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2分) A他这人很有意思,喜则开怀大笑,怒则切齿拊心,悲则 发上指冠 ,乐则得意而忘形。 B许多经济专家指出,皖江城市电子商务带发展论坛不能只是 坐而论道 , “论 ”完了就走,而是要通过论坛达成共识,搭建平台,最终变成实体的项目。 C先生 博闻强记 ,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的出。 D近几个月来,国家有关部门开始联手,严厉打击在金融市场上 翻云覆雨 的“资金贩子 ”。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
2、此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 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发上指冠:毛发竖起貌。形容极度愤怒。与前面的 “悲 ”不搭配。坐而论道:坐着空谈大道理。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博闻强记: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翻云覆雨: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 恰当的一句是( )( 2分) A在以 “绿色唱响 ”为主题的公益演出活动中,壮观的场面、强大的阵容和超凡的歌声引来大量观众驻足围观;选手们带来的精彩表演赢得的阵阵
3、掌声和叫好声 不绝如缕 。 B他顿时觉得一股怒气涌上心头,憋闷异常,他彻底明白了,自己是被人家投闲置散 ,高高挂起了!能享受现在这种待遇,还是人家给了很大的面子呢。 C记者看到,在几家大型卖场,电暖器、饮水机等这些热销的 半大不小 的商品,商场不给送货,消费者买后需自己搬回家去。 D事故发生后,省市主管领导风尘仆仆连夜赶来, 下车伊始 ,就来到事故发生现场,立即投入救援指挥工作。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 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
4、类型。 B 投闲置散:置于闲散职位。谓不被重用。不绝如缕:绝 :断;缕 :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半大不小 : 指人未到成年但已不是儿童的年龄。下车伊始:伊 :文言助词;始 :开始。旧指新官刚到任。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3分 ) A不仅该诗描述了大堰河悲惨的一生,还通过对大堰河不幸身世的讲述,抒发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其消费潜力不言而喻。 C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表示,要查处部分地区加油站超价
5、销售或变相涨价等价格违法。 D在 “质量月 ”活动中,他们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进行了综合治理,尤其加强了对工艺流程、验收程序的监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 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 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病句辨析一般使用主干分析法和枝叶分析法,即从语法角度对句子成分进行分析找寻病因。分析可知, A项,最后一句三重否定,不合逻辑; C项,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在 “违法 ”后加 “的行为 ”; D项,句式杂糅,删去 “围绕 ”,或删去 “以 ”和 “为中心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
6、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分 ) 狭小的心胸,一块小坷垃就会让其堵塞窒息。 _, _。 _,_。 _, _,尤其是不易磨损的精神上的山岳、湖泊与森林。 而人生的美丽与否 才能容纳众多的山岳、湖泊与森林 如果人生的价值是可以衡量的话 恰恰就在其一望无际、丰富多彩上 那就看谁能在生命的旅程中创造更多更高的山峰和更多更大的湖泊与森林 只有博大、宽厚的胸怀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
7、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分析可知,本题应根据语句结构内容的联系及关联词的搭配作选。注意 “只有 才 ”关联词的搭配, “博大、宽厚的胸怀 ”与 “狭小的心胸 ”相对; 内容相连; 句与末句相照应。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加点的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 2分)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 ”是 2004年版考试说明保留内容,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
8、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 A项 告辞, 拒绝; B 项 召见, 表示被动; C 项 把 当做边邑, 浅陋的;D项都是 “谢罪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 季父 也(叔父)沛公起 如 厕(去,往)秦之遇将军,可谓 深 矣(刻毒) B秦王复击轲, 被 八创(遭受。)其 意 常在沛公(意图)是寡人之 过 也(过错) C闻大王有意 督过 之(责备) 亡 去不义(逃跑)樊将军以 穷困 来归丹(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D 度 我至军
