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山东省淄博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届山东省淄博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山东省淄博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山东省淄博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计 量 ( ling)下 载 ( zi) 背 ( bi)包袱望风披 靡 ( m) B 着 ( zhu)笔 当 ( dng)真 浣 ( hun)溪沙天 遂 人愿( su) C相 中 ( zhng) 瘙 ( so)痒 冠 ( gun)心病令人 咋 舌( z) D亲 戚 ( q) 佣 ( yng)金准 噶 ( g)尔 佶 屈聱牙 ( j) 答案: C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晋升佼佼者悠哉游哉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B收讫木板画惹事生非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C罗嗦消
2、声器竹暴平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D厮杀双轨制无耻谰言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答案: D 下面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今天是大篷车爱心图书室捐建活动启动的第十天。在这十天里,我们一直被一颗颗滚烫的爱心感动着, 截止 20号,我们累计接到的爱心图书已超过 8万册。 B昨日,针对美国国防部发布 2012年度涉华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外交部 (微博 )发言人洪磊表示,坚决反对该报告对中国正当、正常的国防建设 说三道四 。 C有消息称,菲律宾篮球协会邀请姚明带领上海男篮队访问菲律宾。姚之队负责人章明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很早之前的事了,对于这件事情,姚明和上海男篮方面 日前 尚未做出决定
3、。 D央视播音员赵普不会想到,他微博上的一条信息,引发了一场波及全民的“明胶恐慌 ”。从皮革老酸奶传言到 “毒胶囊 ”事件,再到 19日工业明胶被曝进入食品行业。跟 “胶 ”有关的食品药品都成为 过江之鲫 。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去年以来,由于日方对历史问题的错误认识和在钓鱼岛问题上接连采取错误的举措,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B南京郊外的阳山,有三块经人工雕塑、长达 40米的巨大石头,专家认为这是朱棣为给朱元璋修建神功圣德碑选的碑材。 C郭沫若开创一代新诗风的女神、聂耳创作激动人心的时代战鼓义勇军进行曲、巴金创作震撼世界文坛的家,也都是在风华正茂的青年时
4、代。 D该集团的资金都是外界筹措,利息之高令人难以想象,然而高额利息使该集团在资金运转上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答案: B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管是老酸奶、果冻,还是药用胶囊,从生产到出厂到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监管部门的监督。面对这重重 “监督 ”,我们就要质问为何 “胶恐慌 ”还在不停扩散蔓延? B “春季高考也玩穿越! ”今年的春季高考作文以回到 为题,对此,走出考场的考生们互相交流心得:回到童年,回到过去,回到激情燃烧的岁月 C 12秒 97,刘翔第 7次参加上海大奖赛创造了这样一个令人疯狂的成绩。赛后,刘翔大声说出了 “我会继续努力的,加油! ”这样充满自
5、信的话语。 D对于中国军方是否已经 做好关键时刻在南海宣示主权的准备,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在接受凤凰卫视独家采访时,至少点出两点:一是军事行动服从外交需要,二是目前主要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还没有到采取军事行动的时候。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追忆钱学森:此生三事最关情 11月 1日凌晨,凄厉刺骨的雨夹雪笼罩京城。这是 22年来最早的一场冬雪。有人说,这场不期而至的初雪,是为一位老者的逝去而下的。 “我是一名科技人员,不是什么大官,那些官的待遇,我一样也不想要。 ”这是钱学森对官位和地位的不屑。 “我姓钱,但是我不爱钱。 ”这是钱学 森对金钱与利益的鄙薄。在这个世界上真正
