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3分) A狭 隘 ( i ) 槲 ( h)寄生紫 绡 ( xio) 悄 ( qio)无声息 B浸 渍 ( z) 龟 ( gu)裂片逶 迤 ( y)夙遭 闵 ( mn)凶 C渣 滓 ( z)白 芨 ( j)浆 栈 ( jin)桥 殒 ( yn)身不恤 D 攒 ( zun)射宿 舂 ( chng)粮俯 瞰 ( kn) 殚 ( dn)精竭虑 答案: A 试题分析: B. 龟 jn C.栈 zhn D.攒 cun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点评:如果题干是全部不相同的,就把有两项相同的去掉;如果题干是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则去掉一个不同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全都正确,就去掉有一个错误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有错误的一组,就排除肯定无误的一项;总之,用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但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 A成都 “12 14”特大交通事故肇事司机孙伟铭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一审被判死刑。但在醉车横行因而杀机四伏的马路 上, “危害公共安全罪 ”能成为防止杀手的防火墙吗? B 11月 13日,为期一天半的 2012年我校冬季运动会隆重开幕,有 5
3、7个班级的近 1000名组成的学生参加了比赛,尽情展现运动员们的竞技风采。 C这青山绿水、茂林丰田,对于这些农民来说无疑不是青春汗水的结晶。 D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红歌澎湃心灵。 12月 7日下午,我校成功举行了一场纪念 “一二 九 ”运动红歌比赛。嘹亮的歌声响彻校园,唱出紫琅学子热爱祖国、赞美生活的美好情感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在 “孙伟铭 ”后加 “因 ”。注意:某罪犯因 罪被判 ;某机关以 罪判罪犯 ; B.句式杂糅,有 组成 有 ;由 组成; C.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肯定句式的反问句表达否定的意思;否定句式的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类似 “无时无刻 ”“不明不白 ”
4、等格式的词表达一重否定的意思。本句 “不是 ”改成 “都是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辨析并修改病句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修改病句,是辨析病句的最终目的。病句修改题考点要求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1.辨析并判断句子的正误。 2.从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 混乱等方面有侧重地修改病句。 3.用符号修改有语病的句子。 4.在语段中找出病句进行修改。修改病句以通顺、正确为原则,不作修饰,不改变原意。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应对策略。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等语病。 现代文阅读 从南北文化互动看江南地域精神(节选) 陈国灿 无论
5、是自主开放还是灵活变通,都是江南社会面对中原文化的扩散而作出的反应。对于中华文明的发展来说,更具有历史意义的是江南社会敢于开拓、勇于创新的文化意识以及由此带来的江南在大一统文明体系中所处地位的转变。充满自信和极具浪漫的 “盛唐气象 ”,是中原文化走向鼎盛的反映。不过,在这种现象的背后,中国社会正在酝酿一场新的变革。尤其是入宋以后,伴随着江南社会的全面飞跃,这场变革日益显现出来。 唐宋之际江南社会的腾飞是在开拓创新的基础上出现的,许多方面是对中原文化传统的反拨。佐竹靖彦认为,宋代的社会变革 “是由农村时代向城市 时代推进的社会构造的变化和由宗教时代向学问时代演变的文化形态的变化 ”。说此期中国社
