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2011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 1)呼尔而与之, ;蹴尔而与之, 。(孟子鱼我所欲也) ( 2)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 (王羲之兰亭集序) ( 3)莫道不销魂, , 。 (李清照醉花阴) 答案:略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新加坡的多元文化相互辉映,气象万千,充满活力,其奇异悠久的香料贸易历史与这个国家的文化有着丝丝入扣的联系。 B最近,一名杭州乞丐流浪者 “ 犀利哥 ”的照片风靡网络, “犀利哥 ”迅速走红。由于他的举止特立独行,有些人甚至怀疑他乞丐身份的真实性。
2、 C在那流金铄石的岁月里,大家手挽着手放声高歌,虽然天寒地拆,风雪交加,却依然熄灭不了我们心中的激情和青春的火焰。 D公安部门终于证实,为查清利用足球赌博的几起重点案件,南勇等被依法传讯到案接受调查,相对于足协的三缄其口,坊间则开始了一场围绕南勇案件的大猜测。 答案: D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陆上丝绸之路 ”是中国古代通向西方的贸易 通道,从西安出发,经新疆的南路和北路,到达中亚、,西亚各国,再由这些国家转道至欧洲。 , 。 , 。 , ,因此 “海上丝绸之路 ”又被称为陶瓷之路、香药之路。 中国商人将中国丝绸、陶瓷、香料、茶叶,漆器等物产运往欧洲 与
3、茫茫沙海、驼铃叮当的陆上丝绸之路一样 其路线是由广东、福建沿海港口如发,经中国南海,至波斯湾、红海 史型记载, “海上丝绸之路 ”最早在中国秦汉时期便已出现,到唐宋时期最为鼎盛 而欧洲商人则带来毛织品、玻璃器皿、象牙等异域珍品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又一重要通道 A B C D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3分) A第三届五四国际青年艺术节将于 2010年 5月在北京拉开帷幕,这个励志建立 “中国最大、最有效的青年艺术家成长平台 ”的艺术盛会,将继续以公开征集的方式,邀请全国的优秀青年艺术家,相会在中国文化艺术的中心 北京。 B今年,北京更多家庭将安装一
4、氧化碳传感器,对煤气浓度进行实时监控,一旦超过预设值就会自动报警,大大规避了中毒隐患。 C在 2月 27日举行的温哥华冬奥会女子 1000米速滑比赛中,王 饔露峁诰 坪牛 晌 孜灰蝗嘶竦萌 抖 禄峤鹋频闹泄 帧 D对记者的问题,有关部门负责人态度鲜明地作了答复:一定要认真调查,还原事实真相;严明纪律,处罚违纪人员;加强监督,净化就业环境。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论低碳消费方式 “低碳经济 ”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低碳消费方式是其重要环节。低碳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消费
5、方式回答了消费者怎样拥有和拥有怎样的消费手段与对象,以及怎样利用它们来满足自身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的问题。它是后工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下,消费者消费理念与消费资料供给、利用的结合方式,也是当代消费者以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在消费过程中积极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消费方式。这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低碳消费方式着力于解决人类生存 环境危机,其实质是以 “低碳 ”为导向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使人类社会这一系统工程的各单元能够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均衡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和生态消费;使人类消费行为与消费结构更加科学化;使社会总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生产
6、更加趋向于合理化。 低碳消费方式特别关注如何在保证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维护个人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基本权利。由于满足基本需要的人权特性和有限性,在面临资源与环境约束的情况下,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限制奢侈浪费。人们应该认识到:生活质量还包括环境的质量,若环境恶化,人们 的生活质量也最终会下降。在环境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式。 低碳消费方式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和一种行为,其实质是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消费者在消费品的选择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心态,根据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低碳消费的价值观,在决策过程中把低碳消
7、费的指标作为重要的考量依据和影响因子,在实际购买活动中青睐低碳产品。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低碳消费方式的实现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消费文化和习惯等诸多 因素有关。因此,推行低碳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从经济学上讲,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生产消费是指生产过程中工具、原料和燃料等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的消耗。非生产性消费的主要部分是个人消费,是指人们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消费的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另一部分是非生产部门如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对物质资料的消耗。因此,推动 “高碳消费方式 ”向 “低碳消费方式 ”的转变应该是全社
