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湖北省武穴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湖北省武穴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湖北省武穴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湖北省武穴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重庆女孩虐童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震惊,许多人在讨论、谴责。从中我们看到的也许只是 一鳞半爪 ,此事件折射出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更应引起高度的关注。 B美国部分民众 8月 28日在首都华盛顿集会,呼吁美国政府不要对叙利亚滥用武力,称这种行为 师出无名 ,只会劳民伤财,叙利亚需要和平。 C一些落马的的贪官,曾经占用大量社会公共资源,开百万豪车,住千万别墅, 一饭千金 ,却从不资助任何公益事业。 D韩寒和郭敬明是 80后作家群的翘楚,都拥有数量庞大的粉丝,其能量早已突破了
2、文学的领域,我们不必对他们的某些过激言论 求全责备 。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一鳞半爪: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若隐若现,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只是事物的一部分,也比喻事物的零星片段的。(此题虐童事件作为折射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一个典型案例,符合语境。) B师出无名:是指出兵没有正当的理由,也泛指行事没有正当的理由。(此题美国对叙利亚出兵没有正当理由,引发民众不满,所以符合语境。) C一饭千金:比喻 厚报对自己有恩的人。(不符语境) 出处:汉 韩信 少贫,在淮阴城钓鱼,有漂母见其饥,饭之。后信为楚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见史记 淮阴侯列传。后称受恩重报为 “一饭千金 ”。 唐 沉亚之
3、 旌故平卢军节士: “夫举食於人,当渴饥之望也,一饭千金,未足者不能十金。 ” D求全责备:求、责:要求;全、备:完备,完美,齐全。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是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注意后面不能加宾语,此题符合语境和语法)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 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有了风景,有了诗情,有了意象,这种美好就足够了吗?_ 这种艺术境界就是意境,让人品味,让人沉湎。 在中国诗歌里,还有意境。 景物与人心,一静一动,互相映衬、互相呼应乃至融合。 就是林语堂说的, “精神和自然融为一体 ”。 什么
4、是意境呢? 主观情意和客观物境构成一个流动的空间。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A近日,长春市南湖公园内的 30余组雪雕作品已接近完工,形态各异的雪雕成为 “北国春城 ”的一道美景,深受市民所喜爱。 B记者从支付宝方面获悉,截至 17时,全国共有近 60万人次使用支付宝购买火车票。当中,长春乘客用支付宝购买的就超过 4100人次。 C在曾经的高一高
5、二的学习中,我们即使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仅仅是第一步,因为我们还要面对高三的最后一搏。 D王老师是一位优秀的有着 20余年丰富教学经验的省实验中学的语文老师,她工作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认可。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 A杂糅,改为 “深受市民喜爱 ”或 “深为市民所喜爱 ”( “深受 喜爱 ”与 “为 所喜爱 ”杂糅) C 关联词误用, “高一高二 ”是过去时, “取得了一些成绩 ”是已经证实了的事实,“即使 ”表示假设, “即使 ”改为 “虽然 ”。 D语序不当。定语语序不当。
6、改为:王老师是吉林省实验中学一位有着 20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的语文老师。(定语语序:领属性的词数量性的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表性质的名词中心语)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学、艺术中的精品都有永久的魅力 ,后代人无法仿制。像诗经、楚辞都是被誉为不朽的作品。说它们不朽 ,无非是说它有比一般文学、艺术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 ,在较长的时间里能继续发生影响 ,“不朽 ”并不具有哲学概念的 “永恒存在 ”的意思。拿屈原的作品来说,汉朝初年的贾谊被感动的痛哭 流涕,今天试找了一位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来读一下,他的感受总难
