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的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2分) A 凋 零 惆 怅 风流 倜 傥 未雨 绸 缪 B 落 榜 落 枕 丢三 落 四 光明磊 落 C 椽 子 掾 吏 缘 木求鱼 不容置 喙 D百 舸 荆 轲 崎岖坎 坷苛 捐杂税 答案: C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隐性的字音题,主要考查的是形近字和多音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近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 A项,读音分别为dio、 chu、 t、 chu , B项读音分别为
2、lu、 lo、 l、 lu, C 项 chun、 yun、yun、 hu; D项 g、 k、 k、 k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是( 2分) A如何防止展览会的贵重物品免遭盗窃,是博物馆工作人员深感头痛的事情。 B继 “嫦娥 1号 ”取得重大突破后,中国的深空探测迈入了快速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 “神州八号 ”已与 “天宫一号 ”完成无人对接任务。 C最近,有网友称,杭州湾大桥已经成了飞鸟 的 “百慕大 ”,许多迁徙中的候鸟会莫名其妙地撞死在大桥上,如何解决飞鸟撞大桥的问题已经变得至关重要。 D校车安全在成为公众关注焦点后,我省将在全省
3、范围内对校车司机进行交通安全强化培训,以多种形式提高他们预防事故的意识和能力。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 A项,否定不当,去掉 “免 ”。 B项,语序不当,将 “快速 ”放在 “发展 ”前。 D项, “提高 ”与 “意识 ”搭配不当。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看了憨豆先生的表演,一家人都 忍俊不禁 地大笑了起来。 B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摩,艺术爱好者 趋之若鹜 。 C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
4、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 无所不为 。 D随着两个儿子的出世,家庭状况更是 捉襟见肘 ,她不得不去打工赚钱贴补家用,可她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挣的钱少得可怜。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词语的解释来判断。 A项, “忍俊不禁 ”是忍不住笑的意思,与后面 “大笑起来 ”重复。 B项, “趋之若骛 ”比喻很多人争着前往,含贬义。 C项, “无所不为 ”意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用来形容年轻的父母费尽心思地送孩子学钢琴、围棋、英语,感情色彩不对。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5、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用人文音乐滋润心灵 音乐对人的道德情操、精神面貌具有独特的影响。人文音乐更是蕴涵 着丰富的生命哲理、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在潜移默化中激励人、鼓舞人,还与社会发展相互产生积极的影响。 人文音乐有助于凝聚社会精神。音乐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活动,人文音乐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精神文化。人在劳动中总结、概括、创造了音乐,使音乐艺术从原始萌芽状态不断发展成为人类精神文化产品。人文音乐的民族性体现了音乐来自民族的生活和历史,脱离不了民族的精神特点。特别是民歌,更是鲜明地反映了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思想感情等。从根本上说,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
6、人文音乐的发展,但人文音乐的发展也会反过来对社会生产力发展产生 促进作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人文音乐文化活动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能够对人们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特定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群体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增强民族凝聚力。 人文音乐有利于培育健康人格。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人文音乐教育既利于传承民族精神文化,又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在我国古代社会,音乐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孔子认为音乐具有极强的教化功能,在论语中有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的说法。一个人通过学习诗,在内心修养、情感意象等方面得到培养和陶冶,通过学习礼,使行为修养、人际交流等方面 得到培养和陶冶,然后再通过
7、 “乐 ”的教化,将前面的学习有机融合,使人外在修养与内在修养融为一体。人通过 “乐 ”的教化功能,修养成一个彬彬有礼的谦谦君子。 人文音乐可以协调人际关系。音乐是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由于人文音乐与人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密切的联系,对人的情绪有着强烈的激发作用,可以提供给人有教养的娱乐、有文化的休息,对人的生理、感情以及行为举止等方面产生有益的影响,因而音乐可以对人进行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方面的潜移默化地熏陶,发挥对人的启迪感化作用。人文音乐中美妙的旋律、轻松的节奏、悦耳的音色可以让人 身心愉悦、心境良好。人们在音乐活动中容易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联系,最终在契合中增进友谊。所以,优美的人文音
