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 全都相同 的一组是( 3分) A 倨 傲笑容可 掬矩 形白 驹 过隙 B凋 敝 纵横 捭 阖 裨 益 劈 山开路 C 垮 塌 胯 下之辱 挎 包纨 绔 膏粱 D 匍 匐风尘 仆 仆 蒲 草 璞 玉浑金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同音字和形近字的字音。其中 A项是同音字的考查,它们的声母与韵母均相同,只是声调不同:倨读 j,掬,读 j,矩,读 j,驹,读 j; B项,还是考查同音字的读音,敝,读 b,劈,是多音多义字,有两个读音, p,指用刀斧或强力破开,读 p,指分开,这里应读 p
2、; “捭 ”与 “裨 ”是形似字,前者读 bi,后者读 b; C项,是形近字的字音考查,这几个加点的汉字,它们的声旁部分都相同,只是形旁不同:垮,读 ku,胯和挎读音相同,同读 ku,绔读 k; D项是一组同音字,都读 p。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 3分) A可以说,各省区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渐完善,公共文化资源日趋丰裕,源自中国艺术节的推动是一个重要原因。 B如果思索一下孔子思想对当今世界的意义, 人们很快就发现,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在过去 2500多年里的变化非常之小。 C目前我国的手机用户已接近 10亿,近年来,有关手
3、机辐射的危害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许多相关新闻见诸于媒体。 D图书过度包装不仅让奢靡浪费之风入侵文化领域,将真正的爱书之人拒之门外,而且让普通消费者的图书购买力大大下降。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结构混乱。 “源自 ”与 “是一个重要原因 ”句式杂糅,可删去 “源自。 ”C项成分赘余。 “诸 ”是兼词,是 “之于 ”的合音,相当于 “于之 ”,所以其后再加上介词 “于 ”就多余了,应去掉介词 “于。 ”D项,语序不当。 “不仅 ,而且 ” 是表递进关系,但本句前后的两个分句构成不了递进,应将两个分句的内容调换,即 “图书过度包装不能让普通消费者的图书购买力大大下降,将真正的受书之人拒之门
4、外,而且让奢靡浪费之风入侵文化领域。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试论中国文化的新统 张岱年 佛教传入中国,开始于两汉之际,到隋唐时代而达到高潮。唐代采取三教并尊的政策。在哲学思想方面,佛学的内容比较丰富,而儒学则比较淡薄。但是隋唐的政治教育、典章制度仍以儒学为本。一些佛教流派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渐中国化了。思想史家称禅宗慧能的学说为中国化的佛学。 在唐代佛学兴盛的时节,韩愈发起了排佛运动,而鼓吹 “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 ”。韩愈批判佛老,其矛头主要针对外来的佛教,具有保卫民族传统的意义。到宋代,程颐、朱熹提出了
5、 “道统 ”的观念,自以为直接继承孔孟之学。 “道统 ”说表现了独断的态度,但是对于保 卫民族传统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理学家采纳了佛学与道家的一些思想观念,为孔孟学说补充了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基础,在本质上是先秦儒学的发展。有些人因为理学家受佛老的影响,于是认为理学是 “阳儒阴释 ”,或认为 “朱羽陆释 ”,其实都是从表面上看问题。例如理学家重视心性的讨论,强调了心性问题,这是受到佛学的影响;但是,理学家所谓心性实与佛家所讲的心性大不相同。朱熹宣扬 “性即理 ”,陆九渊宣扬 “心即理 ”,其所谓理都是指仁义礼智之理,亦即父子君臣之理,这就与佛老学说根本相反了。 理学改变了三教并尊的局面,而成为宋元
6、明清时代的主导思 想,不是偶然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疯狂侵略,一些学者思想家希望在西方学术中找到救国之道。各种学说虽然曾经流行一时,但是都不能解决挽救民族危机的问题。唯有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来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终于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而是与中国革命实际密切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在文化方面,马克思主义应与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相结合。 时至今日,理学的时代久已过去了,应该建立中国文化的新统,事实上,中国文化的新统已经在建立之中。 在每一时代的文化体系中,必然有一个主导思想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而在
7、这主导思想之外,又有多种支流思想。如果对于那些与主导思想不同的各种支流思想采取压制的态度,必然引起文化发展的停滞。如果各种支流思想杂然并陈,而没有一个占统治地位的主导思想,则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我认为,新时代的中国文化应以唯物论与辩证法为主导思想。而新中国的唯物论与辩证法应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中的唯物论与辩证法的优秀传统的综合。但是同时应允许唯心论以及自称既非唯心也非唯物的各种思想流派的存在。 现在世界各国都允许宗教信仰的自由,新中国 也允许各种宗教的信仰自由,既然允许宗教信仰的自由,则理应容许唯心论的自由,这是合乎逻辑的 。 应该承认,灿烂光辉的新中国文化已在诞生成长之中。 (选自中国
