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河北唐山开滦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河北唐山开滦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河北唐山开滦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河北唐山开滦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骨 髓 ( su)遒 劲 ( jng)横 亘 (gn) 准确 着 陆 (zho) B长 篙 (go)翌 年( y) 目( chn)运 载 火箭 (zi) C 横 财 (hn)攒 射 (cun)绯 红 (fi)目 眦 ( z)尽裂 D 莅 校 (l) 屠 戮 (1)倾 圮 ( p) 迄 今为止 (q)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注意常见同音字、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 侧重两个方面:一是容易读错的字,包括形近而音不同的字和声旁
2、已不代表读音的字;二是多音多义字,音随义移。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 “音随意转 ”的原则。吃不准的情况下,可多考虑从词语具体意义以及词语的词性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善用排除法和认定法。如果题干是全部不相同的,就把有两项相同的去掉;如果题干是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则去掉一个不同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全都正确,就去掉有一个错误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有错误的一组,就排除肯 定无误的一项;如果按题目的要求直接可以认定的答案:应该是最有把握的答案:。字音考题看似简单,其实暗藏杀机,特别是对说普通话有缺陷的方言区考生,一定注意平时学习中的正确识读。 A着 陆 zhu; B、运 载zi ; C、 横 财 h
3、ng。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词,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又称曲子词、长短句或诗余。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 B戴望舒( 1905 1950),浙江杭县(今余杭)人 ,现代诗人、翻译家。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 由此他也获得了 “雨巷诗人 ”的称号。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战国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照孟子修 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记载历史。 D史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 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被鲁迅誉
4、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答案: C 试题分析:文学常识浩如烟海,而且因为以前没有把它列入考试范围,考生并没有多少有意识的积累,现在它 “不期而遇 ”,考生不应茫然无措,而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备考: 1粗读原著,加深记忆。由于时间紧,内容多,在备考时考生往往只凭一些简单的复习资料来识记,其结果,往往是基础薄弱,识记模糊,答题时会 “关公战秦琼 ”,张冠李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珍惜时间的原则下,粗略读读原著,或读读作品梗概,对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及主要内容稍作了解,这样有助于加深记忆。 2以课本为着力点,向课外拓展。作为恢复该考点的第一年,想必不会太难,肯定会 以课本内容为主。因此,考生要重
5、视梳理课本 “重要 ”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识,对单元知识短文及课本后的附录,如中国文学的鉴赏 20世纪中国文学概述古代小说鉴赏现当代戏剧鉴赏中国古代文学概述鲁迅的生平和创作唐诗简介等等绝不能等闲视之。在熟悉课本上的文学常识后以 “重要 ”为标准,适当向课外拓展。 3构建文学常识知识网络。要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这四大文学体裁方面,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中分别找出最能代表该时期(或国度)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构建网络。C春秋末期 孔子。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 级为识记 A。 将下面几个句子重新排列组合,最连贯的一项是 ( ) 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皮鞋,显得很寒素。 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
6、学生糊口。 回 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窘迫,几乎无地可容。 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乘了航船进城了。 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 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 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分析可知: 总说窘迫现状, 原因, 回到故乡之后的遭遇, 现在的 “糊口 ”, 乘了航船进城原因。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从句式的
7、角度看,下列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晋军函陵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若属皆且为所虏 敢以烦执事 大王来何操 竖子不足与谋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A / / / B / / / C / / / D / / / / 答案: A 试题分析: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五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疑问句,其中较难理解的是倒装句。现代汉语习惯的常规语序,一般为 “主 谓 宾 ”“定(状) 中心词 ”,即主语在谓语前,谓语在宾语前,修饰语在中心语前;但有时因修辞、强调等的需要语序会发生变化。为了方便我们学习,就称它为“倒装句 ”,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分析可知
