的态度。尽管日本人中不乏有良知的人,他们和亚洲人民站在一起,清算和谴责军国主义的罪行,但日本远没有像德国那样正视本民族曾经制造的罪恶,承认历史事实,深刻反省悔悟。因此,在日本的 “奥斯维辛 ”不可能保存下来,连一些重要史料也秘而不宣,甚至已不知所终。相
9、反,作为甲级战犯被处死的东条英机却被供奉在靖国神社,日本现任首相还要坚持参拜。 不过,作为最大的受害者的中国人民,也缺乏犹太人那种坚忍不拔、一丝不苟的精神,对死者和生者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中国 3500万的死难者,对南京大屠杀 30万受害者,我们能 像犹太人那样将他们的姓名一个个列出来吗? 中国的历史固然有优良的传统,但也过多地承担了政治和道义的任务,而对史实本身却往往忽略,甚至采取完全实用的态度。抗战胜利以后,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一味强调对日本 “以德报怨 ”,却没有及时调查、记载日本具体的侵略事实和所犯罪行,向东京国际法庭提供的证据并不充分。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国际上不断反帝反修,在国内政治运动
10、持续不断、愈演愈烈,而对日本侵略的调查和记载也没有足够的重视。相反,出于种种考虑,我们当时对日本和日本的侵略罪行有意无意地采取了一些今天看来不可思议的做法。例如,一 度每年都要派代表团参加日本纪念原子弹受害者的活动,却没有同时纪念我们自己的受难者;在将在押日本战犯全部释放的同时,对他们的罪行没有给予充分审判。在政府放弃日本的战争赔偿的同时,没有支持民间对日索赔。 在对抗日战争历史的研究、宣传、教育中也存在不实事求是、不严肃的态度,或者片面服从现实需要。例如,在与苏联友好时,对苏联与日本存在过的暧昧关系、苏联对伪满洲国的态度等史实讳莫如深,而对盟军支持中国抗战的贡献轻描淡写。对日本侵略者往往着眼
11、于作情绪化的宣传,却不注意事实和数字的准确性。 我出生于抗战胜利后的 1945年 12月,解放后上学,从初中开始就爱好历史,1965年开始当中学教师,教过英语、政治,应该是中国人中比较关心和了解历史的人。但直到 1978年成为复旦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我对抗日战争历史的了解还相当肤浅。老实说,我还不知道南京大屠杀的受害者有 30万之多!记得我考高中时的作文题目是给日本朋友的一封信,因为那时正在支持日本人民的反美爱国斗争。我看过记录日本原子弹受害者的影片,廖承志等出席日本广岛的纪念会的镜头也在当时的新闻简报中看过不止一次,但我实在记不得当时放过多少反映日本侵略罪行的记录片。 如果 从 1949年开始
12、,我们就认真调查日本在南京的屠杀罪行,让幸存者说话,把遗址遗物保存下来,今天联合国也会来中国纪念 “奥斯维辛 ”。面对幸存的犹太人在奥斯维辛的控诉,我们能不感到对殉难国人的愧疚吗?为什么中国的幸存者不曾有这样的机会? (有删改) 【小题 1】结合本文内容,简要分析首段在文中的作用。( 4分) 【小题 2】中国没有奥斯维辛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4分) 【小题 3】文章的最后提到 “我 ”的学习经历,有何用意?( 4分) 【小题 4】文章结尾部分写道 “如果从 1949年开始,我们就认真调查日本在南京的屠杀罪行, 让幸存者说话,把遗址遗物保存下来,今天联合国也会来中国纪念 奥斯维辛 ”,联
13、合国真的会来纪念中国的 “奥斯维辛 ”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6分) 答案: 【小题 1】从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入手,在对比中提出问题;以一连串的问题,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 【小题 2】日本人不能正视那段罪恶史,有些史料没有保存下来。 2)国人缺乏认真、负责的精神。 3)政府在外交上,忽略史实,采取了实用的策略。 4)在宣传上,不能尊重史实。 【小题 3】 “我 ”的经历具有代表性,反映了那个时代长大的中国人对这段史实了解得不够。 2) “我 ”作为一 个爱好历史的国人,甚至后来成为一个历史系研究生,对这段历史都了解得非常肤浅,令人深思。 3)前后照应,印证了作者的观点。 【小题 4】
14、观点一:会的。因为中国的抗日战争本就是 “二战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从 1949年开始就认真调查日本在南京,甚至在中国所犯下的罪恶,并把这些遗址遗迹保存下来,进行适当的宣传,就会对日本的军国分子形成很大的威慑,从而有可能让日本也保存相关的史料,最终在众多的史实面前,联合国也会来中国纪念中国的 “奥斯维辛 ”。 观点二:有可能会。因为即使我们从 1949年就开始认真调查日本在南京的屠 杀罪行,但是由于抗战胜利后,当时的国民政府对日本 “以德报怨 ”,那时就没有及时调查、记载日本具体的侵略事实和所犯罪行,所以有些原始的资料已经无法再现,从而在国际上缺乏说服力;但是,我们从 1949年就开
15、始认真、执着地去做这件事,也有可能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从而联合国也有可能来中国纪念中国的 “奥斯维辛 ”。 【小题 1】 试题分析:起始段或起始段的重要句子往往有以下作用: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另外答题时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答。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 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当然,首先是日本的态度。尽管日本人中不乏有良知的人,他们和亚洲人民站在一起,清算和谴责军国主义的罪行,但日本远没有像德国那样正视本民族曾经制造的罪恶,承认历史事实,深刻反省悔悟 ”由此可得出第一点。“不过,作为最大的受害者的中
16、国人民,也缺乏犹太人那种坚忍不拔、一丝不苟的精神,对死者和生者负责,对历史负责 ”由此可得出第二点。 “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一味强调对日本 以德报怨 新中国成立以后, 而对日本侵略的调查和记载也没有足够的重视 ”由此可得出第三点。 “在对抗日战争 历史的研究、宣传、教育中也存在不实事求是、不严肃的态度,或者片面服从现实需要 ”由此可得出第四点。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两个重要信息:一、本文要阐释的是 “中国为何没有奥斯维辛 ”,其中之一是中国政府自身的原因 为了政治而有选择性的宣传,使国人对日本的侵华史知之不多。二、 “我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陕西省 西安市 第一 中学 高一上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