8、文化研究 1994年第 2卷,有删节) 【小题 1】在中国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两次中外文化交流?依据文意作简要概括。( 6分) 【小题 2】 根据文章的论述,中国文化的新统有何特点?( 6分) 【小题 3】 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论述宗教信仰自由问题的意图。( 6分) 答案: 【小题 1】第一次是隋唐时代,外来的佛教与中国文化交融,使佛教具有中国特色。第二次是鸦片战 争以后,一些学者引进西方思想流派,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每点 3分,时间、内容和交流各 1分) 【小题 2】新时代的中国文化以唯物论与辩证法为主导思想;各种支流思想并陈;吸纳外来文化。(每点 2分) 【小题 3】表明对宗教信仰的
9、明确态度;从逻辑上推理,证明应允许唯心论等思想流派的存在,澄清认识。(每点 3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问经历了哪两次中外文化交流,题干信息很明确。文章一开始就指出, “佛教传入中国,开始于两汉之际,到隋唐时代而达到高潮。 ”“一些佛教流派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渐中国化了。思想史家称禅 宗慧能的学说为中国化的佛学。 ”这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第一次。另外一个转折点,是鸦片战争以后。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疯狂侵略,一些学者思想家希望在西方学术中找到救国之道。 ”本题在组织答案:时,要点要清晰,包含其时代、内容和结果。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
10、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文章的倒数第 4段中说 “时至今日,理学的时代久已过去了,应该建立中国文化的新统,事实上,中国文化的新统已经在建立之中 ”。这是个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因此本题的答题区间就是此段后的几段。在 这几段中,“我认为 ”很清晰的表明下文应是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也应是答题时要特别注意的关键要素。这一段中,层次很明显,可分为三个层次,这就是本题中的三个答案:要点。对此,抓住关键词语来概括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从画线句子与上下文的关系来看,画线的句子是为来论述上句的观点句的,这就是 “应允许唯心论以及自
11、称既非唯心也非唯物的各种思想流派的存在。 ”再从画线句子的内容来看,画线的句子表明了既然允许宗教信仰的自由也就理应允许唯心论的自由。画线的句子,清晰地表明了 对宗教信仰的明确态度。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各题。 马幼渔 张中行 马幼渔先生名裕藻,是我的双重老师。三十年代初我考入北京大学,选定念中国语言文学系,他是系主任,依旧说,我应该以门生礼谒见。上学时期听过他一年课,讲的是文字学中的音韵部分。马先生虽然是宁波人,风范却没有一点精干善于拨算盘珠的样子。口才也不见佳,因而讲课的效果是平庸沉闷,甚至使人思睡。 总之是,因为看不出他在学术
12、以及行事方面有什么突出之点,同学们对他总是毫无惧意,甚至缺乏敬意。在一般 人的心目中,马先生不过是好好先生而已 。 这好好先生的印象又不只是在学生群里。大概是一九三三年暑期吧,整顿之风吹来,触及中文系的也颇有一些,其大者是胡适之以文学院院长的显位兼任中文系主任,稍次是去教师之不称职者。马先生退为只算教授了,后来像是也不再讲什么课,总之是名存实亡了。 三十年代末,北京沦陷了,马先生因为年近花甲,没有随着学校往昆明。他原来住在景山西街,也许为了 隐姓埋名 ,迁到王府井大街大阮府胡同,与刘半农先生的夫人住前后院。其时我和同系同学李君也住在北京,寂寞,很怀念旧日的师友,而师友星散,所以有时就到马先生那
13、里坐坐。我们发现,马先生也很寂寞,更怀念红楼中的相识,于是渐渐,我们就把到马先生那里去当作后辈的义务。 这样,日久天长,我们才明白,在校时期对马先生的认识其实并不对。比如好好先生,这是我们把他的宽厚看作无原则地迁就。其实,他律己很严,对人的迁就也仅限于礼让。在这方面,可记的事情颇不少。还是任系主任时候,他家的某一个年轻人报考北京大学,有一次,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在 马先生面前自言自语地说: “不知道今年国文会出哪类题。 ”马先生大怒,骂道: “你是混蛋!想叫我告诉你考题吗? ”又有一次,同学李君请马先生写些字,留作纪念。马先生沉吟了一会,不好意思地说: “真对不起,现在国土沦陷,我忍辱偷生,绝
14、不能写什么。将来国土光复,我一定报答你,叫我写什么我写什么,叫我写多少我写多少。 ”马先生可谓言行一致。北京大学迁走了,他借贤内助善于理财之助,据说生活没有困难,于是闭门读书,几年中不仅不入朝市,而且是永远不出大门。 他爱国,有时爱到近于有宗教的感情。他相信中国最终一定胜利,而且时间不会很 久。我们每次去,他见面第一句话总是问: “听到什么好消息吗 ”为了安慰老人,我们总是把消息挑选一下,用现在流行的话说是报喜不报忧。 我们确是有忧,马先生有羊角疯的病根,几年反复一次,而且,据说一次比一次重,不久之后会不会有意外呢? 大概耐到一九四四年的年尾或下年年初,我们有些日子没去,忽然传来消息,马先生得
