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新课标高三配套月考(一)(A卷)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新课标高三配套月考(一)(A卷)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新课标高三配套月考(一)(A卷)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新课标高三配套月考(一)( A卷)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高华治史的特长不在其获取史料的能力,而在其对史料解读时所显露出来的悟性。他能 见微知著 ,通过细碎的史料洞彻历史的真相。 B针对每年节节攀高的茅台酒价格,贵州茅台公司高层曾三令五申要求各地经销商保持冷静,不要将现存茅台酒 束之高阁 ,等待高价出售。 C领导干部学习应始终本着 学无常师 的态度,多方请教,不断学习,做到 “专 ”与 “博 ”结合,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个人素质全面提高。 D宋远方以深入浅出的语言,生动翔实的事例和 鞭辟入里 的分析,对大会报告进行
2、了全面深刻的解读,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了要求。 答案: B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 _。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做最好的消遣。 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 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 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 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 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 无论论语还是圣经,无论柏拉图还是康德,不妨就当做闲书来读 A B C D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3、分)( ) A新落成的大连金石滩生命奥秘博物馆是一座集人体、脊椎动物、海洋动物塑化标本收藏、科研、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B今日人民文学杂志走进北京大学,就 “当代汉语写作的世界性意义 ”问题,邀请该校许多著名作家、学者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C这场以 “税收宣传与税收处罚哪个更能增强公众的纳税意识 ”为辩题的辩论,旨在通过辩论引起纳税人更多地关注税收话题。 D当用秀美风光大赚特赚的商业冲动不断膨胀,风景名胜的公益性特征正渐行渐远,已成为不少国人 “看不起的风景 ”和 “不再享有的权利 ”。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无主体熟人社会 改革开放 30多年来,代表着中国传统
4、精华的乡土中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迁。由于我们尚未有现成的理论和概念可以套用,造成经验描述性、总结性成果大量涌现,理论创新鲜见。仅就农民城乡流动问题而言,即有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离土不离乡 ”“城乡二元结构 ”“新生代农民工 ”等话语主题。总之,有关中国农村社会问题研究所显现的特点一直是经验研究不少,而理论概括不足,直至我们在 2011年第 1期读书上读到从熟人社会到 “无主体熟人社会 ”一文,才使得我们有机会看到理论苗头的出现。无主体熟人社会的提出可以说使得费老(费孝通)的乡土中 国中的很多观点有了时代的呼应,让我们看到中国乡土社会在现代化中所体现的特点。 我们知道,熟人社会是由
5、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所形成的一种很成熟的社会形态,由于现代化和都市化的作用,这个形态正在解体之中,可解体下的乡土社会有何特点呢?无主体熟人社会给了我们一个形态或类型上的说明。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是在一个有着自身文明、历史、思维和习性的社会中发生的。我个人一直认为传统与现代在中国社会不能做两极式的或二元对立的处理。许多学者将传统与现代对立起来,似乎要现代就不能有传统,有传统就无法现代。但中国社会从来没有呈现过这 样的特征,可见解释中国的有效概念也应该是一个有张力的、交融性的概念。无主体熟人社会符合这一原理,因此它比较真实地解释了中国乡土社会的形态。 中国式的概念还有一个特点,即它们往往不是界定性的