8、会的共同职责,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公民利益的最大化。 【小题 1】下列对 “低碳消费方式 ”的解说,正确的 一项是 A低碳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 B低碳消费方式是当代消费者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地积极实现低价格、低污染和低排 放的消费方式。 C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D低碳消费方式是以 “低碳 ”为导向,解决了人类生存环境危机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 【小题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低碳消费方式关注在保证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维护个人的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基 本权利。 B消费从经济学上讲,消费包括生
9、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所谓 非生产消费就是人们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消费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 C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会受到心境与价值观的影 响。 D面临资源与环境约束,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低碳消费是一 种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式。 【小题 3】根据本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低碳消费方式限制奢侈浪费,即使环境恶化,也能满足消费者个人的所有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 B人们如果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低碳消费,就必然可以解决当前存在的环境日益恶 化的资 源短缺问题。 C不管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是团体还是个人,都在消费着各自所需
10、的物质资料,因 此,从 “高碳消费方式 ”向 “低碳消费方式 ”的转变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 D推行低碳的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其根本原因是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 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 A张冠李戴,原文是 “低碳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B原文是低能耗而不是低价格; D把未然说成了已然,原文是 “着力于解决 ”,选项说成了 “解决了 ” ) 【小题 1】(从原文最后一段可知,非生产消费还包括非生产部门对物质资料的消耗。) 【小题 1】( A“
11、所有 ”过于绝对,应是 “基本需要 ”; B“必然可以解决 ”不当,原文无此意; D说法绝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钱学森的遗产 作为科学家的钱学森已然殒世,但是,在历史的天空中,钱学森必将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上的一颗明星 就像那颗距离地球大约 2.23亿公里的 “钱学森星 ”一样,长久闪耀在苍穹。 在中国,钱学森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什么是科学家,什么是科学精神 ,那就是对这个世界永远充满好奇与探索,不为自己设置任何禁区。钱学森身后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而只有完整全面地理解钱学森,才能体味他对中国的真正价值。 他所创建和领导的航天事业,让他的祖国能够发射导弹,把卫星送上天,从一个处在冷战
12、时代的落后国家,到迅速拥有了强大防御能力 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大计来说,钱学森的功绩似乎如何解读都不为过。 这位中国的 “导弹之父 ”不仅是一名技术专家,还被认为是一位文、理、工结合型的科学家 。 1950年以后,他在美国麦卡锡运动泛滥成灾,自己受到无端指控,行动自由受到美国移民 局的限制和联邦调查局特务的监视,而且被吊销了国防部的通行证,无法再继续参与机密军事科技研究的情况下,为了转移美方的注意力,及时调整心态,进入一个新的理论领域,并最终创建了 “工程控制论 ”。在他回国之后,“工程控制论 ”在国内形成为健全的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体系,为中国现代高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持
13、。 20世纪 80年代初,他把对工程控制论的理论探索和组织指挥 “两弹一星 ”等重大科研工程的实践相结合,提出了由系统工程、系统学、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等理论组成的 “系统科学 ”思想。至此,这位备受尊崇的科学家似乎 找到了解读科学问题的万能钥匙,他快速地挣脱了 “导弹轨迹 ”的束缚,沿着 “马克思主义哲学 ”和 “系统科学理论 ”的路线,开始了一场对不同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的全面解读。 钱学森开始审视中医,他写道 “我并不是一个中医,但我认为传统医学是个珍宝,因为它是几千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分量很重。更重要的是:中医理论包含了许多系统论的思想,而这是西医的严重缺点。所以中医的现代化是医学发展的正道,
