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福建省龙岩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福建省龙岩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福建省龙岩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福建省龙岩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 A下而从六国破亡之 故事 先例 B思厥先 祖父 ,暴霜露祖辈和父辈 C大块借我以 文章 文辞 D身死东城,尚不 觉悟 觉察醒悟 答案: C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每题 2分,共 4分 ) A贾政扶着贾母灵柩安葬到金陵后,回家路上,贾政接到家信,证实被赦复职,心生喜悦;但看到信中言及宝玉出家,不免悲从中来。(红楼梦) B副主教克洛德用匕首刺伤卫队长弗比斯后逃走,和卫队长在一起的爱斯梅拉达却被认定为凶手,被判处死刑。在巴黎圣母院前的广场执行绞刑时,卡
2、西莫多跳下钟楼,击倒刽子手,把她救到了钟楼。(巴黎圣母院) C马斯洛娃感到自己在政治犯队伍里受到了公正的待遇,性情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一个名为西蒙斯的政治犯也爱上了马斯洛娃,在爱的感召下,马斯洛娃恢复了原来纯洁、明朗的天性。 (复活 ) D欧也妮看了夏尔的两封信:一封是给欧也妮的信,信中说明要与她分手;另一封是给朋友的信,信中希望朋友帮他卖掉自己的藏书、家具、车辆、马匹等等,用以还债。(欧也妮 葛朗台) E孙吉人、王和甫打算联合实业界同人,合办一个银行,作为他们自己的金融流通机关,并希望将来能用大部分的资本来经营交通、矿山等企业,吴荪甫对于这一提议十分赞同,之后不久便成立了 “益中信托公司 ”
3、。 (子夜 ) 答案: A D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 A 与 嬴而不助五国也吾 与 点也 B尔 其 无忘乃父之志 其 皆出于此乎 C 杳不知其所 之 也不知将军宽 之 至此也 D而智勇多困 于 所溺故内惑 于 郑袖,外欺于张仪 答案: D 下列各句划线的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 A意色扬扬,若自 矜 诩凡在故老,犹蒙 矜 育 B使建中远具时 羞 之奠玉盘珍 羞 直万钱 C 吊 汝之孤与汝之乳母赈贫 吊 死 D吾闻汉 购 我头千金夫樊将军,秦王 购 之金千斤 答案: A 下列各句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原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来 B故其天者 全 而其性得矣保全
4、C 燕 坐于华堂之上安闲 D早织而缕, 字 而幼孩养育 答案: A. 划线字词类活用现象不同类的一组( ) A 函 梁君臣之首 牖 其前以通明 B浴乎沂, 风 乎舞雩先大母婢也, 乳 二世 C 鼎 铛玉石,金块珠砾驼 业 种树, D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 哀 之而世又不与能 死 节者比 答案: C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 _。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做最好的消遣的。 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 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 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 在不实用而有趣
5、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 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 无论论语还是圣经,无论柏拉图还是康德,不妨就当做闲书来读 A B C D 答案: C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期,媒体曝光了部分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严重超标,究竟有多少药品企业使用了这种 “毒胶囊 ”,监管部门必须作出肯定的答复。 B草莓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水果,被誉为 “果中皇后 ”,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它的自然成熟期是每年的 5月下旬采摘最为适宜。 C 4月 18日,伦敦奥运会进入倒计时 100天,伦敦奥组委在英国皇家植物园举行了盛大的庆典活动,并发布了新的奥运口
6、号: “激励一代人 ”。 D张炜的你在高原长达 450万字,有公众质疑,这种作品获奖不但增加了茅盾文学奖对于公众的困惑,而且更加阻碍了公众进入 “纯文学 ”领域。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日前,某网站公布了一项名为 “网络 10大罪状 ”的民 意调查,结果显示垃圾邮件 首当其冲 ,排在 “10大罪状 ”第一位。 B西方大国可以伸出援手帮助一个小国,培育个 “典范 ”,但对中国这样的潜在战略对手它们是不可能真心相帮的,遏制与 落井下石 倒更符合它们的逻辑。 C公交车和地铁内不文明的现象经常为人们所诟病。公交车里,白发人颤巍巍地扶椅而站,黑发人安然而坐, 熟视无