9、中(估计)吾 其 还也(表商量的语气,还是)以乱 易 整(代替) 答案: C 试题分析: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分析可知: C 项中 亡 去不义(离开、离去),樊将军以 穷困 来归丹(身陷绝境,走投无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何兹全:一个时代的结束 2011年 2月 15日
10、20时, 101岁的史学泰斗、教育家何兹全先生,在北京二炮总医院驾鹤西去。作为当年史语所最后一位老人,何兹全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我生的时代,是世界、中国千载不遇的大变动的时代,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时代, ”何先生曾说, “我是 幸运 的,也是 悲剧 的。 ” 去年此时,我曾去北师大红楼访问何兹全先生。我清晰地记得,何先生坐在电视机前,看冬奥会滑雪比赛的情景。那天刚下过一场雪,何先生颇有兴致,想去外面看雪景。他的学生 北师大历史系教授宁欣推他出去,摄影师还给他们拍了照。我还记得,那天何兹全先生给我们讲述过往的人事 。平淡的语气,去除了一切跌宕起伏与惊心动魄。 何先生几乎经历了 20世
11、纪中国历史的所有动荡,他本人也与中国现代史上很多重要人物有过交往。他曾给投靠汪精卫的陶希圣写信: “在重庆百万大军的基础上,对日本人才有和可谈;离开重庆,就只有投降,没有和平。 ”1950年回国之前,胡适曾和他谈起国内对他的批判: “国内这些人写的文章,其实不是真的在批判我,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一点我心里是清楚的。 ” 何先生的学生苏小华说,何先生上课总是天马行空。本来是在谈 “魏晋封建说 ”、“亚细亚生产方式 ”等问题,谈着谈着,就谈到伊拉克战争、非典、 东北亚的国际形势、国民党的历史,或者就谈到胡适、傅斯年、何柄棣、启功去了。 “何先生跟他们亲自交往过,见解往往不同流俗。 ”苏小华说, “比
12、如,他说启功先生是道家,是庄子的道,不是老子的道。 先生将这句话讲给启功之后,启先生说,我以后就管你叫哥了,这个哥叫得有点晚。 ”尽管何先生一生中的朋友形色各异,但他一直中间偏左,为人处事也始终保持中庸的态度 进步,但不过激。这是何先生一生的写照。 “那时,讲课最受欢迎的是胡适、傅斯年、陶希圣和钱穆,不仅讲课生动,而且见解独到, ”何兹全说, “老一代的学者,学问基础都很扎实,前 四史、十三经都可以背诵。傅斯年引用古书,要找出处,就整篇整篇地背诵,背完这篇,又背另外一篇。 ” 学术上,何兹全受陶希圣的影响很大,而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德国农民战争和考茨基的基督教之基础则让他接触到了
13、辩证法和唯物论。 1944年何兹全进入史语所。史语所由傅斯年于 1928年创办,是当时中国最权威的学术机构,集中了陈寅恪、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李济、董作宾等一批学者。晚年,何先生回顾自己一生的学术之路时曾说,史语所的经历奠定了他一生学术研究的基础。 当年,傅斯年、陶希圣等人迁往台湾, 爱国心切的何兹全却放弃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职位,回到大陆,落户于北师大历史系。 1950年,他写出汉魏之际社会经济的变化一文,与毛泽东所倡导的 “封建制度自周秦以来一直延续了三千年左右 ”的论点相距甚远。尽管如此,他还是继续写出了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几个问题,正式提出 “汉魏之际封建说 ”。高考资源网 不久
14、,史学界就开始了对魏晋之际封建社会说的批判。 “文革 ”开始,何兹全被贴上 “特务 ”和 “反动学术权威 ”的标签。 1970 年,他被分配到临汾干校劳动两年。 经历了 “文革 ”的风雨,何兹全不再与人争辩,埋头于自己的学 问。 1989年,标志他史学思想的集大成之作中国古代社会出版了。这部书的主旨思想,发端于北大求学期间,历经半个多世纪,终于得以呈现在世人面前。此时的何兹全已是须发皆白的老人。 10年前,在九十自我学术评述里,何兹全写道: 20世纪 30年代初学写文章,到现在已近 70年。回头看看自己的成就,虽然有时也曾 “骄傲 ”、 “委屈 ”,但基本上大多时间还是虚心和甚或心虚的。客观、
15、公平地评估自己的一生,有四字可用: “贫乏 ”但不 “浅薄 ”。 如今,这位谦逊的老人走了,留下的是一套六卷本的史学著作集。 (节选自南方人物周刊 )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 A去世前一年,作者去看望何兹全先生时,他的身体还一直不错,在电视里看过冬奥会滑雪比赛之后,颇有兴致地去外面看雪景。 B何先生上课总是天马行空,往往讲到一个问题,就会联系到国际、国内过去或现在发生的一系列大事,甚至联系到个人。 C学术上,何兹全受陶希圣的影响很大,他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就是从陶希圣那里学到的。 D 1950年,他写了一篇文章,与毛泽东所倡导的论点相距甚远。后
16、来,他不顾史学界对魏晋封建说的批判,还是继续写出了关 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几个问题。 E何先生静心研究学问,历经半个多世纪,终于完成中国古代社会这部他史学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小题 2】何先生曾说, “我是 幸运 的,也是 悲剧 的。 ”你是怎么样理解这句话的?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6分 ) 【小题 3】请说说文章画线句子 “先生将这句话讲给启功之后,启先生说,我以后就管你叫哥了,这个哥叫得有点晚。 ”的作用是什么? (4分 ) 答案: 【小题 1】 CD (选对一个得 3分,选对两个得 5分。) 【小题 2】 何先生所生的时代,既是世界、中国千载不遇的大变动的时代,也是一个大 浪淘沙的时代