7、达到贾谊的程度,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红楼梦也是一部名著,和诗经、楚辞一样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五四 ”前后青年男女知识分子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显然要少得多。 以上现象,借用电信通讯的概念,可以称 为 “文化影响衰减 ”现象。远距离的通讯联络,讯号逐渐衰减,距离越远衰减越明显,为了防止衰减,中间设有接力站,使讯号得到增益,衰减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古人的处境与今人不同,古人的思想感受有与今人相同处,也由与今人不同处,世代相去久远,古今人之间感受的差别越大。 中国哲学有极丰富的文化遗产,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到今天还有影响。我们常
8、听人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要继承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首先要发扬孔子的哲学。也有人认为孔子思想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关系不大,倒是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这两种看法都有根据, 现在从文化影响的衰减现象来看,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一种文化现象两千多年永远长寿而不衰减。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影响长久不衰,完全是凭借了两次接力站的补充,得到增益的结果。第一次增益,西汉的董仲舒抬出孔子为号召,增加了汉朝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宗教神学,在他的带动下,中国哲学史上出现了全国性的第一个高潮。思想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而变革的,当董仲舒的哲学不能应付佛教、道教的冲击,孔子的独尊地位保不住了,宋朝的
9、朱熹起了第二次接力作用,把魏晋隋唐时期已经趋于衰减的儒家振兴起来。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形成了 儒教经学,为了壮大自己,儒教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从而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经典文句是凝固的。它的影响会随着时移世变而衰减,但对经典的解释却可以随时改变、充实,使它免于衰减,记载孔子言行的可靠经典论语,这部书不过一万多字,它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来自各家的解释、阐发。朱熹的四书集注就经常用注解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取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不得不抬出孔子作为招牌,以述为作,是古代学者通用的办法。辨明这个事实,就不难看清董仲舒的孔子是汉代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是宋代的孔子。 “五四 ”时期提出 “
10、打倒孔家 店 ”,要打倒的不是鲁国孔丘,而是经过朱熹改造的巩固封建社会的儒教。长久不衰的不只孔子一家,道教老子也火了两千多年,道教老子也是一个招牌。 (摘编自任继愈文化遗产的寿命) 【小题 1】下列表述的内容,对 “文化影响衰减 ”现象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楚辞虽然被人们称为不朽的作品,但在事实上它们只是比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存世的时间更加长久一些罢了。 B屈原的作品可以使汉初的贾谊感动的痛哭流涕,但是无法使今天的青年有同样深切的感受,因为这个青年不可能也有过那样痛苦的遭遇。 C “五四 ”时期,红 楼梦在青年男女知识分子当中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是现在,红楼梦在青年中几乎没多少影响。
11、 D古人的处境跟今人有所不同,所以古人的思想感受也就可能跟今人有所不同,时代距离越远,古人和今人思想感受的差别就越大。 【小题 2】下列关于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的理解,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虽然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和后代都有影响,但是实际上按 “文化影响衰减 ”的说法来看,孔子思想的影响力量只会越来越小。 B孔子的思想在秦汉之际出现了衰减,但西汉儒家学说在全国形成了一个高潮,于是董仲舒把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 阴阳五行学说加进孔子思想中。 C魏晋隋唐时期孔子思想出现了第二次衰减,宋朝的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并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D孔子的思想主要表现在论语一书
