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浙江省诸暨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卷.doc
《2011届浙江省诸暨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浙江省诸暨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卷.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届浙江省诸暨中学高三上学期 12月月考语文卷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 6分) ,百年多病独登台。 ,铁骑突出刀枪鸣。 ,相逢何必曾相识。 ,只是朱颜改。 ,更那堪、冷落千秋节。 ,更与何人说。 答案:略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纶巾 冠军 盥洗 醍醐灌顶 B颀长 耆宿黄芪 歧路亡羊 C旭日 抚恤 絮聒 封狼居胥 D鹭鸶 贿赂 绿林 卤质土壤 答案: B 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游弋誊写纰漏百出白内障管窥厘测 B通牒首饰互相推诿大拇指浑金朴玉 C原凶联袂改弦易张一炷香厝火积薪 D嬗变貂蝉蜀犬吠日节骨眼席不暇暖 答案:
2、D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地沟油 ”事件爆出了中国餐饮业的黑幕,凸现了企业良心与道德的缺失,每每看到这些新闻报道,总让人义愤填膺,不忍卒读。 B被誉为 “江南紫禁城 ”的东阳卢宅,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存了大量卓尔不群木雕艺术精品。 C 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为了让观众不错过每场比赛的观看时间,广州各大报纸届时特别登出转播时间表,人们可以按图索骥。 D黄宏的表演轻松、幽默,常常逗得观众捧腹大笑,笑声中人们心里所有的烦恼、忧愁都付诸东流了。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距今 1500多年的北魏陶俑,不仅真实传递了我国古代北方民族
3、社会生活的丰富信息,同时也为我国研究古代先民审美情趣和习俗的变迁提供了第一手直观资料。 B销售服装的淘宝店主说,年底的特价活动确实给小店的销售业绩增色不少,但买家查件的次数也随之增多,原因大都是货物没按时送达而引起的。 C许多资料及文学作品,都可以印证张爱玲到斯宅的时间是在 1946年 2月间,是在刚过完春节的正月里。 D这篇讲话提出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主张,体现了我们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决心和诚意,进一步做好台海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指导意义。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模块( 10分)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从散文的情感、意境、结构、
4、 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任选一或几个角度,写一篇 150字左右的赏析性文章。 害 怕 回 乡 刘志坚 回乡不是回家。 回家是亲切的。记得母亲在世时,回家是那样温馨,是那样顺理成章。一踏上故土,远远地望见屋顶上的炊烟,望见炊烟下的竹篱,竹篱后,有慈母倚门而望。 未进家门,早有乡邻,用真诚而纯朴的目光迎候你: “哇,回家来看母亲了。 ” 匆匆推开柴门,扑进母亲怀里,一卸世路风尘的艰辛。 母亲去世后,家就变得飘渺了。但那是我的根,那里的陶冶过我的乡情乡音。在那里,我懂得蒲公英是怎么飞,蚱蜢是怎么跳,画眉鸟是怎么唱,它们都在呼唤我回归。 回归是必然的。只是先人已渺,旧居不存,算不了回家,就算回乡吧。但回
5、乡的路是艰难的。 当我踏上那弯曲的乡路时,山还是那座山,村还是那个村。乡邻依旧友好,迎候你的目光也依旧真挚。但语意里有了陌生: “啊,回来看看? ” 是的,回来看看。看什么呢?流水依旧白,前山依旧青。但自己的目光已不知往哪儿看,脚步不知往哪儿挪了。 “到乡翻似烂柯人。 ”一颗系念故乡的心,顿时被悬了起 来。因为随着母亲的去世,没有了依恋的那扇柴门,也没有了那一缕炊烟。 于是无可挽回地要坠入从前,黯淡地走进童年的记忆,很悲壮地站到了昨日已远,来日无多的路口,踟蹰复踟蹰。在乡邻目光的探询下,不得不对自己的人生之路,回乡之路,进行一番审视和梳理了。 故乡,是生命之根,在抚摸生命之树的根须时,如果没有