15、病,很快作古了。人死如灯灭,早晚难免这一关,所谓达人知命,也就罢了。 遗憾的是,他朝夕盼望胜利之来,七年多过去了,终于没有看到就下世了。他不能瞑目是可以想见的。真的胜利了, “家祭无忘告乃翁 ”,他还能听见吗 (选自张中行负暄琐话,有删节) 【小题 1】第一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分) 【小题 2】从文中看马先生的 “隐姓埋名 ”有哪些体现?( 4分) 【小题 3】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马先生这个人物形象。( 6分) 【小题 4】请分析结尾一段文字的表达特色;探究蕴含在画线句子中的丰富情感。( 6分) 答案: 【小题 1】叙写对马先生的初步印象及同学们的态度,为刻画人画张本;与下文呼应
16、,前后对比,欲扬先抑,使人物形象饱满鲜明。 【小题 2】国土沦陷时迁居他处;闭门读书,不出大门,不入朝市。 【小题 3】和善宽厚,是好好 先生;严于律己,做人有原则;虔诚爱国,对胜利充满信心。 【小题 4】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和比喻、引用、反问等修辞手法。对马先生没能看到抗战最后胜利痛惜和遗憾,对马先生深深怀念。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的答题思路一般是从内容和结构这两方面的作用来考虑。解答本题,首先是明确这一段中画线句子所要表达的内容。画线的这句话,写出了对马先生的初步印象及同学们的态度。然后就要考虑,这一内容与文章的相关内容有什么关系:它与本文刻画马先生这一人物形象和文章
17、下文对马先生的叙写。分析好这些关系,本题也就解决了。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包含马先生的 “隐姓埋名 ”相关信息的句子出现在文章中第三自然段,“也许为了隐姓埋名 ”,由此可得知本题的答题的答题区间。 “也许为了隐姓埋名 ”,围绕此上下文,就可知答案:了。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要分析马先生这个人物形象,就要关注本文中关于马先生的语言、动作行为等,并且文章的字里行间也渗透作者的主观情感,因要很关注文中作者主观情感的相关词语。在组织答案:时,也要注意本题题干中的答题 要求,要求用简
18、洁的语言来表达。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有两问,第一问是关于写作特色。对于表达特色的考虑,要多角度切入,要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方式、语言特点等方面去考虑。最后一段,从修辞手法上来看,有比喻,如 “人死如灯灭 ”,有反问,还引用了古诗句;从表达方式来看,最后一段文字有记叙,有议论,也有抒情。第二问是关于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的丰富情感。从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来看,“遗憾 ”,有对马先生没能看到抗战胜利的 痛惜和遗憾;而字里行间,则包含着对马先生的深切怀念。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
19、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惟公字天球,姓程氏。公性方重,寡言笑,凡所处画,常先虑谨备,所以条目巨细甚悉,至临事简严,僚吏莫能窥其际。尝夜张灯会五门,大集州民,而城中火起,吏如公教不以白,而随即救止。终宴,民去,始稍知火。监军得告者言军谋变,惧而入白,公笑曰: “岂有是哉? ”监军惶惑不敢去,公曰: “军中动静,吾自知之,苟有谋者,不能隐也。 ”已而卒无事。 召为给 事中,知开封府。前为府者,苦其治 剧 ,或不满岁罢,不然,被谤讥,或以事去,独公居数岁。久而治益精明,盗讼稀少,狱屡空,诏书数下褒美。 为三司使。不悦苟利,不贪近功。
20、时议者患民税多目,吏得为奸,欲除其名而合为一。公以谓合而没其名,一时之便,后有兴利之臣必复增之,是重困民也。议者莫能 夺 。 其于出入尤谨,禁中时有所取,未尝肯予 。宦官怒,言陛下虽有欲,物在程某何可得!公曰: “臣所以为陛下惜尔。 ”天子以为然。 景 四年,以本官参知政事。是时,元昊叛河西,朝廷多故,公在政事,补益尤多。而小人侥幸皆不便,遂以事中之,坐贬为光 禄卿,知颍州。北京建,遂以为留守。宦者皇甫继明方用事,主治行宫,务广制度以 市 恩,公为裁抑之,与继明章交上。 天子遣一御史往视之, 还,直公。天子为罢继明,独委公以建都事。 其在延州,夏人数百驱畜产至界上请降,言契丹兵至衙头矣,国且乱
21、,愿自归。公曰: “契丹兵至元昊帐下,当举国取之,岂容有来降者乎? 闻夏人方捕叛族,此其是乎? 不然,诱我也。 ”拒而不受。已而夏人果以兵数万临界上,公戒诸堡寨无得出兵,夏人以为有备,引去,自此不复窥边。 改镇安军节度使,在镇四年,犹上书愿复守边。书未 报 ,得疾,薨于陈州之正寝,享年六十有九。 (节选自欧阳修镇安军节度使程公神道碑铭)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前为府者,苦其治 剧 剧:繁难 B议者莫能 夺 夺:夺取 C务广制度以 市 恩市:求取 D书未 报 ,得疾报:回复 【小题 2】 下列句子中, 全都 表现程公治政才能的一组是( 3分) 城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苏省 盐城市 三年级 第一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