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第二次高考仿真测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2012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第二次高考仿真测试语文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第二次高考仿真测试语文卷(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第二次高考仿真测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当的一项是( )( 3分) A女性作者的文笔,常以柔情似水、细腻委婉见长,虽非个个如此,但说大多数是这样,应该算是 持平之论 。 B面对战略上的调整,该公司必须做出选择:要么联手业内巨头,强势逼宫,使对手就范;要么 急流勇退 ,套现获利,回归软件市场。 C自第三分钟朴智星被断球后,曼联队在五分钟内竟然无法控制局面,而阿森纳队 排山倒海 般地高速狂攻,压得曼联喘不过气来。 D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 笔走龙蛇 ,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答案: D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在与默克尔就欧债问题交换意见时,温家宝表示,中国支持维护欧元稳定,但要想真正解决欧债问题,关键在于欧盟自身起决定性作用。 B最近,严寒天气袭击北半球,乌克兰 3200所学校停课,波兰数千人饮水问题难以解决,冻死的人越来越多,谁能否认这场灾难没有对人们产生大的影响呢? C瑞典沃纳什堡地方法院 19日下午宣布,批准瑞典萨博汽车公司提出的破产, 至此,拥有六十年辉煌历史的萨博汽车公司走到了尽头,这让很多车迷黯然神伤。 D针对长治市公务员考录违规事件,国家公务员局表示,这是一起有关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恣意破坏考录秩序的恶劣事件,严重违背了公务员录用的公
3、平公正原则。 答案: D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内心里拥有善, _, _, _。积淀在我们血液里的和融化在我们脚步中的,都是这样一点一滴播撒和积累下的善。 _,从而形成一泓循环的水流, _, _。 看见贫穷而情不白禁地产生同情 看见寒冷而愿意去雪中送炭 才会看见弱小而自觉前去扶助 我们在感动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感动着 滋润着我们哪怕苦涩而艰难的日子 帮助我们度过相濡以沫的人生 A B C D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陈寅恪的精神与思想 刘斌 清华大学王观堂(王国维)纪念碑铭: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
4、真理固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 圣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一以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世,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 ” 碑文表现出陈寅恪对王国维辞世的痛惜和对其精神思想的推重。 陈寅恪作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其思想是独特的、自由的;其人格是伟大的、极富个性的。他对中国历史所进行的整体性思考,他对中国学术所进行的深刻探究,他对中国文化的与众不同的审视, 都是高标独立、卓尔不群的。他的博大深邃
5、的学术研究,他的特立独行的学术精神,都是当前的中国学术界所缺乏因之也是所特需的。 可以说,陈寅恪的一生经历了 20世纪中国数不清的风浪,但他从不为形势所左右,始终坚持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 “五四 ”以后, “全盘西化 ”论独尊一时,而他却以自己的勇气坚称 “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 ”。面对喧嚣一时的政治思潮,陈寅恪做到不卑不亢,我行我素。虽然他有时迫于时势,噤不得发,但却无所畏惧,依然 “论学论治,迥异时流 ”。并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加坚定了自己逆流而动的 信念,所以在暮年的时候,他能欣慰地对世人宣称: “默念平生固未尝侮食自矜,曲学阿世,似可告慰友朋。 ”
6、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一书的封底上写着: “在 20世纪的学术追问中,学者们以其超迈的胸襟为这个骚动的世界留下了一座座学术思想的纪念碑,它赫然镌刻着:重建文化,再铸国魂。 ”陈寅恪所提倡的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说到底与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实际是一致的。 1913年,陈寅恪在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一文中写道,求中国学术之独立 “实吾民族生死一大事 ”。对于当时学术不能独立的状况,陈寅恪十分悲愤,认为 “吾国大学之职责,在求本国学术之独立 ”。 1929年,他在北大史学系毕业生赠言中写道: “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 ”这同时说明陈寅恪十分重视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陈寅恪游学各国,广