8、: 省略句: 晋军 (于 )函陵 ,秦军 (于 )锬希 乙裕 持词拢 鲇铮硬 蛔阌胫 薄冖鼙欢 洌杭 邰嘟榇识逃锖笾谩蕖昂尾佟北鲇锴爸谩 br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方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晋 军 函陵 A与郑人 盟道 芷阳间行 B越国以 鄙 远群臣 怪 之 C 函 封之发尽 上 指冠 D阙秦以 利 晋臣 活 之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词性或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随着词性的改变,这个词又同时具有新的含义。总的来说,古
9、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 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 动用法。 2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4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此外 ,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很常见。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古今有别。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重要 的特殊现象,因此必须了解并学会推断。否则,会影响对一些句子的理解。分析可知: A项与例句相同:名词作动词,驻军、结盟、取道。 B名词意动用法 “把 当作边邑 ”, 形容词意动用法 ,以 为怪。 C名词作状语,用匣子,向上; D使动用法,使 削减,使 活。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
10、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 全 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句是 ( ) A 所以 遣将守关者诸 郎中 执兵 B北收 要害 之郡愿大王少 假借 之 C樊於期 偏袒 扼腕而进曰今行而 无信 D约为 婚姻 樊将军以 穷困 来归丹 答案: B 试题分析:古今词义变化分为五种情况: 1、词义扩大,即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了发展,应用范围比原来广泛了。 2、词义缩小,是指词的古义,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狭小的现象。 3、词义弱化,指词义程度的减弱。 4、词义转移,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到表示另外一种对象,古今之间的差别较大,没有明显的
11、联系。 5、感情色彩变化。古今词义在演变历史进程中,褒贬意义相互转化的现象。分析可知: A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如:诸郎中执兵。今义:称中医医生。 B要害: 古今义 相同。 C偏袒:古 义 是解衣袒露一臂 今 义 是偏向某一方。D婚姻:古义:由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 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 幸 故 幸 来告良 B乃令张良留 谢 哙拜 谢 C 微 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 斯人,吾谁与归 D秦王必喜而善 见 臣而燕国 见 陵之耻除矣 答案: C 试题分析: “理解常
12、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 ”是 2004年版考试说明保留内容,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意思去理解。可知: C微:无、没有;A宠幸;所幸,幸亏; B道歉、谢罪;感谢; D召见;被。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尽一切可能,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
13、湾问题。但是我们决不承诺使用武力。 B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第三个世界上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C不久前,中国入世谈判代表龙永图做客中央电视台 “对话 ”栏目,就入世后的人才问题发表独到的见解。 D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以严厉的打击。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 或赘余, 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病句辨析一般使用主干分析法和枝叶分析法,即从语法角度对句子成分进行分析找寻病因。分析可知, A语意不明,应在 承诺 与
14、 使用 之间加 “不 ”; B语序不当; D不能仿造伪劣产品。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6月 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随着指令的发出,火箭载着承担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腾空而起,飞向苍穹,壮观的景象令人 叹为观止 。 B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 子 。 C喜剧中的正面人物也应具有喜剧性,可这部喜剧中的两个正面人物 道貌岸然 ,不苟言笑,与整个影片的气氛极不协调。 D演员们的举止深受越剧表演的影响,黛玉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韵味十足,而宝玉哭灵一场戏中宝玉的三次跪拜
15、,低声的悲泣, 长歌当哭 ,显示出对越剧表演的成功借鉴。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 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叹为观止:叹 :赞赏;观止 :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样子。指众多的学生。道貌岸然:道貌 :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 :高傲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长歌当哭:长歌 :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 :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考点:正确使用
