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晋江市养正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福建晋江市养正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福建晋江市养正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卷(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福建晋江市养正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古埃及文字和巴比伦楔形文字的来源虽然比汉字可能更久远,但早在纪元前就已经不再通行,而汉字延续至今,仍然是正式通行的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 B奥地利科学家是在阿尔卑斯山山脚下对云层中的降雨进行冷冻、收集、分析和提炼后得出上述结论的。 C她从羊城晚报上看到了南方医院采用新技术,为小儿麻痹后遗症、两腿长度不一的患者施行肌骨一次延长手术。 D我们深刻地感到,一张报纸的生命力在于能否为读者奉上丰富、新颖、优质的精神食粮。 答案: A 试题分析: B 语序不当,应改为 “收集、冷冻、提
2、炼、分析 ”; C 缺宾语中心词,最后应加上 “的消息 ”三个字; D . “一面对两面 ”,应改为 “一张报纸能否具有生命力在于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点评:做题思路通常是: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 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 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 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特别注意标志性病句。 请选择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句子填入横线处(每空一句,填序号即可)。( 3分) 那个春天的黄昏,当满树繁花不经意间闯入我的眼帘,我的心不禁为之震颤。我惊诧,三年时间,树天天在,花
3、年年开, _A_ ,一连好几天,_B_,望它们于无声处悄然散发着生命的芬芳。美丽的花树,寂寞的花树,使我领悟了一句话: _C_。 A 可对这近在咫尺的美,我竟然从未留意过 可我竟然从未留意过这近在咫尺的美 B 我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站在阳台上望它们 我天天都 在阳台上望它们,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 C 美丽如河流,越深越无声 美丽如醇酒,越久香越浓 A( ) B( ) C( ) 答案: 试题分析: 句意思相同, 句倒装,意在强调,与前文 “不禁为之震颤 ”相呼应,故选 ; 句 “望它们 ”与下句顶真相连,更为连贯,而且前面已有 “一连好几天 ”,不必重复 “天天 ”;根据语境 “它们于无声处悄然散发
4、 ”、 “寂寞 ”等,故应选 与之对照呼应 考点:语言表达连贯。 点评:语言的连贯,是指在一个语段内,词语与词语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内容和形式都接得上,扣得紧,意思贯通,文 笔流畅,能够完整、准确地表达一个意思。语言表达的连贯讲求话题要统一:即上下文的陈述对象一致。文段的陈述对象是固定明确的,文段是以它为中心展开叙述的。解题时,必须紧紧围绕叙述对象,把握文段的叙述。 下列关于复活的情节与内容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在法庭上见到马斯洛娃之前,聂赫留多夫正和贵族柯察金一家打得火热。人们议论说他要娶柯察金家的小姐米西。同时,他也正和一个首席贵族的妻子私通。 B “自从那个可怕的
5、夜晚,她不再相信善了。 ”“那个可怕的夜晚 ”指的是复活节的晚上,聂赫留多夫与马斯洛娃发生了肉体关系,并塞给马斯洛娃一百卢布,便到部队去了,马斯洛娃的精神受到打击。 C根据陪审员的决定得出的意见是:马斯洛娃没有盗窃、没有抢劫,却无缘无故毒死了一个人。庭长认为这很荒唐,但一位严厉的法官一定要判马斯洛娃有罪,庭长怕耽误约会,便匆忙结案。 D聂赫留多夫回到莫斯科,就去医院告诉马斯洛娃上诉被驳回,维持原判。医院看门人告诉他,马斯洛娃因为和一个医士调情而被送回了监狱去了。事实上,所谓马斯洛娃与医 士调情,不过是她反抗了一个医士对她的调戏。 E聂赫留多夫一方面把自己的土地以极低的租金租给农民,然后又把租金
