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萦绕挣揣贻笑大方扪心自问 B嫡亲胆怯冠冕堂皇舞榭歌台 C招募和霭面面相觑草菅人命 D辜负昭雪鹬蚌相争云集响应 答案: C 试题分析:用比较排除法。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 C 项,和蔼,是属于固定词语,指性情温和,态度可亲。所以选 C。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长安通往西藏的唐蕃古道,从玉树穿过。 , 。 , 。 ,
2、。 一个在皇宫长大的冰清玉洁的少女,经历了这么多的艰险 向她献上真诚的颂歌 文成公主便是沿着这条古道,从长安走到拉萨 把自己的爱情与生命长久地留在青藏高原上 其间穿过了多少湍急的河流与巍峨的雪山 这样一个无可复制的传奇,吸引了历代的作家与艺术家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从内容上,与 “古道 ”相承接的是 ,对文成公主穿越古道的经过进行描述的应 ,对文成公主的议论和评价的为 ,对文成公主赞美的是 。所以选 D。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
3、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对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未尝不是一个改变交通环境的好举措。 B在服务行业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服务质量的高低 是能招揽来更多客户的重要因素。 C吉林银行在全省各地增设了一些营业网点,主要是因为吉林银行业务量增加造成的。 D各银行储蓄窗口业务员在工作期间必须要统一着装,以树立优异的服务形象。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B“高低 ”与后面的 “招揽来更多客户 ”不一致; C“主要是因为 造成的 ”造成的;
4、D“优异 ”用词不当。所以选 A。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改变教育的地区差距,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化,将从根本上改变悬殊的差距,却无法 一蹴而就 、立竿见影。 B近年来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话题和新闻常常成为舆论焦点,但部分媒体出于吸引读者眼球等目的,对科研人员发表的专业观点 断章取义 、甚至曲解,从而导致公众出现了非理性的声音和行为。 C看到第 45期福建省药品质量公告称江西珍视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规格为 8ml:20mg、批号为 “120506”、 “120704”的氯霉素滴眼液为不合格药品,受
5、其伤害的消费者不由得 谈虎色变 。 D风靡全港的大黄鸭,是维港附近的大型商场海港城的创意,也着实让人们趋之若鹜、 如蚁附膻 ,过去一个多月,海港城周末人流激增两成至 26万人次。巨鸭不仅为港人带来了欢乐,也带旺了周边的餐饮、旅游等行业。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题答题思路是先理解句子的具体语境,然后再结合着词语意思来判断。如蚁附膻:象蚂蚁趋附羊肉一般。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也比喻许多人依附有钱有势的人; A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B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 ,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C 谈虎色变:被虎咬过的人才真知虎的厉害