6、。如果套用社会学中的符号互动论来讲,就是带有触发性。所谓触发性,就是我们建构一个概念不是为了对这个概念进行定义,然后将定义操作化,最后进行实证研究用,而是提出一个引导性的概念,由此引发学者们对这个概念的深度思考,并随着事物动态过程让其内涵发生一定的变化。 许多文化领域的学者都倾向于把儒家思想看作中国文化的代表,它不但长久统治着中国人的灵魂,包括现代的中国人,而且具有普遍性的价值。但如果我们理解了乡土社会的特点,便可以发现儒家思想实际上具有嵌入性的特点,而其嵌入的背景条件就是熟人社会。它的运作方式是伦理规范远大于法律诉讼。费老在乡土中国中将其归纳为 “礼制秩序 ”和 “无讼 ”;梁漱溟将其归纳为
7、 “伦理本位 ”;钱穆将其归纳为 “和合 ”;许 R光将其归纳为 “情境中心 ”。既然熟人社会倾向伦理生活,自然该社会就会把人伦秩序放在首位,人的言行可以通过舆论得到纠正,面子成为人生 的追求,关系成为生活的基础。而这些都是儒家思想最为关注的。可是,如果一个社会形态走向了都市生活,变成了彼此陌生的社区,走进了互不相认的市场,那么我们无论如何强调儒家思想之重要,它也只能是有劲无处使。一件件触目惊心的伤害他人事件 从个人到团伙、从组织到企业都在不停地提醒我们,这样的伦理在如今的社会萎缩了,沦落了。 (选自 2011年 9月 20日光明日报) 【小题 1】下列关于原文第 1 自然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
8、的一项是( 3 分)( ) A改革开放 30多年来,乡土中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迁,但是学界对这一变迁的理 论研究还不够。 B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 “离土不离乡 ”、 “新生代农民工 ”等,都是理论概括,但类似概括太少。 C从熟人社会到 “无主体熟人社会 ”一文,在对中国农村社会问题理论研究上可谓是先走了一步。 D “无主体熟人社会 ”这一概念的提出,算是我们这个时代对费老乡土中国中的观点给予了呼应。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A熟人社会是由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所形成的一种很成熟的社会形态,但是这种形态正在现代化和都市化作用下解体。 B熟人
9、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形 态正在解体,而无主体熟人社会则从形态或类型上揭示了解体下的乡土社会的特点。 C中国式的概念还应具有触发性,即建构一个概念就要对这个概念进行定义,使其具有操作性,为实证研究提供便利。 D儒家思想和熟人社会的关系比较微妙,儒家思想嵌入熟人社会,其运作方式就是伦理规范远远大于法律诉讼。 【小题 3】根据原文,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对乡土中国发生着的社会变迁,我们之所以还多是停留在经验描述性、成果总结性的水平上,是因为尚未有现成的理论和概念可用。 B传统与现代在中国社会从来不是 二元对立,尽管也有学者误认为它们对立,所以解释中国的有效概念应是有张力、交融性
10、的概念。 C因为熟人社会会把人伦秩序放在首位,所以就倾向伦理生活,人的言行、面子、关系都能发挥其作用,这是儒家思想最为关注的。 D如果一个社会走向了都市生活,变成了彼此陌生的社区,走进了互不相认的市场,那么儒家思想想发挥其作用就失去了应有的载体。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 C 【小题 1】 “理论概括,但类似概括太少 ”错,应为 “都是一些描述性的语言,理论性不强 ”。 【小题 1】 “构建一个概念就要对这个概念进行定义,使其具有操作性,为实证研究提供便利 ”错,这正是文本所否定的。 【小题 1】因果错位, “熟人社会会把人伦秩序放在首位,所以就倾向伦理生活 ”
11、应为 “熟人社会倾向伦理生活,所以就会把人伦秩序放在首位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克罗齐的求索 事业成功的种子往往播撒在苦难的土壤之中。 1883年,卡萨米西奥拉大地震夺去了贝尼代托 克罗齐的双亲和妹妹的生命,被埋在废墟下的他侥幸得救。当时他 17岁,温馨的生活在暴虐的自然面前顷刻灰飞烟灭。这场灾难给青年时代的克罗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 伤,也使他在人生之旅和学术之途上更为关注自我心灵的充实和人类社会的精神景况。 1886年克罗齐辍学,开始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他一度潜心于他的家乡那不勒斯以及欧洲的历史研究,期望能在喜欢的学术事业中求得情感的解脱。期间,他结合自己从未放弃的美学志趣,把历
12、史与艺术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他发现,历史与艺术都以人为焦点,着力于表现独特而个别的事实,不关心抽象概念或一般法则。艺术不是世俗理解中的娱乐手段,它创造的是一个可能的事实;历史则提供实有的真实,表现为真实发生过的一切。 1902年,克罗齐出版了影响深远的美学, 为现代美学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中国美学家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对克罗齐的美学思想曾作过专章介绍。意大利哲学家金蒂雷赞赏克罗齐不仅发现了想象的规律,而且引入了心灵发展的概念。在共同的学术兴趣和理论探讨中,克罗齐和金蒂雷的友谊也由此得到发展。在美学中,克罗齐重点对过去时代的 “错误的美学 ”,尤其是 “自然主义美学 ”和 “唯理主义美学 ”进行批驳
