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能力测试语文.doc
《2011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能力测试语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能力测试语文.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能力测试语文 其他 (1)多情自古伤离别, _ _。(柳永雨霖铃) (2)_ _,官盛则近谀。(韩愈师说) (3)人有悲欢离合, _ _ 。(苏轼水调歌头) (4) _ _ ,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5)复行数十步, _ _ 。 (陶渊明桃花源记) (6) _ _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7)此情无计可消除, _ _ ,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8) _ _ ,决胜千里之外(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 答案: (1)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位卑则足羞 (3)月有阴晴圆缺 (4)遥怜小儿女 (5)豁然开朗 (6)受任于败军之际 (7)才下
2、眉头 (8)运筹帷幄之中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题。 (16分 ) 上海城市文化的多歧性格 海派文化作为以上海为中心的地域文化,具有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和鲜明的地域特色。海派文化究竟是什么?七十多年前一场京派与海派的争论,鲁迅先生一锤定音:京派是 “官的帮闲 ”,海派是 “商的帮闲 ”。从此,海派文化被绑定在商业、消费、休闲的定位上。这样 的说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却不是海派文化的全部,甚至不是主流。 事实上,在海派文化之中,有非常复杂的各种互相对立、互相冲突和互相渗透的元素。上海既曾经是自由派文化的大本营,又是左翼批判文化的故乡;上海有悠久的知识精英启蒙传统,也有同样源远流长的市民消费文化传
3、统;上海是一座世界主义的城市,被人讥讽为 “崇洋迷外 ”,但在近代历史之中,又是爱国主义、抵制洋货运动的发源地;上海拥有近代中国最发达的市场资本主义的历史遗产,又有着长达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深厚传统。这一切,都塑造了上海城市文化的多歧性格。 上海城 市文化的本土渊源之一,是明清以来的江南文化。江南文化的传统便是士大夫文化与市民文化的互相交融,俗中有雅,雅中有俗。这一雅俗共赏的江南文化传统承继到近代,使得上海的城市文化,不像京城的士大夫文化那样纯粹的大雅,也不像北方民俗文化那样彻底的大俗。近代的北京是一个二元的世界,大学里的教授与胡同里的 骆驼祥子们 ,绝不可能欣赏同一种文化。但上海不一
4、样,上海的文化人与市民阶层在文化上处于同一个世界,既过着世俗的生活,又力图附庸风雅,风雅与世俗,精英与大众,这些两歧性的文化元素在海派文化这里获得了一种奇妙的结合,彼此嵌镶, 形成了独特的上海文化性格。 上海城市文化海纳百川,包容万象,很难用一种确切的概念来定位。作为近代中国最大的、开放的城市,上海是一个移民的大熔炉,一个文化的大熔炉。所有的地域文化、宗教传统和高级文明,到了上海以后,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最后都失去了其本真性,演变为极具都市风格或东方神韵的 “海派 ”。北京容纳得了异己,各种多元文化、区域文化可以在京城以原生态的方式独立相处,互不相关又彼此竞争。而上海文化的向心力太强,各种亚文
5、化来到上海之后,都被代表着都市文化的上海文化所改造,所同化,多元逐渐趋同,呈现出同质性趋向 。上海文化的缺点是没有独一无二的东西,一切都似曾相识,又有点陌生;但另一方面,没有特点本身,又是上海文化的最大特点。 相对于中国的其他城市,上海的城市年龄比较年轻,她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诞生并迅猛发展。上海的成功在于抓住时机,敢于求变求新。上世纪 90年代之后,上海的 “与时俱进 ”更是显露无遗,所有的观念、所有的建筑与所有的商品,都要同全世界最先进、最时髦的水准接轨。这种精神,成就了上海的摩登、时尚和辉煌,也使得上海城市文化流质易变,缺乏底蕴;灵活有余,定力不足。有见世面、识大体的聪明,而缺乏北方古城那种
6、自信、稳 重的气象。 海派文化扎根于日常生活之中,海派是世俗的,也是务实的。上海人像英国人一样,不喜欢高谈阔论,不喜好抽象的理念教条,他们更相信日常生活升华出来的理性,信奉的是拿实实在在的 “货色 ”出来。同时,上海人将平凡的职业视为志业,在繁琐的俗务中做出美感,做出情调,做出诗意。这一点上海人又像法国人,不满足于平庸的日常生活本身,总是在追求世俗背后的浪漫、实用背后的格调。上海人身上流淌着明清士大夫的精神血脉,日常生活不一定奢华,但一定是精致的;情感或许不真诚,但一定是浪漫的。 上海时尚,但不前卫;上海叛逆,又不偏 激。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性格和中道哲学,淘洗了那些偏激的传统,留下了中间的市民