6、。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连脸色都变了。所以选 D。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市 侩 ( gu)自 诩 ( x) 舆 论( y)请君入 瓮 ( wng) B 症 结( zhng)罪 愆 ( qin) 谪 居( d)度长 大( xi) C 勒 索( l) 篡 夺( chun) 驽 马( n)混 淆 视听( xio) D 冗 长( rng)招 赘 ( zhu) 砧 板( zhn) 咄 咄逼人( du)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 “据义定音
7、,音随义转 ”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答题时,要采用比较排除法, A市侩( kui),为生僻字; 舆论( y),为生僻字,故排除 A; B谪居( zh)封建时代特指官吏降职,调往边外地方; C篡夺( cun),为生僻字,泛指夺取。所以选 D。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闹得沸沸扬扬的 “火星移民 ”计划,最终却很可能是一场骗局。该项目负责人日前表示: “项目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原定 2023年移民的计划恐怕难以成行。 ”而记者调查发现,推出 “移民火星 ”计划的公司 “火星一号 ”
8、是在 2011年 6月 23日注册的机构,雇员仅 1人,注册地址是荷兰阿默斯福特的一处民居,也是被诸多媒体称为 “首席执行官 ”的巴斯 兰斯多普的个人登记的租住住址。 “火星移民 ”计划自 4月 22日招募移民人员开始,短短两个星期内就收到了78000份申请,其中,中国申请者 10241人。按照组织方要求,中国人报名时需要 缴纳 11美元的费用。据此,有媒体测算,中国报名者支付的报名费高达10多万美元,但也有媒体报道,虽然有这么多的中国人通过邮件注册成为火星一号官网用户,但真正交费者可能不足 100人。实际缴纳报名费的究竟有多少人,现在还是一个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11美元的报名费或很难退还
9、,因为按照最初的报名约定,申请人已经交的报名费 “永不退还 ”。 出租屋里忽悠出的 “火星移民 ”计划,无疑让很多中国报名者感到失望,但他们似乎并不为此感到愤怒,反而高喊 “我有航天梦,我愿意为它买单 ”。确实,越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似乎越能满足人们的浪漫想象 ;但在此之外,媒体推波助澜的因素同样存在。事实上,这个无厘头计划之所以能在国内造成如此大的影响,与很多媒体欠缺基本理性、毫无质疑精神的 “宣传推广 ”密切相关。比如,有记者入选该计划的某媒体,就在头版头条发表了题为 “愿做人类空间探索的小白鼠 ”的文章,为这个疯狂的计划放声鼓与呼,大有一种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小题 1】不能成为 “火星移
10、民 计划很可能是一场骗局 ”原因的一项是 A该项目负责人日前表示该项目的复杂性使得该移民计划难以成行。 B记者调查发现 “火星一号 ”公司 2011年 6月注册,雇员仅 1人。 C “火星一号 ”公司注册的地址是该公司 “首席执行官 ”的巴斯 兰斯多普个人登记的租住住址。 D虽然有 1万余名中国人通过邮件注册成为火星一号官网用户,但真正交费者可能不足 100人。 【小题 2】下列表述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火星一号 ”计划自今年 4月招募人员以来,短短两个星期内收到了近八万份申请。 B从报名开始的两个星期内,中国报名参加该移民计划的人员已接近两万人。 C据媒体测算,虽然有那么多的中国人注
11、册成为火星一号的官网用户,但是真正交费的人员极少。 D中国报名参加火星移民的人员所缴纳的 11美 元报名费,很难再退还给报名者。 【小题 3】对 “火星移民 ”计划能让很多中国人积极报名的原因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该移民计划是在一所出租屋里制定出来的。 B正是火星移民计划带有虚无缥缈的特性,满足了一些中国报名者的浪漫想象。 C媒体对此事件的报道欠缺基本理性又毫无怀疑精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D很多中国报名者似乎坚守着愿为航天事业奉献的精神。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D 【小题 3】 A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可先从文中找到与 “火星移民 计划很可能是一场骗局 ”相关的