7、泛接触西方文化。但在中西关系上,他坚持 “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 1932年,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中郑重指出,吸收外来文化, “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收获者,必须一 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他维护民族文化地位的态度,同样反映出所坚持的民族独立精神。 陈寅恪对中华民族学术文化的真情,和他的家庭分不开。他的祖父陈宝箴、父亲陈立三在戊戌变法时,在湖南实行新政,对教育、文化、经济等方面进行改革,卓有成效。 1937年 7月,日本侵华军队进占北平,陈立三忧愤至极,绝食而亡。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目睹父祖的行为,加之平时所受熏陶,自然培育了他高尚
8、的情操和独立的人格。陈寅恪自 1929年为王国维撰写碑文,到1964年完成柳如是别传,一生尊崇道义和气节,并 以自己的残病之身,教书育人,笔耕不辍,这些都是在爱国、爱中华民族、爱学术文化的思想情感支配下完成的。为此,他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献身学术,寻找重建学术文化的途径,才是他所能选择的正确的人生道路,也是唯一的选择。 作为独具人格魅力的现代知识分子,陈寅恪还有着强烈的使命意识。 1927 年,王国维的逝世给陈寅恪以巨大的震动,而他在遗书中的 “文化托命 ”,对陈寅恪的影响之大更是贯穿终生。陈寅恪在王国维的挽联序中也写道: “十七年家国久销魂,犹余剩水残山,留与累臣供一死;五千卷牙签新手触,待检
9、玄文奇字,谬承遗命伤身。 ”至此 陈寅恪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即如何以自己的科研成果,如何以自己的学术研究,重新唤起国人对学术文化的信心,从而振奋民族精神,拯救中华民族。 基于这样的使命,陈寅恪首先把自己的目光转向中古史的研究,因为在他看来,中古时期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既有国家的大分裂,又有民族的大融合,同时,外有佛教思想的输入,内有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移植与交流,并且在以后数百年的分裂与动荡之中迎来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于是从 1927年开始之后的 50多年间,他始终洋溢着 “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的生命热情, 并以弘扬中华民族学术文化为使命,怀着其“终必振
10、复 ”的信念,致力于学术研究。历大半个世纪岁月的消磨,陈寅恪百折不挠,矢志不渝,在近、现代的中国学者中无人能出其右。这种难能可贵的使命意识,使他不仅仅作为一个历史学大师而存在,更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而存在。 作为一代大师,陈寅恪为海内外学人树立了一个高峻的标格,使人们觉悟一种严肃的学术追求,一种理性的文化心态。陈一生守持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为的是凭自己的睿智和胆识 ,实践一条现代知识分子终将会走通的 “续命河汾 ”之路,意欲建构自成一体的知识分子价值体系。虽然历 史造成了先生之不幸,但其超迈的胸襟和独造的胆识在现代文化史上铸造了一个鲜活的灵魂,先生的风骨为后世学者所景仰,先生的思想也
11、必将为后世学者所宏扬。 (节选自陈寅恪传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 )( 5分) A “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 ”一句可见陈寅恪对于自己的思想被旧文化所局限和禁锢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 B “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世,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从王国维的纪念碑铭可见,在陈寅恪看来,王国维的独立与自由精神是伟大而永恒的。 C把 “碑铭 ”和 “挽联序 ”联系起来理解,可以看出,陈寅恪认为:王国维有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这样一种中华文化的精神;这种精神可以历经千年万载,与天地同久,与日月星争辉。 D 192