8、乐可以有效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 人文音乐体现时代精神。音乐如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社会现实。人文音乐的形式和内涵都必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实际上,每一个时代都要求音乐体现这个时代的精神,适应社会的需要,并且对社会生活起积极作用。优秀的音乐作品在创作中都体现了所处时代的精神,比如贝多芬的交响乐,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作为现代社会精神 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音乐与社会发展应保持契合,让生活在这一时代的人们得到音乐的潜移默化地启示。当今时代,人类文明快速发展,音乐元素也复杂多样。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地观察、审视,有意识地让音乐体现
9、出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念。要把生活融入音乐,用音乐去表达生活、反映生活,又要让音乐引导社会思潮,为社会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发挥作用。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小题 1】从原文看,下列有关人文音乐的作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文音乐不仅对个体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还与社会发展相互产生积极的影响。 B人文音乐是人类的精神文化产品,来自民族的生活和历史,具有民族的精神特点。 C人文音乐具有极强的教化功能,使人的外在修养与内在修养融为一体,有利于培育健康人格。 D人文音乐的美妙旋律、轻松节奏、悦耳音色,容易让人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联系,从而增进友谊。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
10、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民歌是人文音乐的一个典型代表,它能鲜明地反映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思想感情等,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B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表现了孔子对音乐的教化功能的深刻认识,同时也说明人文音乐有利于培育健康人格。 C人文音乐对人的情绪有着强烈的激发作用,因而可以直接对人进行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方面的教育。 D贝多芬的交响乐、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都体现了它们所处的时代的精神。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人文音乐能增强民族凝聚力,所以,人文音乐能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特定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群体意识。
11、 B我国古代就重视音乐教育 ,古人认为,音乐能将 “诗 ”与 “礼 ”的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使人的外在修养与内在修养融为一体。 C由于人们在音乐活动中容易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联系,所以,在一些社交场合演奏或播放一些优美的人文音乐,能让人在契合中增进友谊。 D音乐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社会现实。为了引导社会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就应该多创作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A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阅读并对文章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带着思考题回到原文中进行比较,筛选,然后做出判断。 B答非所问。此项说的是人文音乐的属性和特点,而非作用。
12、故选 B。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要根据对文章的大意的理解,并从原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 C 人文音乐 “可以直接对人进行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方面的教育 ”有误,音乐可以对人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但是不能直接对人进行教育。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A 因果关系不当,从原文第二段的表述来看,二者构不成因果关系。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后面小题。 季羡林的缺憾人生 卞毓方 先生的学海浮槎,记录了他中学生活的一个细节,读后,令我
13、眼前一亮。 “在学习方面,我现在开始买英文书读。 买英文书,只有一个地方,就是日本东京的丸善书店。 每次接到丸善书店的回信,我就像过年一般地欢喜。我立即约上一个比较要好的同学,午饭后,立刻出发,沿着胶济铁路,步行走向颇远的商埠,到邮政总局去取书,当然不会忘记带上两三元大洋。走在铁路上的时候如果适逢有火车开过,我们就把一枚铜元放在铁轨上,火车一过,拿来一看,已经轧成了扁的,这个铜元当然就 作废了,这完全是损人而不利人的恶作剧。要知道,当时我们才十五六岁,正是顽皮的时候,不足深责的。 ” 少年的天真、活泼、顽皮,在这里表现得充分无遗,假若季羡林能以这种心态度过他的青春岁月,呈现在我们今天面前的,将