6、结出丰厚的果实来回报,那么你可曾以自己树冠的绿荫,给故乡送来一丝一缕的清凉?你会想到自己没有做官,不是荣归故里,你不很富有,不是衣锦还乡。你也不是明星,不为故乡增色。也许,这并不重要,故乡无意苛求于你。只是你对脚下这 片生你养你的土地,可曾做过应有的付出? 想到此,你会明白前人为什么有 “近乡情更怯 ”的感喟了。你会感喟自己是一只鸟,在山外的天地里飞了一圈。感喟自己是一条鱼,在人生的江河里漫游了一圈。如今日暮乡关,想到故乡厚实的土地,能歇你坎坷多愁的奔波,能抚慰你疲惫至极的心灵。于是你想回乡,因为你是从这里赤条条地来到世上,也是从这里背起行囊,携着故乡的期待,开始世路风尘的跋涉。而今倦游知还,
7、鸟归林,鱼归渊,回到了生命的源头,你不得不回望一下自己的漫漫长途,也不得不反躬自问:你留在山外世界的行踪,足迹是否歪斜?你是行所当行, 止所当止?你坐食的一饭一粥,是否取之有理有节?面对依旧贫瘠的土地,你是否无愧于心,无愧于乡呢? 所以回乡,不只是回到往昔,回到记忆,而是回到生活的始发站,去审读自己的生命行程。 回家,也许你会生出丝丝愧疚,但会因亲情的抚慰而释然。回乡,面对养育你的土地,你想到故乡厚恩,未有寸功回报,你会怵然而惊。 所以,我害怕回乡。 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20分) 陕北的山 陕北真是一个神奇而美妙的地方。说它神奇而美妙,更多的是因为它的山 神奇而美妙的陕北
8、的山! 我常常怀疑造物主将世界上所有的山都堆在了 这地球的一隅,使陕北成了山的世界,山的海洋! 我生在陕北,长在陕北,曾经和陕北的山零距离地亲吻过。在这茫茫的大山深处,我扶过犁,拾过粪;吞过糠,咽过菜;淌过汗,流过泪。一切都是那么无助,那么渺茫。我对生我养我的陕北的山,鄙视过,厌倦过,一度竟然埋怨起我的祖先为什么不把自己定居在广阔的平原上、浩瀚的大海边、秀丽的江南间,而偏偏要将家安在这贫瘠苦焦偏远落后的千山万壑中?使得日后的子孙们在这里永远地受苦受难,千回百转走不出大山,享 受不到山外精彩世界的生活!我甚至怨恨大山,诅咒大山,盼望有一天天崩地裂,将这茫茫大 山夷为平地;或者乞求上苍有朝一日将这
9、些绵绵山峦搬到天的尽头,使这里的人们再也不要受苦受难了。但是现在想来,我那时是多么的无知,多么的任性,多么的忘本!如果当初没有汲取大山的营养,没有经过大山的磨砺,没有遵循大山的教诲,我不可能体格健壮、意志顽强,更不可能走出大山。 陕北的山是雄壮的。当你登上高高的山巅,举目四望,视野所及,苍苍茫茫,一望无际。那数不清的梁峁,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像条条巨蟒、像只只雄狮、像头头大象、像个个巨人 盘踞在这广袤的黄土高原上,正蓄势待发;那层峦叠嶂的山脉,仿佛是大海的波涛,一浪接着 一浪,涌涌不退,大有排山倒海之势。总之,任凭你怎么想象,想象什么就是什么。 陕北的山是博大的。它胸襟开阔,无私无畏,可以容纳
10、世界的一切,包容人间万象。如果你走错了路,做错了事,大山并不记恨你、抛弃你,依然像慈祥的母亲一样,紧紧地把你揽在怀里,教育你、鼓励你、引领你重新振作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夜晚,睡在大山里就像睡在慈母的怀抱一样,是那样的温馨,那样的甜蜜。 陕北的山是纯洁的。如果你坐在高高的山巅,细细地观察,认真地品味,这广袤的高原就像一泓清澈的湖水,一尘不染。没有喧闹,没有嘈杂,一片寂静,远处偶 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吠、鸟叫、机器声,升腾起几缕袅袅炊烟,使空旷寂静的大山显得更加静寂。如果你走累了,烦恼了,不妨走进大山,走上这高高的山梁,在那儿坐一坐,歇一歇,躺一躺,吸一吸清新的空气,接受一下山风的抚摸,你
11、的精神会顿时为之一振,心灵得到了净化,一切疲倦和烦恼早已抛到九霄云外,蓦然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我忽然明白了,陕北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为什么走出了像李自成、高英祥、刘志丹、谢子长、李子洲等这样的无数英雄豪杰和革命志士;为什么产生了那么多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和百唱不厌的像兰花花、三十里铺、走西口 、东方红等信天游歌曲;为什么毛泽东主席将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出发点、解放战争的总后方选在了陕北,而且在这里一住就是 13年;为什么陕北人是那样的豪放,那样的仗义,那样的纯朴,那样的勤劳,那样的坚强!等等。我想这都是沾了陕北的山的灵气的,是大山养育和熏陶的结果。 来源 :学。科。网 陕北的山哟,我怎能不