6、会开始由农耕文明时代转向城市文明时代似值得商榷,但城市在江南社会的变革中确实扮演了独特的角色。从原本高度统一和封闭、保守的统治据点,到多样、开放的社会文化活动中心和商品市场中心地,城市形态的这种转变,引发了社会、经济、文化、思想领域的一系列新动向。在社会领域,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冲破了传统世袭性社会士、农、工、商截然区分的身份限制,推动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重组;在经济领域,城市工商业的兴盛和市场活动的扩张,使自给自足的小农经 济越来越多呈现出商品化趋势;在文化领域,市民文化既源于士人雅文化和民间俗文化,又超越了传统文化雅、俗对立的二元结构,属于雅、俗共体的新型文化形态,表明社会文化重心开始由
7、士人阶层转向社会大众;在思想领域,市民意识并不局限于重商逐利的价值观,还包括平等自主的社会观、求富裕的人生观和自由开放的生活观。所有这些变革,使江南社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不仅冲破了长期以来由中原文化引导的社会模式,而且跻身中华文明的主流行列。 从更广阔的历史视野来看,开拓创新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互动意识,成为江南社会持续发展的核心 精神。正是基于这种精神,即便在专制统治日益僵化的明清两代,江南地区依然经济发达、文化昌盛。无怪乎康熙由衷地赞叹:“东南财赋地,江左人文薮。 ” (中国新闻网 2011年 9月 16日) 【小题 1】请简析本文的论述思路。( 6分) 答: 【小题 2】作者
8、从哪个角度阐述入宋以后江南社会变革的?这种变革又是从哪些方面具体表现出来?( 6分) 答: 【小题 3】为什么说开拓创新成为江南社会持续发展的核心精神?( 6分) 答: 答案: 【小题 1】( 6分)文章开首提出观点 江南社会敢于开拓、勇于创新的文化意识带来江南在文明体系中地位的 变化;然后在第二段用江南社会变革现象及其结果来具体阐述;最后从更加广阔的历史视野,进一步论证开拓创新精神对江南社会持续发展的巨大作用。(只答 “提出观点 论证观点 归纳总结 ”的最多给 2分) 【小题 2】( 6分)( 1) 城市形态的转变( 2分)。( 2) 社会 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经济 城市工商业的兴盛扩张;文
9、化 文化重心由士人转向大众;思想 发展出先进的人生观价值观。(每点 1分) 【小题 3】( 6分) 开拓创新是江南变革腾飞的基础; 开拓创新是江南长期保持经济发展、文化昌盛的关键; 开拓创新使江南冲破了由 中原文化引导的社会模式,跻身中华文明的主流行列。(每点 2分) 【小题 1】试题分析:论述思路就是提出观点 论证观点 归纳总结,但是单纯这样答还不完整,一定要具体谈提出了什么观点,又是如何论述的,最后怎么总结的。一定要将具体的内容都点出来,不能泛泛而谈,写个大框架就行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 点评:在回答行文思路时,( 1) .总体阅读文段,将文段大体分成几个部分;( 2
10、) .说明每一部分 “运用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 ”,有时还要说明这种手法的表现效果。( 3) .如果主体部分写了好几个方面的内容,应以 列举的方式 ,将这几个方面分别概括出来,表述时,应使用 “首先 ”、 “然后 ”、 “接着 ”、 “最后 ”等起到连接作用的词语。( 4) .表述的语言要力求简洁、流畅、连贯。( 5) .主体内容的概括要力求全面、清晰、层次清楚。( 6) .一般的散文都可以大体分为三个部分。对设问、过渡句、总结句等要点出来;还有 “但是 ”“然而 ”等表示转折的词语, “总而言之 ”“综上所述 ”等表总结的词语也应该点出来。 【小题 2】试题分析: “城市在江南社会的变革中确
11、实扮演了独特的角色。从原本高度统一和封闭、保守的统治据点,到多样、开放的社会文化活动中心和商品 市场中心地,城市形态的这种转变,引发了社会、经济、文化、思想领域的一系列新动向。 ”所以,作者是主要从城市形态的转变来阐述入宋以后江南社会变革的。这种变革是从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具体表现出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对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首先要确定答题范围。确定了答题范围后,根据分值划分出相应的层次,尽量用原文当中的原句筛选整合出答案:。如果原句太长,要加以概括总结,一定要体现出原文中的关键词语。 【小题 3】试题分析:开拓创新成为