12、9年,陈寅恪在北大史学系毕业生赠言中写道: “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 ”这说明他认为应该坚守民族文化,抵制对外国文化的输入和汲取。 E陈寅恪一生尊崇道义和气节,在爱国、爱中华民族、爱学术文化的思想情感支配下以自己的残病之身,教书育人,笔耕不辍,探其根源,与他自幼的家庭环境分不开。 【小题 2】请用一句话概括陈寅恪先生的精神与思想的核心内涵。然后再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他的这种精神与思想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6分) 【小题 3】结合文本,具体阐释,陈寅恪先生对中华民族的学术文化进行研究的动因是什么?( 6分) 【小题 4】文章结尾说 “这种难能可贵的使命意识,使他不仅仅作为一个历史学大师而
13、存在,更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而存在 ”。结合全文阐释,陈寅恪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 8分) 答案: 【小题 1】 AD( 5分,答对一点 3分,两点 5分) 【小题 1】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2分) 他对中国历史所进行的整体性思考,他 对中国学术所进行的深刻探究,他对中国文化的与众不同的审视,以及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4分,每点一分) 【小题 1】 家庭环境的影响培育了他高尚的情操和独立的人格。( 1分)他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献身学术,寻找重建学术文化的途径,才是他所能选择的正确的人生道路,也是唯一的选择。( 2分) 1927年,王国维逝世 ,遗书中的 “文化托命 ”,对陈寅恪的影响之大贯
14、穿终生。( 1分) 至此陈寅恪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即如何以自己的科研成果,如何以自己的学术研究,重新 唤起国人对学术文化的信心,从而振奋民族精神,拯救中华民族。 (2分 ) 【小题 1】作为一代大师,陈寅恪为海内外学人树立了一个高峻的标格,使人们觉悟一种严肃的学术追求,一种理性的文化心态。( 2分)陈寅恪作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他在中国历史学术、文化方面所进行的深刻探究,都是卓尔不群的。( 2分)同时,他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来的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 2分)以及拯救民族文化的强烈的使命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2分) 【小题 1】 A项, “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
15、”之中, “囿 ”并非 “局限和禁锢 ”之意。从前文 “五四 以后, 全盘西化 论独尊一时,而他却以自己的勇气坚称 ” 等语句可见, “囿 ”字在此有坚守之意。故 A项错误。 D项, “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 ”一句,说明陈寅恪十分重视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从本段整体来看,他认为吸收外来文化, “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收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 。故题中 “他认为应该坚守民族文化,反对汲取外国文化 ”理解错误 【小题 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题目要求用一句话,说明是简要概括,突出独立和自由,在第 4段中有原句。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体现在哪几个
16、方面,则需找出 4点,答题区间在第 5至 8自然段。 【 小题 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答题区间在第 7、 8自然段。概括一分,具体分析 2分。在通读原文的基础上,整合答案: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鉴赏文章的主旨,答题思路:陈寅恪作为历史学大师的贡献 陈寅恪作为 “文化象征 ”的意义 陈寅恪作为大师的总的价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零用钱 (美) R W 威尔 当潜在的雇主翻看他的简历时,乔 巴斯托恩坐在那里,尽可能让自己的双腿不要发颤。他知道那些记录对他不利,但他在心里默默祈祷,别让那些缺点被读到,毕竟是圣诞节了。 威斯科特先生停下来,抬起头问道: “巴斯托恩 先生,这里说你
17、曾经因为盗窃被判入狱,是吗? ” 乔感到喉咙干涩、胃部收缩,他知道接下去是什么结果,他无力地说: “是的,但是 有环境因素 ” 。 “总是有环境因素的,巴斯托恩先生,然而 ” 又来了 “ 我们是家庭生意,不需要增加人手了,我希望你好运,早日找到工作。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 ” “我知道。 ”乔说完,站起来握了握威斯科特先生伸出的手。威斯科特先生送乔到门口,好像怕他顺手偷走东西似的。 乔咬着嘴唇,不知道怎样跟阿贝说,他没能为她买一份圣诞礼物,因为没人愿意雇用他 ,或者跟她说两年前他在上班的地 方偷 100美元是为了圣诞节能取暖 ,说这些都没有什么意义。阿贝只知道爸爸今年圣诞节没有给她买礼物。 走