12、中,由于这部书只有一万多字,不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造成深远影响的主要是后代各家的解释和阐发。 【小题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当我们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时候,是把董仲舒、朱熹等人的思想影响也一起考虑在内而这样说的。 B有人说,今天中国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其实这种保守思想应该是后人加入的,并不是当初鲁国孔丘原来的思想。 C以述为作,就是通过注解古代经典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获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朱熹四书集注一书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D中国哲学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同样长寿,当然道家思想中也同样存在着后人的接力作用。
13、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1】 试题分析:。 B项,原文说 “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 ”; C原文说 “现在青年读红 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显然要少得多 ”, “几乎没多少影响 ”的说法过于绝对。 D项是解释文化影响衰减现象出现的原因。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A从原文表述来看是说单凭孔子思想自身,影响的力量只会越来越小, “孔子思想的影响力量只会越来越小 ”说法绝对。 B因果倒置,西汉董仲舒把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加进孔子思想中,使儒家学说在全国形成了一个高潮
14、。 D论语可靠的记载了孔子的言行, “不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 ”错。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鲁国孔丘原来的思想中有保守的思想。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5分) 特立独行梁漱溟 梁漱溟有 “中国最后一位儒家 ”之称,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不依附任何势力,也不趋新媚时;没留过学,没上过大学;不崇拜西方也不崇拜东方 这是一个直道而行的狂士,是一个以思考为志业的思想家,是一个重视行动的仁者。在中国人利用一切思想资源来追求个性时,粱先生已经实践了一个世纪中国人的梦想。但遗憾的是, 我们绕过
15、了梁先生。这不是粱先生的悲剧,而是我们浮躁社会的悲剧。 1953年 9月,在全国政协常委会的小组讨论会上,梁漱溟的发言引起了毛泽东的不满。在一个公开场合,梁漱溟被毛泽东批得一无是处。自此梁漱溟深居简出。文革中,他受到冲击,被抄家,被打耳光,但他承受下来了。 1972年毛泽东生日那天,梁漱溟把尚未出版的中国 理性之国手抄书稿送到中南海作为寿礼。这并不代表梁漱溟臣服了,他在人格上始终是平视对方的。 文革结束后,不少人希望听到梁漱溟对毛泽东的批评, 90岁高龄的他却说:“当时是我的态度不好,讲话不分场合, 使他(指毛泽东)很为难,我更不应该伤了他的感情,这是我的不对 他已故世了,我感到深深的寂寞 ”
16、 这是一位世纪长者的直言。粱先生的态度值得我们尊重,甚至应该是我们思考的起点。 走近梁先生,我们也许能够理解,他最大的贡献在于给我们示范了一种在中国文化中极为稀有的人格:我们的社会总是压抑人的个性,我们自身也会背叛曾经有过的自尊自强,转而依附,随大流。梁先生却一以贯之地坚持了自己的思考人生,在时代变迁中直道而行。 新文化运动后,西方文化支配着中国知识精英,梁漱溟却坚持自己的思考。1921 年,他发表著作东西文化及 其哲学,以极大的勇气批评 “向西走 ”不对,宣称他就是要 “向东走 ”。他没有把中国经典悬置起来,而是把儒、佛、西方哲学糅合在一起。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我们中国人要么欠缺西方知识,要