12、江南社会持续发展的 核心精神体现在文章的二、三段,例如开拓创新是江南变革腾飞的基础,是江南长期保持经济发展、文化昌盛的关键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级。 点评:对于此类题,同学们要既得 “意 ”而又不忘 “形 ”,因为关键性文句的内涵既是深层次的又是丰富多义的甚至是含蓄隐晦的。因此,关键性文句多富有潜在义、引申义、双关义、象征义和多重义等,做题时要参照主要段落或者全文的整体意旨来考虑,在文意文旨的大语境中来探求核心文句的内涵,解题时才能披文入理,析文入情,瞻前顾后的根据其语段的 “形 ”,深入领 悟其语句段的“意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3、。( 20分) 绝 盗 冯骥才 老城区和租界之间那块地,是天津卫最野的地界,人头极杂,邪事横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这里一处临街小屋,来了一对青年男女租房结婚。新床新柜,红壶绿盆,漂漂亮亮装满一屋。大门外两边墙垛子上还贴了一双红喜字。结婚的第二天一早,小两口就出门上班。邻居也不知他们姓甚名谁。 事过三天,小两口出门不久,忽然打东边飞也似的来了一辆拉货的平板三轮。蹬车的是个老头子,骨瘦肉紧,皮黑牙黄,小腿肚子赛两个铁球,一望便知是个长年蹬车的车夫。车板上蹲着两个小子, 全是十七八岁,手拿木棍、板斧和麻绳。这爷仨面色都凶,看似来捉冤家。 老头子把车直蹬到那新婚小两口的门前,猛一刹车,车上两小子蹦下来
14、,奔到门前一看,扭头对那老头子说: “爹,人不在家,门还锁着呢! ”门板上确是挂着一把大洋锁。 老头子登时火冒三丈,眼珠子瞪得全是眼白,脑袋脖子上的青筋直蹦,跳下车大骂起来: “这不孝的禽兽,不管爹娘,跑到这儿造他妈宫殿来了。小二、小三,给我把门砸开! ” 应声,那两个小子抡起板斧,把门锁砸散。门儿大开,一屋子新房的物品全亮在眼前。老头子一看更怒,手指空屋子,又跳又叫,声大吓人: “好啊, 没心没肺的东西!从小疼你抱你喂你宠你,把你这白眼狼养活成人。如今你娘一身病,请大夫吃药没钱,你一个子儿不给,弄个小妖精藏到这儿享福来。你娘快死啦!你享福?我就叫你享福享福享福!小二、小三!站着干嘛!把屋里东
15、西全给我弄回家去!要敢偏向你们大哥,我就砸折你俩的腿! ” 那两个小子七手八脚,把屋里的箱子包袱、被褥衣服抱出来,往车上堆。 邻居们跑出来围观,听这老头子一通骂,才知道那新婚小两口的来历。这种连快死的老娘都不管的白眼狼,自然没人出来管。再说那老头子怒火正旺,人像过年放的火炮,一个劲儿往上蹿,谁拦他,他准和谁 玩命! 东西搬得差不多了,那两个小子说: “爹,大家伙抬不动,怎么办? ” 老头子一声惊雷落地说: “砸! ”跟手一通乱响,最后玻璃杯子打屋里也扔了出来,这才罢手。老头子依旧怒气难消,吼一句: “明儿见面再说! ”便扬长而去。 门儿大敞开没人管,晾了一整天。邻居们远远站着,没人上前,可谁也
16、没离开。等着那小两口回来有戏看。 下晌,新婚的小两口打西边有说有笑地回来。到家门口一看,懵了。过去问邻居,一直站在那里的邻居反而纷纷散开。有位大爷出来说话,显然他对这不尽孝心的年轻人不满,朝新郎说道: “早上,你爹和你兄弟们来了,是他们 干的。你回你爹妈那儿去看看吧! ” 新郎一听,更懵。忽然禁不住大声叫道: “我哪还有爹呀!我三岁时爹就死了,我娘大前年也死了。只一个姐姐嫁到关外去,哪来的兄弟? ” “嘛! ”大爷一惊。可早上的事真真切切,一时脑筋没转过来,还是说: “那明明是你爹呀! ” 小两口赶紧去局子报案。但案子往下足足查了十年,也没找到他们那个 “爹 ”。 天津卫的盗案千奇百怪,这一桩
17、却数第一。偷盗的居然做了人家的 “爹 ”;被盗的损失财物不说,反当了 “儿子 ”,而且还叫人哑巴吃黄连 有苦说不出来。若是忍不住跟人说了,招不来同情,反叫人取笑,更倒霉。多损,多辣,多绝 多邪!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2012年第 5期) 【小题 1】本文以 “绝盗 ”为题目,根据全文简要分析 “绝 ”在何处。( 4分) 【小题 2】小说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请任选一处加以赏析。( 4 分) 【小题 3】这篇小说多处设置伏笔,请列举其中两处,并分析其作用。( 6分) 【小题 4】有人说文章最后一 段可以删掉,你觉得呢?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6分) 答案: 【小题 1】( 1) 设计
18、的 “局 ”绝 ( 2) 偷盗的人绝 ( 3) 案件始终未破,成为绝案(每点 2分,答出两点并作合理分析即可;满分 4分) 【小题 2】第二段的肖像描写,写出了老头子的老辣凶悍;第三段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了老头子的演技高超(每条 2分,请酌情赋分;答其他细节描写言之成理也可) 【小题 3】开头写故事发生地 “人头极杂,邪事横生 ”,暗示故事没有看到的那么简单;开头写青年男女刚刚搬来, “邻居也不知他们姓甚名谁 ”,为下文邻居们袖手旁观埋下了伏笔 ;老头子三人 “面色都凶 ”为下文揭示三人身份埋下伏笔。( 6分,每点 3分,答出两点即可) 【小题 4】同意删去( 1分)。最后一段是作者的议论