12、讴歌您、向往您呢? 【小题 1】作者为什么在第 3段写对陕北的 “鄙视与诅咒 ”?( 4分) 【小题 2】本文在描写陕北的山时,语言灵动、意境优美,请从句式的选择、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选择一例分析并说明其好处。( 6分) 【小题 3】为什么说 “陕北真是一个神奇而美妙的地方 ”?请联系全文分析。( 6分) 【小题 4】联系全文思考本文为什么以 “陕北的山 ”为题。( 4分) 答案: 【小题 1】为了突出作者在大山深处生活的艰难,在贫瘠的土地上受到的磨难,与后文作者认识上的转变作对比,也为下文讴歌陕北的山作铺垫。 【小题 1】第 4段) 句式长短句、整散句并用,语言简洁有力,便于表达作者对陕北的讴
13、歌、赞美之情。 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陕北的山的雄壮、千姿百态、气势磅礴。 【小题 1】陕北物产丰富,有雄壮、博大、纯洁的山, 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陕北滋养着纯朴、勤劳、有坚强意志的山民,有绚烂多彩的民俗文化。 【小题 1】( 1)陕北的山是人们的物质和精神寄托,是生命的源泉。 ( 2)陕北的山给予山民顽强的意志与灵气。 ( 3)陕北的山哺育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勤劳纯朴的人民。 ( 4)表达了作者对陕北的山的讴歌、敬慕之情。 【小题 1】略 【小题 1】第 2、 5、 6段均可以。 【小题 1】略 【小题 1】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2分) 明清时期,徽商能够驾驭
14、整个商界,是因为他们具有贾儒结合、官商相联、乡党互助的特点;有勤俭持家、吃苦耐劳的精神;有以利润为目的的经济观念;注意学习和总结从商经验,注重职业培训;有灵活多变的经营手段。 中国是一个重农抑商的社会,为了能使自己的经营活动适应这个社会,徽商贾而好儒,商而兼仕,与封建官僚或合为一体,或相互结托。他们把势力渗透到地方政权,甚至伸向国家中枢。除以 “急公议叙 ”“捐纳 ”“读书登第 ”作为攫取官位的途径外,还以重资结纳,求得部曹守令乃至太监、天子的庇护,享有官爵的特权。 为了能在他乡异地的商业竞争 中站稳脚跟,徽商利用地缘和血缘关系形成商帮,互帮互助。全国凡有徽商活动的城镇,几乎都有徽商会馆或徽商
15、公所、义园、旅享堂、思恭堂之类,有的城市甚至不止一处。徽商会馆的主要宗旨就是 “合志同方,营道同术 ”(吴江县盛泽镇徽宁会馆碑记 )。 很多人一谈起徽商,总将徽商同奢侈连在一起。其实除个别商贾较为奢侈外,80%以上的徽商都是勤俭持家,并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徽州人经商多为生计所迫,因此作为第一代徽商,大多 一贫如洗,勤俭持家就显得更加重要。婺源人李祖开始贩木时,竹头木屑都舍不得丢,加以充分利用。致富后仍是粗衣淡食 ,住房极其简陋狭小也不肯新建。光有勤俭思想,并不足以致富,他们还具有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歙人江遂志两次经商失败,第三次变卖所有家产一搏,终于成功。 徽商经营,以赢利为目的,什
16、么利润大,就经营什么。如徽商习称的盐、典、木、茶四大行业,都是利润极高的。注意商品市场的选择,也是徽商追求利润的手段之一。歙商程澧因苏州等地盛产棉花便经营布业,扬州是盐业集散地便经营盐业,徽州当地贫瘠便经营典当业。在不同的地方经营不同的行业,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赚钱。 徽商是一个文化修养水平较高的社会阶层,他们非常注意从书本中 去学习商业技能,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商业经验,注重职业培训。士商规略典业须知水陆路程宝货辨疑等商书,便是徽商经商经验的总结。徽商子弟正式经商之前,一般都要跟随长辈见习一段时间,当学徒,以熟悉商情。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注重岗前职业培训。 在长期的经商实践中,徽商还练就了一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浙江省 诸暨 中学 高三上 学期 12 月考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