6、懂得拒绝的人不多,钱学森拒绝了很多虚名浮利,却赢得了更高的声誉。 就在冬雪降临的前一天,这位 98岁高龄的科学巨匠溘然离世,走完他辉煌的一生。据说他走得平和安静,一如他生前的低调内敛。 “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 ”说这话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一位美国海军次长。 1935年赴美留学的钱学森, 36岁已成为麻省理工的终身教授,被视为当时世界一流的火箭专家,与导师冯 卡门参与了当时美国绝密的 “曼哈顿工程 ” 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开发工作。而他深情地说: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得知钱
7、学森要回国,美国联邦调查局多方阻挠甚至强行逮捕。此后,中国政府提前释放 11名美国飞行员战俘,才换回了钱学森。回国后,钱学森白手起家造导弹,从零开始教徒弟,在火箭导弹、控制科学、应用力学、系统科学、航天技术、思维科学等方面做出卓越成就。 功成名就的钱学森着迷于以他从航天技术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系统科学方法,去解读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形形色色的问题。这个 “天性害羞、内向,才智过人,只想一辈子安分守己做研 究的科学家 ”,永远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在他眼里,科学无禁区,思想无禁区。 如今,钱学森三个字,几乎就是中国对科学家品质的诠释。而说起来,钱家是依照 “继承家学,永守箴规 ”八字论辈取名的
8、, “学 ”是辈分,至于名字 “森 ”,繁茂之意,并无特殊含义,最初曾用 “林 ”。不过, “学森 ”的谐音是 “学深 ”,倒是体现了学问深远之意。而家庭对他成长的影响也可谓深远。 钱学森出身书香门第。当代众多政治家和学者均出自这个家族,诸如钱其琛、钱正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复、钱穆等,家族的辉煌触动着钱学森。钱学森之父钱均夫既是一 位爱国的革命人士,亦是新中国文史专家,他对钱学森要求极其严格。而钱学森的岳父蒋百里,更是著名军事教育家,与蔡锷、张孝准并称为 “中国士官三杰 ”。钱学森与夫人蒋英长达一个甲子的婚恋故事,被世人传为佳话。 钱家和蒋家乃世交。蒋百里有 “五朵金花 ”,而钱均夫
9、膝下只有独子钱学森,便恳求蒋家把蒋英过继给他们。蒋百里夫妇慨然答应,从此蒋英改名 “钱学英 ”,并与奶妈一起住进了钱家。钱学森和 “钱学英 ”还曾一起合唱燕双飞,博得两家的喝彩。蒋英后来毕业于柏林国立音乐学院,成为优秀的歌手、钢琴家。1947年,钱学森回国,深情打动蒋 英,两人心有灵犀,在上海结为连理,之后共赴美国。 1950年 8月,正当钱学森一家准备离开美国之际,美国政府竟以莫须有的罪名扣留了他们长达 5年之久。在这段灰暗的日子里,钱学森吹竹笛,蒋英弹吉他,两人共同以音乐排解内心的寂寞与烦闷。在蒋英的关怀劝慰下,含冤忍怒的钱学森很快用意志战胜了自己,他安下心来,开始埋头著述。一册工程控制论
10、和一册物理力学讲义,便是蒋英与钱学森贫贱不弃,生死相依的笃爱深情的结晶。钱学森生前也承认从妻子的艺术知识中他获得了很多科学研究的灵感。 从 44 岁回国到 98 岁去世,半个多世纪里,钱学 森备受历届国家领导人的尊崇:新中国成立早期周恩来亲自过问并引进这位 “海归 ”;毛泽东邀请他参加生日宴会,并特意安排他坐到自己的身边;邓小平每每论及科学技术都不忘提及钱学森的名字;江泽民授予他的这位上海交通大学的学长 “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 ”荣誉称号;胡锦涛亲自登门到家中给他拜年;温家宝更是像朋友串门一样连年去看望他,最后一次是在他去世前的 86天。正是这样的尊重与关怀为这位科学巨匠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11、温家宝总理亲往探望钱学森时,长卧病榻的他最为关注的,是国家科技人才的后续培养。他曾六次饱含忧虑地向总理发问: “为 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这位科学老人的赤诚相问,足以衍化成这个国家和民族绵长的思索。 一位科学家的成长,除了天赋与努力之外,还需要适宜的土壤和空气。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能做的,除了纪念钱学森先生,最好的缅怀方式莫过于给予后来者同样的眷顾。如今,世上已无钱学森。而下一个钱学森,尚不知在何处。 (摘自时代周报有删改) 【小题 1】文章以 “22年来最早的一场冬雪 ”开篇,有什么目的和作用?( 4分) 【小题 2】题目所说 “此生三事最关情 ”是指钱学森一生中哪三件