12、语段,然后,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取舍。由原文第一段内容可知, D交报名费人少,不是该问题的原因。所以选 D。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内容的差不多,做出判断。 A表述不正确,由原文可知,计划是 “火星移民 ”; B“接近 2万人 ”表述不正确,由第二段原文 “中国申请者 10241人。 ”; C “据媒体测算 ”表述不正确,应为 “报道 ”。所以选 D。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要从文章中找到与分析 “火星移民 计划能让很多
13、中国人积极报名的原因 ”相关的语段,把选项带人此段进行辨识,做出取舍。文章第三段,主要讲述这一原因, A“该移民计划是在一所出租屋里制定出来的。 ”体现的是这一计划的虚假性欺骗性,而不属于该题中国人积极报名的原因。所以选 A。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难忘的腊月二十六 武学和 在远离村庄的一座山上,住着一个护林人刘柱子,还有一个志愿来作伴的张 大爷。张大爷今年七十多岁了,是位烈属,五保户,年轻时落下了耳聋的残疾,连打雷都听不见。张大爷是小学文化,刘柱子是文盲,两人交流只能靠手比划,复杂一点的事就比划不明白了。 古语说,聋人三分傻。再加
14、之张大爷有白内障,看不清日历上的字,他也从不问刘柱子今天是哪月哪日。不过他印象最深的只有一天,那就是腊月二十六。每年这一天,冯镇长都来山上慰问他。可今年这一天已过,春节已到,冯镇长还没来。在张大爷心目中,只要冯镇长没来,腊月二十六就没到。 大年三十早晨,刘柱子要贴对联,被张大爷制止了。刘柱子比划了半天,说今天过春节了 ,张大爷好像是明白了。但他说: “不对,冯镇长还没来慰问呢,怎么就到大年三十了? ”张大爷把对联抢过,放在了箱子里。刘柱子又比划了半天,但张大爷一口咬定,腊月二十六还没到,不能提前过春节。刘柱子十分无奈,只得依他了。 前些天村主任给他俩送来了一些冻饺子,还有鱼、肉、蛋等年货。刘柱
15、子想,过年了,不贴对联也得吃饺子呀!他拿鱼就要做菜。张大爷又说: “如果你馋了,咱俩就吃,别糊弄我说过年了! ”刘柱子只得苦笑。 晚饭时张大爷边喝酒吃肉,边叨叨咕咕说: “我是冯镇长的帮扶户,他年年都是腊月二十六来慰问。怎么这一天还没到呢? ”张大爷半夜起来解手,还自言自语地说了好几遍这套话。大年初一这天,又叨咕了一天。刘柱子一看,只要冯镇长不来,张大爷就得认为还没到腊月二十六,就得叨咕个没完,晚上连觉都睡不好。于是正月初二早晨,刘柱子给冯镇长挂了个电话。 冯镇长今年没来慰问张大爷是有原因的,去年八月份他被选为副县长。冯县长撂下电话就后悔交代工作时没和新上任的韩镇长把这件事交代清楚,害得这个单
16、身的五保老人空等一场。他考虑到今天毕竟才是大年初二,韩镇长也在休息,于是他决定亲自去给张大爷拜年。 当冯县长自己驾车来到山上时,张大爷像见到了亲人一样,上前一把拉住了冯县长的手,并对刘柱子说: “怎么样,今天才是腊月二十六吧?你呀,提前把年过了! ”冯县长心头掠过几丝悲哀和自责。他从包里掏出纸笔,开始和张大爷交流,他写道:张大爷春节好!我看你来了!祝你健康长寿!我给你带来一箱你最爱喝的二锅头,和你最爱吃的鲫鱼和鹅肉! 张大爷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里都流淌着幸福和欢乐,连连说: “谢谢冯镇长!谢谢冯镇长! ”刘柱子说: “还冯镇长呢,人家都是县长了! ”他想比划告诉张大爷这个好消息,但又不知怎么比划,
17、才能让张大爷看明白。 冯 县长走后,张大爷就掐着指头算日子了:今天是腊月二十六,明天是二十七 张大爷算来算去,正月初六那天正好是大年三十。 初六早晨,张大爷从箱子里拿出对联贴上了。晚上,他让刘柱子多炒两个菜,说今晚是大年夜,要和刘柱子好好庆贺春节的到来。刘柱子知道和他这个聋子整不明白,一切都按照他的吩咐办了。张大爷这守岁酒喝得津津有味,直到零点才香甜地睡去。 转眼又是一年。尽管冯县长跟后来上任的韩镇长交代了,让他最好腊月二十六去慰问张大爷,但因为那天是韩镇长爸爸生日,老亲少友都来祝寿,他实在脱不开身,就推迟了一天才去慰问张大爷。张 大爷知道冯镇长当县长后,样子很高兴,但脸上多少有点失落感。他见