17、。 何先生是幸运的,他几乎经历了 20世纪中国历史的所有动荡,但最终幸运的活下来,而且他本人也与中国现代史上很多重要人物有过交往,他是 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一个见证。 悲剧体现在:一生经历太多动荡,影响学术研究。(每点 2分,共 6分。) 【小题 3】 为了论证何先生跟很多大人物都亲自交往过,并且见解往往不同流俗。 说明何先生对启功的看法非常准确,启功很佩服,有 “相识 ”恨晚之感。(每点 2分,共 4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包含两方面的要求,一是 “筛选信息 ”,一是 “整合信息 ”。 所谓 “筛选信息 ”,就是按照考题设定的阅读目的对文章进行分析,凭借整体感
18、知,经过辨别,快速准确地捕捉到命题所需要的有效信息。所谓 “整合信息 ” 就是根据答题的要求,对筛选所得的信息作出正确的认知,把握各信息材料之间的关系,并能归纳综合,或者按照命题要求进行信息重组,形成准确的答案:。分析可知: C他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是从恩格斯等人那里学到的。 D事件先后顺序不对,先写了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几个问题,而后魏晋封建说受到批判。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从两方面去 分析和理解即 “幸运的 ”“悲剧的 ”。结合原文, “幸运 ”是他几乎经历了 20世纪中国历史的所有动荡并最终活下来,他与中国现代史上很多重要人物有过交
19、往。 “悲剧 ”是他所在的时代是世界、中国的大变动时代,也正是社会动荡才影响了他的学术研究。谈出看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可对问题一分为二的去分析。 考点: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必须考虑它在文章中出现的位置,如本题句子为语段中内涵丰富的句子。关键要找准它的 “管辖范围 ”,应从全文整体联系中去理解文章语 句丰富的内涵,搜取相关内容,或概括,或摘录,或整合,寻求正确答案:。研读原文可知,这句话正是为了证明本段首句 “何先生跟他们亲自交往过,见解往往不同流俗。 ”并且体现了何先生对启功的看法:一是佩服,二是有 “相识
20、”恨晚之感。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5分 ) (2)当是时,楚兵冠诸侯。 (4分 )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6分) ( 4)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5分) 答案: (1)现在上将军不体恤士兵却徇私情,这不是国家的大臣。(恤:体恤,顾念。徇。社稷。否定判断句。一点一分。句意一分。共 5分) (2)这时,楚兵为诸侯军中最强大的。(是时,冠,句式,以及句意各一分。共4分) ( 3)如果放弃攻打郑国,把他作为东方道路上
21、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若,舍,东道主,行李,乏困,以及最后一句,一点一分,错一出减一分,满分 6分) ( 4)众大臣大惊,事情突然发生没有意料到,大臣们全都失去了他们的常态。( 卒,不意,尽,度,以及句意各一分,满分 5分)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文言特殊句式进行重点翻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一般在 直译的基础上,而后意译。整句翻译时,再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做到文通句顺,表意准确。关键字词和句式分别有: (1)“恤,徇,社稷,否定判断句 ”;(2)“是时 ”句式和 “冠 ”;( 3) “若,舍,东道主,行李,乏困 ”;( 4) “
22、卒,不意,尽,度 ”。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9分 ) 巨鹿之战 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 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陈余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巨鹿城 。 楚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悦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 。高考资源网 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 “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 ”宋义曰: “不然。今秦攻赵,战胜则兵 罢 ,我承其敝 ;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 斗 秦、赵。夫被坚执锐,义
23、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因下令军中曰: “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乃 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 “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且扫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 ”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 “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 ”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支吾 。乃相与共立羽为 假上将军。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当是时,楚兵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河北省 衡水 中学 高一上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