6、散发给了农民。之后他来到彼得堡全力为马斯洛娃上诉,受到了亲友的反对,只有姐姐和姐夫支持他。 答案: BE 试题分析: B那一晚发生的事应该是 “车站一幕 ”。 E姐姐和姐夫也反对。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点评:选择题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 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现代文阅读 植入式广告 植入式广告,又称植入式营销,是指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策略性地融入影视剧或电视节目内容中
7、,通过场景的再现,让观众留下对产品及品牌的印象。它其实是一种隐性广告。 据一些学者考证,植入式广告是与电影共生的。 19世纪末,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之后,就曾多次找商人提供产品做布景和道具用。之后,美国福特公司就有了向好莱坞制片商出租汽车拍摄电影的想法。一些电影史学家回忆,上个世纪 30 年代,电影大师卓别林曾采用法国时 尚女王可可 夏奈尔设计的服装。进入 21世纪以来,影视剧中的植入式广告开始呈现泛滥之势。影片变形金刚共植入了 68个品牌广告,收入超过 4000万美元。恰如一位商界人士所言,我们正从一个营销沟通的 “打扰时代 ”进入一个 “植入时代 ”。 在一向重视艺术性的法国电影中植
8、入广告近些年也开始大行其道。 2007年法国电影不要告诉任何人制片方与美国雅虎公司签订植入式广告协议:电影在表现两位主角联络时使用雅虎邮箱发送邮件,而雅虎公司负责这部电影的推广宣传。韩剧植入广告的兴起是在本世纪初。在 2004年一部名叫火鸟的电视剧 中,男主人公被设定为一家 MP3播放器生产企业的副社长,使得大众还比较陌生的 MP3播放器成为流行时尚产品。 据分析,好莱坞影片中植入广告最普遍的是汽车产品。 1974年上映的 007之金枪人多次出现 BMW汽车的镜头。在此后的许多动作大片中,丰田、福特和通用的产品时有登场。在黑客帝国 :重装上阵中,两款凯迪拉克汽车和一台意大利著名的杜卡迪摩托车上
9、演飙车大赛。除汽车外,电子产品广告也是好莱坞影视作品普遍植入的对象。在今年 3 月底播出的美剧摩登家庭中,刚刚上市的苹果公司新产品 iPad平板电脑粉墨登场,想借这部 电视剧的人气,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烟草和酒精饮料的身影也不断在影视剧中出现。好莱坞硬汉史泰龙曾从美国烟草企业布朗 威廉姆森那获得 50万美元,用来在至少 5部故事片中植入香烟广告。在美国 HBO 有线电视网制作的美剧欲望都市中,享誉国际的顶级烈酒品牌 “绝对伏特加 ”成为重要内容。植入烟酒广告有时候甚至成为逃脱法律限制的一种方式。法国法律明确禁止在电影和电视剧上出现香烟和酒精饮料广告,但植入式烟酒广告却屡禁不止,导演总是以艺术至
10、上为借口来搪塞。 在商业氛围浓厚的美国好莱坞,也有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和公益团体开始对植入 广告泛滥提出质疑。一家名为 “警惕广告 ”的团体认为,现在广告植入已经到了无处不在的地步,许多此类广告与故事情节贴合得严丝合缝,会使受众受到无形影响,影视作品必须在开头或片尾处加以标注。韩国今年 2月也出台了类似的法律。美国编剧工会也在 2005年对公司强迫编剧为植入广告编写剧本的做法提出异议,工会认为这会使成千上万观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广告的狂轰滥炸。 在韩国一家媒体工作的具先生告诉记者,受众对于和剧情融合得较好、不过分露骨的植入广告,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是生硬的、突兀的广告,甚至对场景和剧情的观感产
11、生了影响,就会产生反感的情绪。也有观众表示: “与其让演员拿着一个没有商标的饮料,还不如拿某品牌的产品更真实。 ”这说明植入广告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如何植入。 业内人士指出,现在的广告植入并不是 “在柜台上放一罐可乐那么简单 ”。目前的植入式广告大体上分为四种运作模式:场景植入、对白植入、情节植入和形象植入。可以说,植入式广告虽然出现已有年头,但作为大规模、成体系的 广告投放方式,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到底怎么植入才最好,各国影视产业和相关监督部门都在探索。 【小题 1】对 “植入式广告 ”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植入式广告是一种渗透式的广告形式,目的是让观众在不知道或不认为它是一则广告的前