18、到威斯科特的店门口,乔想再努力一下。他对挡在门口的威斯科特说: “求求你了,今天是圣诞节,我有一个 8岁的女儿 ” “很抱歉,巴斯托恩先生。 ”威斯科特挥了挥手,打断了他的话 ,“你应该知道,没有人会信一个小偷说的话。 ” 乔看了看四周 ,威斯科特刚才实际上说得很大声。还好,周围只有两个人,一个穿着大衣的人轻快地走过,还有一个老乞丐从街道对面的公园走过来。 乔大声说: “你说得对,但我这回改正还不行吗? ”可是,威斯科特不 再理他。 雪开始下了,乔拉起他的衣领,把手插进衣袋里,走过街道对面,跟那老乞丐擦肩而过时,对那老乞丐微笑了一下。 老乞丐也回了一个微笑,问道: “你可以给我一点零钱吗,我要
19、买一杯热咖啡暖暖我这把老骨头。 ” 乔在他的口袋里摸索了一会儿,他的左手没有摸到什么东西,但他的右手抓出了两个两角五分的硬币、两个一角的硬币和五个五分的硬币、五个一分的硬币。 乔把那些硬币放入老乞丐摊开的双手中,笑着说: “你运气好,我想这么多应该够了。祝你圣诞快乐 !” 那老乞丐说: “年轻人,我也祝你圣诞快乐 !” 那老乞丐走到对面,进了威斯科特先生的店,乔把手放回口袋里,继续向前走。那个刚才穿大衣走过的人正在人行道边跟一个老妇人说话。乔看向人行道,看到了一个钱包。乔把它捡起来,发现里面有几张信用卡和几百美元现金。他的祈祷灵验了,他可以用这些钱给阿贝买辆单车,一个玩具屋子 ,甚至他可以用这
20、些钱去旅社开个房,让阿贝不用到监狱附近去看他。或许珍尼斯也跟他们在一起,再一次全家人一起过圣诞节。 不行。如果阿贝知道这钱是捡到的她会怎么想?乔猜得出钱包是谁的,他看看那个穿大衣的人,又看看钱包。在一张信用卡的旁边有一张证件,乔从上面的相片确认了钱包是那个穿大衣的人的。 乔偷过钱,那时是急了,但他本身不坏。 那个穿大衣的人跟那老妇人说了再见,又开始往前走了,脚步还是那么轻快。 乔慢跑赶上去,喊道: “先生,打扰一下。我想你掉了钱包了。 ” 那人停下来,转过身,眼睛睁大了,说: “啊,是,那是我的钱包。 ”他接过钱包,立即清点里面的东西。 乔没有等他点完就走了。他转向马洛大街,向监狱附近走去。突
21、然,他看到珍尼斯带着阿贝走过来,阿贝一看到他就伸开双臂向他跑来。 乔抱着她,笑着,眼睛却湿了,他说: “圣诞快乐,孩子 ,我很抱歉,没有为你买什么礼物。 ” 阿贝 笑得很开心,她撒娇似的说: “哦,爸爸,别那样想。妈妈说来带你回家 ,我非常高兴。 ” 乔愧疚地看向珍尼斯,想确认阿贝说的是不是真的。珍尼斯说: “乔,是你回家的时候了。 ”两行热泪从乔的眼里流下来。 乔的室友迈克拿着个无绳电话跑过来,喊道: “乔,你的电话,是一个叫威斯科特的人打来的。 ” 乔对电话里说了一声 “喂? ” “如果你愿意,明天来上班吧。 ”威斯科特先生在电话里说。 “我愿意。我可以问一下吗,是什么使你改变主意的? ”
22、乔的胸中涌起了一股暖流。 “是我跟我爸爸喝的那杯咖啡。 ” (选自 2011年 7月文学报) 【小题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 “还好,周围只有两个人,一个穿着大衣的人轻快地走过,还有一个老乞丐从街道对面的公园走过来。 ”这里表现了乔紧张不安,怕别人听到他来找工作的事。 B “乔没有等他点完就走了。他转向马洛大街,向监狱附近走去。 ”这写出了乔把钱包还给失主时并不要求回报的心理。 C作者以 “是我跟我爸爸喝的那杯咖啡 ”结束全文,出乎乔的意料,也出乎我们的意料,从而使整个故事的情节显得跌宕起伏,令人回味无穷。 D从小说,我们可以看出,威斯
23、科特先生为 了试探乔,特意设置了穿大衣的人丢钱包和父亲扮演的老乞丐乞讨零钱这两个情景。 E读了这篇小说后,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个人不管以前做错了什么,只要存有一颗善良的心,就会有好报,这是这篇小说揭示的唯一的主题。 【小题 2】在小说的开端部分乔的处境是怎样的?请简要分析小说这样写的作用。( 6分) 【小题 3】文中的乔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这篇小说从乔找工作写起,到他找到工作结束,那么小说的题目可以由 “零用钱 ”改换成 “求职 ”吗?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8分) 答案: 【小题 1】 BC 【小题 1】圣诞节快到了,乔急于想找到一份工作,想赚点
24、钱给 8岁的女儿买圣诞礼物,但由于自己的简历上有曾因盗窃被判入狱的不良记录,乔因此遭到拒绝而没找到工作。( 2分)这样写的作用:同下文的故事情节形成对比,更能突出人物的性格和小说的主题。( 2分)找工作无望,无法给女儿买圣诞礼物,在十分需要钱的情况下,却能把零用钱施舍给乞丐,拾到钱包归还失主,在 “需要 ”和 “舍得 ”的对比中,乔善良诚实的本性跃然纸上。( 2分) 【小题 1】 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疼爱女儿,想在圣诞节为女儿买礼物以尽父亲的责任;生活拮据却能把零用钱施舍 给乞丐,始终对那老乞丐微笑着并祝他圣诞快乐。这些都体现出他的爱心和热心。 善良诚实。拾到钱包后虽有过心理冲突,但能主动归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河北省 唐山 中高 第二次 高考 仿真 测试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