16、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面四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榆阴肤浅偏袒不假思索 B瞌睡斑斓追朔直刺九宵 C忸怩修茸悚然草煎人命 D欧打桀骜殒身生杀予夺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 查了考生对词汇量的掌握程度和识记现代汉字字形的能力。该题将合成词与成语放 在一起考查,主要考查了同音字和形似字,应注意以义辨形。本题中错字因音同而误写,正确书写为: B追溯 九霄 C修葺 草菅人命 D殴打。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3分) 钱学森的遗产 (节选 ) 安 然 每一颗巨星的陨落,都会让我们伤感
17、一番,都会让我们头顶的星空黯淡些许。然而,似乎很少有一颗巨星之殇,会如钱学森的离去一样,引起从上至下的深切关注。 在中国,很少有一位科学家能取得如此卓越的专业成就,同时其命运与政治、民族、时代有如此紧密的联系,更鲜有一位科学家,能如此涉猎如此广泛的领域。 在中国,钱学森不仅是一位科学家的名字,而且是对科学家这个词的诠释。 大多数人从走进学校的那一天起就认识了他 教学楼的墙壁上总是悬挂着中外科学巨匠们的画像用以激励学生,钱学森就是其中的一位。俊逸的外表、优雅的气质、和蔼的微笑、深邃的眼光、圆阔的额头、稀疏的头发。在无数青年人的脑海里,钱学森定格了一个完美的科学家形象。 在这个国家,对钱学森的尊重
18、,几乎就象征着对知识、对 科学的崇尚。 导弹、卫星、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学,钱学森的专业领域虽然并不直接关乎民生,但是,这位科学家的故事却能够被许许多多普通老百姓津津乐道,因为他不仅是一位科学家,还是一个爱国者、一名军人;是一种精神、一种骄傲。一个从美国人的软禁中挣脱出来返回祖国的科学英才,他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当这个故事契合了中国人传统中的 “家国情怀 ”和现实中的政治热情的时候,一个科学英雄就矗立起来了,早已超越了科学技术本身。而他所创建和领导的航天事业,让他的祖国能够发射导弹,把卫星送上天,从一个处在冷战时代的落后国家,到迅速 拥有了强大防御能力的国家 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大计来说
19、,钱学森的功绩似乎如何解读都不为过。这位中国的 “导弹之父 ”不仅是一名技术专家,还被认为是一位文、理、工结合型的科学家。 1950年以后,他在美国麦卡锡运动泛滥成灾,自己受到无端指控,行动自由受到美国移民局的限制和联邦调查局特务的监视,而且被吊销了国防部的通行证而无法再继续参与机密军事科技研究的情况下,为了转移美方的注意力,及时调整心态,进入一个新的理论领域,并最终创建了 “工程控制论 ”。在他回国之后, “工程控制论 ”在国内形成为健全的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 工程应用体系,为中国现代高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持。 在 20世纪 80年代初,他提出了由系统工程、系统学、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20、等理论组成的 “系统科学 ”思想。至此这位备受尊崇的科学家似乎找到了解读科学问题的万能钥匙,他快速地挣脱了 “导弹轨迹 ”的束缚,沿着 “马克思主义哲学 ”和“系统科学理论 ”的路线,开始了一场对不同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的全面解读。 他开始审视中医,他写道: “我并不是一个中医,但我认为传统医学是个珍宝,因为它是几千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分量很重。更重要的是:中医理论包含了许多系统论的思想,而这是西医的 严重缺点。 ”钱学森对于中医的论述显然没有他“卫星上天 ”的成就那般令世人信服,但这些并没有影响他和他的追随者不断解读更广泛领域的科学问题。 1958年,钱学森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不到园林
21、,怎知春色如许 谈园林学 ”的文章,此文被视为钱学森对建筑与城市研究的肇始。后来钱学森公开提出:要发扬中国园林建筑,特别是皇帝的大规模园林,如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把整个城市建成一座大型园林,钱称之为 “山水城市 ”。在他的倡议下, 1993年 2月 27日在北京召开了 “山水城市座谈会 ”,钱学森在为此次大会寄来的书面发言中 说: “山水城市的设想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的结合。山水城市不该是 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吗? ” 钱学森的 “系统科学观 ”总能被应用到不同领域而推出新的理论。比如,他和年轻学者张沁文于 1980年提出了农业系统工程理论,用以分析我
22、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功成名就的钱学森着迷于以他从航天技术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系统科学的方法,去解读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形形色色的问题。在这个永远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科学家眼里,科学无禁区,思想无禁区。尽管让他的同胞最为他自豪的,还是他那些 最为 “宏大 ”的作品 震天动地的导弹、划过苍穹的卫星,但理解钱学森,仅有这些是不够的。 (有删改 ) 【小题 1】文章的第二段具有怎样的作用? (4分 ) 【小题 2】本文题目是 “钱学森的遗产 ”,钱学森给后人留下了哪些丰厚的遗产?请分条陈述。 (7分 ) 【小题 3】钱学森是科学家、 “导弹之父 ”,本文不但介绍了他在航天科学领域的杰
23、出成就,还重点介 绍了他在其他领域的突出贡献。这样写是否会导致详略不得当,重点不突出?请谈谈你的看法。 (4分 ) 【小题 4】本文为人物评传性文章,文中处处充盈着作者对传主的崇敬赞美之情。文中说: “在 中国, 钱学森不仅是一位科学家的名字,而且是对科学家这个词的诠释。 ”结合原文,探究他诠释了怎样的科学家的内涵。 (8分 ) 答案: 【小题 1】 结构形式上: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对钱学森成就的介绍。 内容上:总括后面的内容。作 者正是从钱学森卓越的专业成就、与国家民族的密切联系和涉猎的其他广泛领域三方面介绍钱学森的成就的。(各 2分) 【小题 2】 强烈的家国情怀。 他所创建和领导的航天事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河北 唐山 开滦 中高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