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2011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与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怃 w然阙 qu如辍 chu学阿弥 m陀佛 B社稷 j玉帛 b孝弟 d礼崩乐 l坏 C柙椟 d钟磬 qng谄 chn媚向隅 y而泣 D聚敛 lin游弋 g 章甫 f大腹便便 bin 答案: C 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译:中庸的品德,它应该是到了最高的程度吧! B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译: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些,不要告诉我好了。 C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 译:人纵使想自行断绝与太阳和月亮的关系,那对太阳和月亮又会有什么伤害呢? D “如
2、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 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它就是在这样说吧? 答案: C 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异乎三子者之撰 A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 B甚矣吾衰也 C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D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答案: D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夫子喟然叹曰 B文学:子游,子夏 C视其所以,观其所由 D有酒食,先生馔 答案: A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B窥见室家之好 C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D友直,友谅,友多闻 答案: C 下列各句加点字的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己欲立而立人
3、 A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B则修文德以来之 C尧舜其犹病诸 D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使民以时(让)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劝导) B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回归) 钻燧取火,期可已矣(期限) C 吾党之小子狂简(集团) 必也临事而惧(恐惧) D 有教无类(种类,类别) 愿无伐善,无施劳(夸耀)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为政以德 何以伐为 B 必不得已而去之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C 回虽不敏,请事其语矣 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D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趋而避之 答案: 下列句子中不都含有通假字的
4、一项是 A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 周监于二代 民无错手足 C 植其杖而芸 士不可以不弘毅 D 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莫春者,春服既成 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B 10月份以来,江东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银杏树叶飘舞,满地金黄,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至的游客。 C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 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D现代医学一再证明,当一个人精力衰退、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与兴趣时,循环系统
5、功能也会跟着退化。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警察的质问,闯红灯的司机侃侃而谈,为自己的违纪行为辩护。 B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 ,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C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拍手称快。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成明日黄花。 答案: D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礼教思想之强化虽肇始于宋,但事实上宋代的社会并不如元明清那么保守。 B理学家方苞更是大量撰文表彰贞女节妇不贻余力。 C孔子在
6、多次碰壁之后已知自己的主张、报负不能实现,仍然坚定地为之奋斗,被称为 “知其不可而为之 ”的人。 D有些硕士生、博士生的文稿文句不通,错字联翩,被编缉退稿。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论 诚 意 朱自清 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从前论人的诚伪,大概就品性而言。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养;品性的表现出于自然,是整个儿的为人。说一个人是诚实的君子或诈伪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迹总算账。君子大概总是君子,小人大概总是小人。不过一个社会里,这种定型的君子和小人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这两界之间。所谓浮沉,是说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有作伪的时候。还有一层,这些人对人对事有
7、时候自觉的加减他们的诚意,去适应那局势。这就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态度出于必 要,出于处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免不了这种必要的。这是 “世故人情 ”的一个项目。有时可以原谅,有时甚至可以容许。 但是一般人似乎太严格了一些,照他们的看法,不诚恳无诚意的人就未免太多。而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尽是虚伪的。这样用 “虚伪 ”那个词,又似乎太宽泛了一些。这些跟老先生们开口闭口说 “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同样犯了笼统的毛病。 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 。诚实的品性确是不可多得,但人孰无过,不论哪方面,完人或圣贤总是
8、很少的。 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各有分际,言行最难得恰如其分。诚意是少 不得的,但是分际不同,无妨斟酌加减点儿。种种礼数或过场就是从这里来的。日常生活里所谓客气,也是一种礼数或过场。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这些人主张率性自然。率性自然未尝不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见生人就如此这般,就有点野了。即使熟人,毫无节制的率性自然也不成。夫妇算是熟透了的,有时还得 “相敬如宾 ”,别人可想而知。总之,在不同的局势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诚意,客气也可以表示诚意,不过诚意的程度不一样罢了。 客气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 。 看人,请客,送礼,也 都是些过场
9、。有人说这些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但是这些其实也是表示诚意的。总得心里有这个人,才会去看他,请他,送他礼,这就有诚意了。至于看望的次数,时间的长短,请做主客或陪客,送礼的情形,只是诚意多少的分别,不是有无的分别。看人有回看,请客有回请,送礼有回礼,也只是回答诚意。古语说得好, “来而不往非礼也 ”,无论古今,人情总是一样的。有一个人送年礼,转来转去,自己送出去的礼物,有一件竟又回到自己手里。他觉得虚伪无聊,当做笑谈。 笑谈确乎是的,但是诚意还是有的 。 人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在不伤害自己身份 的条件下顾全别人的情感,都得算是诚恳、有诚意。这样宽大的看法也许可以使一些人活得更有兴趣
10、些。西方有句话: “人生是做戏。 ”做戏也无妨,只要有心往好里做就成。客气等等一定有人觉得是做戏,可是只要为了大家好,这种戏也值得做的。另一方面,诚恳、诚意也未必不是戏。现在人常说, “我是很有诚意的 ”,自己标榜自己,大有卖瓜的说瓜甜的神气,诚实的君子大概不会如此。不过一般人也已习惯自然,知道这只是为了增加诚意的分量,强调自己的态度,跟买卖人的吆喝到底不是一回事儿。常人到底是常人,得跟着局势斟酌加减他们的诚意,变化他们的态度, 这就不免沾上了些戏味。 (有删节) 【小题 1】理解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分) “客气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 ”。 答: (
11、 2分) “笑谈确乎是的,但是诚意还是有的 ”。 答: ( 2分 ) 【小题 2】文章围绕 “诚意 ”展开讨论,请分析文章的思路。( 3分) 【小题 3】文章说 “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 ”,请找出作者这样说的例证。( 5分) 答案: 【小题 1】 客气是一种诚意,但客气也要适度、得体,否则就降低了诚意的价值。 【小题 1】 首先提出诚意是品性,也是态度。 接着进 一步指出只把诚意当做品性是片面的,率性是诚意,客气也有诚意,由此说明诚意作为态度是有价值的。 最后得出结论:为了别人的好,做戏也有诚意。 【小题 1】【小题 1】本题考查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组织答案:时一定要找到答题区间,联
12、系上下文拟定答案:。如 可联系画线句子的上一句话 “总之 ” ,得出 “客气可以表示诚意 ”,再结合画线句子得出 “客气要有一个度 ”,由此可以得出答案:。 【小题 1】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的分析能力。作答时要把握作者的思维脉络,把握每一段的大意,抓住关键词,理出答案:。 【小题 1】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 。管子对曰: “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 ” 桓公曰: “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 管仲对曰: “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 ”桓公曰:“请闻其说。 ”管仲对曰: “信也者,民信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学年 浙江省 嘉兴市 第一 中学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