13、,肯定了艺术的 “心灵性 ”和 “非逻辑性 ”等特点,把艺术和美学从对道德与理性的依附中解放出来。 然而,学术上的创获并未使克罗齐摆脱椎心的痛苦和深刻的孤独。在潜意识里,他渴望公众对 他的工作有所关注。 1903年他开始创办涉及文学、历史与哲学的文化刊物 批评。克罗齐在自传中曾说: “创办批评杂志标志着我的生活中一个新时期的开始。 ”他主要负责文学与历史,前期曾邀请金蒂雷负责哲学。在长达 42年的办刊过程中,克罗齐渐渐达到了他所期待的理论家和实践者之间协调统一的理想。 1920年 6月至 1921年 7月,克罗齐担任意大利教育部长,发起了意大利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改革运动。 在进行社会活动的同时
14、,克罗齐不断修正完善他的理论学说。他在一次交流活动中说: “正如每一个对自己所做事情感到要负责的人一 样,我喜欢反复思索我写过的并发表过的那些东西,喜欢经常回味和审查它们,以求看一看是否可以发现一些不妥之处,是否可以进一步加以展开 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会的。 这就是说,他所懂得的事情只是慢慢才学会的;似乎还应当加上一句 人也不是死后才会的 。因此,人往往要像前几年那不勒斯的一位外科医生所做的那样,他也是我在参议院的一位同事,有一次做手术时他突然感到不舒服,觉得自己要死了,于是把手术刀交给一位同行,说 请你来干下去 。 ” 克罗齐不仅勤奋钻研,而且注重研究方法。方法是抵达学术高原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15、在办刊前 期,克罗齐完成了 “心灵哲学 ”的系统阐发工作。在他看来,历史是人的创造,体现为人的活动,而人的活动要受心灵的支配,因此把握历史的关键在于把握心灵活动。哲学不过是历史学的方法论,追求美、真、益、善的心灵哲学,作为对心灵活动形式与规律的研究,其意义在于为创造历史和阐释历史提供方法论的依据。 在克罗齐心中,意大利民族始终具有美丽的形象。它从遥远的古罗马走来,创造过文艺复兴的灿烂文化。但 20 世纪 20 年代,意大利的历史脚步踏上 “迷途 ”。身处残酷的历史情境,克罗齐怀着对心灵自由和精神解放的执著坚守,坚持以著述和主编的刊物 抵抗法西斯专制主义。 1923年,金蒂雷加入了法西斯党。克罗
16、齐以巨大的道义勇气,与宣扬极权主义理论的金蒂雷展开针锋相对的公开论战,彼此持续几十年的友谊宣告破裂。 1925年,克罗齐发表了著名的反法西斯知识分子宣言,反对恐怖政策,并征集到数百名知识分子的签名。他的寓所在 1926年几次遭到法西斯党徒的洗劫。 1944年 4月,金蒂雷被击毙于佛罗伦萨街头。克罗齐闻讯,曾长久地倚在寓所的门框上,遥望北方深邃的蓝天 “我将死于工作。 ”这是晚年的克罗齐在他人问及自己健康状况时一句平静的回答。创造性的努力、自由的激情以及 深刻的公民责任感,既是意大利民族性格的基本素质,亦折射出克罗齐的人格理想。 (摘自张敏克罗齐美学论稿,有删改 )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
17、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 ( ) A本文以凝练深沉的笔触,全方位展示了克罗齐独特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行为,凸显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学术影响力。 B克罗齐把艺术从对理性的依附中解放出来,而他对艺术的认识又有别于世俗的理解,他认为艺术不是用来娱乐的。 C本文择取了克罗齐的重要人生阶段,记述了这位 20世纪前半期有重要影响的理论家兼社会活动家,以史带 论,史论结合。 D文中 “我将死于工作 ”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克罗齐终生的创造性努力,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漠不关心。 E克罗齐主张,历史与艺术都着力于表现普遍法则,都以人为焦点,历史与艺术的区分界限在于真实和虚构。 【小题 2】
18、克罗齐是如何达到理论家和实践者之间协调统一的?请结合全文概述。 (6分 ) 【小题 3】 “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会的。 ”克罗齐在其后又加上一句 “人也不是死后才会的 ”。如何理解克罗齐这一拓展的内涵?请结合原文简析。 (6分 ) 【小题 4】克罗齐一生经历了大地震、社会动荡和战争带来的苦难,但最终大有成就。有人说 “苦难是人生的财富 ”。请结合原文和现实人生,谈谈你的看法。(8分 ) 答案: 【小题 1】答 C给 3分,答 B给 2分,答 D给 1分,答 A、 E不给分。 【小题 1】克罗齐自主学习、独立研究,把自己的理论思考推到一个高峰,在诸多理论领域造诣很高。但理论创获并未使他停止追求。他