14、而且最终会引起科学技术体系的改造 科学革命。 ” 他同时又认为:中医理论是事实和臆想以及猜测的混合,是经典意义的自然哲学,不能说是现代意义上 的科学。或者说,中医是 “前科学 ”,即尚待进入科学技术体系的知识。他甚至在 1981年自然杂志第 4 卷第 7 期题为开展人体科学的基础研究一文中提出:气功、中医理论和人体特异功能孕育着人体科学最根本的道理,不是神秘的,而是同现代科学技术最前沿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因而它们本身就是科学技术的重大研究课题。 1958年 3月 1日,钱学森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谈园林学的文章,此文被视为钱学森对建筑与城市研究的肇始。及至 20世纪
15、90年代初,钱学森公开提出:要发扬中国园林建筑,特别是 皇帝的大规模园林,如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把整个城市建成一座大型园林,钱称之为 “山水城市 ”。在钱学森的倡议下, 1993年 2月 27日在北京召开了 “山水城市座谈会 ”,钱学森在为此次大会寄来的书面发言社会主义中国应该建山水城市中说 “山水城市的设想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的结合。山水城市不该是 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吗? ” 钱学森的 “系统科学观 ”总能被应用到不同领域而推出新的理论。比如,他和年轻学者张沁文于 1980 年提出了农业系统工程理论,用以分析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 策。 功
16、成名就的钱学森着迷于以他从航天技术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系统科学的方法,去解读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形形色色的问题。在这个永远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科学家眼里,科学无禁区,思想无禁区。 尽管让他的同胞最为他自豪的,还是 他那些最为 “宏大 ”的作品 震天动地的导弹、划过苍穹的卫星,但理解钱学森,仅有这些是不够的。 斗转星移,岁月不居,钱老走完了他的近百年人生长途,离我们远去了。但他在我们的心目中始终是一颗不倦地燃烧着的星。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值得整个民族永远珍惜,我们只有完整全面地理解钱学森,才能真 正体味他对中国的重要价值。 【小题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钱
17、学森的 “工程控制论 ”在国内形成为健全的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体系,为中国现代高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持。 B中医的现代化是医学发展的正道,而且最终会引起科学技术体系的改造 科学革命。 C这位备受尊崇的科学家终于找到了解读科学问题的万能钥匙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和 “系统科学理论 ”。 D在这个永远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科学家眼里,科学无禁区,思想无禁区。他认为中医理论是事实和臆想以及猜测 的混合,是经典意义的自然哲学,也可以说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E气功、中医理论和人体特异功能孕育着人体科学最根本的道理,它们本身就是科学技术的重大研究课题。 【小题 2】结合全文,钱学
18、森给后人留下了怎样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 6分) 【小题 3】首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和写作特点是什么?请加以评析 ( 6分) 【小题 4】作者在文章最后说: “尽管让他的同胞最为他自豪的,还是他那些最为 “宏大 ”的作品 震天动地的导弹、划过苍穹的卫星,但理解钱学森,仅有这些是不够的。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并说说对你的启示。( 8分) 答案: 【小题 1】( 1) C D 【小题 2】( 2) 他所创建和领导的航天事业,使他的祖国从一个处在冷战时代的落后国家,发展成迅速拥有了强大防御能力。 创建的 “工程控制论 ”在国内形成为健全的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体系,为中国现代高科技事业的
19、迅速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持。 提出了由系统工程、系统学、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等理论组成的 “系统科学 ”思想。 认为气功、中医理论和人体特异功能本身就是科学技术的重大研究课题。 对建筑与城市有研究,提出 “山水城市的设想 ”。 他的 “系统科学观 ”常被应用到不同领域而推出新的 理论。(答出一点 1分) 【小题 3】( 3)首尾呼应,末段是首段的延伸和升华;感情真挚,集中抒发作者对钱学森的崇敬之情;以诗意的语言高度概括了钱学森对后代的影响和作用。(写作特点从结构、内容,语言和感情两个方面作答。每点 2分) 【小题 4】( 4)钱学森创建和领导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使中国能够发射导弹,并把卫星送上天,这是他
20、最 “宏大 ”的作品,( 2分)但并不是唯一的成就,他还被人们认为是一位文、理、工结合型的科学家。( 2分)他在中医、建筑与城市等方面有一定的研究,提出 “系统科学观 ”“工程控制论 ”等思想。( 2 分)总之,他 是一位如此广泛地涉猎如此广泛的领域的科学家。启示:研究解决问题,不是某方面知识就可以解决,现代信息化时代,更需要我们广学博识,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2分)(结合钱学森的成就,写出自己的认识即可。) 【小题 1】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学生把握文章脉络,把握关键词句。根据材料有关内容,提取文章阅读语料中的信息,理解作者的意图,刻画出钱学森的形象,折射出他对中国的重要价值进行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辽宁省 丹东市 协作 体高三 第二次 联合 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