19、评价,删去之后故事结构仍然完整,( 2分)而且删去之后能给人留下更多回味思考的余地,( 1分)以小两口没找到 “爹 ”结尾更具有讽刺意味,更能体现其 “绝 ”。( 2分) 不同意删去( 1分)。最后一段与开头首尾呼应,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2分)加入了作者的议论评价更能体现作者的情感倾向,( 2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 1分)(只表明态度不加分析不给分) 【小题 1】试题分析:绝在偷盗的居然做 了人家的 “爹 ”;被盗的损失财物不说,反当了 “儿子 ”,而且还叫人哑巴吃黄连 有苦说不出来。若是忍不住跟人说了,招不来同情,反叫人取笑,更倒霉。所以,设计的 “局 ”绝 ,偷盗的人绝,案件始终
20、未破,案也绝。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在现代文中,理解词语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熟知词语本身固有的意义,二是能全面把握上下文,对语言环境中的相关信息了解得比较清楚。而分析词语的表达作用时,要考虑形象性作用(修辞);主旨表达倾向,感情色彩等(主观);描写对象特点(客观) ;结构性作用:在篇中的地位及点题、照应、过渡等方面。总的来说,对文章中重要词语作用的理解一定要与所在的句子或段落整体结合。 【小题 2】试题分析:第二段肖像描写:蹬车的是个老头子,骨瘦肉紧,皮黑牙黄,小腿肚子赛两个铁球,一望便知是个长年蹬车的车夫。写出了老头的凶悍。第
21、三段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老头子登时火冒三丈,眼珠子瞪得全是眼白,脑袋脖子上的青筋直蹦,跳下车大骂起来: “这不孝的禽兽,不管爹娘,跑到这儿造他妈宫殿来了。小二、小三,给我把门砸开! ”像真的一样,很有表演功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分析人物形象 ”的能 力。 点评:现代文中出现的文学形象一般有人物、事物、景物等,文学形象的把握,对于正确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倾向,有着举足轻重的衬托作用。文学形象是通过文学语言塑造出来的,描写的传神性、深刻的含蓄性、丰富的审美性,都是应该考虑的范畴,尤其要注意形象的比喻、象征、暗示等作用。 【小题 3】试题分析:伏笔一般都在文章开头部分,又和后面的结果有一定
22、的照应,让读者看到结果不会觉得不合理或者是突兀,根据这些就可以在文章中找到伏笔。 考点: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表现手法 有很多种,但是像本题要求找伏笔的应该是比较简单的,一般情况学生们都能够很轻易地找出伏笔和铺垫,因此本题相对简单。 【小题 4】试题分析:本题只要能就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够说出足够的理由即可。老师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 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 4分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根据人物做法谈观点的能力。 点评:此题是一道开放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的观点定然不
23、会相同,有赞同的,也有否定的,但是无论哪种见解,都要围绕文章的内容说出相应的理由。 文言文阅读 阅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徐文长传 【明】袁宏道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 “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 。 ”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省 大丰市 新丰 中学 高二上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