12、事?分别体现了他怎样的情怀?( 4分) 【 小题 3】文章说 “一位科学家的成长,除了天赋与努力之外,还需要适宜的土壤和空气 ”,从文章看,除了天赋与努力还有哪些 “土壤和空气 ”促进了钱学森的成长?( 4分) 【小题 4】文中说 “如今,钱学森三个字,几乎就是中国对科学家品质的诠释 ”,请结合文章分析钱学森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并阐发你从中得到的两点启示。( 6分) 答案: 【小题 1】文章开篇以 “22年来最早的一场冬雪 ”渲染气氛,( 1分)以圣洁的雪引出了对钱学森高尚品格的描写,( 1分)表达了对钱老的敬仰和对其逝世的哀悼之情。( 2分) 【小题 1】 艰难归国大放异彩 爱国之 情 美满婚
13、姻良缘天成 夫妻之情 病榻关心人才培养 忧心教育 【小题 1】 家学渊源:家族辉煌对他的触动和父亲对他的严格要求。 妻子帮助:妻子给了他精神上的支持和科研上的启发。 领导关怀:新中国各代领导人都对他关爱有加。 【小题 1】( 1)淡泊名利(懂得拒绝),热爱祖国,爱好广泛(有探索精神),乐观坚强,重视人才(教育、人才培养),目光长远(有忧患意识)( 4分,答出四点即可) ( 2)一个成功的科学家不只要有专业上的成就,还要有健全的人格。要在重视科学素养的同时重视人文素养,勇于打破科学和思想的禁区。要学习老一代科学家身上的那种使命感和责任感。 【小题 1】文章以 “22年来最早的一场冬雪 ”开篇,属
14、于考查景物描写,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渲染气氛、引出了对钱学森高尚品格的描写、表达了对钱老的敬仰和对其逝世的哀悼之情。 【小题 1】此题考查概括, “此生三事最关情 ”是指钱学森一生中的爱国之情、夫妻之情、忧心教育,答出一个要点 1分,两个要点 3分,三个要点 4分 【小题 1】 “土壤和空气 ”是比喻的说法,比作 成长的条件,结合文章概括即可,答出一个要点 1分,两个要点 3分,三个要点 4分 【小题 1】中国对科学家品质在钱学森身上品质的体现, 2分,要结合第一问发掘科学家的内涵,任选两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只取千灯一盏灯 乔忠延 江南水乡的众多古镇,我独钟千灯。于是
15、,坐飞机,乘汽车,赶去寻访。 千灯果然有灯。清水滋润的河边是一条古旧的石板街,就在那石板街边的店铺中间,有一座古屋,里面陈列着很多的灯,据说,真够上千盏了。那些灯有陶捏的,有瓷质的,有铁铸的,有铜制的。品类众多,造型各异,几乎每一盏灯 都闪射着人们心灵中智慧的光芒。 无疑,千灯在江南水乡里是亮色独具的。然而,我追溯的却不是这聚合起来的文物拼盘。流动的河水,飞翘的屋檐,都能够标示本土文化的辉泽。流动的河水名为尚书浦,因为曾经疏浚河道的是明朝尚书夏元吉,尚书名气就不小了,可他手下主事的一位官员竟然是比他名气还要大的海瑞。这河流岂可小瞧 !凝固的屋檐也不弱,他的羽翼下名人辈出,有江南丝竹的首创者、陶
16、渊明的后裔陶岘,有世人尊为昆曲鼻祖的顾坚,有明代的抗倭英雄陈先锋,还有昆山市出自南宋的第一位状元卫泾 一个小镇,孕育出这么多的人杰精英,实属罕见。更罕见的是,明清以来考中的进士居然多达 35人! 来源 :Z+xx+k.Com 这样浓郁的文化氛围令人陶醉,也令人叩问: 是否千灯这方水土当真不凡 当真有千盏明灯辉映着人们的心智 我远道造访,莫非就是奔这智慧的明灯来的 其实不然 。我倾心的是石板街最南端的一座院落。屋舍不能算阔大,花园不能算精巧,陈设不能算豪华,不要说和山西的乔家、常家等大院相比,即使和周庄的沈园,同里的退思园相比也有差距。然而,就是这个院落令我顶礼膜拜,因为这里走出了一个令世人刮目