7、文化和小资文化,市民阶级是务实的,小资文化是浪漫的,而这两种城市文化在上海又没有绝对的界限。 这就是上海城市文化的真实面相,她的优点就是她的缺点,她的现实便是她的过去。然而,已有的文化性格和精神气质,不是一个城市不可变易的宿命,未来的上海是什么样的都市,一切有待于上海自身的选择。这不仅是一个城市的选择,也是每一个新老上海人的选择。 【小题 1】 “骆驼祥子 ”是 (作家名)小说中的主人公,第 段中 “骆驼祥子们 ”指代 ( 2分) 【小题 2】 第 段再一次提到 “北京 ”,其用意是 ( 3分) 【小题 3】第 段中 “与时俱进 ”一词加上引号有哪两层意味?( 2分) 【小题 4】对本文理解、
8、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 A本文开头否定了鲁迅先生对 “海派文化 ”的定义 B “海派文化 ”因同化了各种亚文化,没有任何特点 C城市年龄轻、发展快对上海城市文化有正负两面影响 D “海派文化 ”中务实与浪漫彼此嵌镶,没有绝对的界限 E本文结尾表达了改变上海城市文化未来走向的愿望 【小题 5】联系全文,概述形成 “上海城市文化多歧性格 ”的多重因素。( 5分) 答案:【小题 1】( 2分)老舍 市民阶层(或 “大众 ”) 【小题 1】( 3分)为更好地区别 “京派 ”与 “海派 ”文化,照应上文;在对比中更明晰地解说 “海派文化 ”包容改造各种亚文化,形成 “没有特点 ”的地域特
9、色。 【小题 1】( 2分)一是表强调,肯定上海能抓住时机求变求新谋发展;二是表轻微的否定,只顾与时 “接轨 ”使上海文化流质易变,定力不足。(两个要点各1分) 【小题 1】 (4分 )C D 【小题 1】( 5分)独特的城市发展中各种相互对立、冲突和渗透的元素;江南文化中士大夫文化与市民文化的互相交融;包容并改造各种亚文化并逐渐 趋同;在城市发展中求变求新;中国传绕文化的中庸性格和中道哲学的淘洗。(五个要点各 1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题。 (20分 ) 谁正与你擦肩而过 我的车蹬得飞快,快得让我来不及看清这城市的任何一张面孔。无数攒动的人头和背脊,在我前面突然出现又在我身后匆匆隐没。他们连同
10、他们身后的背景对我都是模糊的,而我在他们眼里,也只是个匆匆掠过的身影。 丁字路口,我不得不放慢了速度。 一个人正在试图横穿马路。他穿着件洗旧的汗衫,驮着一只大蛇皮袋,满身灰黑的汗水在夏日毒烈的阳光下熠熠发光。城市的每一个轮子都在高速运转,城市不会 因为一个第一次进城的乡下人而放慢速度。 他试探着迈了一下腿,又瑟瑟地缩了回去。 找死!一个人从车里探了一下头,骂。 他越发狼狈,每一根神经都在颤抖,他可能感觉到了城市离死亡的距离有多近,或许只有一步,甚至是半步,这比从乡下到城市的距离,不知要近多少。为了来到这座城市,他可能已经穿越了内地的好几个省份。一个农民,千里迢迢风尘仆仆地来到城市,当然不是来找
11、死的,而是找活。他有点儿心虚地站在那儿,眼睛一会儿盯着大街,仿佛要在这拥挤的城市里觅出一条路来,一会儿又看看大街对面,仿佛只要穿越了这条大街就能抵达他的彼 岸。 他试探着又迈了一下腿,这次他没有缩回去,但他那缩头缩脑的样子真像一只过街老鼠。 那个驮在背上的大蛇皮袋在肩上左右摇晃着,这是一个比他本人更大的障碍。 离他最近的一辆车开始减速, “当心啊! ”车里传来一句提醒。很多车开始拐弯,想绕开他,这个高速运转的城市瞬间竟显得有几分犹疑。还有最后几步时,这个中年人突然发力,往前一蹿,站在了马路对面的路口上。他长吁了一口气,仿佛是一个快要溺死的人,终于从死亡的边缘渡到了生的彼岸。 突然,他被人推了个
12、趔趄,险些摔倒。手一松,肩上的蛇皮袋轰然掉在地上。 我坐在自行车上,蹁 着腿歪在路边看,看客当然不止我一个。推中年人的是一只漂亮的手,白皙,光洁,十指修长。你看着这样的手会联想到钢琴高雅的键盘。推人姑娘的白色连衣裙的胸口上有一片脏污,这无疑是那个中年人驮着的大蛇皮袋蹭上去的。 中年人站稳之后,看到眼前姑娘胸前的脏污,拙拙地说了句 “对不起 ”。姑娘瞪着他,去死!一声骂。中年人的脸猛地抽搐了一下,愣在那。那姑娘见中年人再不说什么,觉得无趣,骂骂咧咧余怒未消地走了,背影像大多城里姑娘一样高傲而又性感,一边走一边拍打胸前那片脏污。 中年人转身看到了我,不知怎么盯了我一眼,我忽然感到脸 上被刺痛了一下
13、,他的眼神里透出的不是尖利,而是怨恨,还有些绝望。我想,在这快速穿行的茫茫人海中,他和她或许再也不会有这样擦肩而过的机会,而这件事,很快也会成为仅仅只是在记忆中发生过的。记住的可能不是某个地方,某个人,而是疼痛。 我是谁?我是偶然从这里经过的一个路人,是刚才围着看热闹的众人中的一个。连衣裙姑娘走了, 围观的人怅怅的,散开去了。我有些后悔,又有些庆幸 。如果我刚才一路猛蹬,可能就从一件事情前面冲过去了。但有些东西是命定般冲不过去的,你就是再不愿意看见也必须要面对。有时候,一个突发事件,一次偶然的相 遇,会让你这个人,会给你的心底染上不同的色调。 这时,中年人用力扛起蛇皮袋准备离开,蛇皮袋上肩的瞬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上海市 徐汇区 上学 期期 学习 能力 测试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