17、么排斥中国经典,要么对佛教文化想当然,甚至不少人以为只有科学或西方社会学科教授的,才称得上知识。 1973年底,全国兴起 “批林批孔 ”运动。在学习会上,人人要 “表态 ”,梁漱溟一直沉默不语。众人追问他对 “批林批孔 ”的态度时,他说 “我的态度是不批孔,只批林 ”,这番话引起了对他的大规模批判。 l974午 9月,对梁历时大半年的批判会告一段落时,主 持人询问梁漱溟对大家批判他的感想,梁漱溟脱口而出: “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主持人勒令他作解释,梁漱溟说: “匹夫 就是独人一个,无权无势。他的最后一招只是坚信他自己的 志 。什么都可以夺掉他,但这个 志 没法夺掉,就是把他这个
18、人消灭掉,也无法夺掉 !” 梁澈溟是一个特立独行之人,他的独特曾被视为迂腐,但他并非不近人情。他一生从不坐人力车,因为年轻时碰见一个老人拉人力车,内心感到痛楚难忍。梁漱溟好布施,他自己花销少,却经常接济别人。后来成为哲学家的唐君毅,就收到过梁漱溟托人带给他的 5元钱。 晚年,梁 漱溟苦于络绎不绝的访客,亲自书写了 “敬告来访宾客 ”的字条,上写:“漱溟今年九十有二,精力就衰,谈话请以一个半小时为限,如有未尽之意,可以改日续谈,敬此陈情,唯希见谅,幸甚。 ”有心人看出,那 “一个半小时 ”的“半 ”字,是后来加上去的。所谓 “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 梁漱溟说: “我愿终身为华夏民族尽力,并愿
19、使自己成为社会所永久信赖的一个人。 ”他做到了自己所说的, 1988年 6月 23日,梁漱溟去世,享年 95岁,他弥留之际说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累了,我要休息 !” (有删改,作者余世存)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 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 A梁漱溟先生虽然没留过学,没上过大学,却成为一位特立独行的思想家,被人称为 “中国最后一位儒家 ”。 B在许多中国人运用各种方式来追求个性时,梁漱溟先生差不多做到了个性十足,实践着一个世纪中国人的梦想。 C梁先生没有像一般中国人一样欠缺西方知识,排斥中国经典,对佛教文化想当然,而是把儒、佛、西方哲学糅合在一起。 D在 “批
20、林批孔 ”运动中,虽然遭受了大半年的批判,但梁先生认为 “匹夫不可夺志 ”,仍然坚持反对 “批林批孔 ”的观点。 E梁先生的品格与言行,使他 成为社会永久信赖的人;临终的话 “我累了,我要休息 !”表明他终身都在为华夏民族尽力。 【小题 2】梁漱溟 “是一个以思考为志业的思想家 ”,在文章中有哪些表现?请简要说明( 6分) 【小题 3】文章说梁漱溟先生是 “重视行动的仁者 ”,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说的原因。( 6分) 【小题 4】梁漱溟是 “中国最后一位儒家 ”,在他身上有许多言行品格值得我们去学习,请你从 “治学 ”和 “做人 ”等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实际谈谈你的认识和看法。( 8分) 答案:
21、【小题 1】选 A得 3分,选 E得 2分,选 B得 1分。 C、 D不得分 【小题 2】 他作为一个以思考为志业的思想家,有自己深刻的认识与见解。他不依附任何势力,也不趋新媚时;不崇拜西方也不崇拜东方。新文化运动后他坚持自己的思考,他发表著作宣称就是要 “向东走 ”。 “批林批孔 ”运动中面对对他大规模的批判,他 “匹夫不可夺志 ”的阐释体现了他深度的思考。 他承受着政治上的压力,深居简出,默默忍受着寂寞与孤独。梁漱溟的发言引起了毛泽东的不满,在公开场合被批得一无是处。文革中,受到冲击,被抄家,被打耳光,但他承受下来了。 他宽容的态度和不随大流的立场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他善于反思,善于担当;
22、 “批林批孔 ”运动中,他的立场明确 “不批孔,只批林 ”。面对对他大规模的批判,他 “匹夫不可夺志 ”的阐释体现了他深度的思考。 【小题 3】 受到毛泽东批评,但在毛泽东逝世后,没有批评攻击毛泽东。 富有同情心,不坐人力车。 好布施,常接济、帮助别人。 仁厚,体谅他人。晚年被访客所苦,书写的 “敬告来访宾客 ”的字条,将谈话时限,由一小时改成一个半小时。(每点 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4】 治学上严谨认真,实事求是,不人云亦云。比如:对待中西文化,不随大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新文化运动时期有自己的思考,认为文化应 该 “向东走 ”,反对当时流行的 “向西走 ”;在做
23、人上宽容善待别人,与人为善,比如:对待有权势的人,平视对方,体现出人格的独立。文革结束后不少人希望听到梁漱溟对毛泽东的批评,他却反省自己,客观对待当时的事。更多从对方角度思考,善解人意。比如条子上后加的 “半 ”字。或自圆其说,合理就给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B错在差不多 C原文是 “要么 ”,表示选择关系, “没有什么文化 ”不对, D不反对 “批林 ”,只反对 “批孔 ”。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关键词 “思考 ”在文章的第一至 第五段中反复出现,可以根据 “就近性 ”原则可以概括出其独特人格的三个方面。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湖北省 武穴 中学 第一次 模拟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