19、渴望公众对他的工作有所关注,创办文化刊物批评,发起教育改革运动,参与抵抗法西斯等社会活动。在进行社会活动时,他不断修正完善理论学说,继续勤奋钻研,注重研究方法,从而达到理论家 和实践者之间的协调统一。 (概述理论成就,给 2分;概述实践活动,给 2分;解说理论与实践的协调统一,给 2分。意思答对即可 ) 【小题 1】克罗齐的拓展不仅强调人获取知识靠后天的学习,而且强调了这种学习的紧迫性,学习、追求要贯穿生命整个过程,体现了克罗齐勤勉探究、不断自我完善、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文中克罗齐从青年开始自主学习、持之以恒,珍惜在世时光,提升生命质量,用自己的一生实现了对这句话的拓展。 (答出拓展的内涵,给
20、 4分;结合原文分析,给 2分。意思答对即可 ) 【小题 1】观点一:认同这个说法。 苦难的确成就了克罗齐。青 年时期经历的大地震给他带来了心理创伤,这推动他在人生之旅和学术之途上更为关注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中年之后的克罗齐又因社会动荡和战争苦难进一步历练,更加成熟。 观点二:不认同这个说法。 苦难并非克罗齐想要的,而是现实迫使他不得不面对的。如果没有大地震和战争,在安宁和平的正常环境和社会生活中,思想深邃、有志于学术和社会活动的克罗齐,同样会大有作为。 观点三:辩证理解。 苦难本身不是人生的财富,苦难通过心灵转化才能成为人生财富;此外苦难分自然、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情况,它们给人的影响不同,
21、不能一概而论。 不要求面 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观点明确,给 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 4分;联系实际,给 2分 ) 【小题 1】 A项错在 “人格魅力 ”,在文中没有体现出来; D项中 “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漠不关心 ”不准确,文中没有说他不关心自己的健康; E项“历史与艺术的区分界限在于真实与虚构 ”,把 “艺术 ”界定为 “虚构 ”是错的,原文说 “艺术不是世俗理解中的娱乐手段,它创造的是一个可能的事实 ”。 【小题 1】本题考查梳理文章内容、筛选文中信息的能 力。需结合克罗齐的理论
22、成就和实践活动具体分析。克罗齐独自学习研究,在很多理论方面有较高成就,对很多方面作出过开拓性贡献。在具体实践中,他办过文化刊物批评,做教育部长时发起教育改革运动,参加过反法西斯运动。他注重理论和方法的结合,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协调统一。 【小题 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及作者观点的能力。 “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会的 ”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后天的学习才能获得知识,而克罗齐加上“人也不是死后才会的 ”,就将观点表述得更加严谨严密了。他强调两点:一是后天的学习至关重要;二是有生之年的时光要利 用好。克罗齐的一生就是对这一观点的践行。 【小题 1】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23、 “苦难是人生的财富 ”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对此是见仁见智的。克罗齐的一生遭遇了几次苦难,的确也磨砺了他的品格,促使他积极进取,最终获得了成功。从这个角度说,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如果克罗齐没有遭遇那些苦难是不是就不能成功了呢?如果他能够利用好有利的条件,再加上自己的能力也一定会取得成功的。所以对这一问题要做具体分析,亦可辩证看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两块面包 欧 亨利 玛莎小姐的面包小店开在街角处,店门前三步台阶,门上装着开门即叮咚作响的门铃。玛莎小姐今年四十岁,嘴里镶着两颗假牙,她心地善良,银行里有二千美元的存款。许多结婚机会远不如玛莎小姐的人都已结了婚。 有一位顾客每周都要光顾她
24、的小店两三次。玛莎开始对他产生了兴趣。这是一位中年男子,戴着眼镜,褐色的胡须修剪得十分整齐。他穿着一身旧衣服,有几处还打着补丁,虽然不修边幅,看上去却干净利索,彬彬有礼。他每次来总是买两只陈面包 新鲜面包是五分钱一只,陈面包是五分钱两只 除此之外什么也不要。 有一次,玛莎注意到他的手指上有 块红褐色的色块。据此,她断定这位先生是个在贫困中奋斗的艺术家。他准是住在一座小阁楼上,画着画儿,嘴里啃着陈面包,心里大概在惦记着玛莎店里的种种美味。想到这儿,玛莎那颗善良的心不禁跳得更快了。 为了证实自己对他职业的猜想,玛莎从自己的房中取来一幅威尼斯风景油画,把画挂在柜台后面货架上一个显眼的地方。两天以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新课 标高 配套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