18、韩镇长这样和蔼可亲,转眼间也乐得合不拢嘴了。 韩镇长走后,张大爷又掰着指头算,今天是腊月二十六,明天是腊月二十七 这一年又过去了,韩镇长今年腊月二十一这天有空,就提前来慰问张大爷了。韩镇长走后,张大爷又说: “今天是腊月二十六了。 ” 说完,他掰着指头一算,心中认定过年那一天,正好是腊月二十四。刘柱子又犯难了,张大爷要是提前过年可咋办呢?刘柱子就给村主任挂了电话,建议明年把张大爷送敬老院去。他还要求村主任用纸把情况写明白,派人送上山,或者请个小学 老师上山,让张大爷明白,就别提前过节了!村主任是个秀才,他在电话里明显听出刘柱子心中的不满,犹豫了半天才说: “这事好办,转个小弯就成了。腊月二十四
19、那天,我给你们送对联去。 ” 腊月二十四那天临近中午,村主任拎着个兜子风尘仆仆赶来了。到屋啥也没说,打开包,拿出他自己写的对联,就要动手贴。刘柱子说: “对联我还不会贴么?再说今天才是腊月二十四啊。你把张大爷的弯转过来不就行了吗? ”村主任笑笑没说什么。 刘柱子不知道村主任是啥意思,他就忙做午饭去了。饭做好了,村主任把对联也贴好了。刘柱子喊村主任吃饭,村主任说先看对联转 弯,拉着刘柱子来看对联。这更弄得刘柱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刘柱子不识字,村主任就念给他听: “只要张大爷能高兴,哪天过节由他定。横批是 尊老爱老! ”念完屋门的对联,村主任又领着刘柱子来到屋外院门前,念道: “大山春潮涌风景
20、这边独好,提前过春节全球我们最早。横批是 乐趣自找。 ”看完对联后,村主任问刘柱子: “你的弯转过来没? ”刘柱子考虑了半天才说: “转过来了!转过来了! ”村主任又问: “怎么转过来的? ”刘柱子笑着说: “就按对联上说的那么转的。哈哈,尊老爱老,乐趣自找! ” 趁刘柱子端菜的工夫,村主任从包里拿出一挂 鞭炮,用木棍高高地挑起。张大爷虽然听不见清脆的鞭炮声,但能模糊地看见空中跳跃的鞭炮身影和纷纷落下的碎纸片。他乐得像个孩子,站在屋门口大喊: “过年了 过年了 ” 刘柱子见张大爷兴高采烈的样子,他也很高兴,也觉得真的过年了!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21、 A张大爷志愿前去帮助护林,但年事已高,耳聋,再加上有白内障,所以对今天是哪月哪日根本不在乎。 B因冯镇长在这一年的腊月二十六没有来慰问张大爷,所以刘柱子在大年三十这一天要贴对联吃饺子,却遭到了张大爷的强烈反对,张大 爷认为腊月二十六还没到。 C冯镇长对工作是比较认真负责的,多年来坚持慰问五保户张大爷,虽然这一年没能在腊月二十六慰问,但他后来交代韩镇长代替自己做好慰问张大爷的工作。 D小说中对张大爷的描写惟妙惟肖,如 “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里都流淌着幸福和欢乐 ”, “这守岁酒喝得津津有味,直到零点才香甜地睡去 ”, “他乐得像个孩子,站在屋门口大喊 ”等,都能感受到张大爷得到慰问后对生活的幸福感
22、。 【小题 2】请结合情节简要指出村主任的性格。( 4分) 答: 【小题 3】如何理解小说的标题?请简要回答。( 4分) 答: 答案: 【小题 1】 BD 【小题 2】有文化 能写对联(是个秀才);有智慧(有责任意识) 能化解刘柱子与张大爷的矛盾(转弯促和谐);有爱心 过年给刘柱子和张大爷送饺子 【小题 3】 “腊月二十六 ”成了小说的线索,( 1分)张大爷不忘这一天是期盼着领导的关心慰问,刘柱子不忘这一天是因为与张大爷因为过年的具体日期有着矛盾,而最让人难忘的却是村主任在最后借对联促成了刘柱子的转弯,( 2 分)突出了小说的主旨,也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23、此题要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把选项带入原文进行分析辨识,做出取 舍。 A 前因与后果不成立,且关心着 “腊月二十六 ”; C 最后一句不严密,“这一年 ”的 “正月初二 ”是他自己来的。所以选 BD。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如原文 “前些天村主任给他俩送来了一些冻饺子,还有鱼、肉、蛋等年货。 ”表现出了村主任有爱心的形象特征。以此类推即可。 考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吉林省 吉林市 一下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