12、提下,加深观众对品牌的印象。 B是与电影共生的植入式营销方式,厂家的产品或品牌广告开始从 “打扰时代 ”进入一个 “植入时代 ”。是一种隐性广告。 C汽车、电子及烟酒等名贵产品和知名品牌广告是影视作品普遍植入的对象,许多此类广告与故事情节贴合得严丝合缝,会使受众受到无形影响。 D植入 式广告运作模式多样,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大规模、成体系的广告投放方式,利益驱动和品牌效应使这种方式大行其道。 【小题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好莱坞硬汉史泰龙曾从美国烟草企业布朗 威廉姆森那获得 50万美元,用来在 5部故事片中植入香烟广告。 B法国法律明确禁止在电影和电视剧上出
13、现香烟和酒精饮料广告,因为植入烟酒广告成为逃脱法律限制的一种方式。 C韩国今年 2月也出台相关法律,禁止产品或品牌公司强迫编剧为植入广告编写剧本的做法。 D现在的广告植入并不是 “在柜台上放一罐可乐那么简单 ”,这需要一番精心策划、精巧构思以求观众的接受。 【小题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观众沉醉于 007詹姆斯 邦德惊险的英雄救美故事时,随时都会闪现购买剧中产品的冲动,那么他们就可以一边看着电视,一边电话选择 007佩戴的OMEGA手表甚至他驾驶的 BMW汽车。 B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尤其电影、娱乐、传媒产业的全球化发展,植入式广告从欧美正迅速向全球蔓延
14、。作为一种营销方式,植入式广告将随着好莱坞大片而进入中国。 C植入 式广告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角落,不管是电视节目、电影中传达的还是网络中所兴起的,甚至生活中渐渐增多的植入式广告,植入式广告近期必将取代非植入式广告。 D植入式广告跑在电视剧和电影拍摄之前,成为影视产业的另一主要收入来源,能有效推动影视产业的发展和提升。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D 【小题 3】 C 【小题 1】 试题分析: D项:与原文 “但作为大规模、成体系的广告投放方式,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到底怎么植入才最好,各国影视产业和相关监督部门都在探索。 ”有出入。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点评:养成回 文对
15、照、辨同析异的做题习惯。选择题的众多选项基本上都来自于原文,因此辨析原文语句与选项的差别是正确解答的前提。只要把 D项回归原文,和原文进行比照,很容易发现问题所在。 【小题 2】 试题分析: A、应为 “用来在至少 5部故事片中 ”B、应为 “因为植入烟酒广告有时候甚至成为 ”C、此非韩国法律。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点评: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解题核心是 “提取信息 ”,这信息不仅表现在文章的内容上,还表现在试题的题干上。命题者在命题的时候一般都有明确的考查目的和要求,看清题干要求,才能揣摩出命题人的命题意图,明确答 题的方向。此外,题干中除了一些显性的信息外,还有一些隐性信息,只有挖掘
16、题干中的隐性信息,才能找到答题的命脉。 【小题 3】 试题分析: C项 “植入式广告近期必将取代非植入式广告 ”说法过于绝对化,不大可能。 考点:根据原文信息,进行推断或辨析正误。 点评:根据文中的材料推断新的结论。这实际上是运用原文所提供的材料,在原文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想象进行再创造,推出原文没有直接表述的观点,得出原文所没有必要直接得出的结论,或者提出新的看法。 叶廷芳:解脱原罪 徐虹 叶廷芳的故事讲到这里已千钧一发 1942年夏的一个黄昏,浙西衢县下叶村的居民全跑进山里去了。日军从金华、龙游一带杀过来,顷刻间远处近处全是皮靴和马蹄的声响,还有古怪蛮暴的鸟语。叶廷芳全家躲进简陋的小楼二层,
17、将梯子抽了去。院门被粗暴地打开。他们觉得上牙嗒嗒嗒嗒撞击着下牙,呼吸急促得像哮喘病人,整个楼板都随着他们的颤抖而颤抖起来。那时候他刚满 6岁,之后的任何一次恐惧也没有超过那一次的剧烈程度。偏偏这个时候,母亲怀抱里的三岁的弟弟又因为口鼻处被捂得太紧而踢打哭闹起来! 楼下的鸡鸭飞跳扑腾几下已被拔毛下锅,猪也大吼一声气息断绝,七八个手上沾了血的日本兵紧 急烧火做饭居然没时间杀人然后零乱地整队离开。楼上的他们却因为长时间姿势停留在某一个造型上已如雕塑般僵硬 69 年后的今天,已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我国卡夫卡研究权威的叶廷芳都无法形容当时经历了一场怎样的噩梦。 “战争就这样刻进我的骨头,我在