14、会是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形象。 可惜,那只是短暂的返璞归真。须知,这是在济南城,不是在老家官庄,这是寄身于叔父的家,不是依偎在自己父母的膝下,环境变了,季羡林的个性也随之发生改变。怎么变?朝哪一方向变?季羡林晚年总结,他说:从我小时候的作风看,我本是一个外向的人,然而,后来怎么就转成了内向呢?这个问题,过 去从未细想,现在回顾在济南那段生活,忽然有所感触,也就顺便给它一个解答。我认为, “三字经 ”中有两句话: “性相近,习相远 ”,可以作为参考,古人说得对, “习 ”是能改造 “性 ”的。我六岁离开父母,童心的发展在无形中受到了阻碍。试想,我能躺在一个父母之外的人的怀抱中,撒娇打滚吗?不,不能
15、,这是难以想像的。叔父当然对我好,但他 “望子成龙 ”,要求十分严格。课余除了抓学习,还是抓学习,偶尔有一点示爱,比如给我从乡下带回几只小兔,也让人感到距离,那种只能身感,不能言传的距离。说到婶母,我不能说她虐待我,那样说不真实;但在日常 生活中,小小的歧视,在她可能是不经意,在我却是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叔父有个女儿,我叫作秋妹的,她和我的待遇明显不一样。比如说,做衣服,有时就给她做,不给我做。偏心自己的亲生女儿,这是人之常情,不足为怪。实事求是地说,拿一个母亲的标准去要求一个叔婶,本来就是不现实的。话又说回来,要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有大人的开通,这是不可能的。一件两件,我也许不放在心上,三件四
16、件五件,经得多了,难免潜移默化,影响到自己的价值取向以至性情。 季羡林的终生遗憾,是在母亲去世之前,整整八年,他没有回家看望一次。八年啊,八年!这期间, 他读完初中,上高中,停学一年,再读,娶妻,生女,高中毕业,上大学,寒暑假回济南 如此漫长的过程,如此曲折精彩的变化,竟然没有抽出一些日子,回家看看。季羡林事后捶胸顿足,懊悔不迭,可以说,他一辈子浸泡在悔恨里。 终生遗憾,应该还有婚姻。且慢,季羡林在寸草心中,不是对妻子评价很高吗?请看他文章开头的叙述: “我因为是季家的独根独苗,身上负有传宗接代的重大任务,所以十八岁就结了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不在话下。德华长我四岁。对我们家来说,她真正做
17、到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一辈子勤勤恳恳,有时候还要含辛茹苦。 上有公婆,下有稚子,丈夫十几年不在家;公公又极难侍候,家里又穷,经济朝不保夕。在这些年,她究竟受了多少苦,她只是偶尔对我流露一点,我实在说不清楚。 ”注意,这里说的是妻子的为人,那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也正因为这一点,季羡林对她十分敬重。敬重是一回事,疏离隔膜又是一回事。不信,再请看下列事实:季羡林 1929年结婚,次年离家上清华, 1934年毕业,回济南教书, 1935年赴德,一去就是 11个春秋。 1946年回国,进北大,按说,他应该把家属接来同住的,那时一没有户口障碍,二没有经济之虞,但是 他没有!直到 1962年,德华才迁
18、来北京。算算看,从结婚到再度聚首,夫妻分居竟长达 31年! 人生有憾,至少是不完满。朱光潜先生说: “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像的田地。 ”季先生是大明白人,对一切早已参透,所以他有一篇随笔,题目就叫 “不完满才是人生 ”。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第二段写季羡林少年时期在到邮局取书时把铜钱放铁轨上让火车轧,目的是为了说明他是一个 “损人而不利人 ”的捣蛋鬼。 B作者评价季羡林先生如果一直保持天真、活泼、顽皮的性格,就会成为另外一种 “形象 ”,不能成就今天人生辉煌。 C童年时期的季羡林生活在济南城叔父家中,不是依
19、偎在父母的身边,环境的改变,使季羡林的个性也随着发生了改变。 D婶母对自己亲生女儿的偏心对季羡林的价值取向以至性情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季老对此耿耿于怀。 E季羡林与妻子一生分多聚少,晚年回忆中季羡林对贤妻良母的妻子怀有深深的敬重和愧疚之情。 【小题 2】季羡林的人生遗憾有哪些?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4分) 答: _ _ 【小题 3】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_ _ _ _ 【小题 4】朱光潜先生的话 “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像的田地 ”和季老说的 “不 完满才是人生 ”,你是如何理解的?请联系实际作简要探究。(
20、 6分) 答: _ _ _ _ 答案: 【小题 1】 CE 【小题 2】人生遗憾: 童年没有在父母膝下欢娱,寄居在叔父家中,改变了自己的性格。 整整八年没有回家看望母亲,母亲去世,懊悔不迭。 夫妻聚少离多,对不起自己的妻子。(三个要点,能说出两点得满分 4分) 【小题 3】作用:文章第三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季老少年时代天真、活泼、顽皮个性,下启季老一生中三件遗憾之事。 【小题 4】人生总有缺陷、不完美,因此才能敦促人去追求。朱光潜先生的 “缺陷 ”说和季羡林先生说的 “不完满 ”,都说明了人生是有缺陷的。既然有缺陷就需要去努力填充生活的 “缺陷 ”,就需要去奋斗,这样人们在生活中就有希望
21、、有想象的余地。我们所处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假如世界是完美的,人类所过的生活 往好的一方面说,是 神仙的生活;往坏的一方面说,就是猪的生活,呆板单调至极,因为倘若件件事都尽美尽善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人生最可乐的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世界如果完美,我们如何能尝创造成功的快慰?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像的田地。换句话说,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意思相近即可,不要求与答案:完全一致) 【小题 1】 试题分析: A项错, “说明了他是一个 损人而不利人 的捣蛋鬼 ”,是为了表现他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少年生活。 B项无中生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云南省 昆明 中学 高一上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