7、睹 。 D今年国家一季度宏观数据已于日前出台,福建省多项数据在全国的排名有升有降,有好有差, 良莠不齐 。 答案: B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必须的脂肪酸、油酸。 /浮于表面的寒暄,暗含讥讽的攀比,让回乡者恐慌莫名。(生活信息) B印度是现阶段俄罗斯最大的武器装备客户,也被俄罗斯看作是牵制中国的法码。 / 冰激凌,美丽而美味,一旦开始融化,口糊、手黏,让人狼狈不堪。(摘自新浪网) C颓靡生活、怪异发型、夸张文身似乎成了调酒师的特定符号。 / 中国将向阿富汗提供不符加任何条件的支持和援助。 /(摘自报刊) D哈根达斯店现场互动气氛热烈,
8、高潮迭起,为来宾们献上了一场视觉和味觉的盛宴。 /这位专家的回答 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摘自读者)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渐行渐远的自行车 杨树荫 ( 1)清晨,太阳正在升起。 ( 2)整洁的街道,幽雅宁静。粗壮的梧桐树,枝叶茂密,偶尔一阵凉风,让人神清气爽。 ( 3)里弄,小巷,胡同口,一辆一辆的自行车,响着清脆的铃声,鱼贯而出,在宽阔的大街上,汇聚成浩荡的车流,来来往往,时有分流,又不断地合流。 ( 4)城市苏醒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 5)这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中国各处都能见到的城市图景。只是这幅图景,已恍惚成了遥远的过去。如今的街 道,早已是另一
9、番景象。 ( 6)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自行车进入寻常百姓家。上海产的 “永久 ”牌、 “凤凰 ”牌自行车,天津产的 “飞鸽 ”牌自行车,轻盈简洁,是浩浩荡荡的自行车王国里的主力军,中国人踏着自行车开始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 7)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在中国竟有着长久不变的形态。首先是价格不变,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凭票供应,到八九十年代的随处可买、随时能买,自行车的价格始终在 100 多元一辆,普通的工薪阶层买得起;其次,外形也不变,它的构造始终是一个车身、两只轮子, “操纵在两足之间 ”,只要凭着自己的力气,便能轮 转车行。 ( 8)自行车以自己的朴素、朴实,遍布城乡,中国人离不开自行车,自
10、行车也一无所求地任人使用。 车轮滚滚,竟然滚出了一个自行车文化。 自行车不疾不徐,正是其奥妙所在。疾者,即与凶险同行,一旦失控,便会头破血流;徐者,即无法行进,也会车弯人倒。不疾不徐,循势而进,这是自行车的前进方式,其实也是做人的前进方式。世间之事,快不得,慢不得,不疾不徐之为上。 自行车唯力而行,这又是其魅力所在。自行车的速度是人踩踏出来的,脚踏轮转,一分脚劲方有一分速度。人踏着车,争到了速度,却也造就了人的体能与毅力。物质社会,既要 借助物质,又要唯力而行,尽力而为,此是人在物质世界的存亡之道。 自行车谦卑处世,这更是它的品德所在。它不横冲直撞,不强凶霸道;无论大路、小路、田间的路,只要有
11、路,它都能依路而行;它卑微而立,在大千世界,只需微薄的一席之地;它供人役使,却无所索求;它给人方便,却不污染人间;它简洁朴实,没有贫富的差距,让骑车人心态平和。 自行车是人们漫长岁月的坚守者,艰难行程的助推器,它陪伴中国人缓慢却不停顿地从贫困通往富裕,直到汽车进入普通人家。而今,自行车竟然淡出了中国人的视野,渐渐地远去。 中国人已经不会安于自行车的速度,也不看重自行车的价值。汽车成为社会的新贵、新宠,铺天盖地,不可一世,并且很快取得了自行车从未享有过的地位:一条一条道路由它驰骋,一片一片空间由它占有。飞驶而来、绝尘而去的汽车,根本不会把自行车放在眼里。 高速的公路,疾驰的汽车,凡是路,都被汽车
12、所占。汽车又堵住了路,路堵、车堵、人心也堵。一心求快的中国人又不安于汽车的速度,磁悬浮速度、高铁速度,接连问世,震撼人心。中国人只想快,甚至想飞腾起来,总想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自行车,已然是交通工具中的弱者,它不断地被边缘、被贬值。一个 视速度为强势的时代,自行车的命运可想而知。 在技术进步的时代,我们不必为传统器具的衰落而悲哀,万物优胜劣汰,自有其客观的规律。与汽车相比,自行车的速度自然落后了许多。然而人世间,并非越快越好,倘若物质飞速地发展,而人的灵魂跟不上,岂不险乎?倘若人的灵魂、人的生命就得慢慢地行进,如此的快速,岂不悲乎? 其实,世上并非都在追求速度,丹麦、挪威诸国,人均收入和现代化
13、水平都居世界之前,可谓十足的富裕国家,却照例是自行车不少于汽车,也不弱于汽车。宽广的大街上,有专设的通道让自行车自由而行,还有专门的交通法规保护自行车 。人们依旧喜爱自行车,依旧每天踏着自行车上下班,包括部长、市长和白领阶层。自行车不仅让他们骑出了一个洁净的天地,也骑出了一个体魄强健的民族。 然而,我们已经上了快速的轨道,人们崇尚快,追求快,一切都想快,再也慢不下来了。 渐渐远去的自行车,留下的只是遥远的记忆。(浙江日报 2011年 12月 9日,有删改) 【小题 1】结合全文,说说文章( 1)( 4)段的作用。( 3分) 【小题 2】文章第 8段写到 “车轮滚滚,竟然滚出了一个自行车文化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福建省 龙岩 中高 语文 下学 期末试卷 答案 解析