18、惊惧中开始早熟。 ” 战争的阴霾尚未退去,命运又跟他开了一个恶意的玩笑: 1945年夏,他在一次玩耍中跌伤左臂,却偏偏被一个庸医误治而断失,还溃烂了九个月之久。或许治疗不幸的良药是更大的不幸。在 20世纪 40年代的中国农村,家族生计比一个失去左臂的孩子的内心感受更为重要 。 “我父亲常常瞪大眼睛暴怒起来,骂道:当初你为什么不干脆死掉 !”他在家里被彻底孤立。正如卡夫卡曾经说的, “在自己的家里我比一个陌生人还要陌生 ”。他从此背负起一生的 “原罪 ”。 这是不是他与卡夫卡之间心息相通的隐秘通道呢 叶廷芳在他所撰述的卡夫卡:现代文学之父、现代艺术的探险者、现代审美意识的觉醒等著作中这样分析:卡
19、夫卡一生都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他父亲对周围的人包括子女动辄破口大骂,常威胁 “我要把你撕碎 !”他喜欢讥讽, “做这事对你要求太高了吧 ”还常用最后通牒的语气发布命令 这些都使卡夫卡厌恶、 害怕、不安 他把父亲看作一个暴君。他在致父亲的信中写道, “你坐在靠背椅上统治着世界。只有你的意见是正确的,其它人的意见都是发疯的、不正常的 ” 在叶看来,从卡夫卡的书信、日记和小说中都可以看出,他这个人自尊又自卑。重要的是,他时常追究自卑感的起因,把问题的根子归结到父亲那儿去 “ 这种负面情绪流露在他对自己作品的认知中。他认为他写的东西,既不是这个,又不是那个,不伦不类,没有价值,甚至晚年动了毁稿之念。尽
20、管世人都说他是天才。 ” 但是至少,自卑比嫉妒或者邪恶要好。如果说,前者提供了由于不断怀疑与否定而 丢失自我、超越自我的两个方向的可能性,后者却并不着力于提升自我,而是带着暴虐和邪念,吞并与侵犯自身之外的他者,它的实质是智力的懒惰、德性的放任。就此而言,上帝给了叶廷芳一次肢体残缺却灵魂完善的机会。 他的自信始于一次反叛。 1950年,他父亲强调缺钱不准他上学。 “我从来没有向父亲提任何要求的胆量,只得一次次躲到暗处去哭泣。学校已经开课两个星期了,我还照料着两头水牛 ” 但是那一次,他断然在一个雪天穿上蓑衣、草鞋,挑着铺盖,跋涉 45里进了城,从堂兄那里借了 45斤大米,交了学费 在中学期间,他
21、的成绩名列前茅。他学着用一只手把蛇皮做成胡琴。他编鱼篓打鱼,用尺画线制图,用刻刀 “剪窗花 ”。他一边否定一边肯定,一边犹疑一边进益。他晨跑、冷水洗浴、骑车、游泳、歌咏,做正常人所能做的一切。在1956年考取北大西语系德语专业之前,他感觉自己已经置之死地而后生。 多年以后的 1972 年,叶廷芳在中国书店淘旧书时发现了德文版卡夫卡选集,从而开始了对这位西方现代文学之父的研究,此后一以贯之 30多年。 2008年他获得欧洲名校苏黎世大学授予的 “荣誉博士 ”学衔,这是德语国家最高的学术荣誉。最近他获得国际歌 德学会授予的 “荣誉会员 ”殊荣。可以说,在中国,他引领着卡夫卡研究走向显学。 (选自中
22、国青年报,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 A战争的磨难和断臂的不幸,是叶廷芳的两段重要人生经历。作者以此为切入点,探究叶廷芳的心路历程及其对学术研究的影响。 B作者通过叙述和描写,形象地再现了日军的侵掠给叶廷芳造成的心理创伤。战争给他带来的恐惧刻骨铭心,也使他很快成熟起来。 C卡夫卡父亲的粗暴、专制,造成了卡夫卡心理和性格的扭曲。他曾在给父亲的信件和自己的作品中表 达了对父亲的不满情绪。 D文章对叶廷芳求学过程和学术成就的记叙,表现了他的心智聪慧、心理健康、意志顽强和他所达到的常人难以企及的人生高度。 E本文叙议结合,在叙述传主人生经历的同
23、时,结合传主的学术研究,分析他是如何背负和解脱原罪的,展现了他的精神世界。 【小题 2】本文讲的是叶廷芳的故事,却有相当的篇幅叙及卡夫卡。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叙述。 (4分 ) 答: 【小题 3】 “原罪 ”一词原指人类生而俱来的罪过 ,是一切罪恶和灾祸的根源。叶廷芳背负的 “原罪 ”是什么?他为什么能解脱 “原罪 ”呢?请结合文本谈 谈你的理解。( 6分) 答: 答案: 【小题 1】 BC 【小题 2】意在告诉读者:叶廷芳与卡夫卡经历类似 (1分 ),心息 (精神上 )相通(1分 ),但叶廷芳能摆脱心理缺陷,获得灵魂完善 (1分 );这些对他后来的卡夫卡研究有帮助。 (1分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福建 晋江市 中学 高二下 学期 月考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