17、相看的文士。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顾炎武。 顾炎武原来叫继坤,改名 炎武是因为清兵南下,社稷将倾,为了抵御外侵,他决心投笔从戎,抗击敌寇。只是,寡难敌众,失败后他不得不背并离乡,远走北国。然而,他立定志向,誓不叛明,决不屈膝为官。顾炎武四处游走,严谨治学,撰出日知录亭林诗文集等著作,成为名声显赫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在明末清初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作三位大儒。 在我眼里,一位思想家不在于他的著作有多么繁富,学说有多么缜密,如果缺少了独具慧眼的发现,缺少了照亮心灵的光色,那只能是平庸的再造或翻版。不要说他笔下那浩瀚的论著,就一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便具有晴天霹 雳的震惊效应,它照亮了我愚暗的
18、心扉,给了我新的启迪。我知道这不是他的原话,这话是梁启超为之合成的。他的原话是: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 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 时光逝去数百年了,我坐在书斋轻轻掀动日知录,当字行里跳出这段话时,眼睛竟亮得如电光闪射,神魂竟震撼得如惊雷炸响 !我把顾炎武尊为补天者,他要补的天是仁爱的苍穹,道德的星空。诚如那个阴沉沉的午后,我走进尚书浦畔的顾家宅第 ,顿觉阴霾四散,华光迸射,心胸亮堂得少见。是的,仁爱是天,一旦失去仁爱,人和兽还有何种差别 若是世道真的沦为 “率兽食
19、人,人将相食 ”,那可是最为恐怖的灾难啊!这灾难不是天塌,其危害甚于天塌;不是地陷,其危害甚于地陷。要免除这人为的天塌地陷有何良策 顾炎武已明确指出:“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是的,匹夫有责,匹夫履责,才会民风和洽,才会其乐融融,才会重现尧天舜目的美景。 顾炎武点起了一盏灯,一盏照亮人心的明灯 !顾炎武就是一盏灯,一盏闪烁在中华大地的思想明灯 ! 我在千灯的清流秀水边徘徊,我在千灯的老街故宅里追 溯,寻访的就是顾炎武这盏明灯。我不敢贪婪,若是千灯容许我带走一盏灯,那我就带走顾炎武这一盏 ! (原载 2011 4 20人民日报,有删节 ) 【小题 1】题目中 “千灯 ”一词有什么含义 (4分
20、) 【小题 2】请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4分 ) 【小题 3】第 段中,作者列举千灯镇许多历史文化名人,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4分 ) 【小题 4】结合文本内容及现实,谈谈作者为什么在 “千灯 ”中只取顾炎武这一盏明灯。 (6分 ) 答案: 【小题 1】 “千灯 ”一语双关,既指江南水乡陈列千盏明灯的古镇 千灯镇 (2分 ),也指这个古镇的独具亮色的文化特点 (或:古镇孕育的众多的人物精英 )(2分 )。 【小题 1】连用三个设问,强调了 “我 ”对千灯文化的多重思考 (2 分 );承上启下,引出对顾炎武这盏思想明灯的钟爱 (2分 )。 【小题 1】列举千灯镇众多的人物精英,充
21、分体现千灯浓郁的文化氛围 (2分 );以此衬托 (突出强调 )顾炎武对人们思想的启迪作用 (2分 )。 【小题 1】 顾炎武提出了 “匹夫有责 ”思想是构建仁爱社会的基础。 (或:顾炎武提出了 “匹夫有责 ”思想会带来民风和洽,其乐融融。 ) 顾炎武用他独具慧眼的发现,照亮 “我 ”愚暗的心扉,给 “我 ”新的 启迪。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而精神世界滑坡,我们需要顾炎武这样的思想明灯,来照亮愚暗的心扉,带给我们以无穷的力量和莫大的精神鼓舞。 (每点 2分 )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意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的考查。 “千灯 ”一语双关。 【小题
22、1】注意理解划线句子的修辞是设问,答出作用即可,强调了 “我 ”对千灯文化的多重思考,引出对顾炎武这盏思想明灯的钟爱。 【小题 1】作者列举千灯镇许多历史文化名人,是由面到点,由点及面,充分体现千灯浓郁的文化氛围,以此衬托 (突出强调 )顾炎武对人们思想的启 迪作用。 【小题 1】作者为什么在 “千灯 ”中只取顾炎武这一盏明灯,答本题要 “结合文本内容及现实 ”,二者缺一不可。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韩愈论道德修养 韩愈认为统治人才需要具备 “德与艺 ”两方面条件。从两者的内在关系看,德是艺的思想基础,艺是德的体现手段。德比艺是更为根本的条件。如文学写作与道德修养的关系,道德修养是文学写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山东省 淄博 中高 第三次 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